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1.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經歷過三個階段,而在第二個階段的后期,又有九品中正制出現。社會學的觀點認為,一個社會能夠創造更多的向上流動的機會,是社會進步的表現。若以此衡量,則中國古代社會進步程度從高到低的排列順序應該是①世官制階段 ②察舉制階段前期 ③九品中正制時期 ④科舉制階段A....太平天國領導人曾對在華的外國使節說:“爾等如幫助滿人,真是大錯,但即令助之,亦是無用的!薄捌蕉〞r不惟英國通商,萬國皆通商,(但)害人之物為禁!边@說明太平天國在外交上A.對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本質有了正確認識 B.主張自由貿易,無論何種商品都不限制C.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外交方針D.奉行獨立自主、反對侵略的外交政策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4. 《金陵十三釵》是張藝謀執導,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的戰爭史詩電影。它講述的是1937年的南京,一座教堂里一個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國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學生、14個躲避戰火的風塵女子及六個殊死抵抗的軍人和傷兵,共同面對日軍大屠殺的故事。下列對當時抗戰形勢的敘述正確的是A.國共兩黨開始由對峙走向合作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已正式形成C.日軍占領南京,抗戰進入相持階段D.國民黨在正面戰場消極抗戰①是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 ②代行全國人大職權③是中國共產黨、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的政治協商機構 ④是不可或缺的國家權力機關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雅典民主“這種專政可以調動一切能夠調動的力量,在需要的時候,它以絕對真理的面目向少數派和少數意見呼嘯著壓過去,轟然一聲,連呻吟都一并埋在塵土之中!辈牧险J為雅典民主A.是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B.是一種直接民主C.易形成集體暴政? D.是少數人的民主A.社會地位較低 B.權力受內閣制約C.受多方面監督 D.不掌握國家實權8.《國際關系的三重鏡像》中將二戰后國際關系的演變概括為“見山是山界線分明見山不是山世界變平見山還是山利益優先”三重鏡像。由“界線分明”到“世界變平”的標志是A.不結盟運動B.美、日、歐三足鼎立C.蘇聯解體 D.中國開展多邊外交下列圖片反映了中國古代經濟文明的部分成果,這些成果出現的先后順序是A.B.C.D..讀下表。表中年代1到年代2數據變化所反映的是歷史現A.鴉片戰爭后通商口岸的開放 B.洋務運動期間近代工業興起C.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限制D.民國初年民族工業短暫春天11.某歷史興趣小以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與1953年為題,搜集以下資料,正確的是 中國政府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共中央提出社會主義工業化的主張一五計劃開始實施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A.B.C.D.12.《城南舊事》是一部自傳體小說,描繪了20世紀20年代北京城的社會風貌,曾被評選為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下列情景可能出現在小說中的是A.主人公去教堂參加新式婚禮 B.《義勇軍進行曲》成為流行歌曲C.兒童在東交民巷胡同里玩耍 D.人們通過電視觀看《定軍山》13. 對下圖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陸地(南極洲除外)面積的比例(%)變化的解讀,不正確的是A.第段進行殖民擴張的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B.第段加緊殖民擴張的主要是荷蘭、英國、美國等C.第段成為最大的殖民帝國是英國D.第段說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把殖民擴張推向頂峰A.西方國家大蕭條是蘇聯實現工業化的先決條件B.蘇聯30年代初的工業化依賴于西方大國的支持C.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加速了蘇聯的工業化建設D.學習西方技術是蘇聯實現工業化的有效途徑15.下圖是《金磚五國世界分布圖》。3月27日,第五次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上決定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籌備建立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庫,并成立工商理事會。對金磚國家銀行成立理解的是 金磚國家銀行成立后,能夠打破當前布雷頓森林體系標志著金磚國家的合作從宏觀的政治合作走向了經貿方面具體務實的合作對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減少過度依賴西方國家主導的金融機構的現狀會起積極作用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將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外成立的具有全球影響的金融機構A.B.C.D.16.墨子主張“尚同”,認為天下大亂的原因是沒有共同的“義”,這種主張作用與下列哪些思想家觀點相似A.韓非子?董仲舒 ?B.韓非子 孟子 C.老子? 董仲舒D.荀子莊子17.以下為傳統啟蒙課本(左)和晚清新式課本(右)內容舉例。從中可以看出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第三十六課 ?運動會學堂有體操一科。所以重體操也。