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文化事業的曲折發展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專題五 現代中國文化與科技
?本專題主要敘述新中國成立五十多年來科技和文化教育的發展歷程。內容分文化、教育、科技三部分。
?總體發展特征:由蛻變到挫折再到振興的曲折過程。
一、文化事業的曲折發展
一、教材內容
年輕的新中國面臨著反動派留下的一個滿目瘡痍的爛攤子,百廢待興,為了更好地進行社會主義的建設,無論哪個領域都需要重新探索、重新建設,文化領域也不例外,本課就是介紹新中國建立以來在不同時期文化事業建設的方針、措施、成就(曲折)以及文化建設中的經驗教訓。
二、課標要求
內容標準識記理解運用
知道我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討論貫徹“雙百”方針過程中取得的經驗和教訓1.“雙百”方針的內容以及貫徹“雙百”方針的文藝方面的成果
2. “文革”對文化事業的摧殘表現
3. “二為”方向提出的背景、成就
4. 新中國成立后發展體育事業的成就1. “雙百”方針提出的背景、意義、經驗教訓
2. “文革”對文化發展的影響
3. “二為”方向的實質與意義
4. 體育事業發展的意義 討論并概述貫徹“雙百”方針過程中取得的經驗和教訓,認識“雙百”方針的價值
三、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新中國成立初期面臨新舊社會的交替,“雙百”方針的提出,推動了新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文學藝術領域碩果累累。
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在“二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
【過程與方法】
問題探究、史料分析、情境再現、比較分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雙百”方針和“二為”方向符合社會主義發展的客觀規律,推動了社會主義文化社業的蓬勃發展,反映了社會主義文化的本質特征。
重點: “雙百”方針的內容以及貫徹“雙百”方針的意義;
“二為”方向的內容及實質
教學難點: 貫徹“雙百”方針過程中取得的經驗和教訓,認識“雙百”方針的價值
四、教學過程
(一)思路設計:
本課主要內容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文藝領域的探索發展歷程,本課圍繞文藝體育等各方面發展的成就及發展中的曲折表現來展開教學,教學中設計的線索為:通過建國初期、三大改造后、文革中、新時期等不同階段文藝發展的狀況、特點及原因分析來認識貫徹“雙百”方針的價值,并從中總結經驗和教訓.
(二)教學流程:
【導入新課】
1908年,4月27日第四屆倫敦奧運會召開前夕,一位美國基督教青年體育干事在中國天津基督教青年會會刊《天津青年》上發表署名文章《競技運動》,向中國人提出三個問題:
(1)中國何時才能派一位選手參加奧運會?
(2)中國何時才能派一支隊伍參加奧運會?
(3)中國何時能夠舉辦奧運會?
如今一百年過去了,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早已經揭曉了, 2008年,中國人給出了完整的答案,今天的中國的體育事業蒸蒸日上,成績斐然,那么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文化藝術方面發展情況如何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文化事業的曲折發展》就會找到答案
【展示學習目標】
(1)了解“雙百”方針提出的背景、意義、經驗教訓,了解“文革”對文化事業的摧殘,了解“二為”方向提出的背景、成就、意義;了解新中國成立后體育事業的發展成就。
(2)結合實際分析“雙百”方針提出的原因與意義,利用課本圖片理解“文革”對文化發展的影響,結合資料理解“二為”方向的實質與意義;結合現實分析理解體育事業發展的意義。
(3)體會政治經濟的發展決定文化發展的道理,體會文化大革命錯誤的實質,進一步體會共產黨的先進性于進步性;了解體育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
(學生初步感知本課目標,同時邊看本課內容邊完成下列填空,讓學生自主學習達成第一個學習目標)
一、“雙百”方針的提出
1、歷史原因
第一,1956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制度初步建立。黨中央提出讓
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二,中共中央召開了關于 問題的會議。 代表中央作報告,肯定中國知識分子的絕大部分已成為 的一部分,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最充分地動員和發揮現有知識分子的力量”,“以適應國家對知識分子的不斷增長的需要”。他還提出了“向現代科學進軍”的號召。
2、提出:
1956年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正式提出在 中,實行“ ”的方針。并說: 上“百花齊放”, 上“百家爭鳴”。
3、成果:
領 域文學創作電影戲劇舞臺劇
作 品
二、“十年動亂”
1.導火線:《文匯報》發表姚文元的《 》
2.動亂中“文化的凋零”
(1)原因:江青等推行
(2)表現:①破“ ”,文化典籍付之一炬;②文藝人士、知識分子、民主人士遭批斗,甚至迫害致死;③文藝作品遭封殺;“八億人口八個戲”;
三、文化體育事業的繁榮
1、“二為”方向的提出
(1) 含義:文藝為 服務,為 服務
(2) 背景: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
2)中國第四次文代會 1979
(3) 意義:1)概括了社會主義時代文化藝術發展的根本
2)反映了 的要求
3) 了改革開放時期社會主義文化藝術創作的繁榮
2、體育成就引入注目
(1)1979年中國重返奧委會
(2)20世紀80年代,中國 贏得“五連冠”
(3)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上, 獲得第一枚金牌
(4)1992年和1996年, 和 奧運會,中國均獲16枚金牌
(5)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中國名列金牌榜第三位
(6) 年,北京申奧成功
【構建結構】
【理解歷史】
活動探究 “走進歷史博物館”認識文化建設的“曲折”
步驟一:參觀“塵封的照片”,了解文化建設的曲折歷程
第一展覽館:
材料一:
1964年《東方紅》在北京首演 電影《上甘嶺》 老舍話劇《龍須溝》
材料二:
現在春天來了嘛,一百種花都讓它開放,不要讓幾種花開放,還有幾種花不讓它開放,這就叫“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是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代,二千年前那個時候,有許多學說,大家自由爭論,現在我們也需要這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范圍之內,各種學術思想,正確的,錯誤的,讓他們去說,不去干涉他們。……這一派,那一派,讓他們去說,在刊物上、報紙上可以說各種意見。
————毛澤東對“雙百”方針的闡述
探究:
(1)材料一中的三幅照片所體現的時代背景是什么?材料二中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字是誰題詞?
