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標和方法也不同。讀黃河流域圖回答1~3題。1.黃河流域作為一個區域,其劃分的方法是( )A. 利用單一指標劃分B. 利用綜合指標劃分C. 以行政區劃分指標D. 利用氣候、地形等指標2.甲湖泊面積不斷縮小,要及時獲取湖泊面積變化情況,最快捷途徑是( )A. RS技術 B. GPS技術 C. GIS技術 D. 實地考察3.圖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環境問題分別是( )A. 氣候干旱、洪澇災害、生物多樣性減少B. 酸雨、水土流失、赤潮C. 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 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積讀下圖,完成4~5題4.若甲乙分別是珠江三角洲與粵西地區,MN代表的產業要素在區域間流向合理的是( )A.M為資金和技術,N為農副產品和勞動力 B.M為零部件,N為信息C.M為資金,N為技術 D. M為能源,N為資金5.若M為鋼鐵廠,關于其轉移的敘述,正確的是( )A.促進甲地勞動力向第一產業轉移 B.增加甲地的就業機會C.加快乙地工業化進程 D.帶動乙地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迅速發展下圖為“環境、資源和人口關系示意圖”,回答6~7題。6.圖中字母F、H代表的含義是( )①F表示資源開發、贔表示產業活動、跦表示廢物排放、蹾表示產品消費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E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是( )①過度開發導致可再生資源遭到破壞、谶^度排放污染物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 ③生產過程導致工農業污染物排放、苜Y源開采導致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破壞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下列世界環境日主題與主要體現的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對應正確的是( )①1979年“為了兒童的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持續性原則 ②1995年“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持續性原則、2008年“轉變傳統觀念,推行低碳經濟”——持續性原則、2009年“地球需要你:團結起來應對氣候變化”——共同性原則 ⑤2010年“多樣的物種,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來”——持續性原則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為解決當地的生態問題,在①②③④四處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①種草護坡 B.②打壩建庫C.③平整土地 D.④修筑梯田“平整土地”可以減少( )A.地下徑流 B.地表徑流C.地表水下滲 D.蒸發下列關于黃土高原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敘述,正確的是( )A.采用輪荒耕作,有利于提高土地生產力B.治理重點是保持水土,合理開發利用水土資源C.植樹造林是重要的工程措施D.生物措施的功能在于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兩區域共同的特征有( )A.夏季高溫多雨 B.城市化水平高C.水資源豐富 D.重化工業基地針對區域突出的環境問題,兩區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A.植樹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發展新興產業C.完善交通,建設水運網 D.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圖中A地區近年來已成為我國重要的葡萄酒釀造業原料生產基地,該地區有利于葡萄種植的自然條件是( )A.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B.氣候干旱,降水稀少C.冰川融水豐富,灌溉便利D.平原廣闊,黑土肥沃圖中A地區農業發展中存在較明顯的土壤鹽堿化問題,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緯度較高,凍土發育,含鹽水分不易下滲、跉夂蚋珊,降水少,蒸發旺盛、坜r業生產過程中,長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艿靥幒庸鹊貐^,水流平緩,對土壤侵蝕作用微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圖中B處在漢朝時還是水草豐美的大草原,而現在已變成一片沙漠,其人為原因是( )A.氣候由濕潤向干旱轉變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C.農業由耕種業向畜牧業轉變D.人類過度開墾和放牧對植被造成破壞A.礦產資源不足B.水資源短缺C.人口密度較大 ?D.洪水災害頻發18.甲地是我國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長的有利氣候條件是( )A.地勢平坦廣闊 B.光熱條件好,雨熱同期C.土壤深厚肥沃 D.降水豐富,水源充足19.天津、青島、大連吸引外資企業紛紛落戶,其共同具有:( )①水陸交通便利 ②市場前景廣闊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產地 ④水源、動力充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讀我國局部圖,回答題。