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主要介紹了19世紀和20世紀世界音樂的發展與變化以及影視藝術的產生發展。19世紀,伴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音樂藝術呈現出了多樣性和民族性。20世紀現代主義音樂興起,爵士樂和搖滾樂先后成為流行音樂的主流。在民族音樂的推動下,世界音樂日益走向繁榮。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19世紀末以后,影視藝術這門新興的藝術形式出現,并發揮了日益重要的影響。
二、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19世紀音樂發展的社會背景;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特點;結合時代的變化理解20世紀的音樂流派及發展方向。運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原理認識音樂的發展與時代變遷間的關系。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全面評價搖滾樂。影視藝術興起和發展的條件、作用;理解影視藝術是當時政治經濟的反映;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生鑒賞影視作品的水平和審美情趣。影視藝術興起和發展的條件、作用;理解影視藝術是當時政治經濟的反映;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生鑒賞影視作品的水平和審美情趣。
(2)過程與方法:分析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的音樂產生的背景;進行音樂欣賞,進入音樂情境,加深對音樂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對不同類型音樂的進一步認識。主要通過一系列生動的影視素材,以情景再現的形式幫助學生形成直觀的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欣賞音樂名作提高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學習音樂家執著追求、熱愛生活的精神和愛國情操。影視藝術是社會進步的產物,反映了人類在科學技術方面的進步;杰出的影視藝術家創造了優秀的作品,豐富了人類的文化寶庫。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特點。電影、電視藝術起源與發展進程;影視藝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難點:現代主義音樂的發展反映了時代的變化。影視藝術產生和發展的社會條件。
四、學情分析
同學們通過音樂課對于音樂的一些基本知識有所了解,對于音樂有一定的鑒賞能力。特別是很多同學迷戀于流行歌曲和豐富多彩的影視藝術。但是對于音樂與影視的發展與時代變遷間的關系,是當時政治經濟的反映等一些基本原理則不能理解。
五、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小組競賽、討論質疑
六、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本課。根據興趣分為古典主義音樂組、浪漫主義音樂組、流行音樂組(又可分為爵士樂組、搖滾樂組)等四個小組,分別通過互聯網或圖書查找其音樂流派的代表人物的圖片、生平、代表作簡介及欣賞并做成課件;有音樂特長的同學準備表演。
2.教師:課前根據學生的興趣將其分組;指導并監督學生完成各自任務;上網查詢相關資料,向音樂老師請教,以便更好地調控課堂;制作本課課件。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流程
【導入新課】
本課引言由照片與文字兩部分組成,介紹了樂圣貝多芬和他的故事。建議教師播放一段貝多芬的音樂片段后以談話法和提問方式引導學生閱讀引言內容。問題:聽了貝多芬的音樂以后,談談你聽后的感受。它反映了什么樣的時代背景?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本課學習。
【講授新課】
一、“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杰作”
(1)19世紀音樂發展的社會背景
第一,歐洲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促使文藝格局的面貌發生了變化。
第二,各國面臨不同的社會問題使音樂的發展呈現出多樣性和民族性。
(2)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杰作
第一,歐洲浪漫主義音樂。教材介紹了浪漫主義音樂的興起和發展、主要特點以及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興起和發展。浪漫主義音樂是在浪漫主義文學的影響下于19世紀初興起,以奧地利和德意志為中心。19世紀中期走向鼎盛時期。
2)主要特點。浪漫主義音樂與19世紀以前的古典主義音樂不同。古典主義音樂崇尚理性、重視規范、要求感情的節制和形式,而浪漫主義音樂一則著重感情的抒發和個性化的心理刻畫、注重音樂中的詩情畫意,感情熱烈而奔放。二則在音樂作品中大量弘揚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樂派。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浪漫主義音樂家燦若群星,他們給后人留下了許多不朽之作。德意志的貝多芬是維也納古典樂派及向浪漫主義樂派過渡時期的代表,有“樂圣”之稱。
浪漫主義音樂在歌劇中也取得了輝煌成就。意大利羅西尼的作品旋律優美、技藝精巧。他還是美聲唱法的開創者。威爾第的音樂作品具有崇高的愛國主義思想、富有民族特色,對當時意大利民族意識的覺醒起了巨大作用,人們尊稱他為“意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法國的比才的代表作品《卡門》是世界最優秀的歌劇作品之一,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法國音樂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征,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德意志瓦格納的作品極有獨創性。他用近20年的時間完成的巨作《尼布龍根的指環》具有鮮明的德意志民族特色。
