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歷史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請將所選答案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在答題表的相應空格中。)1. 荀子是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與法家思想的共同點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惡 C、禮法并用 D、君舟民水 2. 下列重要的科技發明出現的先后順序是:①蔡倫改進造紙術 ②指南針(司南)的出現 ③火藥被用于軍事 ④活字印刷術的發明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3. 歷史學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釋、歷史敘述和歷史評價。下列文字中屬于史料解釋的是:①孟子,名軻,鄒人 ②他認為“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③認為社會上一切不仁不義不正行為的根源在于君主 ④這種帶有民主色彩的見解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思想遺產A、① B、② C、③ D、④4. 明末清初產生的早期民主啟蒙思想與歐洲啟蒙思想的共同點是 A、以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為前提B、反映了商品經濟發展的時期要求C、反對君主專制和傳統守舊思想D提出了完整的近代民主政體構想“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边@句話應出自A、董仲舒 B、朱熹C、王陽明 D、李贄經、史、子、集是我國古代常有的圖書分類!敖洝敝饕溉寮医浀洌笆贰笔歉鞣N體裁的歷史著作,“子”主要指諸子百家的著作及其他書籍“集”指歷代作家詩歌文詞等。據此分類,《農政全書》應屬于 A、經部B、史部C、子部D、集部圖是甲骨文的“年”字,該字由兩部分組合而成,上部為“禾”。卜辭中常見“有年”、“大有年”的記載。據此,“有年”的意思應是A、人壽年豐B、祈盼豐收C、莊稼收獲D、祭祀谷神《中西方哲學之比較》一書中指出:“16至17世紀的中國,新的經濟形態還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時期的早期啟蒙思想家們先天不足,黃宗羲們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孟德斯鳩們拿出了‘三權分立’、君主立憲制這樣的設想!罢呤侵惺兰o末的產物,后者是近代社會的宣言書!辈牧峡梢杂脕碚f明 ①造成中西方思想主張迥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經濟水平的差異 ②黃宗羲們的思想主張局限于封建范疇,孟德斯鳩代表資產階級利益 ③中西方啟蒙思想家主張的不同取決于經濟形態和社會形態的差異 ④16至17世紀中西方啟蒙思想主張逐步趨向成熟和質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 清朝道光年間在中國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京劇,經過長期發展成為中國的國粹。下列關于京劇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形成于清朝時期 B、同光十三絕是京劇的著名藝人 C、是徽劇和漢劇融合并兼收其他地方戲優點形成的新劇種 D、是北京地區的地方戲10.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問世后風靡全國,被譽為“四大奇書”。這些作品都是A、適應當時市民生活的需要 B、明末異端思潮的載體C、正面刻畫商人的群體形象 D、反映現實生活的短篇小說集18世紀是西方中國觀發生根本變化的世紀,即從以“頌華”占優轉為以“貶華”為主。孟德斯鳩被認為是“從否定方面將中國列入一種世界模式的第一人”。這主要是基于他在《論法的精神》中將中國 A、列為無宗教國度 B歸于農耕文明C、斥為異己法系D、劃入專制政體下圖說明A、三教合流成為社會潮流B中外文明碰撞沖突不斷加劇C、藝術作品日益世俗化D外來文明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A、挑戰正統思想 B、否定儒家思想?C、批判理學家虛偽 D、反對絕對權威14. 19世紀末20世紀初,標志著人類迅速步入水、陸、空立體交通時代的是A、改良蒸汽機 B、內燃機C、遠洋輪船 D、汽車、飛機15. 《宋史》中出現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張先忍、陳從信、趙安仁、錢端禮、張忠恕。從中可以推測他們深受當時哪種思潮的影響A、佛學 B、法學 C、道學 D、理學16. 清朝鄭燮的《墨竹圖》,修竹數竿,顧盼有情,疏爽飛動,濃淡相映,虛實相照,傲氣風骨讓人感慨。這種借物抒情,表現自我,追求神韻意趣的繪畫是A、彩陶畫B、漢代帛畫C、中國文人畫D、風俗畫 17. 戴震(1724—1777年):“尊者以理責卑,長者以理責幼,貴者以理責賤,雖失,謂之順;卑者、幼者、賤者以理爭之,雖得,謂之逆。人死于法,猶有憐之者;死于理,其誰憐之?”該材料: ①反映了理學對人性的壓制 ②批判了清政府實施殘酷的刑罰 ③客觀上反映了當時市民階層的要求 ④所呈現的思想預示著中國文化即將向近代轉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8. 書法美是體現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種藝術形式。以下對兩幅書法作品的鑒賞較貼切的是 A、圖1是草書作品,“線條流暢,任情縱性”B、圖1是行書作品,“字勢雄強,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閣”C、圖2是隸書作品,“筆意秀勁,韻致超逸”D、圖2是楷書作品,“雄秀獨出,一變古法”19. 如圖是今江西流坑董氏祠堂,圍繞此圖所發表的議論準確的是:①倫理道德是古代家族教育的根本 ②理學對基層社會有著較強的影響力 ③反映理學的虛偽性與欺騙性 ④理學對民族理想人格的塑造曾起過積極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理 學 名 家)20. 智者學派是公元前5世紀~前4世紀希臘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職業教師的統稱。