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市四所重點中學(贛州一中、平川中學、瑞金中學、贛州三中)2015~201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聯考歷史試卷時量:100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孔子主張“正名”,試圖把當時已經混淆的社會等級秩序矯正過來,達到規范人們的言行和使社會有“序”的目的。這一主張的思想核心是()AB.“仁” C.“德” D.“孝”2.西方學者認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紀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Axial Age),“人類意識”首次覺醒,理性思維所創造的精神文化決定著其后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當時的中國,最具典型意義的現象為A.諸子并立,百家爭鳴 B.以法為教,焚書坑儒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A.君民對立、加強統治的法家思想 B.實行仁政、緩和矛盾的儒家思想C.消除等級、主張兼愛的墨家思想 D.憎惡權術、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4..A.實現了儒學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B.實現了儒學的政治化C.實現了儒學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實現了儒學的哲學化7.中國傳統文化中注重個人修養,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傳統在春秋戰國時形成。漢代以后尤其是歷經宋明理學的發展,更進一步強化。下列不能反映這一傳統美德的是( )A.“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B.“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朱熹在湖南岳麓書院的題字:“忠、孝、廉、節”D.“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8. 宋代,對刻印無價值的書有以“災及梨棗”的成語來諷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棗樹木。這表明宋代: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棗木 開始出現雕版印刷品 刻書風行一時? 畢?發明了木活字印刷術 A.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9.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讀《孟子》,讀著讀著,朱元璋眉頭越皺越緊。終于,把書一摔,大聲說:“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焉?”立刻召見文臣,宣布即日起“罷免孟子配享孔廟”。朱元璋如此大怒是因為孟子在書中說 A.克己復禮 B.民為貴,君為輕 C.正君心以立紀綱 D.天下為主,君為客10..?昔之清談談老莊,今之清談談孔孟!涣暳囍模豢及偻踔,不宗當代之務,舉夫子論學論政之大端一切不問……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社丘墟!边@段論述表明顧炎武A.痛恨孔孟學說清談誤國 B.正確指出了明朝滅亡的根源 C.認為佛學不能經世致用 D.主張經世致用反對理學空談12.A.西周農夫的勞動生活 B.東漢地主的莊園生活 C.唐代詩人的“詩中有畫” D.宋代文人的抒情寫意13、19世紀末20世紀初 A.頑固派 B.洋務派 C.維新派 D.革命派..某部歷史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C.《新民主主義論》 D.《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世紀法國美學家丹納在其著作《藝術哲學》中提到:“希臘人竭力以美麗的人體為模范,結果竟奉為偶像,在地上頌之為英雄,在天上敬之為神明。”這體現了西方文化中的什么思想。. B.人文主義 C. 。.理性精神18.房龍《人類的故事》一書中寫道:“此時人們仍是教會母親的兒子……但是,人們的人生觀已經改變,他們開始穿與以前不同的服裝,不再把全部思想與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們試圖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們的天堂。”這樣的改變始于A.古希臘 B.文藝復興 C.宗教改革 D.啟蒙運動A動搖了上帝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B是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C使人們獲得精神自由和靈魂得救的自主權D使宗教神權、專制王權和貴族特權遭到沉重打擊20.盧梭說,以絞死或廢除暴君為結局的起義行動,與暴君前一日任意處理臣民生命財產的行為是同樣合法。這一觀點( )A.工業革命 B.宗教改革 C.殖民擴張 D.啟蒙運動..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高度贊揚一位科學家,指出他的“新眼光改變了基礎物理的發展進程。”其理論“宏偉,美妙,廣邃,催生了令人敬畏的宇宙學……”楊振寧所贊揚的科學家應該是A.牛頓 B.瓦特 C.愛因斯坦 D.霍金“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2015)”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德國女作家安妮?格斯特許森取材于作者家族真實故事,展現了下萊茵地區普通農莊一個世紀的滄桑變遷《我們是姐妹》鄭燮《竹石圖》 拉斐爾A.農耕文明與工業文明的差異 B.專制主義與民主政治的差異C.感性主義與理性精神的差異 D.與宗教的差異孝,指還報父母的愛;悌tì),指兄弟姊妹的友愛,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間的友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假設你是清政府的一名決策者,1901年需要做出一項重要決定是否廢除科舉制,下表中所列因素供你決策時參考朝廷尊崇儒家思想,以仁義禮孝等思想治天下和教育臣民科舉以“四書五經”為主要考查范圍,以八股文為樣式全國有幾百萬人自兒童時代就開始學習科舉技能,以此為人生目標近千年來,科舉是選拔官員的主要方式“新政”開始推行各地紛紛創辦新式學堂,但招生困難依據材料所列因素,在是否廢除科舉制的問?上你理由是什么?27、(1)原因:①實行科舉制;②商品經濟發展(2分)表現:①科舉制推動平民參政;②商品經濟發展推動市民階層擴大(2分)影響:文學藝術平民化和世俗化趨勢加強(1分)(2)表現:①封建貴族日趨沒落;②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崛起;③大量農民涌入城市成為工人;④自耕農消失(任答三點,3分)原因:①新航路開辟;②圈地運動開展;③工業革命發展;④文藝復興或宗教改革或啟蒙運動的思想解放(任答三點,3分)(3)認識:①社會流動是對一個時代政治經濟狀況的反映;②公正合理的社會流動,會推動社會良性發展。(2分)28、 (1)條件:人文主義者批判封建神學(或強調人性);牛頓的物理學證實理性的重要性。(4分)(2)論證:神學關注來世;儒學關注現實。(2分)西方有與君權平列的教權;中國是君神合一。(2分)西方君主對封臣沒有絕對的極力;中國君主具有一切權力。(2分)西方法律來自社會;中國法律出于君權。(2分)29、(11分)(有判斷,無理由,不得分。有)決策之一:廢除(1分)。當時的科舉制選拔的多是缺乏進取精神和創造意識的人;(2分)科舉制無法提供“新政”急需的人才;(分)絕大部分人醉心于科舉,新式學堂舉辦艱難。(分)決策之二:不能廢除(1分)。從根本上損害儒家思想地位,進而危及朝廷統治;(分)會造成極大地社會動蕩;(分)無法保證官員選拔的相對公平公正。(分)決策之三:不立即廢除,待時機成熟再廢除(1分)。舉出不能立即廢除的理由(參照不能廢除的理由),然后列舉時機成熟后一定要廢除的理由(參照廢除的理由)。江西省贛州市四所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考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559514.html
相關閱讀: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