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 “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這說明孔子提倡A.仁者愛人,理解和體貼他人 B.克己復禮,人們應貴賤有序C.政在愛民,國君要嚴于律己 D.仁政治國,人際關系要和諧2.以下是著名學者對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及其學說的評價,其中屬于評價老子及其道家學說的是A.崇功利,尚干涉,鞏固君權,抑制民權。(蘇淵雷)B.人對自然只能任(順從) 和法(效法),不能違背它。(范文瀾)C.同情公室,反對私門,一味開倒車。(郭沫若)D.其思想深信政府萬能,而不承認人類個性之神圣。(梁啟超)3. “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边@一主張屬于A.儒家“仁愛”思想 B.墨家“兼愛”思想C.儒家“禮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4.韓非子認為:除國君外,無論貴賤,一律要受法的約束,“法不阿貴”。對此理解最為準確的是A.以法治國,建立法治國家 B.否定貴族特權,維護君主專制C.否定貴族特權,維護人民權利 D.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董仲舒新儒學思想的核心內容是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以陰陽五行為框架C.“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D.尊儒尚法6.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綱”思想的精神實質,從來都不是讓人們無條件地服從君權,或無止境地強化王室權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勢力的膨脹,以及諸侯興起、地方分權破壞天下安寧之血的教訓。從儒家思想演變的進程看,最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A.孔子提出“仁者愛人”、“克己復禮” B.孟子主張“民貴君輕”、“性本善”C.董仲舒倡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朱熹主張“格物致知”、“明道德”7.董仲舒宣揚“君權神授”和“大一統”的思想。這種思想主張的共同點是A.主張民貴君輕 B.維護統治秩序 C.強調層層分封 D.體現以德治民8.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繼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這主要表現在: A.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亦覆舟”C.認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動搖D.認為人君要愛護百姓,如果殘暴,天將降災禍于他人感應”學說,促使統治者要施行仁政,否則上天將降禍于他。故選D?键c: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董仲舒的儒學思想9.下圖是反映西漢時期的儒學發展情況的一組文物,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哪些信息?①儒學在漢代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唯一的思想 ②漢代重視儒家經典的整理和研究 ③各級教育系統比較健全,主要是傳授儒家思想 ④儒學的思想價值實現了為政治服務的功能,促進了儒學成為主流思想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貝殼,認為“此石即舊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卻變而為高,柔者卻變而為剛。”這體現了A.三綱五常 B.發明本心 C.格物致知 D.經世致用11.佛教宣揚“心外無佛,即心是佛”的思想;王陽明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命題。據此判斷,佛教和心學的關系是 A.心學是對佛教的繼承發展 B.佛教與心學本質一樣 C.佛教之中包含了心學的思想 D.心學思想受到佛教影響12.《亭林文集》卷四《又與人書二十五》中載:“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這表明作者 A.倡導經世致用 B.反對詩文創作 C.極力尊崇道統 D.抨擊八股取士13.李贄在《李氏叢書?老子解下篇》中說:“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貴,在侯王可言賤”。這表明李贄 A.主張個性解放 B.反對封建禮教 C.提倡人類平等 D.反對理學空談14.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提出的進步思想的實質是A.徹底否定儒學 B.對宋明理學的否定C.擺脫理學僵化模式的束縛 D.把儒學改造成為資產階級化的思想體系15.“善是人的內在靈魂,世界上沒有人自愿作惡,人之所以作惡,做不正義的事是出于無知!边@是古希臘一位哲人強調知識對人的道德的作用,這位哲人是A.蘇格拉底 B.亞里士多德 C.柏拉圖 D.普羅泰戈拉16.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文藝復興是一個在藝術、文學還有哲學等方面的“類革命”。這些變化僅僅影響了為數很小的富有的少數人,而歐洲人口的大部分的生活相對于中世紀基本沒有改變。因此他們不承認文藝復興是一個重要的事件。據此可知 A.精英階層是文藝復興的主要參與者 B.廣大民眾沒有受到文藝復興的影響 C.文藝復興并沒有推動社會發展進步 D.文藝復興內容只涉及社會科學領域17.