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寧夏某重點中學上學期高二期末歷史試卷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201014學年度(上)高二期末考試歷 史 試 卷命題人:李賽雁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題,每題2分,共計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關于右邊圖片所反映的制度的評價正確的是(  )①它所體現的忠孝觀念深入人心,成為中國的道德本位;②它在封建社會突出表現為“父權統制,男尊女卑”;③導致中國封建社會出現“家國同構”這一特征④在人際關系上充滿了人情味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文物是無聲的歷史,解說可使其增光添彩。下列對有關文物解說正確的一組是(  )A.甲骨文——商朝——“蠶”、 “絲”、“帛”等字樣——中國的養蠶和絲織技術是從商朝開始的B.陽陵虎符——秦朝——“甲兵之符,左才皇帝,右才陽陵”——陽陵是一位擁有一定兵權的將領C.水排——東漢——利用水力推拉風箱鼓風冶煉——我國煉鐵技術有了很大進步D.秘色瓷——唐朝——定窯生產3.“明朝帝王廢除宰相后又不得不尋求體制外的力量,于是造成了監閣之爭以及宦官專權的制度化。這些體制外的力量又加緊搜刮社會,從而使得本來就脆弱的小農經濟和工商業又備受摧殘!登⑹莱淦淞渴且环N發達的農業文明,但當遭遇西方先進的工業文明沖擊時,顯然是不堪一擊的!辈牧险f明明清君主專制強化 (  )①導致了政治腐敗 ②加重了人民的負擔③促進了經濟發展 ④造成了近代中國的落后挨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近代中國的落后,是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瘋狂侵略的結果,資本主義的侵略阻礙了中國的發展,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狀況是阻礙中國社會向前發展的“惡性腫瘤”;但另一方面,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近代前期中國歷史發展呈現的特征是(  )A.中外動勢力由對抗到勾結 B.封建秩序日益解體,政治經濟文化日益近代化C.逐步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過渡D.政治上日益半殖民地化,經濟上日益半封建化5.朱維錚在《重讀中國近代史》中描述:“言辭的崇高與行為的兇暴,平等的許諾與特權的森嚴,恰成對比,越來越被渴望解脫重重壓迫的貧民失望。”他描述的事件是(  ) A.太平天國運動 B.維新運動 C.義和團運動 D.辛亥革命6.羅榮渠在《現代化新論》一書中說:“在此以后,外國滲透的方式從外貿領域擴大到投資、生產、銷售、金融各個領域,直接改變了原有的‘小農手工業生產方式’使中國在經濟上和財政上都益陷入對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依附地位。” “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南京條約》喪失關稅主權 B.《天津條約》增開十處通商口岸C.《馬關條約》允許外國設廠 D.《辛丑條約》嚴禁中國人民反帝7.1895年6月,康有為在《上清帝第四書》中說,“夫泰西諸國之相逼,中國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也”,“若使地球未辟,泰西不來,雖后此千年率由不變可也”。由此可見清朝末年(  )A.如果沒有西方國家的殖民侵略,中國社會永遠都不會發生變化B.歐洲人開辟新航路促進了中國社會的變革C.西方國家的侵略,有利于中國社會的變革D.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造成政治制度變革的大趨勢8.《微歷史:1840~1949歷史現場》中敘述了這樣的場景:“有六位學士路遇義和團,因身邊帶有鉛筆一支,洋紙一張,便被亂刀拿下。還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結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殺!边@反映了義和團(  )A.濫殺無辜百姓B.盲目排斥洋貨 C.極端排外情結 D.維護傳統社會9“道光后期以來,滿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幟下領導過多次民族戰爭!@是一個轉折點,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戰爭失敗的同時又意味著民族抵抗意識的全部喪失!迸c“轉折點”直接相關的不平等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10.貼對聯是中華民族千百年的習俗,不同時期的對聯無不打上了那個時期的印記。以下對聯能反映民國初期歷史情景的是(  )A.“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B.“帝制休共和曇花一現.軍閥亂民主風起云涌”C.“萬里山河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D.“并肩同步長征路,齊心共譜幸福歌”11.下列圖片反映了中國近代史上兩次歷史性的巨變,對兩次巨變共同點的認識正確的是(  )A.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政體C.成為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新起點 D.改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12.辛亥革命后,孫中山進行了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其核心目標是(  )A.反對袁世凱獨裁和復辟帝制 B.反對段祺瑞的獨裁統治C.維護共和政體和《臨時約法》 D.傳播民主和科學思想13.下列關于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歷史功績,表述正確的是(  )A.指明了中國民主革命新的奮斗方向B.確定近期的革命目標是統一中國C.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D.確立了與國民黨開展合作的方針政策14.