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20課 百花齊放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課題: 第20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學習目標】
目 標
內 容
知識與能力
過程
與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識記
理解
運用
“雙百”方針提出的時代
“雙百”方針提出的時代背景
理解雙百”方針是為適合探索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而提出的,黨的一項基本的、長期性的方針,它是。通過加強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加深學生對“雙百”方針的理解。
“雙百”方針的提出和貫徹使科學文藝領域出現繁榮景象,但同時又提供了很多經驗教訓。
論從史出
問題探究
概括闡釋
通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習,認識文化要為社會經濟服務,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以增強學生勇于探究、勇于進取的學習態度和精神。
春天的信息
“雙百”方針的提出;“雙百”方針的內涵
春天的碩果
科學技術領域及文學藝術領域的成果
歷史的經驗教訓
認識歷史的經驗教訓
【重點難點】
重點:“雙百”方針;提出的背景及內涵
難點:“雙百”方針提出的原因及貫徹的經驗教訓
【思考感悟】
閱讀引言,提問:從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春天?這種文藝界的春天是怎樣出現的?
【知識梳理】
一、“雙百”方針的制定
1、背景:
⑴歷史教訓
⑵必要性
⑶可能性
2、提出
3、含義⑴前提
⑵“百花齊放”
⑶“百家爭鳴”
⑷雙百方針是提倡
4、影響
5、成果:出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茶館》、《蔡文姬》、《青春之歌》、《三里灣》)
二、挫折:政治運動擴大化;十年“文革”
1、原因:政治運動擴大化,特別是“文化大革命”,學術問題當成政治問題遭到批判。
2、結果:百花凋零
許多文學藝術作品遭到政治批判
三、藝術的春天
1、背景:“文革”結束后,文學藝術和學術領域清算極“左”路線。鄧小平指出,藝術要為人民服務。中共中央提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五講”“四美”。
2、內容:出現以“文革”為主題 “反思文學”“傷痕文學”;“改革”為主題;社會生活為主題。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3、結果:中國文藝再次繁榮,走向世界
四、經驗教訓
1、教訓:政治運動擴大化,學術問題政治化
2、經驗:(一)、糾“左”;
(二)、處理好三個關系:科學、文藝工作和政治的關系,和人民生活的關系(最基本),以及繼承傳統與不斷革新的關系;
(三)、堅持“雙百”方針。
【學思探究】“雙百方針”中的“百家爭鳴”于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有何不同?
【學思探究】“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現實意義是什么?
【重點突破】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在科學、文藝領域貫徹“雙百”方針?“雙百”方針在貫徹執行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又是怎樣解決的?
原因:
(1)三大改造完成后,黨和國家面臨的主要任務是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因此要調動知識分子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2)1956年,中共中央召開了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肯定知識分子的絕大部分成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3)建國初期,意識形態領域的某些爭論把學術、思想認識問題當成了政治問題,傷害了知識分子積極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地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調動知識分子積極性是必要的。
貫徹執行中遇到的問題:由于一些政治運動的擴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來,一些學術問題被當成政治問題,甚至把學術爭論說成政治斗爭,不同的學術觀點,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階級利益。一些正確的甚至是優秀的作品當成錯誤的受到批判。
解決:
(1)“文革”結束和改革開放時期的到來,文學藝術和學術領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極左路線。
(2)黨總結了社會主義時期以來科學、文藝工作的經驗教訓,“雙百”方針重新得到貫徹執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2954.html

相關閱讀:第1課 從鎖國走向開國的日本教案
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
高二歷史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教案2
第3課 促進民族大融合
第24課:音樂與影視藝術教學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