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B.封建的意識形態和思想體系C.民眾的偶像崇拜和愚昧盲從意識2.反映了拉丁美洲人民的生活和斗爭的文學作品是A.《戈拉》 B.《等待戈多》C.《老人與海》 D.《百年孤獨》3.A.中國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 一戰后西方列強卷土重來C. 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 D. 北洋政府對民族工業扶植不力4.季路問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段材料反映了我國的早期儒家思想A.極為強調等級名分制度 B.密切關注社會現實人事C.極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對鬼神敬而遠之5.下列法律條文出自 A.英國《權利法案》 B.美國1787年憲法C.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D.德意志帝國憲法6.下列關于“百放、家爭鳴’’方針的敘述中,正確的是①即在藝術問題上的百花齊放、在學術問題上的百家爭鳴②學者于憲法范周內在學術上有獨立思考、刨作、批評、辯論的自由③實施過程歷經曲折④與二千多年前“家爭鳴”的背景相似 (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7.“是日舉行閉會,中山致閉會詞。至三時許,此次全國國民黨代表之重大會議,遂宣告閉幕。”——天津《大公報》(民國十三年)此次大會A.宣告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無產階級政黨的建立B.確立國共合作建立統一戰線的方針C.宣告國共首次合作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D.標志著國共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8.提出“人民主權說”和“公共意志論”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是A.盧梭B.孟德斯鳩C.洛克D.伏爾泰9.20世紀50年代,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為改善新中國的建設環境、建立新的國際關系,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包括 ①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 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③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身份參加日內瓦國際會議 ④以“求同存異”方針促成亞非會議順利舉行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10.《荀子?儒效篇》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笨梢娢髦芊址庵频闹黧w是A、異姓貴族 B、同姓貴族 C、功臣 D、先代貴族11.A.1872年創辦的《申報》B.1884年創辦的《點石齋畫報》C.1895年創辦的《實事新論》D.《新小說》12.1947年6月,喬治?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中,向包括蘇聯和東歐的所有歐洲國家發出邀請,擬共同制訂一個經濟復興計劃,并指出該計劃“不是針對哪個國家,也不是針對哪一派信仰原則,而是針對饑餓、貧窮、絕望和混亂”。這表明美國旨在A、努力實現其人道主義的援助 B、修復世界市場服務其戰略需求C、避免蘇聯集團和西方間的分裂 D、促進西歐國家之間的相互合作13.公元前5世紀中期的某法律規定:“如果故意傷人肢體,而又未與(受害者)和解者,則他本身亦應遭受同樣的傷害!毕铝杏嘘P該法的敘述正確的是A.保障了人人平等 B.使平民利益得到保護C.鞏固了國家統一 D.成為維護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14.洋務運動是中國現代化的第一次大規模實踐,但得出這個結論的依據不包括( ) A. 洋務運動就是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大機器方式 B.洋務派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批近代機器工業 C. 洋務運動使中國邁入世界資本主義工業化潮流 D. 洋務派創辦的近代機器工業具有資本主義性質15.1979年,安徽省鳳陽縣梨園公社小崗村糧食生產獲得大豐收,這個自農業合作化以來從未向國家交過一斤公糧的小崗村,第一次向國家交了公糧,并歸還了歷年所欠的貸款。這主要歸功于 A.建國初的土地改革 B.農業生產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展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行 16.太平天國運動發展的過程中,最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史實是:A.發動金田起義 B.定都天京C.頒布《天朝田畝制度》 D.洪仁?提出《資政新篇》17.關于“社會福利制度”的表述,錯誤的是A.是由國家進行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種形式B.緩解了社會矛盾,穩定了社會秩序C.調動了工人的生產積極性,增強了社會競爭意識D.擴大了社會消費,但容易造成政府的巨額財政赤字18.《元史?地理志》中載:“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痹獮榧訌妼Φ胤降墓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表述正確的有①今西藏所在地區元朝時隸屬宣政院管轄②西周時鎬京及楚、齊、魯等封國元朝時隸屬中書省直接管理③設宣慰司管理邊遠民族地區 ④秦朝時巴郡地區元朝時隸屬四川行省管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9.