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提出對現有其他政黨,應采取獨立的攻擊的政策。1923年6月《關于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提出根據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議決議,中國共產黨須與中國國民黨合作,共產黨黨員應加入國民黨。黨的方針出現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國內政治形勢發生變化 B.嚴格執行共產國際的決議C.孫中山同意與中共合作 D.認識到統一戰線的必要性15.張鳴在《紅色的個案一一蘇維埃鄉村追求》中寫道:“對于農村而言,農民根本弄不清楚蘇維埃是怎么回事。廣東的農民知道著名共產黨人蘇兆征,因此就把蘇維埃當成蘇兆征的弟弟;而湘贛邊區的農民則管蘇維埃叫‘埃政府’,因為當地方言‘!褪俏业囊馑肌K維埃運動在中國的開展以及農民對這個運動的理解,暗示了中國革命的列寧主義趨向”,這里的“中國革命的列寧主義趨向”就是指中國革命(  )A.沒有充分發動群眾 B.不了解中國國情C.照搬蘇俄模式 D.以工人運動為中心16.毛澤東的《西江月》(1927年)中寫道:“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 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此時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方針是(  )①開展土地革命 ②武裝反抗國民黨 ③糾正“左”傾錯誤路線 ④停止內戰一致抗日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17.賀歲片《金陵十三釵》是張藝謀執導的戰爭史詩電影。它講述的是南京一座教堂里一個美國神父,一群女學生、13個風塵女子以及6個軍人和傷兵,共同面對南京大屠殺韻故事。這表明(  )A.正面戰場官兵英勇抗戰 B.抗戰具有廣泛的民族性、殘酷性C.反法西斯同盟已經形成 D.各國團結才能面對世界災難18.電影《一九四二》以藝術形式再現了民國三十一年河南一場大災荒導致300萬人死亡的事件(引者注:死亡確切人數有待考證)。導致這起嚴重死亡事件的原因不包括(  )A.共產黨號召開展大生產運動 B.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國民黨消極抗日C.汪偽政權清鄉反共助紂為虐 D.日寇對敵后抗日根據地實行“三光”政策 19.下圖是一組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報紙和圖片,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解放軍攻占南京總統 ②孫中山步出國民黨一大會場 ③紅軍勝利渡過大渡河 ④日本已無條件投降A.①③④②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①④20.關于近代中國某一運動,有人如此評價,“結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覺地把機捩擰撥了一下,當機捩一旦轉動,就逐漸地向著毀滅舊制度的爆炸點走去,再也沒有任何力量能夠迫使它停止下來!痹撨\動應該是( ).太平天國運動B.洋務運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21.解讀下面表格,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鴉片戰爭前中國制造業落后于西方 B.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起步早發展慢C.民族工業的興起縮小了中西差距 D.列強的掠奪導致中國制造業落后22.右面是反映我國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傾向的漫畫。造成這種政治傾向的根本原因是( )A.深受雙重壓迫,因此具有反抗壓迫的革命性B.對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有依賴的一面C.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所受的阻力大,力量弱小D.由當時特殊的社會環境決定23.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在1919年和1937年后都出現了大幅度下滑。造成這兩個時期下滑的共同原因是( )A.國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B.國共內戰導致經濟發展出現困難C.外國侵略加劇打擊了民族企業 D.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24.17—18世紀發生在歐洲的啟蒙運動和19世紀發生在中國的維新運動都是宣揚民權民主的思想解放運動,但兩者的社會影響差別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資本主義發展的程度不同B.運動領導者的學識水平和宣傳力度不同C.宣揚民權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徑不同D.倡導者思想的豐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25.一位現代學者在評論一部歷史文獻時說“在這里,孔子已經換上了西裝。”這里的“孔子”所處的時期應該是( )A.明末清初B.洋務運動時期C.維新變法時期D.新文化運動時期26.(12分)第一組:中國古代城市的市場布局分析(以漢唐——宋元為例)材料一西漢長安城布局圖 唐朝長安城布局圖北宋東京布局圖 元代大都布局圖第二組:近代以來中國的“市場”:由被動走向主動材料二中英《南京條約》簽字儀式(1)根據材料一,概括漢唐到宋元時期市場布局的變化,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其變化原因。(8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況指出《南京條約》的簽訂對中國市場的影響(4分)27.(15分)義律是在廣州出現什寧夏某重點中學上學期高二期末歷史試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923329.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