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區第一學期高三年級歷史學科期末質量調查試卷溫馨提示:本試卷包括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請把答案寫在答題題上,祝同學們考試順利!第I卷選擇題(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1.清朝學者萬斯大說:“古之時,諸侯之嫡長子為世子,嗣為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類繁多,懼其散而無統也,因制為大宗小宗之法。”這段材料主要說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緣關系 B.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權力 C.各級政權被—家—姓所掌控 D.宗法關系是維系政權的紐帶2.八卦(見右下圖)是我國古代的—套有象征意義的符號,卦字的右邊“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豎桿子,右邊那一點是太陽的影子。“卦”字左邊的“圭”字是尺子,用來測量影子的度位置。通過長期測量,勞動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種季節規律。這表明 A.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C.八卦是我國古代農耕文明下的智慧結晶 D.八卦是我國古代計算季節和時間的唯—方法3.蘇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資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這反映的是 A.租佃式經營 B.雇工式經營 C.田莊式經營 D.自耕農式經營4.利瑪竇在《中國札記》中說:“雖然我們已經說過中國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貴族政體……如果沒有與大臣磋商或考慮他們的意見,皇帝本人對國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決定……所有這類文件都必須先由大臣審閱然后呈交給皇帝!崩敻]認為中國明朝時 A.君主制不是中國政府的主要形式 B.內閣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君權 C.君主與內閣大臣擁有同等的決策權 D.內閣掌握著明朝的行政大權5.史料是研究歷史和編纂史書所用的資料,它包括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關于史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對同—個史料,人們可能會做出多種解釋 B.史料是得出歷史結論的重要依據 C.在各種史料類型中文字史料的價值最高 D.對同—事件的記載,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6.戰國時期,在治國方略上主張“名禮儀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孟子 B.韓非子 C.墨子 D.荀子7.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7~18世紀和19世紀中后期我國所譯西書變化圖》,從中得出的推斷是 ①自然科學書籍增長顯著 ②學習西方成為社會思潮 ③維新思想興起 ④馬克思主義成為社會思潮的主流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8.歷史學家余英時在研究中國近代歷史的過程中提出了“轉石效應”即改革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經發動,便如危崖轉石,非達于平地不止,經濟體制改革初見成效之后,浪潮就會沖擊到法律和政治領域”。依據上述觀點,在中國近代史上引發“轉石效應”的歷史事件是 A.洋務運動 B.辛亥革命 C.戊戌變法 D.新文化運動9.《西方文明史》載:“大約在1660-1789年,西歐智力和文化的歷史經歷了中世紀以來最重大 的變化!逼洹爸卮蟮淖兓敝饕 ①文藝復興運動興起 ②近代科學的誕生與發展 ③啟蒙運動興起 ④浪漫主義文學興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0.1825年,在美國的印第安納州,英國人歐文建立了—個名為“新和諧公社”的社會組織。這里有工廠、農場和學校,每個成員都參加勞動,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權利。“新和諧公社”的出王賊明 A.資本主義福利制度得到發展 B.無產階級開始嘗試建立政權 C.馬克思主義促進了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 D.人們對資本制度的不滿和對社會制度的新探索11.1915年—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觀點說:“德國大哲學家尼采別道德為二類:有獨立心而勇敢者曰貴族道德,謙遜而服從者日奴隸道德。?并認為:“忠孝節義,奴隸之道德也!痹撐牡淖珜懻咦钣锌赡苁 A.陳獨秀 B.魯迅 C.胡適 D.李大釗12.19世紀末20世紀初,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立憲救國、革命救國等各種社會思潮不斷興起,反映出 ①民族危機的加劇 ②救國思想的成熟 ③民族意識的覺醒 ④共和觀念的普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3.下列物證中,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是 A.同盟會會證 B.“紅軍借谷證” C.“大躍進”郵票 D.“公私合營”照片14.塞外重鎮張家口,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從下面兩幅圖中,可以汲取的重要歷史信息是 A.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B.中共革命道路的變化C.中國革命對象的變化 D.中國軍隊性質的變化1 5.煙標和火花反映著時代的變遷。根據圖片信息判斷,下列煙標或火花出現的先后順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1 6.