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人:姚勇 2015.10.25一、選擇題(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意,其中每小題2分,共60分。)1、在公元前5世紀,相當于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希臘的智者學派提出了“人是萬物的尺度”的思想,這是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因為( ) A.先秦諸子也沒有提出這個觀點 B 當時東西方都未進入文明時代C此前原始宗教和自然統治人們 D開始了人類對自然界的探索和解釋2、對于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動蕩,有學者認為:“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人之與人之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此則天下之害也。然則崇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愛生。”為此他提出的解決方法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C.既以非之,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D.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3、有學者在評價中國某位先哲的思想時說“強調萬物存在意義上的齊一性,而不排斥實在意義上的個別差異!边@一先哲思想當為( )A.老子的“無為”思想 B.荀子的“天行有!彼枷隒.莊子的“齊物”思想 D.墨子的“尚同”思想4、真知與常知異。嘗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于眾。若虎能傷人,雖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嘗真知。真知須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猶為不善,是亦未嘗真知,若真知,決不為矣!边@段話體現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發明本心 D.致良知 5、《九章算術》中的《均輸章》第27題:“今有人持米出三關,外關三而取一,中關五而取一,內關七而取一,余米五斗。問本持米幾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這則材料反映了( )A.實行抑商政策 B.漢代關稅的數額相當高C.農業的重要地位 D.對“市”嚴格管理6、右圖為一只四系瓷瓶,盛酒器,上飾“……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舊)好; 人,不見了!标P于其制作的可能時代說法,較為正確的是( ) A.飾有隸書作品,秦朝隸書盛行,這應當是秦朝作品B.飾有行書作品,晉代行書盛行,這應當是晉代作品C.所飾作品為詩歌,詩文飾于瓷器始于唐朝,這應當是唐朝作品D.所飾作品為小令,元代開始盛行,這應當是元代作品7、“特來美修道院唯一的院規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不禁欲,敢于大膽瞧姑娘;他不節食,吃喝抵得上四個人;他不怯敵,對敵人十分無情,曾把入侵之敵打得落花流水!痹摬牧献钅荏w現A.禁欲主義 B.英雄主義C.人文主義 D.理性主義“科教興國”戰略實施以來,我國科技成就突飛猛進,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能明此觀點的史實是A.“兩彈一星”研制成功、票證制度的普遍實施B.“南優二號”選育成功、“革命樣板戲”廣泛流行C.“神舟”飛船發射成功、教育戰線的“停課鬧革命”D.“銀河一號”研制成功、互聯網的普遍應用新文化運動期間,陳獨秀曾經聲稱他的某些主張不容匡正,而匡正者卻層出不窮。林紓在自編的小說中表達了把陳獨秀、胡適、錢玄同諸人一網打盡的愿望,除了留下一個笑話外,沒有任何實際效果。這反映了新文化運動期間A.科學成為社會主流思想B.思想和言論相對自由C.學術寬容得到廣泛認同D.學術自由得到切實保障下列關于19世紀末到20世紀頭20年先進中國人尋求救國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評論,不正確的是A.相繼經歷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為師”的過程B.先后實踐或主張了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和社會主義思想等政治方案C.先進的中國人已經探索出以農村包圍城市、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的正確道路D.反映出先進的中國人在尋求救國救民道路時與時俱進敢為人先的探索精神“黑體(能全部吸收外來輻射能的物體)腔壁由無數能量不連續的帶電諧振子組成,它們所帶的能量是一個最小能量單元的整倍數,這些帶電諧振子通過吸收和輻射電磁波,與腔內輻射場交換能量。”下列與這一理論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是實驗科學,是近代科學形成的標志B.時空的性質跟物質本身的分布狀態有關C.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經典力學對微觀世界認識的不足D.與“自然界無跳躍”的原則基本一致28.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曾引用過一句名言:“,能有所獲者應該保持所獲。”與此觀點一致的科學理論是( )A.經典力學 B.進化論C.量子論 D.相對論29. 《新聞30分》曾連續兩天報道百度搜索的競價排名黑幕,百度競價排名被指過多地人工干涉搜索結果,引發垃圾信息,涉及惡意屏蔽,被指為“勒索營銷”。這表明( )A.信息技術逐漸失去活力 B.網絡信息要辨別使用C.我們應該遠離網絡 D.可以杜絕垃圾信息30. “如果說19世紀的文化是江是河,它流淌著理性主義的歡歌,充滿著樂觀主義的情調,構筑成精神憩園;那么,20世紀的文化則似海似洋,它激蕩著相對主義文化的泡沫,充滿著非理性主義的洪流,構筑成悲觀主義的精神家園!毕铝凶髌房梢源20世紀世界文化特征的是A.《唐璜》 B.《等待戈多》 C.《人間喜劇》 D.《母親》二、非選擇題(40分)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8分)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經典中,民本思想有較多的體現!渡袝分姓f:“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笨鬃又鲝垺耙蛎裰薄C献诱J為民貴君輕,又稱:“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后察之。見賢焉,然后用之!啊盾髯印分姓f:”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據《孟子》等材料二 泰西之立國有三:一曰君主之國,一曰民主之國,一曰君民共主之國……為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隱得以上達,君惠亦得以下逮……猶有中國三代以上之遺意焉……茍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則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親矣,內可無以亂,外可無以侮……由此而擴充之,富強之效亦無不基于此矣。泰西諸國,以英為巨擘,而英國政治之美,實為泰西諸國所聞風向慕,則以君民上下互相聯絡之效也。 ——摘編自王韜《?園文錄外編》材料三 孫中山認為,“中國古昔……有所謂‘民為貴,君為輕’,此不可謂無民權思想矣。然有思想而無其制度,故以民立國之制,不可不取資于歐美”。他強調“民國之國家,為全國國民所公有;民國之政治,為國民所共理;民國之權利,為國民所共享”。 ——摘編自《孫中山全集》(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內涵及其理想的政治。(4分).(分)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誰?他的學說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何地位?(4分)(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孟德斯鳩和盧梭等啟蒙思想家在社會政治制度建設方面是如何進一步發展人文主義思想的。(4分) (3)根據材料三,概括中國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歷史條件。(4分) 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新生資產階級改造社會的實踐活動。(3分)(4)材料四的“現實馬克思主義”指的是什么? (3分)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它在政治經濟兩方面為老百姓帶來了哪些“福祉”?(4分)歷史答案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二、非選擇題31、(共18分) 32(共22分) 河南省唐河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75636.html
相關閱讀: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