第二,民族樂派。民族樂派出現于19世紀中后期的俄國和東歐地區!短禊Z湖》《胡桃夾子》至今仍煥發著生命力,受到人們的喜愛。
19世紀的音樂以浪漫主義音樂為主。教材介紹了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它們幾乎都是世界級音樂大師和世界名曲。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選擇播放風格不同的幾個音樂片段,讓學生體會音樂的語言并在鑒賞中比較分析其特色和浪漫主義音樂的共同特點。
二、20世紀世界的音樂發展變化
(1)20世紀現代主義音樂興起
20世紀世界經濟的迅速增長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發展,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心理和思維方式,這些推動了音樂的進一步發展,現代主義音樂興起。在眾多的流派中,流行音樂脫穎而出。
(2)流行音樂的發展及評價
第一,流行音樂發展的三個階段。
(1)一戰后至二戰前流行音樂的主流是爵士樂(Jazz)。爵士樂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發源于美國南部新奧爾良的一種流行音樂,是美國黑人從非洲帶來的傳統音樂與歐洲音樂長期融合的產物。
(2)二戰后的流行音樂中有搖滾樂、藍調和新的爵士樂“比博普”。
(3)20世紀70年代以后,音樂風格更加多樣,表現在具有即興性、強調借助和運用電子手段、注重話筒的操縱技術、商業化傾向日趨明顯。流行音樂的發展日益走向繁榮。 第二,對20世紀流行音樂的評價。流行音樂反映了現代社會青少年一代的情緒追求,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傳。流行音樂是突破傳統、緩解競爭壓力、宣泄喜怒哀樂的一種最直接方式。日益繁榮的流行音樂活動也改變著人類的娛樂和生活方式。
(3)當代音樂的發展趨勢和走向繁榮的原因
當代音樂具有大眾化和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伴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和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各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這些因素促進了當代音樂的日益繁榮。
教學建議:20世紀世界音樂的發展更加符合時代的要求,流派紛呈、風格多樣。不僅繼承和發展了20世紀前的音樂精粹,還出現了更加貼近人們生活的流行音樂。教材重點闡述了流行音樂的不同風格和發展方向。這些內容是同學們比較熟悉和感興趣的。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師生對話、同學辯論和同學表演中體會音樂的魅力,深刻理解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之間的辯證關系。
三、影視藝術的產生與發展
(1)電影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了電影起源和發展的條件。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入電氣化時代,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迅猛發展。19世紀末電學、光學、化學、機械學等學科技術的發展,為電影的出現奠定了物質基礎。第二,社會的巨大變化和人類新的精神需求、商業利潤的驅動是影視藝術發展的動力。
教學建議:本目教材識記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要求較高,指導學生多看書總結、整理電影起源和發展的過程并注意與兩次科技革命相聯系。同時影視、圖片資料豐富,建議教師利用多媒體或幻燈形式進行適當補充,但由于課時限制,對教材中提到的經典片不可能面面俱到,可指導學生上網或到圖書館查閱了解。
(2)電視的起源與發展
講述電視系統研制成功的過程時,建議教師借助多媒體形式,適當補充資料幫助學生梳理知識。
關于電視藝術的普及應用,建議教師從電視藝術普及的條件、時間及表現三方面把握教材。聯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結合本節整體教材指出電視藝術普及的條件:電子技術等方面的進步,社會巨大變化和人類新的精神需求及商業利潤的驅動。建議教師從電視機研制、電視轉播、電視節目制作三方面稍作補充,如:電視機經歷了從黑白到彩色,從電子管、晶體管電視迅速發展到集成電路電視,目前,電視正在向智能化、數字化和多用途化邁進;電視轉播也由衛星傳播到衛星直播。
(3)影視藝術與人類生活
教材主要寫了五個方面:(1)影視是社會進步的產物,反映著人類在科學技術上的進步。(2)直接引領著文明發展趨勢和社會風尚,滿足人們不同層次的審美需要和精神追求。(3)影視藝術與其他藝術既區別又聯系,它通過特有的技術手段,使人感受到視覺沖擊和心靈啟迪。(4)影視藝術的影響在人類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5)由于電視本身的特點,它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成員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翱罩姓n堂”是一種新的教學形式,主要由電視、廣播、網絡這三種遠程教育方式構建。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不是面對面,而是通過電視熒屏來實現。
九、板書設計
(一)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杰作 (三)影視藝術的產生與發展
1、浪漫主義音樂 1、電影
(1)特點 (1)產生
(2)代表 (2)代表作品
2、歌劇 2、電視
(二)20世紀世界音樂的發展變化 (1)產生
(1)現代主義音樂 (2)影響
(2)搖滾樂
十、教學反思
1.現代主義音樂怎樣反映了時代的變化?
