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翔高級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歷史試題(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0分鐘;請將所有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否則答題無效)第一部分 選擇題(70分)一、選擇題部分共小題,每小題分,共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4.下面圖片反映了1914年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被捕的情形。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塊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諾?普林西普在這里用他的子彈,表達了我們人民對暴虐的反抗和自由的向往。”當時“他的子彈”射向 A.德國皇帝威廉二世 B.奧匈皇儲斐迪南大公 C.法國國王路易十四 D.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5.馬恩河戰役使雙方陷人曠日持久的陣地戰,德國參謀總長小毛奇向德皇報告說:“陛下,我們已經輸掉了戰爭。”這一判斷的主要依據是 A.英法比軍隊戰斗力相對強大 B.施里芬計劃破產,德軍將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 C.俄軍在東線發動進攻 D.當時戰略主動權已經轉移到協約國一方6.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歐洲戰場的東西兩條戰線上同時作戰的國家是( ) A.英國 B.法國 C.俄軍 D.德國7.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三國協約包括哪三個國家 A.英國、法國、德國 B.英國、法國、俄國 C.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 D.德國、奧匈帝國、俄國8.在一戰期間科技成果被運用于軍事領域,以下哪一場戰役中,英軍首次使用了坦克:A、馬恩河戰役 B、凡爾登戰役? C、索姆河戰役 D、俄國的夏季攻12.下面是1921年西歐各國工業生產指數(以1913年為100) 。 圖中的數據主要說明 A.一戰使西歐的工業生產嚴重下降 B.德法實力與英國難以抗衡C.一戰后英國工業生產超過了德國 D.一戰對德國打擊很小13.“一戰”對西歐的影響不包括 A.西歐的霸權地位完全喪失 B.使西歐各國工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C.使西歐各國人們充滿幻滅感和危機感 D.使西歐許多國家的工人運動高漲起來14.列寧說:“‘一戰’后美國幾乎把所有國家,甚至最富有國家,都變成了向自己進貢的國家!边@表明 A.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 B.美國經濟全面繁榮 C.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D.美國工業產值居世界第一15.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直接原因是 A.列強忙于歐洲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亞非拉地區的控制 B.列強減少了對亞非拉地區資本和商品的輸出 C.帝國主義重新瓜分殖民地,激化了亞非拉國家同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D.亞非拉國家的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發展,民族獨立意識增強16.列寧說:“如果沒有戰爭,俄國也許會過上幾年甚至幾十年而不發生反對資本家的革命!睂@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B.沒有一戰就沒有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 C.“一戰”急劇激化了俄國各種矛盾,推動了革命的發生 D.俄國爆發社會主義革命,必須具備“有戰爭”這個條件17.威爾遜認為:“我們應當以資本供給世界,而誰以資本供給世界,誰就應當管理世界……!毕铝懈黜楏w現了這一思想的是 A.放棄中立,參加一戰 B.召開華盛頓會議? C.簽訂凡爾賽和約? D.提出“十四點和平綱領”18.在巴黎和會期間,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說:“你們可以奪走德國的殖民地,把它的軍隊減到僅夠建立一支警察部隊的力量,把它的海軍減到五等國家的地位,但這一切終究毫無意義,如果德國認為1919年的和約不公平,那么它將會找到對戰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這段材料說明 ①英國反對締結處置德國的和約 ②英國認為《凡爾賽和約》是公正的 ③勞合?喬治預感到德國復仇主義者的威脅 ④《凡爾賽和約》將導致戰敗國和戰勝國矛盾的激化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19.《凡爾賽和約》的內容最能體現巴黎和會的性質的是 ①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 ②德國承認波蘭獨立 ③以“委任統治”形式瓜分德國海外殖民地 ④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形成后,法國元帥福煦曾預言:“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边@主要是因為 A.資本主義大國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 B.兩種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終將激化 C.沒有消除各大國之間的矛盾,卻埋下了更大沖突的種子 D.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和對外擴張21.凡爾賽體系的形成對20世紀2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發展產生最重要影響是 A.緩和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國家的矛盾 B.加強了美國對歐洲各國事務的影響 C.使歐洲和中東地區政治格局發生變化 D.促進了歐洲的和平,有利于歐洲經濟的恢復和發展22.國際聯盟成立的歷史條件包括 ①國際交往的日益緊密 ②一戰后的和平思潮③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綱領” ④巴黎和會的召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23.1920年,美國參議院共和黨人亨利?洛奇說:“不能為了維護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們的主權從屬于別的國家…… 我們必須首先考慮到美國!边@段話反映了美國 A.對威爾遜總統“十四點和平綱領”的支持 B.對蘇維埃俄國新生政權發動軍事圍攻 C.在華盛頓會議上限制日本在遠東的擴張 D.對英法操縱國聯不滿,拒絕參加國聯24.美國首倡建立國聯,但是最后美國參議院拒絕批準美國參加國聯,這從根本上反映了 A.巴黎和會的結果對美國不利 B.國聯以維護和平為宗旨,不利于美國稱霸世界 C.美國總統與參議院互相制衡 D.美國的對外政策以美國的國家利益為中心25.對一戰戰后初期列強在亞太地區的狀況,敘述不正確的是 A.《九國公約》打破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 B.美國對華持選擇題部分共小題,共分。材料二 歐洲三條戰線及其對峙形勢戰線地理范圍作戰雙方西比利時,法國北部和德法邊境英法 德東波羅的海南岸至羅馬尼亞俄 德、奧匈南巴爾干埃爾維亞 奧匈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帝國主義國家間的主要矛盾有哪幾對?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為什么?(10分)(2)根據材料二,對整個戰爭起最主要決定的戰線是哪一條?請說明理由。(6分)(3)材料二中,為什么沒有意大利?(2分)3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圖片:材料二 當我們從世界歷史發展角度審視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世界帶來了什么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的一些極為重大的變化就是從此開始的,一戰對人類歷史發展帶來了一些重大意義的深遠影響。(1)根據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帶來的重大影響。(10分)(2)簡述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所產生的國際組織的名稱?(2分)龍翔高中2015——2015學年第二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高二歷史 戰爭與和平 參考答案36.(18分)答案 (1)三對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奧矛盾。最主要的矛盾是英德矛盾。原因:英德兩國在全球為爭奪世界市場和殖民地而激烈斗爭。(10分)西線。(2分) 理由:①英德兩國是兩大軍事集團的核心;②法德矛盾是歐洲大陸的主要矛盾; ③德軍將重心首先放在西線,一戰的主要戰役大都發生在西線。(4分)意大利在戰爭爆發后進行觀望,不久加入協約國,對同盟國作戰。(2分)37. (12分)答案 (1)①一戰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②成為一系列新技術發展的催化劑;③促使政府機構改變職能;④造成了勞動力短缺,客觀上有助于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⑤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社會主義的理想和觀念深刻影響了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⑥和平主義思潮盛行一時。(10分) (2) 國際聯盟(2分)!第9頁 共10頁學優高考網!!俄國發生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婦女在炮彈工廠做工浙江省龍翔高級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27745.html
相關閱讀: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