江蘇省啟東中學2015-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試卷 (考試時間:分鐘,滿分:10分)一、單項選擇題: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戰國以前,“百姓”是對貴族的總稱;戰國以后,“百姓”成為民眾的通稱。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強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D.井田制的推行A.因“強干弱枝”而致地方困弱B.民族對峙致使對地方控制松弛C.幅員遼闊,形成尾大不掉之勢D.體制創新,適應疆域擴大需要3.“革中書省,歸其政于六部”A.秦始皇時期 B.明太祖時期 C.明成祖時期 D.雍正帝時期4.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上,有過三次大革命,它們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結構。第一次發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發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 主要是指 A.中央集權制建立 B.儒家學說成為統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世卿世祿確立5.公元前8~前6世紀,希臘出現了兩百多個城邦。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A.地域遼闊,農業發達 B.法制健全,等級森嚴 C.小國寡民,獨立自主 D.中央集權,分權制衡 6.有學者認為,《十二銅表法》的制定是古羅馬平民階層的勝利。該學者的主要理由應該是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羅馬公民法的基礎B.法典規定了債務法規,改善了奴隸的處境C.與習慣法相比,該法典內容有大量的擴充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貴族對法律知識的壟斷7.觀察下表,英國在1215年至1747年間,英國民主政治生活的主題是A.議會與國王的斗爭 B.內閣與議會的斗爭C.兩黨之間的斗爭 D.首相與國王的斗爭8.1785年,約翰?亞當斯被任命為第一任駐英大使。當他抵達倫敦赴任時,英國外交部的一位官員問道:“怎么只有你一人來到倫敦?應該有十三位大使才對呀!”這說明A.英國不承認美國的獨立地位B.當時美國還未能建立起強有力的中央政府C.美國憲法規定各州有獨立的外交權D.美國駐外使節由各州選派9.下圖是德意志帝國的國徽和德意志帝國士兵的帽子,由此可知德國統一后的歷史特點是A.國家統一,民主法治 B.專制主義、軍國主義色彩濃厚C.三權分立,民主共和 D.君主統而不治,議會至尊10.中英《南京條約》規定中國開放五口作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產紅茶的武夷山;上海地處長江入?谇遗R近富饒的江浙”。英國選擇這些城市的主要目的是A.傾銷鴉片 B.傳播宗教 C.輸出資本 D.打開市場11.太平天國的一些領導人在當時對近代經濟制度已經有所認識,以下言論能反映這一點的是A.“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 B.“所有婚娶彌月喜事,俱用圣庫”C.“免除一切地租、賦稅負擔” D.“每年納銀若干,有失則保人賠其所值”12.美籍華人、史學家費正清在“中國和日本”一章曾這樣寫道:“在廣東,小規模的革命黨人起義雖遭鎮壓,可是在漢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彈制造廠的意外爆炸,導致了附近帝國軍隊的兵變!边@場“兵變”帶來的結果不包括A.滿清政府垮臺 B.專制制度結束。茫腥A民國成立。模袊鴮崿F了近代化13.1919年梁漱溟指出,對五四運動中火燒趙家樓的學生第一要提起公訴,不公訴不足以維持民國初年剛建立的法治;第二要當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維護學生的愛國熱情。下列哪項與其觀點一致A.要在法律框架內理性表達愛國情感B.要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C.要維護北洋政府的專制統治D.要用法律阻止學生開展愛國運動14.1924年,孫中山曾說:“從前奮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沒有辦法,從此以后有了辦法,就要諸君擔負責任,拿這個辦法,去替國人發生一個新希望!薄斑@個辦法”的關鍵是A.武裝奪取政權B.聯合地方實力派C.建立責任內閣D.喚醒民眾進行國民革命15.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陸定一同志曾為井岡山題詞:“井岡山,兩件寶,歷史紅,A.建立了中華 B.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C.是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D.16.“山歌越唱越開懷,東山唱到西山來,紅色瑞金鬧革命,工農政權建起來!边@首民歌最有可能創作于A.國民革命時期 B.國共十年對峙時期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17.抗日戰爭結束后,國共之間爆發了內戰。下列各項中,符合下圖所示戰役情況的是A.劉少奇、鄧小平指揮了這次戰役。B.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C.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越進至江淮流域。D.推翻了南京國民政府22年的統治。18.毛澤東在1945年8月說:“中國的局面,聯合政府的幾種形式,現在是獨裁加若干民主,并將占相當長的時期,我們還是要鉆進去蔣介石洗臉(即改造),而不是砍頭。這個彎路使我們黨在方面達到成熟,中國人民更覺悟,然后實現新民主主義的中國!睂@段話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中國共產黨應該加入聯合政府 B.中國應該實現民主與和平C.中國應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D.應該逐步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A.英、法、美 B. 