思路引領:運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理解和分析。
2.電影、電視對人類社會生活有哪些重要影響?
思路引領:從電影藝術與特定時代的經濟、科學技術、文化發展和人類思想、情感的互動關系等方面進行思考和觀察。
第八章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
第24課:音樂與影視藝術
課前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1.列舉19世紀以來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理解這些音樂作品的時代性、多樣性和民族性。
2.了解影視藝術產生與發展的歷程,認識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二、預習內容
(一)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杰作
1、背景
2、流派①浪漫主義
②意大利
3、俄國
4、美國
(二)20世紀的音樂
1、原因
2、特征
3、表現①爵士音樂
②搖滾樂a.原因
b.特點
c.代表
③音樂的多元化
(三)影視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1、條件⑴技術和物質
⑵動力
2、起源
3、誕生
4、發展⑴20世紀初
⑵1927年以前
⑶1927年
⑷1935年
5、進一步發展⑴二戰后
⑵蘇聯
⑶意德
⑷印度
⑸中國
(6)美國
(四)、電視
1、原因
2、誕生⑴20世紀20年代
⑵1928年
⑶1929年
3、發展⑴1930年
⑵1936年
⑶40年代初
4、進一步發展:⑴二戰后
⑵20世紀90年代
(五)、影視藝術的影響(豐富精神生活、改變生活方式、加快信息傳遞)
1、影視藝術是
2、影視藝術有
3、影視藝術對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疑惑內容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19世紀音樂發展的社會背景;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特點;結合時代的變化理解20世紀的音樂流派及發展方向。運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原理認識音樂的發展與時代變遷間的關系。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全面評價搖滾樂。影視藝術興起和發展的條件、作用;理解影視藝術是當時政治經濟的反映;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生鑒賞影視作品的水平和審美情趣。影視藝術興起和發展的條件、作用;理解影視藝術是當時政治經濟的反映;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生鑒賞影視作品的水平和審美情趣。
2、過程與方法:分析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的音樂產生的背景;進行音樂欣賞,進入音樂情境,加深對音樂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對不同類型音樂的進一步認識。主要通過一系列生動的影視素材,以情景再現的形式幫助學生形成直觀的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欣賞音樂名作提高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學習音樂家執著追求、熱愛生活的精神和愛國情操。影視藝術是社會進步的產物,反映了人類在科學技術方面的進步;杰出的影視藝術家創造了優秀的作品,豐富了人類的文化寶庫。
4、重點: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特點。電影、電視藝術起源與發展進程;影視藝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5、難點:現代主義音樂的發展反映了時代的變化。影視藝術產生和發展的社會條件。
二、學習過程
(一)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特點,發展狀況,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哪些?
(二)19世紀歌劇的輝煌成就的表現?
(三)民族樂派的興起表現?
(四)20世紀世界音樂的興起,代表作品及影響有哪些?
(五)影視藝術的產生與發展概況
三、反思總結
1.現代主義音樂怎樣反映了時代的變化?
2.電影、電視對人類社會生活有哪些重要影響?