盧梭說:“行政權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辦事員。人民能如心所愿的使他們掌權和把他們拉下臺!北R梭所表達的是 A.天賦人權思想 B.自由平等思想 C.人民主權思想 D.人非工具思想18.加爾文說:“我們把上帝的永恒的判決稱之為預定。上帝根據這一判決,決定每一個人應該變成怎樣。因為我們不是在同一狀況下被創造出來的。有些人注定得到永生,另一些人卻要永遠罰入地獄!边@一思想 A.標志著人文主義的興起 B.否定了對教皇的盲從 C.推動了近代科學的發展 D.摧毀了封建專制統治19.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說:“在法國為行將到來的革命啟發過人們頭腦的那些偉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們不承認任何外界的權威,不管這種權威是什么樣的。宗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須在理性的法庭面前為自己的存在作辯護或者放棄存在的權利!蔽闹械摹八麄儭币庠 A.批判神權統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導思想自由 D. 構建理性王國20.有一天,在下體育課回教室的路上,兩位同學吵了起來。同學甲說:“我們體育老師太狠了,一個動作不對,就罰我們跑20圈!蓖瑢W乙不服氣,說:“你說的不對,老師這是負責任,不是太狠,而是太好了!彼麄兊恼f法體現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觀點A.普羅泰格拉 B.柏拉圖 C.蘇格拉底 D.亞里士多德21.梁啟超將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視為“播送民主思想的工具”,主要是因為該著作A.主張君主立憲 B.反對重農抑商,主張“工商皆本”C.提倡“法治”,反對“人治” D.提出“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考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明清之際的儒學思想?明清批判思潮22.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內容包括①肯定人的價值 ②提倡現世生活的享樂 ③反對蒙昧主義 ④號召消滅專制王權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3.歐洲宗教改革的興起根源于A.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B.天主教會的腐敗和搜刮C.文藝復興運動的推動 D.教皇兜售贖罪卷24.啟蒙學說發展了人文主義,這主要表現在A.反對教權主義和蒙昧主義 B.宣傳天賦人權C.提倡自由平等 D.主張建立法治社會25.韓非子“以法為本”中的“法”與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中的“法”對君權的作用A.完全一致 B.大同小異 C.正好相反 D.互為補充26.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為近代歐洲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對二者的共同點表述正確的是A.反對宗教神權,強調三權分立 B.反對封建制度,倡導人民主權C.反對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Com27.“這是我的立場”是馬丁?路德反對強權的傳世名言。路德告訴人們,個人可以直接與上帝交流,而不必借助龐大的天主教會;個人的自由與權利是不能被任何人剝奪的,因為這是上帝賜予每一個人的。這反映了馬丁?路德的思想主張是A.極力反對教會神學 B.簡化宗教儀式C.提倡信仰即可得救 D.堅持國家權力高于教會教皇的權威。故選C。依據所學知識,A項說法錯誤。B、D兩項與材料內容無關?键c: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28.德國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說,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00年間,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人類首次覺醒,理性思維所創造的精神文化,決定著其后諸民族的文化走向。下列經典語句能夠表明此期間人類精神覺醒的有 ①“人是萬物的尺度” ②“己所不欲,勿施與人” ③“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 ④“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9.中國明末清初的早期啟蒙思想沒有發展成為改造社會的強大思想武器,而西方啟蒙思想則成為“近代社會的宣言書”。與中國的啟蒙思想相比,西方啟蒙思想所獨有的特點是①描繪了未來社會的藍圖 ②批判了專制制度 ③宣揚民主法制 ④倡導民主共和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30.德國哲學家康德堅持人要自律,不能為了個人的自由而妨礙他人的自由,不贊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現存的統治者,認為可以對統治者的錯誤提出申訴,但必須等待統治者對申訴的回應;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則主張當人民的權利被政府篡奪并被用于壓迫和奴吉林省松原市油田中學高二上期期初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930531.html
相關閱讀: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