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五次調研考試高二年級地理試卷 時間:110分鐘 分數:100分單項選擇題(共60題,共60分)讀“澳大利亞≥10℃積溫(單位:℃)及年降水量(單位:mm)分布圖”,回答4題。1.甲地區的積溫比周邊地區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地區地處迎風坡,年降水量比周邊地區大,蒸發消耗熱量B.甲地區海拔高,氣溫低C.甲地區地處背陽坡,太陽輻射弱D.甲地區地處雨影區,晴天多,晝夜溫差小,積溫少2.A、B兩地農業地域類型差異很大,下列有關A、B兩地農業地域類型的判斷正確的是A.A地可能是熱帶種植園農業B.B地可能是商品谷物農業C.A地可能是園藝業D.B地可能是乳畜業3.A、B兩地農業地域類型差異很大的主要原因是A.緯度不同,熱量差異大B.離海遠近不同,降水量差異大C.海拔不同,熱量差異大D.大氣環流不同,降水量差異大4.乙地區的氣候在該大陸上東南部和西南部分布的緯度有明顯不同的原因主要是( )A.降水多少不同 B.海陸分布不同 C.洋流性質不同 D.海拔不同讀右面“某地區主要農作物分布圖”,回答2題。5.該地區南部農業生產具有的特點是( )A.生產規模小 B.商品率高 C.精耕細作 D.科技水平高6.該地區北部發展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產生的主要生態問題是( )A.荒漠化、次生鹽漬化 B.水土流失、石漠化 C.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D.雨林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下圖是經緯網和中國著名山脈的疊加圖,圖中經緯線間隔度數相等,四個小黑點為中國領土四至點。讀圖回答下3題。7.經緯網的緯線間距為 A.3° B.5° C.8° D.10°8.圖中山脈A.①是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 B.②是黃河的發源地 C.③是農耕區與牧區的分界線 D.④是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的分水嶺9.圖中山脈③的東西兩側分別是 A.華北平原、內蒙古高原 B.河北省、山西省 C.落葉林帶、草原帶 D.外流區、內流區右圖是我國某地區略圖。讀圖回答2題。10.圖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帶譜中均有A.山地常綠闊葉林帶 B.山地針葉林帶 C.山地荒漠帶 D.山地冰雪帶11.黃土塬是黃土高原地區面積廣闊、地面平坦的黃土高地。黃土塬上水循環過程不同于黃土高原其它地貌類型區,其最弱的環節是A.降水 B.下滲 C.蒸發 D.地表徑流12.“省區面積廣大,山嶺、盆地、湖泊眾多,太陽輻射強度大,雨量偏少……”,這一描述的對象最可能是( )A.湖北省 B.云南省 C.江西省 D.西藏自治區13.下列地理現象與其產生原因的組合,正確的是( )A.塔里木盆地沙漠廣布—風力侵蝕作用 B.藏綿羊和牦!厥飧吆h境的產物C.青藏地區氣候寒冷—海陸位置影響 D.西北地區氣候干旱—經緯度位置影響14.圖示地區內的交通線和城鎮分布特征是A.分布在山脈的陽坡B.分布在河谷地區C.分布在盆地邊緣D.分布在盆地內部15.該區域的區域優勢不包括( )A.光照充足,日溫差大,瓜果品質好B.資源豐富,成為我國西部能源基地C.勞動力豐富,名優特產加工業發達D.與多國接壤,邊境貿易發達氣象部門用5天平均氣溫的高低作為劃分四季的指標;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于1 0℃則為冬季,高于22℃為夏季,10℃~22℃之間為春秋兩季。讀某年立冬我國大陸部分各地季節狀況圖,回答問題16.形成圖中我國大陸部分各地在同一天出現三種季節的主要原因是A.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B.地形地貌差異 C.各地緯度差異 D.各地經度差異17.此時從西南地區到長江以南地區形成大范 圍的降水,其原因最可能是A.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 B.受鋒面活動的影響C.受山地影響 D.受臺風登陸影響下圖為“我國公路自然區劃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8.有關圖中各區域自然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地區雪山連綿、冰川廣布B.②地區丘陵和緩、竹林搖曳C.③地區植被破壞、水土流失D.④地區林海雪原、沼澤遍布19.有關各自然區公路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地區公路建設多高架立體橋隧B.②地區道路大多平坦寬闊C.⑤地區公路的修建需考慮地質災害D.⑦地區公路都建在永久性凍土上 2015年春我國部分地區發生了嚴重的干旱。讀圖,回答2題。20.圖示重旱的主要省(區)簡稱是( )A.陜、桂、湘 B.滇、黔、蜀 C.滇、黔、湘 D.陜、蜀、桂21.在發生重、特旱的地區,此時期最可能出現( )A.滑坡 B.沙塵暴C.森林火險 D.土壤鹽堿化讀下面我國局部圖,回答下列各題。22.A、D兩城市所在的地形區分別是 A.青藏高原、橫斷山區 B.青藏高原、云貴高原C.四川盆地、云貴高原 D.三峽地區、江南丘陵23.結合R區附近某地的局部圖(小圖),判斷該河流的流向 A.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B.自東向西流C.自西向東流 D.可能向東流也可能向西流下圖是我國某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圖,其中甲區域是我國著名的農業區,乙區域近年來荒漠化發展迅速,荒漠化土地呈點狀、線狀分布,讀圖回答下列問題。24.圖示區域甲是我國著名農業區,其名稱是A.河西走廊 B.河套平原 C.寧夏平原 D.渭河平原25.關于上述甲、乙兩地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農業區發展的主導因素是光照,限制性因素是水源B.