英、法、德 C. 德、法、美 D. 英、德、美20.右圖中圖一與圖二的內在聯系是A.列寧引導俄國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勝利 B.列寧親自指揮推翻了沙皇的專制統治C.列寧領導俄國人民取得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勝利D.列寧領導俄國人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21.1949年1月19日,毛澤東、周恩來在一封電報中邀請宋慶齡北上參加“新的政治協商會議”。下列對“新的政治協商會議”的敘述正確的是( )A.“新的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B.“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召開時確定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C.“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召開時討論了國名、國旗、國徽等問題D.“新的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標志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22. 2015年1月1日《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2周年。它的發表在當時引起巨大反響,被看成是海峽兩岸由對立走向……對話的第一步。這主要是因為它(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B.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C.重申“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D.倡議兩黨之間進行對等談判23.2008年3月5日,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同志誕辰110周年。建國以后,周恩來曾長期擔任外交部長的職務,在國際社會中有“紅色外交家”的美譽,下列周恩來參加的外交活動,按時間排列正確的是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24.杜魯門曾經說過: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是一個胡桃的兩半!榜R歇爾計劃” 實質上是杜魯門主義的一次大規模運用,因為該計劃實際上是A.標志美蘇兩大政治軍事集團最終形成 B.導致當代世界政局不穩定和戰爭的根源C.以經濟手段穩定資本主義世界秩序 D.美國蓄意制造柏林危機25.下組圖片反映了現代國際關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這些事件說明當時國際關系的突出特點是 修建柏林墻 劃定三八線 組建北約 A.美蘇兩極對峙 B.歐洲國家走向一體化 C.兩極格局瓦解 D.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26.1950年法國政府計劃“成立一個把法德的全部煤鋼生產置于其高級聯營機構管制之下、其他歐洲國家都能參加的組織”。你認為各國政府對此計劃的評論最符合事實的是A.英國:他們企圖吞并英國的煤鋼工業B.美國:這是對美國的公開挑戰C.德國:將促使歐洲大陸兩大宿敵的和解D.蘇聯:這將恢復西德的戰爭工業27.鞭打春牛是立春重要的民俗節目。北宋時在立春的前一天,京城開封要向皇宮進貢春牛(土牛,泥土所作),各重要衙署也置春牛于衙門前。到了立春之日的凌晨,將置于皇宮及政府各衙署門前的春牛打碎,此為"打春"。"鞭打春牛"的習俗反映了A.我國古代對牛等動物的崇拜 B.牛耕在北宋時開始出現并推廣C.我國古代民俗的愚昧與落后 D.北宋政府對農耕經濟的重視28.你為一部以唐宗時期為歷史背景的古裝電影擔任歷史顧問,你認為以下情節中符合歷史事實的一項是A.富商憑借棉布生意一次賺了上萬兩白銀 B.C.富商的屋內擺放著一件精美D.長安城里有很多的外國商人.《五雜俎》:“富室之稱雄者,江南則推新安,江北則推山右……山右或鹽、或絲、或轉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盇.徽商的發展優于晉商 B.出現了地域性的商人群體C.農村集市開始出現 D.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30.乾隆皇帝對英商送給他的時鐘不屑一顧,說中國小民無此物者甚眾,但從來沒有誤了早上起來下地,也從來沒有誤了晚上回家睡覺。對此現象,下列評價確切的是A.乾隆帝為維護國家尊嚴,痛斥侵略者的野心B.乾隆帝認為中國農民勤勞自覺,不需要鬧鐘C.是小農經濟下的一種天朝上國的心態的流露D.乾隆帝為維護天朝體制,擔心小農玩物喪志二、判斷題:判斷正誤,并在相應的方框內填涂(本部分共5題,每題2分,共0分)古代中國的政治發展特點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到清時頂峰。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定行政權歸于總統?偨y由選民間接選舉產生,任期7年,可以連選連任,在參議院的贊同下有權解散眾議院。34.二戰后,美蘇之間冷戰局面的形成是一把“雙刃劍”,既對世界和平構成了威脅,又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 35.近代以來,日本繼發動甲午中日戰爭后,又參與了八國聯軍侵華,1937年又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給中華民族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和傷害。三、材料解析題:結合材料以及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本部分共2題,每題10分,共分。)材料一:美國人使自己擁有了一種截然不同的社會制度——自由、平等,不僅在法律面前平等,而且在機會面前平等,每個人都有平等地追求幸福的權利!斢⒔K省啟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必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09819.html
相關閱讀: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