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高三第一學期半期考試歷史試題第1卷(選擇題,共分)D.樹立理學的統治地位13、自秦以后,皇帝為了加強專制主義,不斷改革中央機構。下列能正確反映漢、唐、明、清四朝中樞演變過程的是 A.內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內閣制度——-軍機處B.都察院——提點刑獄司——御史臺——刺史制度C.分封制——郡縣制——行省制——改土歸流D.世官制——察舉制——科舉制——九品中正制14、錢穆認為:“中國政治之長進,即在政府漸漸脫離王室而獨立化,王室代表貴族特權之世襲,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進退,而宰相為政府領袖,君權、相權,互為節制。”若此觀點成立,則與之相背離的朝代是 A.秦、漢 B.隋、唐 C.宋、元 D.明、清15、唐初《唐六典》記載:“凡市,以日中擊鼓三百下而眾以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高樓紅袖客紛紛有人形容中國古代商業就像一個帶著枷鎖、腳鐐并被捆綁起來的舞者,她的每一個舞步都帶著沉重的牽累,她的每一個旋轉都受著束縛的疼痛。這主要是因為 A.古代中國交通不發達B.古代中國農業和手工業生產落后C.古代中國不對外開放D.統治者長期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東晉元興年間(402~404)楚帝(桓玄)下令說:“古無紙,故用簡,非主于敬也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睋四軌虻贸龅恼J識有  ①東晉時期,我國發明了造紙術 、诨感羁陀^上促進了造紙業的發展 ③當時造紙業發達,造紙技術有了進步 ④當時紙張的使用比較普遍A.②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A.對社會主義建設缺乏清醒的認識 B.反映了當時中國的真實國情C.其認識具有“左”傾傾向 D.對‘共產主義”的內涵認識不準確20、下圖反映的是1978—1985年中國進出口貿易額變化圖,貿易額不斷增加的原因不包括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 B.外交成就的突破C.經濟特區的設立 D.城鄉經濟體制改革21、張岱年在《中國文化概論》中指出:“明清時期早期啟蒙思想家們先天不足,具有一種時代的缺陷,黃宗羲、唐甄等人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只能用擴大相權,限制君權,提倡學校代議制。等方法修補封建專制制度。這里”先天不足”,是指 A.知識分子群體并不夠強大 B.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充分C.民眾的公民意識尚未覺醒 D.專制集權制度頑固持久22、中國近現代史上先后出現了兩部憲法,其中一部憲法規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國民全體! 另一部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睋丝芍,這兩種憲法都體現了 A.“人民主權”思想 B.“三權分立”理論 C. 盧梭“社會契約論” D.向社會主義過渡23、2008年12月15日,臺灣海峽兩岸直接“三通”變成了現實。有人說這是兩岸關系發展的“又一次歷史性突破”,此前兩岸關系發展取得的“歷史性突破”是A.《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 B.“一國兩制”的提出 C.海基會和海協會的成立 D.“九二共識”的達成 高三第一學期半期考試歷史試題卷(選擇題,共分)、閱讀下面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的四則言論材料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材料二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賞賢。……自貴且智者為政乎愚且賤者則治,自愚且賤者為政乎貴且智者則亂,是以尚賢之為政本也。 材料三不尚賢,使民不爭 ……大道廢,存仁義;……法令滋章,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材料四夫嚴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罰者,民之所惡也。故圣人陳其所畏以楚其哀,設其所惡以防其奸,是以國安而暴亂不起。吾以是明仁義愛惠之不足,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 《中國通史參考資料》 (1)以上言論都圍繞著什么中心問題?材料所提出的主張的核心是什么?(2)為什么在同一問題上,當時社會出現各種不同的主張?(3)上面的哪種主張對當時的影響最大?原因是什么?上面的哪種主張對后世影響?原因是什么?1)列舉出1世紀至13世紀之間中國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的4項內容?(4分)并依據材料一、二歸納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階段性特點? (4分)(2)請你破解“李約瑟難題”:你認為中國古代科技在早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原因是什么?(8分)16世紀以后,中國為何落后于世界,沒能產生與歐洲相似的近代科學?(4分) 高三第一學期半期考試歷史試題卷卷(選擇題,共分)、中心問題如何治理國家才能鞏固統治 ②核心:(8分)材料材料一材料材料材料德和禮尚賢無為嚴刑重罰(2)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瓦解和封建社會形成的時期,社會的大變革導致了階級關系的重大變化,上述思想家代表著不同階級的利益,因而對如何治理國家提出了不同主張。 (3)影響最大材料四嚴刑重罰的主張適應了新興地主階級的需要,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 (4)影響最大材料一德和禮的主張②原因:儒家學說經過董仲舒的發揮,適應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的需要,逐漸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1)①科技成就:指南針、火藥、印刷術、造紙術等(每個1分,共4分回答其它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亦可)②階段性特點:明清(或16世紀)以前,中國的科技成就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每一階段2分,共4分)(2)①領先于世界的原因:A 經濟:當時中國封建經濟領先世界 B 政治:國家長期統一,社會安定 C民族關系: 民族融合,民族交往頻繁 D 對外:統治者實行較為開明的外交政策,對外交往頻繁,兼收并蓄了外來先進科技成果(8分,每一點2分,如果每一點不完整,酌情扣分)②落后于世界的原因:A 君主專制空前強化 B 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 C 實行文化專制政策 D 實行閉關鎖國政策(4分,每一點1分) 高?考?*題`庫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075016.html

相關閱讀: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