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東新區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抽測試題(歷史)考生注意:1.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2.本考試設試卷和答題紙兩部分,所有答案必須做在答題紙上,做在試卷上一律不得分。一、 選擇題(共75分)以下每小題2分,共6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漢穆拉比法典》得以流傳于今世,主要得益于A.兩河流域的區位優勢 B.楔形文字的保存解讀C.漢穆拉比的文治武功 D.古羅馬人的繼承傳播2.右圖所示古文明的共同點是A.均發源于大河流域B.都曾有一神的信仰C.曾經使用楔形文字D.因外族入侵而中斷3.古代,某地區流行人死后不僅要保存好遺體,還要在棺蓋上刻上死者的肖像,并建筑大型的陵墓。據此推測影響這一葬俗的主要觀念是A.君主專制 B.來世信仰 C.死者為尊D.天人感應4.右圖描繪的是公元前5世紀下半期發生的一次政治集會。若為講演者配上演說詞,較為恰當的是A.我們要為民主政治而戰B.任何人都可以擔任國家公職C.基督降臨人間就是為拯救人類D.“奧古斯都”就是我們的救世主5.小華在某博物館看到一座史前城址復原圖:有城垣、宮殿等大型夯土建筑,不同大小的墓葬,大型窖穴,以及土鼓、石磬等禮樂重器。據此可推測當時A.處于石器時代早期,以采集和漁獵為生B.進入農耕社會初期,同耕共居集體生活C.屬新石器時代后期,已經具備國家雛形D.從“公天下”轉為“家天下”,世襲代替禪讓6.恩格斯在評述中世紀大學時曾經說到:“因為有了大學,所以一般教育,即使還很壞,卻普及多了!碑敃r,“一般教育”得到普及的主要原因是A.擺脫教會控制 B.師生自由探索C.商品經濟發展D.市民階層產生7.西洋論中國史的著作通常自商朝開篇8.右圖是山東嘉祥縣漢代畫像石上的黃帝像,從史料價值看,該文物A.是研究黃帝生平的第一手資料B.可以證實漢朝人信奉黃老之學C.可作為研究漢代社會生活的史料D.與《史記》相印證,證實上古史9.秦皇漢武是中國古代兩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其共同點是A.結束分裂局面,創建統一帝國B.對內控制思想,對外抗擊匈奴C.取締諸侯王國,加強中央集權D.依賴丞相決策,強化君主專制10.國家郵政局計劃發行一套《絲綢之路》郵票,如果要舉行原地郵票首發式,可選擇在A.廣州 B.寧波 C.西安 D.北京11. 觀察下面的連環漫畫,它所反映的政治現象發生在A.北宋 B.南宋 C.明朝 D.清朝12.孝文帝曾頒旨規定:“凡士民三十歲以下者均須屏絕北語,具從正音”。旨中的“正音”是指A.平城鮮卑語 B.中原漢語 C.洛陽鮮卑語 D.北方胡語13.胡老師以情景劇的方式描述了某項制度下的現象:披甲執劍的騎士,深溝高壘的城墻,飲酒高歌的貴族,坐擁地租的領主。該制度是A.雅典城邦政治 B.西周封邦建國 C.西歐封建制度 D.近代君主專制14.根據所學知識,表格①②處應分別填上A.統一文字/唐宋B.統一度量衡/北宋C.建立郡縣/南宋 D.百家爭鳴/宋明15.中國歷史上曾多次掀起變法與革新運動。就結果看,達到改革者預期目標的是A.商鞅變法 B.王安石變法C.洋務運動D.清末新政16.下表是春秋戰國時期平民任官統計表,它反映了 年代(公元前)已知任官人數平民出身人數平民出身所占百分比772-6331302922632-5432235726542-4641634930463-344774153343-2211206756A.分封制度的崩潰B.推舉制度的成效 C.社會階層的變動D.科舉制度的影響17.基督教創立之初就對廣大下層民眾產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其主要原因是A.該教獲得羅馬統治者的認可和推崇B.耶穌以偉大信念和行動感動了廣大民眾C.該教主張正義、平等、博愛、互助D.羅馬法維護富裕者利益,奴隸處境惡化18.霍布斯認為“統一在一個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稱為國家!粋最壞的政府也勝過沒有政府。”在霍布斯看來,這種“人格”的形成,可以通過A.自然獲得B.訂立契約C.軍事壓服D.權謀欺詐19.據學者研究,羅馬帝國政府除元老院外,其行政官員不過40人,但卻能維系一個環地中海大帝國的統治達數百年。創造這一歷史奇跡的關鍵是羅馬帝國A.地理位置較優越,商貿發達 B.崇尚法治并有完備的法律C.推行義務兵役制,全民皆兵 D.發揮了基督教的統治作用20.據史載:中世紀后期西歐某些城市的市民取得特許狀而得以選舉市長,設置市議會及成立法庭,實行自治。市民的特許狀主要來自A.法蘭克國王 B.封建領主 C.等級代表會議D.基督教會21.小吳同學研究劉知?和章學誠,準備撰寫一篇報告。其選題較為恰當的是A.著名的傳記史家B.杰出的史學理論家C.卓越的通史專家 D.“兩司馬”的傳人22.右圖是小李籌備歷史課本劇的企劃書,由內容推斷,最可能出現的情境是A.自本朝開始,議政于政事堂B.崇禎帝已死,即日改國號“大清”C.凡“悖逆”和“違礙”書籍,應燒毀D.