右圖是新中國成立后的五個時期的科技發展情 況(科技成果)曲線圖,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A.“一五”計劃促進了①時期的科技發展 B.“兩彈—星”成果是在②時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時期內沒取得任何成就 D.雜交水稻是在⑤時期取得的重大成果17.“雨霽天晴,萬紫千紅增特色;鳳鳴鶯囀,三通兩制促和平!贝藢β撟钤缈赡艹霈F于20世紀 A.60年代末 B.70年代初 C.70年代末 D.80年代初1 8.以下是在201 1年春廣東某村的村“兩委”換屆選舉中的宣傳標語:“搞好村委會換屆選舉,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公平競爭,接受群眾監督!”“直接選舉村委會,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珍惜民主權利,投好莊嚴一票!”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有 ①村“兩委”換屆選舉是加快我國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大舉措 ②村委會實行的是間接選舉 ③我國民主政治不斷向前發展 ④鄉村基層選舉有利于激發廣大農民的參政熱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9.馬克思曾經說過:“只要英國人把機器應用于—個有煤有鐵的國家的交通上,就無法阻止這個國家也去制造這些機器了!边@說明 A.殖民活動在歷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設性的 B.煤和鐵是—個國家獲得獨立的根本條件 C.殖民活動在客觀上傳播了新的生產方式 D.工業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體系的崩潰20.右圖是1942年7月7日美國郵政總署發行的—枚郵票。對這枚郵票讀最為準確的是 A.見證了美國民主共和政體的建立 B.孫中山和林肯作為中美兩國“國父”深受人民愛戴 C.是為了宣揚美、中兩國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 D.體現了美國“扶蔣反共”的對化華政策21.1949年初,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聲明:“美國現在正以經濟方式向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滲透,因此,我們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對其回擊,以鞏固我們的社會主義陣營!辈牧现械摹懊绹F在正以經濟方式向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滲透”表現為 A.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B.實施馬歇爾計劃 C.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 D.簽署《關稅與貿易總協定》22.“—切權力屬于人民,因而—切權力的表現和運用必須體現人民的意志。當人民的權力被篡奪并被運用來壓迫和奴役人民時,人民完全有權利舉行起義,有權利用暴力來消滅篡權者”。以上材料表明盧梭 A.捍衛人民主權 B.主張開明君主制 C.主張三權分立 D.反對貧富懸殊而不反對私有制23.口號是歷史的濃縮,通過它們可以還原—個真實的歷史。下列口號出現在赫魯曉夫執政時期的是 A.“廢除余糧收集制,擁護固定糧食稅” B.“誰不加入集體農莊,誰就是蘇維埃政權的敵人” C.“開墾、開墾、再開墾”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24.9月13日《浙江日報》撰文指出:目前最有可能出現……的局面,除了美元之外, —種或幾種其他主要國際貨幣將會崛起,歐元和人民幣是主要的候選對象。這反映的實質是 A.政治格局多極化 B.經濟格局多極化 C.科學技術多極化 D.思想文化多元化25.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修正了經典力學體系,并非否定。在相對論中,牛頓三大定律依然正確,只不過在分析問題時還要考慮到相對論的效應而已。以上闡述的相對論與經典力學的關系是 A.各自獨立 B.繼承與發展 C.否定與對立 D.否定與發展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50分。26.(22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 第5表:死者的財產需按其遺囑進行處理。 第3、8表:債權人可將無力償還的債務人,交付法庭判決,直到將其戴上足枷、手銬,甚至殺死或賣之為奴。 第8表:,凡故意傷人肢體而又未能取得調解時,則傷人者也需受同樣的傷害。不過,如有人打斷自由人的骨頭,他須償還300盎司罰金;如被打折骨頭的是奴隸,罰金可以減半。 第11表:禁止貴族與平民通婚。 ——商自《十二銅表法》 材料二 美國(1787年)憲法是人類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將歐洲從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以來有關人類對理性政治的思考變成了現實的政治原則,使這些偉大的思想在政治實踐中獲得發揚光大。 —一《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912年3月,孫中山頒布了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①喲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構建政治體制!s法規定:②“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參議院對于臨時大總統認為有謀叛行為時,得以總員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員之三分天津市和平區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078655.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