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三歷史試題卷(考試時間:100分鐘 總分:100分)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一、本卷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边@一觀點最有可能出自A.《墨子》 B.《論語》 C.《韓非子》D.《老子》2.下列四圖反映了省在不同歷史時期所屬行政區劃的沿革狀況,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D.②③④①3.《唐會要?卷八十六》記載:“唐景龍元年(707年)十一月敕:‘諸非州縣之所,不得置市’!边@說明當時A.市都集中于州縣所在地 B.草市不是法定的正式之市C.市不受官吏的直接監管 D.草市演進為地方商業中心 4.“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罩袝円,猶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紀世者以一君為一世,一姓為一代足矣。” 提出上述言論的思想家是A.李贄 B.顧炎武 C.黃宗羲D.王夫之5.魏源在《籌海篇三?議戰》中說:“共計外夷歲入中國之貨,僅值銀二千十四萬八千圓,而歲運出口之貨,共值銀三千五百有九萬三千圓。以貨易貨,歲應補中國價銀千四百九十四萬五千圓。使無鴉片之毒,則外洋之銀有入無出,中國銀且日賤,利可勝述哉。”對這段文字理解正確的是A. 鴉片貿易改變了中英正常貿易的地位 B. 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引發了“價格革命”C. 揭示了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目的 D. 作者改變了天朝上國的傳統心態6.1897年11月《時務報》曾記載:“鄉人某蓄雞鴨甚伙,而得蛋甚少,約計徒食而無所出者,五分而有其一。于是以曷格司射光(即X射線)驗之,果見所蓄雞鴨中,不生蛋者居其弱半。自此以后,該鄉人購雞鴨,必攜射光機器,能生蛋者留之,否則售之于市! 這從側面反映了A.變法革新思想解放部分鄉民的思想B.商品經濟發展推動雞鴨養殖的變革C.大眾媒介關注近代科技的普及宣傳D.西方科技初步改變鄉民的傳統觀念7.1912年8月21日的《民權畫報》發表了漫畫《改頭換面》。畫中一個站立的人由五個漢字組成,其頭部為“共和”二字,四肢和軀干是繁體字“拿破侖”。該漫畫最適合于A.表明黎元洪武昌首義的歷史功績B.概括孫中山暴力革除帝制的意義C.指出袁世凱武人專權的政治野心D.剖析溥儀無力對抗共和的虛弱本質8.郭廷以先生在《近代中國史綱》一書中寫道:“一戰開始之后,日本對華輸入額的比率自15%增至29%,商行的數目增加五倍。日本投資的鋼鐵生產量,占中國全國的94%。”這表明當時A.中國的鋼鐵業絲毫沒有增長 B.日本形成了獨占中國的局面C.中國工業未能獲得發展機遇 D.日本乘機加緊對華經濟侵略期別時間入學人數畢業人數第三期1924.10-1926.113001233第四期1926.3-1926.1026802654第五期1926.11-1927.833002418第六期1927.10-1929.5440039709.右表是黃埔軍校第三至六期入學人數與畢業人數的情況表。第五期畢業率與其余各期存在較大差異的主要原因是①國內戰爭 ②外敵入侵 ③政治分裂 ④經濟停滯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①②10.中共中央駐陜甘寧邊區達十年。下列史實屬于中國共產黨在這一時期為中國革命作出的貢獻是 ①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②領導根據地軍民抗戰 ③創立新民主主義理論 ④提出“工農武裝割據”思想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11.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發布了《開羅宣言》。宣言嚴正聲明:“三國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中,“臺灣歸還中華民國”是在1945年A.8月15日 B.9月2日 C.9月9日D.10月25日12.新中國成立初期有一個農歷甲午年。以下史實發生于這一年的是 ①一屆全國人大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②中國建成第一座原子反應堆③毛澤東提出“雙百”方針 ④周恩來率團參加日內瓦會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3.1969年7月,美國取消美國人前往中國旅行的限制,取消對中國非戰略物資貿易的限制。隨后,尼克松通過羅馬尼亞總統向中國領導人傳話,稱將從臺灣海峽撤出兩艘驅逐艦。這表明當時美國A.放棄了孤立新中國的政策 B.釋放出改善中美關系的信息C.斷絕了與臺灣的外交關系 D.打破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平衡14.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報告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互聯網普及率為44.1%;ヂ摼W得以迅速發展的技術基礎是①電子計算機 ②航天技術 ③通信技術 ④交通技術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②③15.哈羅德?伊尼斯說:“梭倫尋求普世的真理。他相信,違背公正必然要擾亂公眾的生活。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于是,權威的根基就被摧毀了。” 