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一中高三—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歷 史 試 題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題1.5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漢書?武帝本紀》記載:元封元年春,武帝登臨嵩山,隨從的吏卒們都聽到了山中隱隱傳來了三聲高呼萬歲的聲音。所以“山呼”萬歲后來就成為臣子朝見皇帝的定儀!吧胶簟比f歲實質上是要宣揚( )A.大一統 B.天人感應 C.君權神授 D.強化中央集權2.有人認為,與漢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為解決皇權和相權的矛盾提供了一種較為科學的方式。所謂“科學”實質上是指( )A.通過分散相權保證皇權獨尊,又通過合理分工調動了宰相的積極性B.三省的長官各司其職,分工較為科學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過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個科學的行政體系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3.中國古代的官衙機構,官職名號各有淵源!按淌贰庇小笆〔熘螤,黜陟能否,斷治冤獄”之意,“行省”以“行中書省”得名,巡撫則以“巡行天下,撫軍按民”而名。從名稱來源看,“行省”是( )A.中央的派出機構 B.皇帝的秘書機構C.地方的自治機構 D.朝廷的朝貢藩屬 古代雅典民主制實行抽簽選舉、輪番而治,這一做法有利于全體雅典人參與國家管理提供了公民參與政治的均等機會確保了公民大會決策的公正無私忽視了參與政治者的能力與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5.恩格斯指出:“羅馬法……包含著資本主義時期的大多數法律關系”,是“商品生產者社第一個世界性法律”。下列表述符合材料所表達的含義是A.羅馬法是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法典B.羅馬法是帝國統治的有力地柱C.羅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羅馬法是近代美國家的立法基礎A.贊賞,德國保留了專制主義傳統且成為強國,這是清王朝向往的B.否定,讓國民尚武、“無不以服從為主義”,有違中國傳統禮教C.否定,國民享有參政權利“有獨立之心”,不利于加強專制統治D.贊賞,德國用武力實現了國家統一和富強,并在一戰中取得主動7.馬克思在評論鴉片戰爭時說,“在這場決斗中,陳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義,而最現代的社會的代表卻是為了獲得賤買貴賣的特權——這真是任何詩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種奇異的對聯式悲歌!睋,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陳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度的清政府 B.“賤買貴賣的特權”說明英國侵華與鴉片無關C.“對聯式悲歌”是指中英兩國在戰爭中兩敗俱傷D.最現代的社會的代表”體現出人類的正義和道德8.觀察油畫《井岡山上》,該畫描繪了毛澤東率軍隊到達井岡山的場景。當時毛澤東站在井岡山上正在思索的是( )A.如何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旗的革命道路B.如何把蘇聯的指導落到實處C.如何盡快建立新統一戰線D.如何盡快同黨中央取得聯系9.列寧認為,“勝利的社會革命至少要有兩個條件: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和無產階級準備成熟。但是在1871年這兩個條件都不具備!毕铝邢嚓P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列寧認為革命的勝利與否受到主客觀條件的制約B.列寧認為巴黎公社最終失敗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C.列寧認為1871 年是革命條件成熟與否的分水嶺D.列寧的總結對無產階級革命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10.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這一規定反映出當時( )A.人民政協代行全國人大的職權B.人民政協已成為統一戰線組織C.民主革命的任務已經徹底完成D.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已建立起來11.“周恩來的發言在措辭和內容上都是標準的中共式的宣傳,但與會各國都相信周的蠱惑宣傳,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覺到了這么一種可能,即美國對印度支那的任何公開干涉,都將導致中國對亞洲事務的公開干涉,真使人頭痛!”上述言論最有可能出自( )A.新中國成立時美國官員對新中國的評價B.美國官員對《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評價C.出席日內瓦會議的美國官員對中國的評價D.美國官員對萬隆亞非會議上周恩來的評價12.