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高中高二12月歷史月考卷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60分)1、有人指出:“用亞洲人的觀點來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歐洲國際社會內的一場內戰!毙纬蛇@個A.一戰是歐洲兩大軍事集團矛盾激化的產物B.一戰就局限在歐洲范圍內進行C一戰中實際交戰國均為歐洲國家D.一戰給歐洲帶來了毀滅性打擊①是“一戰”中持續時間最長、傷亡慘重②法國為驅趕德軍出境而發動的戰爭③德國一舉殲滅法軍主力的目的未能達到 ④此戰役沒有使其中任何一方取得絕對優勢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 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指出:“不論從歐洲的角度,還是從世界歷史的角度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都是一個歷史轉折點,引人注目!逼洹稗D折”表現為 ①由資本主義一統天下到兩種社會制度并存②歐洲中心地位動搖,大多數國家成了債務國③新建立的國際組織有效地防止了世界性戰爭的爆發 ④亞、非、拉的民族解放運動出現了高漲的新局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在巴黎和會上,爭吵不休的戰勝國卻一致同意保留德國在東線的部隊。這最有可能是為了A.確保法國的安全 B.維系歐洲大陸均勢 C.遏制社會主義力量 D.安撫德國抵觸情緒5.菲舍爾在他的《稱霸世界的利爪》一書中寫道1914 年6月的這一事件為德國統治者長期準備的戰爭提供一個極好的機會這一事件是指A英法對德宣戰B.奧匈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刺身亡 C美國宣布實施中立政策D.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6.1914年8月2日英德雙方談判時,德國首相指出:“你們是否要為一張廢紙(指保證比利時中立的條約)和我們開戰?”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說:“我們承擔著光榮的責任,要保衛一個弱小鄰國的獨立、自由與領土完整。如果哪些國家說他們只有在條約對他們有利時才守約,我們就不得不使局勢變得只有守約才對他們有利。”這反映出英國的真實意圖是A.為維護比利時的中立而對德作戰 B.為維護國際公約的尊嚴而對德作戰C.決心以武力阻止德國勢力的擴張 D.以武力逼迫德國遵守《凡爾賽和約》7.1915年英國軍需品法規定:因戰時需要,私營工廠必須交由國家管理并增建國營工廠,各工廠所需原料、生產及貨物都加以詳細規定。這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使英國A.國民經濟完全軍事化 B.開始出現社會主義經濟成份C.經濟政策有利于工人階級 D. 政府加強了對國民經濟的干預8.根據《布列斯特和約》,蘇俄割讓323萬平方千米領土,賠款60億馬克……被占領區煤炭開采量占全國的90%,鐵礦石開采量占全國的73%,工業占全國的54%……對此材料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和約是蘇俄同同盟國集團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B.和約使蘇俄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C.和約的簽訂為蘇俄贏得了鞏固政權的時間 D.和約與蘇俄《和平法令》的原則相一致9.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被稱為“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下列表述不能準確地反映這一結論的是 A.在解決中國問題上,美日矛盾尖銳 B.在軍備控制問題上,美日矛盾尖銳C.在處置德國問題上,英法矛盾尖銳 D.在殖民地問題上,英日矛盾尖銳10.一戰后,協約國聲稱用民族自決的原則來處理國際問題,但實際上卻經常根據他們自己的利益違反這一原則。其中的表現有 ①對俄國十月革命進行武裝干涉 ②確認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獨立③法國收回阿爾薩斯—洛林 ④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交給日本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在某次重大的國際會議后,孫中山這樣認為:“這是友邦美國良心上過不去,為我國鳴不平的一種作法!辈毯蜕ㄖ袊鵁o產階級杰出的革命家、毛澤東的摯友)則說:“美國是中國最好的朋友,換過來說,就是最會使掩眼法,最會用宣傳術以宰割中國的好朋友!彼麄兯u論的國際會議應該是 A.巴黎和會 B.開羅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華盛頓會議12.在20世紀20年代簽署的某項條約中有如下內容:“締約各方以他們各國人民的名義鄭重聲明他們斥責用戰爭來解決國際糾紛,并在他們的相互關系上,廢棄戰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痹摋l約是A....A.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關系格局被徹底改變B.是一戰中的戰勝國憑借實力重新分割世界的產物C.從法律上確認了帝國主義奴役、壓迫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的權益D.客觀上維護了世界形勢的相對穩定“我知道,今天人們很不愿意回憶那一次會議,在那次會議中張伯倫和達拉第等自投羅網,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投降!鼻窦獱栠@樣說的理由是因為“那一次會議”A.承認了德國吞并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的現實 B.使建立歐洲集體安全體系的努力最終破產C.使德國法西斯侵略得到了鼓勵 D.使德軍擺脫了東西兩線同時作戰的困境15.親身參加了東京審判的中國法官梅汝?先生充分肯定了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的價值,認為兩個國際軍事法庭的設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一大創舉。這一“創舉”中不包括 A.以召開國際會議的方式集體討論對于戰敗國的懲處 B.