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一節 向“距離”挑戰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M
第一節 向“距離”挑戰教案
知識與能力
知道進入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的標志和大致時間;舉出瓦特改良蒸汽機、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西門子研制發電機、格拉姆發明電動機、愛迪生的發明等史實,說明蒸汽機的發明和電氣技術的應用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了解電腦與網絡技術發明和發展的概況;理解現代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了解信息時代的特點;分析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對社會生活帶來的變化和存在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觀察和思考蒸汽機、電氣技術、現代信息技術與我們生活的聯系,體會科學技術應用于生產和生活給人類文明帶來的巨大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科學技術應用于生產給人類文明帶來的巨大變化;感受愛迪生等熱愛科學和對科學不懈追求的精神。
感受信息時代帶來的社會生活和價值觀念的變化,加深對“科技發展和人文關懷并重”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
重點: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和信息時代的到來及其對人類的影響。
難點:理解科學與技術的結合是社會需求發展的結果,是人類文明不斷積淀的結果。
一、萬能原動機與“蒸汽機時代”(瓦特)
聯系必修二專題五第三課“蒸汽的力量”第一目“大工業的狂飆時代”中有關工業革命的內容。
1、瓦特改良蒸汽機
(1)背景
社會生產發展的需要是蒸汽機得以發明的直接推動力;
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人力“珍妮機”
1771年阿克萊特發明水力紡紗機
1779年克隆普頓發明“騾機”
1785年卡特萊特研制出水力織布機
自然科學成就是蒸汽機得以發明的理論基礎;
相關生產技術的進步是蒸汽機得以發明的技術保證。
實驗科學的長期孕育
(法)巴本發明帶有活塞的實驗型汽缸,把熱能轉變為機械能。
(英)塞維利發明蒸汽泵,無法普及
紐可門等人研制大氣活塞式蒸汽機,只能用于礦山抽水。
(2)瓦特改良蒸汽機
發明:1769?1782年完成蒸汽機的改良
2、意義
解決了工業發展的動力問題;成為一切生產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萬能的原動力”。
推動工廠的建立,人類跨入“蒸汽時代”。
推動交通運輸工具的改進。1803年(美)富爾頓制成汽船;1814年(英)史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
機器制造業的誕生:蒸汽機的出現和傳動結構的改進,使生產部門對車床需求的數量和種類激增,手工生產方式已無法滿足需要。1794年(英)莫茲利發明移動刀架,1797年制成帶有移動刀架和導軌系統的車床。19世紀機械加工制造業誕生。
二、電力的廣泛應用與“電氣時代”(法拉第、西門子等)
聯系必修二專題五第四課“走向整體的世界”第一目“電氣時代的來臨”中有關電氣技術發明的內容。
1、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為發電機的研制提供理論基礎。
2、電氣技術的應用
德國工程師西門子制成發電機。比利時人格拉姆制成了直流電動機。美國人愛迪生創建第一個發電站。電報:1837年,美國莫爾斯發明有線發報機。電話:1875美國貝爾發明電話機。意大利馬可尼發明無線電通訊。
3、電氣技術的應用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電動機和發電機的發明,為電力工業開辟了廣闊的前景。隨后,電燈、電話、電車、電報等,不斷涌現出來,人們對電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第二次工業革命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到20世紀初基本完成。由于電力的廣泛應用,使世界跨入“電氣時代”。
☆立體交通的誕生
條件:
內燃機的發明和應用;石油開采和石油化工業的發展。
主要成就:1885年,德國卡爾?本茨和戴姆勒制成了最早的汽車。1887年把內燃機裝到汽船上。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制成第一架飛機。
影響:
推動了世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人類進入了立體交通的新時代。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世界市場的形成。
三、現代信息技術與“信息時代”
聯系必修二專題四第三課“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第三目“互聯網與民眾生活的漸變”中有關互聯網作用的內容。
☆概念:互聯網
互聯網是通過計算機網絡傳播信息的文化載體,這種以數字化的方式存儲、處理和傳播,以比特為計量單位的電子媒介被人們稱為“第四媒體”。(以紙質為媒介的報紙是第一媒體,以電波為媒介的廣播是第二媒體,以圖像為媒介的電視是第三媒體)
形成與發展:1969年美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采用分組交換技術的計算機網ARPANET。它僅連接了四個大學實驗室,這是計算機互聯網(因特網)的前身。 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進一步發展為全球信息網。
功能:收發電子郵件、資料檢索、瀏覽新聞、休閑游戲、網上購物、網上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網上談心 。
特點:界面直觀、音色兼備、鏈接靈活和高速傳輸。
1、背景
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袄鋺稹睍r期,美國出于與蘇聯爭奪世界霸權的需要,直接推動了互聯網的產生。
2、電腦與網絡技術發明和發展
電子計算機的研制
1946年,美國研制出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至今,電子計算機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和大規模集成電路四個發展階段,第五代新型計算機正在研制之中。
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電子計算機不僅為自動化和控制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而且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如數據處理、設計實驗、自動控制、經營管理、信息傳播、情報檢索、通訊聯絡、教學科研等方面。
3、現代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積極:互聯網給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大縮小了全球的空間距離,使全人類實現信息交流和共享;推動了知識經濟的產生與發展;使人類的生產、生活、工作、學習、思維等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促進了傳統產業的更新改造;使人類進入信息時代。
消極:導致信息泛濫、垃圾信息、網絡安全和網絡犯罪等;各國之間圍繞互聯網的競爭造成世界更加動蕩不安;虛擬社會對人們生活和學習工作特別是對青少年產生消極影響。
☆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要重視科技,正確利用科技。
作業:隨堂練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7794.html

相關閱讀:第1課 從鎖國走向開國的日本教案
第3課 促進民族大融合
第24課:音樂與影視藝術教學案
高二歷史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教案2
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