梭倫摧毀“權威的根基”的進步作用有①有利于工商業發展 ②擴大了民主權利的范圍 ③極大地削弱了貴族的政治權力 ④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16.《十二銅表法》第八表規定:“不法砍伐他人樹木的,每棵處25亞士的罰金!庇幸惶炷橙说钠咸崖豢沉耍娴椒ü倌抢。法官因他告的是葡萄蔓被砍,而不是樹,就不予受理。此案例主要體現《十二銅表法》帶有A.習慣法的特征 B. 公民法的特征 C.萬民法的特征D. 自然法的特征17.美國史學家所著的《全球文明史》在“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一目中這樣論述到:“歐洲的海上霸權和大西洋與太平洋航路的開通,在世界歷史上造成了三個重大后果。其一,為食物、疾病和一些工業制品的交流提供了一個新的國際環境。其二,創造出了一種新的世界經濟,首次將美洲包括在國際貿易中,并為歐洲和亞洲確定了不同的框架。其三……”根據你的理解,省略號部分最合適的表述應該是A. “促使哲人們去尋找和發現支配人類社會的永恒的法則!盉. “一個基于議會理念之上的政治制度逐漸成型并走向成熟!盋. “孕育了被后世稱之為‘工業革命’的嶄新的生產方式!盌. “為西方以殖民的方式直接進入世界的某些地區創造了條件!18.麥迪遜認為美國1787年憲法“從嚴格意義上講既不是國家憲法,也不是聯邦憲法,而是二者的結合”。這種認識主要基于該憲法A.協調了國家政府和州政府間的權力分配B.構建了三權分立的中央政府C.調和了大州與小州關于國會席位的矛盾D.達成了南方黑奴計算人口總數的方案19.19世紀70-80年代,俾斯麥采取了一系列勞動和社會保險立法,規定了6天工作制,廢除在工礦企業中使用童工,工人疾病保險、工傷事故保險、殘疾和老年保險由國家、雇主和工人共同繳納等內容。對上述材料理解正確的是A. 這些法令主要由帝國議會通過B. 說明了德國的自由主義傳統比較強大C. 反映了當時歐洲工人運動正處于高潮階段 D.用非暴力手段促進社會控制20.艾黎?福爾在《世界藝術史》中說:“他們關注光的交換、色的逃遁所構成的無窮無盡、顫動不已的漩渦,……陶醉于光線的千變萬化!毕铝凶髌分畜w現他們這種“關注”的有 A.①④ B.②③ C.②④D.①③21.1919年,英國殖民當局頒布了一系列法令,法律要點被印度公眾概括為“不須審訊、不要律師、不許上訴”。為了拒絕如此不合理的要求,甘地A.組織了“文明不服從”運動 B.建立了非暴力抵抗基地C.領導了“食鹽進軍” D.提出了印度獨立的要求22.羅斯福在1935年提交的年度國會咨文中宣稱:“我們發現我們的人民正在經受著陳腐的不平等的煎熬”,“盡管我們付出了話語和行動的努力,但是特權階層尚未鏟除、社會下層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救助”。為此,羅斯福推動國會通過①《全國工業復興法》,規定最高工時和最低工資②《聯邦緊急救濟法》,規定政府實行大規模救濟③《社會保險法》,致力于建設養老金和保險制度 ④《全國勞工關系法》,重申工人應該享有的權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斯大林逝世之后,蘇聯領導人開始改革,但是史學界認為有一個時期 “措施的政策取向卻是朝著回歸斯大林模式的路標運動的”。這個時期執政的應該是A.赫魯曉夫 B.勃列日涅夫 C.契爾年科 D.戈爾巴喬夫24.美國學者柯瑞?羅賓認為政治恐懼會使我們樹立某種特定政治觀念的價值。比如說對內戰的恐懼,會期望產生對法制的尊重;對極權主義的恐懼,會期望迎來對自由民主的推崇。按照這一說法,下列事件基于對冷戰的恐懼的是A.《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簽訂B.共產黨和工人情報局的建立C.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的召開D.日本《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合作法案》的通過25.閱讀《美、德、日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表(1950、1980年)》。從中得出的結論與史實不符的是?國民生產總值(10億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美元)1950年1980年1950年1980年美國3812590253611360日本3211573829890聯邦德國48828100113590A.美國獨霸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格局逐漸被打破B.日本在1980年成為世界排名第二的經濟大國C.聯邦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促使其高速發展D.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呈現不平衡的特點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二、非選擇題:第26題17分,第27題16分,第28題17分,共50分。26.(17分)教育變革與時代變遷、社會發展需要密切相關。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姓名籍貫曾任官職《漢書》文摘息夫躬河內河陽光祿大夫左曹給事中《漢書?息夫躬傳》“少為博士弟子,受《春秋》,通覽記書”倪寬千乘御史大夫《漢書?倪材料一 現在我國經濟管理體制的一個嚴重缺點是權力過于集中,應該有領導地大膽下放,讓地方和工農業企業在國家統一計劃的指浙江省寧波市屆高三上學期期末歷史試卷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047763.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