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福建惠安惠安一中高二上期中試題(歷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第Ⅰ卷 (選擇題 共48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睋碛羞@一思想的派別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2、朱熹說:“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边@說明朱熹認為A.“天理”和“人欲”是絕對對立的 B.“天理”和“人欲”是可以并存的C.“天理”和“人欲”對人類來說是同等重要的 D.“理”是世界的本原和天下萬物永恒存在的普遍規律3、李贄在《史綱評要》中說:“(李斯建議焚書的上書)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當戰國橫議之后,勢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毕铝袑Υ诵畔⒌慕庾x,與李贄本意相符的是A.政治統一必然要求思想統一 B.專制集權是歷史的必然趨勢C.統治者實施新政必須堅決 D.儒家思想并非萬世不變之理4、顧炎武認為“王學末流背離孔門為學宗旨,不習六藝,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而專心于內,實乃內釋外儒之學,已非儒學之正宗!睆闹胁荒艿贸龅慕Y論是A. 顧炎武主張“經世致用”的學風 B. 顧炎武批判“心學”的空談C. 顧炎武批判“心學”對儒學思想的背棄 D. 顧炎武主張廢除儒家思想5、湖南耒陽高鐵車站的屋頂造型像一張飄逸的紙,其設計用意是為了紀念7、“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杜甫的這句詩描述了當時一位書法家的創作情景,這位書法家是A. 王羲之 B. 張旭 C. 顏真卿 D. 柳公權8、一位游客在參觀中國古代繪畫展時,看到“意在筆先”“趣在法外”的介紹,他看到的作9、張擇端的《清明上A.畫家個人愛好 B.人文主義傳播 C.社會上層倡導 D.商品經濟發展A.《西游記》 B.《水滸傳》 C.《三國演義》 D.《紅樓夢》11、“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路”。這里依次引用的文學形式是A. 楚辭、漢賦、唐詩、元曲 B. 元曲、楚辭、唐詩、宋詞C. 宋詞、唐詩、楚辭、元曲 D. 唐詩、宋詞、楚辭、漢賦12、春秋戰國時期和文藝復興時期,都是“人”被發現和重視的時代。二者的共同之處是A.都處于轉型時期,體現了新興階級的要求 B.都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C.都是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后的必然結果 D.都是教會神學長期統治的結果13、智者學派有這樣一段話:關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們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們也不可能感知他們的形狀和相貌是什么。因為有許多感知方面的障礙,人們不可能親身體驗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這表明智者學派認為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B.神對社會人生起著超自然作用C.人要擺脫基督教的統治 D.神在人的感知范圍之外14、薄伽丘在《十日談》中有段議論:“我們人類向來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區分人類的標準,那發揮大才大德的人才當得起一個‘貴’,否則就只能算是‘賤’!边@段議論A. B.C.D.A.提倡歸納或實驗的方法 B.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類社會的現象C.尊崇人文主義,否定天主教的教規 D.傾向自由、平等反對君主政體德國哲學家康德對理性做了徹底的哲學探討,在其《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他提出了A.因信稱義 B.認識你自己 C.人是萬物的尺度 D.人非工具10月11日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稱莫言“用魔幻般的現實A.《唐璜》 B.《西風頌》 C.《戰爭與和平》 D.《等待戈多》26. (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材料1、2分別反映了北宋書法、繪畫的什么特征?其共同特征是什么?(分)(2)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北宋書法、繪畫呈現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分)) (4)依據材料三,概括歸納三人各自的主張。(6分)(5)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扼要說明啟蒙運動在核心思想、批判對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超越文藝復興運動的?(6分)并簡要分析能夠超越的根本原因。(1分)的壓抑與束縛,圖3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作品,無論是裝束還是人物表情都突破了中世紀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1 1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福建惠安惠安一中高二上期中試題(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14998.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