某歷史課外學習小組在撰寫研究性學習論文時,使用了以下參考資料:①亞當?斯密的《國富論》②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淪》③《農業調整法》、《全國工業復興法》、《社會保險法》。據此判斷,該小組研究的問題應該是 A.工業革命和自由主義經濟 B.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 C.歐共體和歐洲的聯合發展 D.區域經濟和經濟全球化20.自秦以后,君權逐步加強,曾有一些大臣說:“昭代本無相名,吾儕止供票擬。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這些大臣應是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長官 C.明代的內閣大學士 D.清代的軍機大臣二、簡答題21. 世界博覽會(World Exposition)是由一個國家的政府主辦,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享有“經濟、科技和文化領域內的奧林匹克盛會”的美譽。從1851年首屆世博會至今,已有159年歷史,2010年中國成為了世博會的主人。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首屆世博會——1851年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有25國參加,630萬人次參觀。……舉辦這次世博會的本意在于展示英國工業技術的劃時代成就。……世博會的召開不僅為英國開拓了廣大的貿易新市場,而且大大促進了鐵路交通的發展!瓕Ξ敃r等級森嚴的英國來說,世博會也創造了一次讓所有階層都在同一屋檐下欣賞展品的交流機會!獡蹲哌M世博會》(1)根據材料一,分析1851年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的舉辦對促進英國現代化的發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材料二 部分世博會推出的新技術與新產品一覽年份舉辦國與名稱推出的創新產品與創新技術1851年英國?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大功率蒸汽機、軌道蒸汽牽引機、高速汽輪船等1876年美國?費城世博會電纜、火車頭、印刷機、打字機、多路傳輸電報機等1878年法國?巴黎世博會貝爾的電話、愛迪生的留聲機、冷凍船等1889年法國?巴黎世博會連續顯示照片裝置和新型感光膠片等1893年美國?芝加哥世博會交流發電系統、照明用電設備、霓虹燈等——摘編自《走進世博會》(2)材料二中所列,19世紀后半期世博會舉辦城市有何共同特點?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看,材料二展示的新技術與新產品,體現了人類社會的什么變化?材料三 泰西以商立國,其振興商務有三要焉:以賽會(即世界博覽會)開其始……此會角九州萬國之珍奇,備海?(水邊)山陬(角落)之物產,非此不足以擴識見,勵才能,振興工商,興利賴。故各國當賽會之后,其民之靈明日辟,工藝日精,物產日增,商務日盛,此利國利民之見于后日者也。故欲富華民,必興商務;欲興商務,必開會場。欲籌賽會之區,必自上海始。上海為中西總匯,江海要沖,輪電往還,聲聞不隔!嵱^應《盛世危言賽會》材料四 1910年9月南洋勸業會在南京成功召開。南洋勸業會除有工藝、農業、機械、通運等8個專業性展館外,還設有直隸、四川等十多個區域性展館。……參展的產品計420類,約100萬件!鞯丶澤檀筚Z、政學首腦紛紛前來參觀,南洋華僑和日本、美國也派來龐大代表團,參觀人數達20萬!涎髣駱I會是中國晚清規模最大的一次全國性商品賽會,從其規模上看略具世博會性質……芬德林所編的《世界博覽會歷史辭典》一書將此會亦列入歷屆世博會之中。——摘編自喬兆紅《清末新政與中國近代博覽會事業》(4)根據材料四,概括指出芬德林將南洋勸業會列入歷屆世博會之中的主要理由。 22.土地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尤其是在生產力還不發達的古代社會,統治者更是十分重視土地問題的解決。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俄國農奴制改革是如何解決土地問題的?這一問題的解決分別產生了什么影響?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是在統一觀念主導下實現和維護中華民族大融合、大一統的歷史,自秦統一后的2200年間,中國統一或基本統一的時間占以上,歷史上每一次民族對峙、國家分裂之后,最終的結局仍是民族大融合與新的空前大統一國家的出現。中國戰爭史的主流是謀求統一的戰爭。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保持發展上的連續性,為世界上所僅見,就在于文化認同與國家統一相輔相成。可以說國家統一的理念是中華民族與生俱來的胎記,是人們普遍的價值取向與理性追求! ——《??材料二 一些學者認為,中國古代曾出現過一些社會相對安定、政治比較清明的歷史時期,可以說,這就是中國古代“和諧社會”的典型代表。其實,古代在“和諧社會”出現之前,當舊的社會秩序遭受到猛烈沖擊時,思想領域中百家爭鳴的局面往往應運而生,其間出現了不少要求建立和諧社會的某些思想或觀點,如孔子提出“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材料三 清朝前期鼎盛時期的疆域:西跨蔥嶺,東臨太平洋,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鄂霍次克海、外興安嶺和庫頁島一帶,南包南海諸島!吨袊糯贰 (1)根據材料一,分析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 (2)結合材料二,例舉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第一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43210.html
相關閱讀: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