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1.《漢書?藝文志序》載:“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習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痹谶@里,班固說的是A.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 B.秦末漢初時期儒、道諸說沉渣泛起C.東漢末年以后儒、釋、道三家合流的出現 D.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思想混亂局面2.老人們時常教育后代說:“為人處世不可有貪心,衣能遮體,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靜,做到以靜制動。”顯然老人們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3. 漢興之初,劉邦崇尚黃老之學,推行“無為而治”的治國方略,而70余年后劉徹強行罷黜“黃老、刑名百家之言”。這種文化政策變化的路徑實際上反映了 A.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此消彼長的殘酷性 B.從立國安邦到皇權專制的現實變化與需要C.道學理論的缺陷和新儒學的博大精深 D.統治集團內部權力爭奪與利益分配的沖突4. 奶奶不斷嘮叨:“老天爺爺,你怎么不睜眼,這雨沒完沒了地下,你還叫我們窮人活不活!币陨鲜悄骋晃膶W作品中的片斷,“奶奶”的話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天”的敬重,這與中國古代那一學派有關 A.道家學派 B.法家學派 C.儒家學派 D.墨家學派5.恒山懸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釋迦牟尼,左邊是孔子,右邊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對話。據此判斷,懸空寺最早可能建于A.漢朝 B.魏晉南北朝 C.隋唐 D.宋朝考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6.有人說“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國什么都不禁,唯獨禁人的本能!奔偃缒阃馍鲜鲇^點,主要依據是A.啟蒙思想;格物致知B.因信稱義;天人感應C.人文主義;程朱理學D.信仰得救;致良知7.公元1175年,朱熹、陸九淵、陸九齡講學論辯于鵝湖書院,史稱“鵝湖之會”,也稱“千古一辯”。在千古一辯歸途中,朱熹寫了一首五言絕句《過分水嶺有感》:“地勢無南北,水流有西東。欲識分時異,應知合處同!敝祆湟运鞣趾系那榫,表達“求同存異”的哲理。這里的“同”是A.萬物的本原 ? B.探究天理的途徑C.儒家的綱常倫紀 ? D.發明本心8. 中國服飾在不同歷史時期特征各異,如商的“威嚴莊重”,周的“秩序井然”,戰國的 “清新”,漢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豐滿華麗”,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壯豪放”,明的 “敦厚繁麗”,清的“纖巧”。這里周的“秩序井然”、戰國的“清新”、唐的“豐滿華麗”、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歷史現象分別是 A.宗法制、“百家爭鳴”、民主政治、新思潮萌發B.郡縣制、“罷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學盛行C.郡縣制、“百家爭鳴”、國家富強、“經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爭鳴”、國家富強、理學盛行9.“理會得熟時,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歷、刑法、天文、地理、軍旅、職官之類,都要理會,雖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識個規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边@段話提倡A.格物致知 B.發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經世致用10.黃宗羲評價某先賢說:“先生之學,……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處困,動心忍性,因念圣人處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痹撓荣t是A.程顥 B.朱熹 C.王陽明 D.李贄【答案】C【解析】11.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一書中寫道:(明清)在這個時期,在某些方面,中國的文化有了重大進展!俜椒矫,程朱學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為鞏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學派和陸王學派在明末清初都發生了重大的反動。這里的“反動”是指A.宋明理學的統治地位喪失 B.對傳統儒學地位的徹底否定C.對傳統儒家思想的批判繼承 D.對君主專制進行猛烈抨擊 12. 顧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權,以各治其事”“寓封建之意于郡縣之中”“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輔人君之治”。對上述材料評價正確的是①已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縛 ②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③有違背歷史潮流的一面 ④反對君主專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13.陳寅恪先生曾說過,“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年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下列成就不能證明此觀點的是A.《農政全書》 B.《四書章句集注》C.《清明上河圖》 D.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14.