(2)你認為材料一與材料二有何內在聯系?據此談談毛主席提出的“雙百”方針有何意義?結合所學知識,聯系材料一中的圖片,談談你是如何理解這8個字?
(3)根據所學的知識,你認為“雙百”方針中的自由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所主張的自由有何不同?
第二展覽館:
材料一:
圖一:焚燒古籍字畫 圖二:破“四舊” 圖三:樣板戲《智取威虎山》
材料二:
1958年9月13日至20日,根據8月北戴河會議搞“大躍進”的精神,中共宣傳部召開了文藝創作座談會,提出要像生產1070萬噸鋼一樣,在文學、電影、印刷、美術、理論研究等方面放“衛星”,文藝要表現社會建設中的共產主義萌發,創作和批評要靠群眾,都要搞群眾運動,掀起了“文藝大躍進”。
探究:
結合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歷史現象,說出材料反映了文化藝術領域出現什么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么? 這種歷史現象對我國的文化發展造成了怎樣的消極影響?
第三展覽館:
材料一:
1982年12月6日 首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中國電影百年”金雞獎揭曉 薩馬蘭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
材料二:
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宗旨,鄧小平多次強調我們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鄧小平還強調,“各項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二為”方向是哲學社會科學必須堅持的發展方向。鄧小平還指出,必須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1980年1月,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會議上明確指出:“我們要永遠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是符合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律,繁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正確的重要方針。
探究:
(1)材料一的照片分別反映了新時期在文藝領域的哪些方面的成就?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這些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哪些?這些成就取得對“和諧”社會的創建有何意義?
(2)通過材料二的學習,你認為“二為”方向的實質是什么?“雙百”方針與“二為”方向之間有什么內在的聯系?
步驟二:反思照片的“曲折”,認識文化建設的經驗教訓
思考:
⑴概述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文革”結束,我國文化事業發展的基本線索。
(2)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就科學、文藝工作和政治三者關系和“雙百”方針的貫徹力度等方面來探討建國以來在貫徹“雙百”方針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
步驟三:感悟文化建設“曲折”,為防止“曲折”獻策
黨的十七大關于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文化工作規律的準確把握。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客觀規律的認識,提高領導文化工作的水平,是我們黨在發展壯大過程中的一條基本經驗。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經過長期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化工作的方針原則和基本方法,比如,堅持“二為”方向,貫徹“雙百”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堅持團結鼓勁,重在建設;堅持充分發揮作協、文聯的作用,鼓勵和支持文藝界人民團體按照自身特點,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堅持尊重文化藝術規律,尊重作家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大力營造多出優秀作品、多出優秀人才的良好環境,等等。實踐證明,這些方針原則和基本方法,是我們黨領導文化工作基本經驗的科學總結,得到廣大作家藝術家的的衷心擁護。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繼續貫徹好、落實好,并在實踐中不斷創造和發展。
————中宣部副部長歐陽堅在中國作協七屆三次全委會上的講話
探究:結合上述材料,談談為了使我國文化的“曲折”悲劇不在重演,提出幾條合理的建議?
(通過上述的活動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同時學會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掌握歷史學習的方法、步驟,本環節的探究主要完成第二三教學目標 。)
【課堂小結】(板書形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0256.html

相關閱讀: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
第1課 從鎖國走向開國的日本教案
高二歷史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教案2
第24課:音樂與影視藝術教學案
第3課 促進民族大融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