今后閣臣有涉外事宜可與總署協商辦理列強在華投資統計表時期工廠數資本(千元)1840-1870728021870-18941648291894-191313610315323.觀察右表,導致該時期數字呈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A.英法聯軍攻占北京B.甲午戰爭簽訂《馬關條約》C.列強在華劃分勢力范圍D.維新變法引進外國資本24.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在學說上有師承關系,他們關注的共同點是A.認識世界本源 B.思考上帝存在 C.探討法律人生D.追溯歷史記憶25.近來,有人質疑“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說法,認為“發現”一詞對某些人而言并不公平,因為它忽略了他們的存在。“某些人”是A.美洲土著 B.日耳曼人 C.奧斯曼人 D.非洲黑人26.今天的民眾獲得自由表達意見、暢所欲言、不受嚴密的控制的觀念與權力,主要得益于A.羅馬法系 B.文藝復興 C.宗教改革 D.啟蒙運動27.15世紀后半期,阻礙傳統的地中海貿易路線,迫使歐洲航海家探尋通往東方新航路的是A.東羅馬帝國 B.奧斯曼帝國 C.蒙古帝國 D.俄羅斯帝國28.文化的內涵大致可以分為器物、制度和理念三個層次。下列有關文化傳播的敘述,最接近“理念”層次的是A.漢代通過絲路貿易將中國的絲綢西傳B.日本派人學習唐朝文字、儒學與佛經C.蒙古西征將中國火藥傳入西亞與歐洲D.美洲的番薯、玉米等在明代傳入中國29.辛亥革命后,孫中山在寫給好友的信中說:“而吾黨之三民主義,只達其一,其余兩主義,未能施行。”當時他認為未施行的應該是A.民族主義和民權主義 B.民主主義和民權主義C.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D.民主主義和民生主義30.右表是小張準備研究的一個歷史專題,與該表內容相關的專題是A.工業革命拓展B.列強瓜分亞洲C.遏制社會主義思潮蔓延D.化解基督教與佛教矛盾以下每小題3分,共15分。每一選項的分值可能為0、1、1、3分,選出最佳一項,多選不得分。31.古代雅利安人詩歌《梨俱吠陀》記載,人是從普魯沙巨人身體不同部位產生出來的:從口中產生出婆羅門,手臂產生剎帝利,大腿產生了吠舍,腳產生了首陀羅。據此可以推斷出A.雅利安人盛行團結平等觀念 B.雅利安人已經分化出現等級C.印度宗教情愫已經非常濃厚 D.古代印度社會與生活的信息32.在已出土的商代青銅器中,相當多的是酒器。由此可以A.推斷商代的農業生產比較發達B.印證文獻記載商人飲酒之風盛行C.佐證商朝是亡于貴族酗酒而致政治腐敗D.證實《史記?殷本紀》“(紂王)以酒為池,按示例填寫表格。(6分)(2)簡要評述的。(6分)Tana)到中國,你旅行的道路是很安全的,據走過這條路的商人說,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都是安全的!袊泻芏嗟某鞘泻褪墟。其中最特殊的就是它的都城,這里聚集了大量的商人,有大量的貿易……無論商人們攜帶多少銀子遠去中國,中國的君主都會從他們手中拿過來納入國庫。對帶來白銀的商人,他們用紙幣與其兌換!眠@種錢,你可以購買絲綢和其它你想買的商品。這個國家的所有人都一定會接受它!缎氯蛲ㄊ贰547頁問題:(1)1340年的中國處于哪個王朝統治?(1分)(2)當時商人到中國經商有何利弊?(5分)(3)100多年后,商人若依據本書再到中國去可能會遇到哪些新風險?(4分)39. 變與不變有學者認為“我們鴉片戰爭以前的中國史,幾乎是千年未變而鴉片戰爭后,則幾乎是十年一變。問題:(1)這項物品最可能是( )(2分)A.茶葉 B.鋼鐵C.棉花 D.羊毛E.機械(2)結合所學,此表可以透視出英國和世界正發生著怎樣的改變?(7分)41. 最后懿旨前因民軍起義,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涂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持,商輟於涂,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立憲共和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圣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陳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閑,優游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民軍起義懿上海市浦東新區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抽測試題(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01132.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十二校”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