元朝文人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稱:“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庇纱丝梢钥闯觯( )A.形式靈活,雅俗兼具 B.重章疊句,語言質樸C.結構嚴謹,平仄有致 D.半詩半文,辭藻華麗15. 明代小說《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對強加于他頭上的緊箍咒兒一直耿耿于懷,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個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現A.注重氣節,自我節制,奮發立志的思想 B.追求個性自由,反對綱常禮教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對君主專制的思想 D.追求金錢,海外冒險的拜金主義思想【答案】B【解析】16. 當波斯人占領古希臘城邦福西亞時,福西亞人選擇的不是帶上整座城市,而是帶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們認為帶去的是他們的城邦。這說明A.古希臘人具有法律至上觀念 B.古希臘實行城邦民主制度C.古希臘人具有人文主義精神 D.古希臘人誓死捍衛城邦領土17.柏拉圖在《辯訴篇》中寫道:“蘇格拉底主張,凡是為一個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為錯誤的東西,就不應該去想、不應該去做,哪怕受到當權者或任何法庭的強迫,也要不惜代價予以抵制!碧K格拉底的主張體現了他A.思維敏捷、能言善辯的特點 B.服從城邦與珍視自由有機結合C.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D.珍視個人的思想,敢于表現個性18.但丁在《神曲》中強調人所賦有的“自由意志”是“上帝最偉大的主張”,他被稱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對其所處時代的準確理解是 A.宗教改革運動興起 B.資產階級革命與掌權C.資本主義興起和初步發展 D.思想啟蒙的理性時代19貝爾尼尼(1598—1680),意大利人,受教皇之托接手主持圣彼得大教堂的修筑。他創造的教堂前廣場柱廊氣勢宏大,富于動感,與米開朗基羅的大教堂圓頂相呼應,使該處成為羅馬最壯麗的景觀。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下列評價最為準確的是A.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和偉大的藝術工作者B.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和杰出的人文主義者C.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和卓越的建筑大師D.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和教皇的忠實仆從20.1517年,傳教士馬丁?路德揭露贖罪券的欺詐,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樣燒遍歐洲,教徒自讀《圣經》,直接跟上帝交談,不要教會做中介。材料反映了這場宗教改革A. 主張廢除宗教儀式B. 否定對上帝的信仰C. 宣揚《圣經》至高無上 D. 挑戰教會權威21.啟蒙運動的真正創始人是艾薩克?牛頓爵士(1642—1727年)和約翰?洛克(1632—1704年)。……牛頓的光輝成就就是用精確的機械觀點來解釋整個自然界!醋匀唤绲拿恳皇挛锒际苤毡橐幝傻闹萍s,這些規律能夠像數學原則那樣精確用公式加以闡明。……牛頓的哲學并沒有排除上帝的意思,但是他的哲學使上帝失去了權利。對材料理解正確的是A.牛頓是啟蒙運動的真正創始人 B.科學革命推動了啟蒙運動C.牛頓的哲學規律推動宗教改革 D.牛頓不反對上帝的權威22.某著作寫道:“把統治權看做只是一種‘代辦權’,從而證明把人民的合法權利歸還給擁有最高權力的人民這種革命是正當的”。該著作是A.《社會契約論》 B.《論法的精神》 C.《理想國》 D.《純粹理性批判》23. 啟蒙運動促進了近代西方人文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啟蒙思想家有許多共同主張,但也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其中伏爾泰與盧梭的某些主張可以說是“水火不容”、“勢不兩立”。最主要表現在A.是否信仰上帝 B.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C.是否反對君主制 D.是否反對私有財產24. 一位法國書商的訂書單:“這是我要訂購的哲學書籍,列表如下:《穿著睡衣的修女——被揭穿的基督教的書》、《東方專制制度起源的考察》、《自然之道》……”這份訂書單可能寫于A.14世紀 B.15世紀 C.16世紀 D.18世紀25. 一個歷史事實可以有若干事件構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構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級或層次,下列選項符合上述說法的是A.文藝復興——人文主義—— “人是萬物的尺度”B.啟蒙運動——理性主義——“人非工具”C.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D.資本主義萌芽——啟蒙運動——資產階級革命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0分26.(13分)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學說的道德準則和文學、思想方面的遺產,主要由孔子的經過后代人修改和潤色的教誨組成。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墩撜Z》材料二 君有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去!暢既缤两,則臣視君如寇仇。 ——《孟子》材料三 唯天子受命干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為臣綱。——《春秋繁露》材料四 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為天,地得之而為地,凡生江西省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解析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98951.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