甲農業區發展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C.近年來,乙區域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水資源利用不當D.近年來,乙區域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工礦開發、居民點和道路建設右圖表示我國植被地帶性分布。完成下題。26.圖中①處景觀以荒漠為主,②處景觀以草原為主。這種差異主要的影響因素是A.光照 B.熱量 C.水分 D.土壤27.我國東部自南往北,森林分布的東西寬度上發生了變化,形成的主導因素是A.緯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風太陽能屬于可再生能源,但太陽能,需要的空間大。讀我國新疆地區的氣候資料,完成題。年太陽輻射量(千卡/cm2?年)年日照時數(小時)一月平均氣溫()七月平均氣溫()一月降水量(mm)七月降水量(mm)137.32672.2—15.225.75.616.4新疆地區太陽輻射能豐富,如果在此建設我國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基地,下列論述組合正確的土地租金低,可供利用土地多;科技發達,人才豐富;市場廣闊,發展前景好;太陽能豐富,;利于我國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9.新疆地區主要經濟作物優勢氣候條件正確的是 C.小麥;氣候干旱,降水稀少 D.棉花;多晴日,光照強下圖是我國東部4城市日照時數(曲線)和降水量的年變化圖 ;卮鹣铝懈黝}。 30.A.丙甲乙丁 B.乙丙丁甲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31.A.太陽輻射強度大 B.正午太陽高度大C.受低氣壓控制 D.白晝時間長且多晴天降水變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數(距平數為當年降水量與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與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數,降水變率大表示降水不穩定。讀我國部分地區降水變率圖,回答下列問題。32.圖中顯示我國降水變率最大的地區是( )A.東北地區 B.華北地區 C.西北地區 D.華南地區33.影響我國東部地區降水變率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位置 B.洋流影響 C.地形影響 D.季風環流讀沿我國30°N分布的四種自然地理要素數值變化趨勢圖,完成34.下列能代表我國地勢變化的曲線是( )A.① B.② C. ③ D.④35.在100°E附近,四種地理要素變化最大,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C.地形因素 D.人為因素下圖為我國北方某河流水文站的水文資料統計圖。回答2題。36.該水文站附近年徑流量變化最大的時段是A.1973-1978年 B.1983-1988年C.1988-1993年 D.1998-2003年37.導致該水文站水面海拔總體呈上升趨勢的原因最可能是A.年降水量增加 B.跨流域調水C.河道泥沙淤積 D.上游建設水庫下圖為“中國四季分配類型圖”,讀圖回答2題。38. 圖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季分配類型依次是A. 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長冬無夏春秋相連、長夏無冬秋去春來、四季如春B. 長冬無夏春秋相連、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四季如春、長夏無冬秋去春來C. 四季如春、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長冬無夏春秋相連、長夏無冬秋去春來D. 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四季如春、長冬無夏春秋相連、長夏無冬秋去春來39.影響圖中A處四季分配界線走向的因素是A. 地形 B. 氣候 C. 緯度 D. 海陸位置下圖為我國1962—2015年部分省區高溫日數分布圖,讀圖回答2題40.當浙江省處于一年中持續陰雨天氣時( )A.山東省氣溫高蒸發旺盛 B.福建省多受鋒面雨影響C.安徽省平均氣溫高于江西省 D.江蘇省南部多氣旋雨41.圖中有8處高溫日數為0,這些地點從來沒有出現過高溫天氣的原因可能是①其中有4處位于山地,海拔較高 ②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時間較短③其中有4處位于沿海地區,受海洋影響明顯 ④地勢較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讀“我國局部地區圖”,據此回答3題。42.圖中a山脈兩側山麓分布的自然帶分別是①北側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②北側為高山草甸帶③南側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④南側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43.a山脈兩側山麓分布自然帶不同,這種變化屬于A.緯度地帶分異 B.經度地帶分異 C.垂直地帶分異 D.地方性分異44.關于A、B兩條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①B河流汛期長 河北衡水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五次調研考試 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41349.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