四、當堂檢測
1.18~19世紀之交,歐洲音樂領域發生的重大變化是( )
A.從古典主義音樂向現代主義音樂過渡 B.從古典主義音樂向浪漫主義音樂過渡
C.從浪漫主義音樂向現實主義音樂過渡 D.從古典主義音樂向現實主義音樂過渡
2.1804年春,貝多芬完成《英雄交響曲》并題寫了“貝多芬獻給波拿巴”的獻詞;當得知拿破侖稱帝時,他將總譜寫有獻詞的封面撕下,并在后來出版時將標題改為“為紀念一位偉大的英雄而作”。這一事實主要反映了貝多芬( )
A.注重不斷提高音樂創作水平 B.敢于正視并修正自己的錯誤
C.具有反封建與爭民主的精神 D.具有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思想
3.他的音樂有如霧里看花,具有朦?的意境,捕捉無定型的流動體(如云、風、氣味等)運動時的瞬間印象,把它們用絕妙的音色、和聲等表現出來!边@個音樂家是( )
A.貝多芬 B.德彪西 C.畢加索 D.莫奈
4.爵士樂與搖滾樂主要流行期的分水嶺是( )
A.冷戰 B.一戰 C.二戰 D.蘇東劇變
5.“貓王”普萊斯利給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的作品屬于( )
A.爵士樂 B.西部音樂 C.鄉村音樂 D. 搖滾樂
6.電影屬于
A.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 B.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
C.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產物 D.信息時代的產物
7.1935年后,電影具備了三要素
①畫面 ② 聲音 ③色彩 ④動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2006年世界杯足球賽法國與意大利決賽的現場直播,吸引了幾十億電視觀眾。這最主要體現了電視的哪一項功能( )
A.以最快的速度傳播資訊 B.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娛樂要求
C.把世界各地的優秀藝術品展示給世人 D.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
9.李宇春,這個熱愛音樂、擁有良好修養和單純夢想的中國大學生,成為了一個微妙的符號。湖南電視臺電視節目《超級女聲》體現了電視的哪一種功能( )
A.資訊傳播 B.新聞報道
C.大眾娛樂 D.藝術鑒賞
10.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18世紀,音樂界誕生了一位真正的偉人,那就是近代史上的偉大的音樂家路德維斯?馮?貝多芬。貝多芬早年深受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畢生追求自由和民主的理想。貝多芬的一生充滿了挫折,在創作盛年雙耳失聰,生活上也多次失意,他決意要把握住命運的咽喉,向命運挑戰。在今天,貝多芬的名字不僅代表了登峰造極的古典音樂,而且是一種崇高理想和追求的象征。
在波恩市塑造的貝多芬巨型頭像
材料2:音樂用自己的音調形象概括地反映生活的本質過
程。在貝多芬的作品中可以聽到酷烈的戰爭,威武的進軍
和勝利,聽到革命進行曲的音調和節奏。他的第五交響曲的結尾部分就是如此。??鮑烈夫《美學》
回答(1)貝多芬是哪國人?生活在哪一時代?它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哪些?
(2)貝多芬在音樂發展史上的地位如何?
(3)結合材料,簡要談談你對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的理解。
五、課后練習與提高
1.最近采用3D技術的美國電影《阿凡達》在世界各地熱播,尤其在青年人中引起一股“外星人”熱潮。電影對人類社會生活產生的影響有 ①影響社會風尚的變化 ②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③有利于增強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 ④暴力、低級趣味電影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⑤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⑤
2.文學藝術往往反映了政治、經濟狀況和社會的變遷,表達作者的情感!兜聡,一個冬天的童話》表達了作者
A.歌頌人間的美、善與光明 B.渴望國家統一的愛國情懷
C.對西方社會精神危機的擔憂 D.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
3. 右圖是2008年夏天最為火爆的一部動畫片《功夫熊貓》, 它是由被稱為電影夢工廠的公司制作的。此動畫片的出品
公司應該是:( )
A.好萊塢
B.華納電影公司
C.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D.香港電影公司
4.實驗中學藝術小組決定建立一個繪畫藝術網站,展示現代繪畫藝術的成就。下列各項,你認為能入網頁的是:( )
A.達?芬奇及其《最后的晚餐》 B.凡?高及其《向日葵》
C.畢加索及其《格爾尼卡》 D.卓別林及其《摩登時代》
5. 十八、十九世紀之交,歐洲古典主義音樂向浪漫主義音樂過渡,為這兩大樂派架起橋梁的是一位德國音樂大師,他一生創作的不朽作品不包括( )
A.《牧神午后?前奏曲》 B.《英雄交響曲》 C.《命運交響曲》 D.《田園交響曲》
6.彼得?李伯庚在《歐洲文化史》中說:“莫扎特(1756~1791)的樂曲聽眾往往只是擠滿一個客廳,而貝多芬(1770-1827)的交響樂則是為音樂廳的上千聽眾而創作的!睂е逻@一變化的原因是
A.共和制度的確立 B.封建等級觀念被削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4577.html
相關閱讀: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
第24課:音樂與影視藝術教學案
第1課 從鎖國走向開國的日本教案
高二歷史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教案2
第3課 促進民族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