追究發動侵略的野心家和好戰者的個人刑事責任 C.對法西斯國家的犯罪組織依法進行審判 D.以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等罪行起訴被告 16.《全球通史》記述意大利準備侵略埃塞俄比亞時寫道:“墨索里尼在拿定主意后,就立即決定采取行動。因為他認為當時外交形勢對他很有利。”當時的“外交形勢”是指A.意大利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B.英法聽任希特勒公開宣布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C.西班牙佛朗哥將軍發動反對共和國的叛亂D.英法默認德國侵占奧地利 17.“1927年至1936年,中國的經濟經歷了一個重大發展時期,每年的經濟增長率僅次于高度集中經濟體制下的蘇聯……同時,中國在其他領域也呈現出復興景象,這使中國的主要對手日本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在日本軍政界,有越來越多的人鼓吹發動一場‘預防性的戰爭’,以阻止中國的這個進程。果然,這場戰爭在1937年夏天發生了。”這說明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主要目的是A.阻止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B.三個月內滅亡中國C.建立傀儡政權 D.屠殺中國人民,掠奪中國經濟 18.圖2所示戰爭由于法西斯國家和反法西斯 國家的廣泛參與,被稱為“小二戰”。在這場戰爭中 ①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發展到了頂峰②德、意派出大量軍隊直接參戰③蘇聯派出“國際縱隊”同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戰 ④美國商人向叛軍供應了大量燃油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9.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危機使“原有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秩序和世界市場市場分崩離析”,主要原因是A.各國階級矛盾尖銳,工農運動蓬勃高漲 B.資本主義大國以鄰為壑,大打經濟戰C.德國、日本成為世界大戰的策源地 D.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迅速席卷資本主義世界20.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中說:“英國四百年來的對外政策,就是反對大陸上出現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國家”,英國總是“參加不那么強大的一方,同它們聯合起來,打敗和挫敗大陸上的軍事霸主,不管他是誰,不管他所統治的是哪一個國家”。下列史實能夠說明英國這一外交原則的有 ①20世紀初與法俄訂立協約②加入并主導國際聯盟③巴黎和會上極力阻撓法國的過分要求④對西班牙內戰采取“不干涉“政策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21.研究20世紀世界大戰歷史的學者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矛盾雙方過分強硬、互不相讓;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矛盾雙方中的一方的無原則讓步!盁o原則讓步”指 ①英法推行綏靖政策 ②1934年美國通過中立法 ③蘇聯與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④亞、非、歐局部反法西斯戰爭的失敗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22.美英在1941年簽署的一份重要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建立新的國際性組織的設想。這一文件是 A.《大西洋憲章》 B.《聯合國家宣言》 C.《關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D.《聯合國憲章》23.據《呂氏春秋》記載:“紂之同母三人,其長曰微子啟,其次曰仲衍,次曰受德即紂也……紂之父、紂之母欲置微子啟以為太子,太史據(宗)法而爭之……紂故為王!毕铝袑q能夠“為王”的原因解釋最為合理的是A.啟無才,遭父母厭棄 B.父母對紂最為溺愛 C.生紂時,其母親已由妾升為妻 D.太史收受了紂的賄賂24.《禮記?大傳》記載:“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彌者為小宗”。東漢經學大師鄭玄為其作注曰“別子,謂公子若始來在此國者,后世以為祖也”。由此可見,“別子”的身份最有可能是A.周天子 B.諸侯國君 C.卿大夫 D.士25.唐代政治家柳宗元說:“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柳宗元對于周秦之失的評價A.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落后性 B.指出了秦朝制度的先進與暴政而亡的事實 C.抹殺了分封制對于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D.全面客觀地分析了宗法制與郡縣制的時代性26.唐德剛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國歷史的社會政治形態發展可分為封建、帝制與民治這三大階段。從封建轉帝制是第一次轉型,下列選項屬于這一歷史時期轉型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專制社會向民主社會轉型C.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型 D.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型27.“丁蘭,河內野王人。年十五喪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養如生。鄰人有所借,木母顏和則與,不和不與。后鄰人忿蘭,盜斫木母,應刀血出。蘭乃殯殮,報仇!奂沃,拜中大夫!痹摬牧戏从车恼憬|陽市巍山高中高二12月月考歷史試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905312.html
相關閱讀: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