他們以雅典為中心,周游希臘各地,對青年進行修辭、論辯和演說等知識技能的訓練,教授參政治國、處理公共事務的本領。根據上述記載可得出古希臘人文主義起源的主要原因是A、古希臘工商業經濟的發展B、奴隸制民主政治的發展C、智者學派的自身素質D、學者的研究越來越關注“人”本身21. 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被他們的造物主賦予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為保障這些權利,才在人們之間成立政府,當任何一種形式的政府變成是損害這些目的時,那么人民就有權利來改變它……就是我們殖民地人民過去一向忍耐,而現在卻必須改變原來那種政府體制的原因!币牡睦碚撘罁 A、《權利法案》B、《純粹理性批判》C、《論法的精神》D、《社會契約論》普羅塔戈拉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蘇格拉底主張“認識你自己”。他們主張的共同點是傾向于相對主義 B、忽視道德的追求強調人類的理性 D、認為人生而平等 ②從內外服制到分封制 ③從井田制到私田制 ④從封國制到郡縣制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④24. 以下與牛頓相關的是: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②萬有引力 ③加速度 ④量子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25. 下列有關《離騷》的評述,正確的是:①是我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杰作 ②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 ③集中表現了屈原憂國憂民的精神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④對后世的文學有深遠影響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26題14分,27題14分,28題22分,共50分,學生可依據材料作答,但須提煉整合,不得摘抄原文。)26.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 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尚儒學,是儒學的發展基地;齊地學術較為龐雜,陰陽五行學、道家之學、儒學都相當發達,楚地道學與詞賦最具特色;三晉以法家與游說之士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晉學術。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論,則以關東的齊魯三晉鄭衛周等地最為興盛。 ——摘自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材料二 據張瀚《松窗夢語》載:“吳會、金陵,擅名文獻,刻本至多,巨軼類書,成薈萃焉。海內商賈所資,二方十七,閩中十三,燕、越弗與也。至薦紳博雅、勝士韻流,好古之稱藉藉海內,其藏蓄當甲諸方矣!泵魅松虻路度f歷野獲編》載:“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樂,以其聰明寄之剩技,吳中縉紳,則留意聲律。又如案頭清玩、幾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為尚,尚古樸不尚雕鏤,寄物有雕鏤,亦皆商、周、秦、漢之式,海內僻遠皆效之! ——摘自陳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會與社會生活》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指出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學術文化發展的主要特點,并指出這一現象在中國古代學術發展史上的歷史地位。(8分)(2)依據材料二,指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區文化現象的地域特點并指出該文化現象的主要社會推動階層。(4分)(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春秋戰國時期和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區具有的社會轉型的共同特征。(2分)(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形成這兩個特點的歷史原因。景德鎮市上學期期中檢測卷高二歷史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5 B B C B C 6—10 C C A D A 11—15 D D B D D 16—20 C C B B B 21—25 D C D B 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26、27題各14分,28題22分,共50分。)26.(1)特點:具有多樣性和具有地域差異性(4分)地位: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國文化發展的地域風格;開創了中國文化“百家爭鳴”的先例;為中國古代治國政策的推行提供理論依據。(4分,任意兩點)(2)文化現象特點:著書、刻(印)書、藏書之風(或崇尚學問學術之風或重視教育之風)盛行;注重休閑雅玩文化(2分)。主要推動階層:城市工商業者和知識階層士大夫。(2分)(3)共同特征:新的經濟因素和新的社會階級(階層)的出現。(2分)27.(1)秦漢至明朝前期,中國科技發明一直領先于世界其他國家;明朝中期以后至鴉片戰爭前,中國科技發明落后于世界其他國家。(2分)(2)①秦漢至明朝前期,中國一直是世界上強大的封建帝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完善;封建經濟繁榮;中國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各民族交流密切,民族融合加強。(4分)②a、明朝中后期以后,封建制度漸趨衰落;b、江西省景德鎮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877768.html
相關閱讀: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