A、D兩城市所在的地形區分別是A.四川盆地、云貴高原B.青藏高原、云貴高原C.青藏高原、橫斷山區D.三峽地區、江南丘陵結合R區附近某地的局部圖(小圖),判斷該河流的流向A.條件不足,無法判斷B.自西向東流C.自東向西流D.可能向東流讀我國部分地區風能分布圖,完成題。圖中甲、乙兩地的風能差異較大,其主要影響因素是A.緯度 B.植被 C.距海遠近 D.地形若在甲地建設大型風電基地,除技術與市場因素外,要使風力持續發電還需要重點考慮當地的A.河流與水源條件B.農業與人口規模C.天氣與地表環境D.礦產與地質條件寧夏枸杞的適宜種植區主要分布于A.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B.溫帶荒漠帶C.溫帶草原帶 D.山地垂直帶針對該地區出現的荒漠化問題,應采取的措施是①盡可能多的引用黃河水灌溉,以防土地干涸 ②推廣農作物休耕輪作制度③在農牧混合地帶營造防護林帶④在已出現荒漠化的土地上,全面實施植樹造林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讀GPS手持機界面圖,回答28~29題。28.此時,持有GPS手持機的人員所在的地形區為( )A.成都平原 B.江淮平原C.寧夏平原 D.江南丘陵29.此時,GPS手持機同時接收了多少顆衛星的信號( )A.3 B.6 C.10 D.11“3S”技術即RS技術、GPS技術GIS技術,它在現代地理學中應用廣泛,回答第30題。30.某出租車公司要在中心調度系統中快速查詢本公司出車的位置信息,可采用的技術( )A.RS B.GIS和GPS C.RS和GPS D.GIS二 綜合題(共40分)31. (10分)某校地理興趣小組對“區域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其基本步驟如下圖所示,根據材料完成相關問題。友情幫助:請你按要求與他們一起完成該課題研究。(1)依據階段Ⅱ研究成果,推斷該區域位于我國的________地區。(1分)(2)比較該區域與長江三角洲地區地理特征的差異性,完成下表。(4分)(3)該區域的主要農業地域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1分)(4)隨著退耕還林、還草和荒地保護工程的實施,該區域依靠擴大耕地面積(開墾荒地)來增加糧食產量的途徑受到限制。請你為該區域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一條合理(4分)(1)填寫四大工程名稱:屬于水資源跨流域調配的是 工程,屬于能源調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屬于交通設施建設的是 工程。(4分)(2)四大工程中,沿線氣候變化最顯著的是 工程,所經過的地區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區的是 工程。(2分)(3)四大工程建設有利于我國東西互補、南北相濟、資源共享。請寫出我國水資源、能源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差異。?(3分)水資源分布的南北差異: 能源供需的東西差異: 經濟發展水平的東西差異: (4)四大工程中,對上海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有積極影響的工程是 、 ,它們對上海的積極影響是 。(5分)3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 對接日韓產業轉移,山東半島制造業基地呼之欲出。山東省與日本一衣帶水,和韓國隔海相望,是中國距離這兩個國家最近的省份,具有經貿往來的地緣優勢。在中國加入WTO、制造業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作為國內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山東半島制造業基地建設及其與日、韓產業轉移的對接,就成為更加迫切的現實。最近,山東省提出了“積極承接日韓產業轉移,打造半島制造業基地”的口號,使山東由“經濟大省”變為“經濟強省”。材料二 讀產業轉移圖(1)日、韓產業轉移的根本原因是 ( ) (1分)A.接近市場 B.接近勞動力 C.接近廉價的土地 D.降低成本,提高利潤(2)山東成為日、韓產業轉移基地的優勢在哪里?(6分)(3)產業轉移對山東的發展有何意義?(6分)(4)山東在吸引產業轉移時應該在環境方面注意哪些問題?(2分)2015級高二地理寒假作業檢測地理試卷參考答案AACAACCCDB11121314151617181920BDBACDBBAA21222324252627282930CDCCDCBBDB31.【答案】32.【答案】(1)南水北調 西氣東輸 西電東送 青藏鐵路?(4分)(2)西氣東輸 青藏鐵路?(2分)(3)水資源南部多、北部少。2分)西部地區能源供大于求,東部地區能源供不應求 (1分)東部經濟比較發達,西部經濟相對落后?(1分)(4)西氣東輸(1分) 西電東送(1分) 緩解能源供應緊張的矛盾(1分);改善能源消費結構(1分);有利于環境保護(1分)山東省濟寧市微山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寒假作業檢測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39409.html
相關閱讀: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協作體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廣東省東莞四校2015-2016學年高二上期中聯考試題(地理)
高二地理下冊期末備考模擬綜合測試卷[1]
高二地理下冊第一單元人口與環境單元測試題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理)試題(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