每年于一學期內,開運動會一次……蓋于游戲之,寓競爭之意,即以助體育之發達焉。①傳統課本注重學生文學修養 ②新式教育注重實用知識和技能③進化論思想已影響中國 ④新式教育拋棄了中國傳統文化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A.推翻北洋軍閥統治 B.實行全民族抗戰C.完成民主革命任務 D.宣傳新三民主義19.A.....4月中央電視臺向全世界推出《探潮亞馬》直播特別節目,這也是全球電視媒體中第一次立體化、全景式直播呈現亞馬孫大潮的壯觀場景。亞馬孫大潮的壯觀場景除了地理因素外,下列哪些理論也能作出科學的解釋 A.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定律等物理學定律B.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C.普朗克的量子論D.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分)史料研讀、專題探究、問題比較和綜合評論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專題探究(1)請分別列舉春秋戰國時期私學文化中民本思潮和宋元明清時期市民文化在藝術方面的主要表現(分)史料研讀 ——朱英《辛亥革命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遷》(2)研讀材料后,你認為《申報》對辛亥革命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2分)從文明史觀和全球史觀的角度,你對辛亥革命分別有怎樣的評價?(分)綜合評論()20世紀初期是中國由沉淪到上升的轉折時期,列舉這一時期體現沉淪、上升的重大歷史事件各一例(2分).(分)金融學專家陳志武教授曾提出一個命題:“掠奪對西方的崛起貢獻有多大?”他指出,當前中學和大學的歷史教育中認為:“西方的興起靠的是掠奪,然后才有金融的發達,科技的進步,才有今天的現代化,即掠奪在先,發展在后!比欢愔疚浣淌趫詻Q予以否定并論證兩點:一是在16世紀西班牙從美洲掠奪金銀之前,西歐商業銀行的發達程度已經非常高,足以解決跨國貿易支付問題。二是如果西方的興起或者崛起靠的是掠奪,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奪沒有留下任何東西?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陸并從拉美掠奪了大量金銀的西班牙從17世紀就開始沒落?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資源沒有讓當今的中東國家成為世界強國?如果掠奪在先,發展在后的觀點成立的話,那顯然忽視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在商業、金融、文化、科技及相關制度方面的發展,也沒有認識到古希臘羅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這些發展給西歐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實力。 ——《歷史教學》.2評材料中關于“掠奪”與“西方崛起”關系的觀點。(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觀點展開討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世界,才是中華民族振興之道。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從馬尼拉(菲律賓)返回的廣東商船,帶來了大量的白銀。當時西班牙殖民者把墨西哥和秘魯的銀元運到馬尼拉,以購買廣東商船攜往的生絲及其他貨物。 ——摘自《廣東對外貿易資料匯編?明清卷》(1)據材料一,指出明清時期廣東海外貿易有何新變化。(2分)材料二 下圖為1850~1913年歐洲對外投資趨向圖。(2)面對歐洲經濟擴張的巨大沖擊,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先進中國人是如何應對的?(3分)材料三 下圖為《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示意圖(局部)》?(3)據材料三,指出江蘇對外開放格局是怎樣逐步形成的。(2分)材料四 近代以來,中國曾錯失了很多歷史機遇,但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國卻踏著歷史的節奏,一步也沒有落空,逐漸融入世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督洕蚧c現代中國》(4)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是怎樣踏著“節奏”逐漸融入世界的,并分析其原因。(6分)24.(10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日本歷史學家德富蘇峰認為,憲法發布前后的時代是日本新舊時代的轉變時期。雖然日本人已告別了舊日本,卻尚未到達新日本,已擺脫了專制統治,卻尚未進入自由世界。 ——湯重南等主編《日本帝國的興亡》(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日本人己告別了舊日本,卻尚未到達新日本”?(6分)? 材料二 他們卻下意識地執行起日本文化傳統中的“選擇原理”,將“西方文明”中不符合“日本國情”的若干“重要部分”予以剔除,而這些很可能就是“西方文明”(實際上是現代文明)中的精髓所在。事實上作為現代化的后起者,德意志帝國只是個發育尚未完全的“現代”社會,而日本“向西方學習”,最終落實到以德國為榜樣,這不可不說是一個巨大的失誤。 ——錢乘旦《尋找現代化的楷模:論明治維新的失誤》(2)材料二中作者認為日本明治維新“是一個巨大的失誤”的依據是什么?此“失誤”對日本的政治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4分)25.【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0分)拿破侖說:“我有一件功績是永垂不朽的,這就是我的法典。”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制定這部法典好比建筑一座金字塔,其中一些巨石幾乎全是波拿巴親手砌江蘇省鹽城某重點中學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079382.html
相關閱讀: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