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歷史選修三:第三單元第7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第7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一、盟軍的反攻
1.太平洋戰場
(1)瓜島戰役:1942
意義:美軍從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

(2)馬里亞納戰役;菲律賓戰役
結果:日本的?哲娭髁颈幌麥
2.北非地中海戰場
(1)北非戰事結束:
1942年美英聯軍“火炬”登陸
1943年北非德意軍隊投降
(2)意大利投降:
1943年7月,盟軍西西里島登陸
意大利政變,新政府投降
(法西斯軸心國開始瓦解)
3.蘇德戰場
(1)庫爾斯克戰役:
1943年7月,坦克會戰。
德軍損失慘重,從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蘇德戰場的主動權
(2)蘇軍基本收復國土(1944)

二、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
1、開羅會議和德黑蘭會議
開羅會議的召開(1943年11月)
參加國:中、美、英。
會議內容: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如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
意義:中國人民堅持抗戰,收復領土的神圣權利得到國際承認。

德黑蘭會議的召開(1943年11月)
參加國:蘇、美、英
內容:決定在1944年5月由美英軍隊在法國北部登陸,開辟第二戰場;戰后處置德國;成立國際組織。

2、開辟第二戰場的目的
為了加速戰爭進程,早日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3、“霸王行動”:諾曼底登陸(1944.6)
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由美國人艾森豪威爾指揮。
4、第二戰場開辟的歷史意義
從此法西斯處于兩線作戰的被動局面,加速走向滅亡。


諾曼底登陸戰役的主要特點是:第一,戰前的準備長達半年,兵力和物質準備充足,對登陸地區的天氣、地形等作了詳細調查;第二,登陸是在掌握了絕對的制空、制海權的條下實施的,在登陸前和登陸過程中以強大的航空兵進行猛烈轟炸,摧毀德軍海岸防御,掩護步兵登陸;第三,有大規?战迪嗯浜;第四,采取了嚴密的偽裝措施,在登陸前,對加地區進行了猛烈轟炸,使德軍錯誤地作出判斷,將大量兵力配置在加地區,從而使諾曼底地區成了防御的薄弱環節,使盟軍登陸得以成功。

盟軍登陸成功后,對德國展開了強大的攻勢。1944年8月盟軍占領了巴黎,很快,整個法國被解放。

三、德國法西斯的覆滅
1.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
內容:加快戰爭進程,戰后對德國的處理和戰后世界事宜的安排。
2.盟軍的進攻,柏林戰役
3.德國投降(1945.5.8)

四、日本投降和大戰的結束
1.盟軍對日本的打擊:
1945年初,美軍已日益逼近日本本土。4月,美軍攻占硫磺島和沖繩島,轟炸日本本土。日本經濟瀕于崩潰。
2.波茲坦會議:
⑴背景
反法西斯戰爭全面勝利即將臨
⑵內容
①著重討論戰后世界安排問題
②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投降。

3.中美蘇對日本的打擊和日本投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1442.html

相關閱讀:第3課 促進民族大融合
第24課:音樂與影視藝術教學案
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
高二歷史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教案2
第1課 從鎖國走向開國的日本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