約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當今國際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盤三維空間的國際象棋:頂部的軍事力量大致是單極的,中部的經濟力量是多極的,底部包括眾多的國家和非國家行為體(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 )A.同蘇聯時期相比,俄羅斯的經濟實力下降,軍事實力并未削弱B.冷戰結束后,美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都保持著異常明顯的優勢C.國際力量分布十分復雜,可以說世界多極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D.從某些程度看,“單極世界”和“多極世界”都是比較準確的說法-1-13 高三歷史(文)1、2、3組 1、2、3組 1 (雙) 考13.“古代文化常以耒耜來稱犁。從單純依靠人力耕作轉變為利用畜力拉犁,是農業史上的一次革命性進步!惫糯袊r業由牛耕代替耒耜大約開始于( )A.商周時期B.春秋時期C.秦漢時期D.魏晉時期14.我們一般將材料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后者是指經過后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研究中國古代絲織業的發展情況時,不可以作為第一手史料的是( )A.考古學家在河南安陽墓葬中發現的商代玉蠶B.甲骨文中有“蠶”、“!、“絲”等文字C.《詩經?衛風》寫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D.劉克祥《簡明中國經濟史》記載:“商周時期的蠶桑生產和紡織手工業已相當發達”15.以下是電視劇中西漢長安“市”的場景,其中不符合歷史真實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圍墻 B.“市”里有專職管理的官員C.“市”門內外店鋪林立 D.晚上“市”門緊閉16.唐太宗對房玄齡說:“脫設此官員,以待賢士,工商雜色之流,假令術?儕類只可厚給財物,必不可超授官秩,與朝賢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碧铺谠诖藦娬{的是( )A.授予商人官職B.準許商人入仁C.歧視商人階層D.主張四民平等1.意大利航海家歌倫布和西班牙王室義定的條件是歌倫布若在東方開疆拓土則可自任總督,但土地財富的9/10要歸西班牙國王 。這反映了哥倫布遠洋航行的本質在于( )A.發財致富B.傳播宗教C.殖民掠奪D.海洋探險18.150年,美國駐廈門領事說:“這里對棉織品的需要,和在廣州、上海一樣,長期受到限制!边@從本質上反映了A.自然經濟的封閉性 B.自然經濟的分散性C.中國開放程度不高 D.美國棉織品價格高.列寧提出“迫使共產主義的敵人來建設共產主義,……要迫使資產階級專家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來建設我們的大廈”。據此蘇俄采取的措施是 A.實行固定糧食稅 B.實行工業國有化 C.允許資本家經營部分企業 D.允許自由貿易.1935年,美國總統羅斯福說:“(政府)如果對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顧,不能為壯者提供工作……聽任無保障的陰影籠罩每個家庭,那就不是一個能夠存在下去,或者應該存在下去的政府!鄙鲜鲅哉撝饕塾 ①緩和社會矛盾②降低失業率③提供社會保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C.大煉鋼鐵,信心膨脹D.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建立.20世紀50年代,中國農村流傳著一首歌謠:天上多少星,小孩數不清;全民蓋土爐,神仙數不清。材料所述現象產生的影響是A.加快了工業化步伐 B.提高了生產效率C.超越了生產力發展水平 D.破壞了國民經濟24.當今世界最成功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歐盟,起步于煤鋼共同體建立,發展于歐洲經劉共同體,再到歐洲聯盟。從發端來看,起關鍵作用的因素是A.美國力促法德聯盟B.法德政治家遠見卓識C.蘇聯咄咄逼人威脅D.法德意三駕馬車內聯.改革開放使我們先后沖破了“個人崇拜”“計劃經濟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內容明確體現出打破“所有制崇拜”的是A.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B.建立現代企業制度C.中共“十五大”明確了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地位D.鄧小平南方談話闡釋姓“資”還是姓“社”問題.學者認為:“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發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發生在這個時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網絡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場化的變革!薄叭蛳蚴袌龌淖兏铩笔侵 A.多數國家實行了市場經濟體制 B.生產和貿易全球化 C.世界市場一體化 D.國際分工日趨成熟.從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終貫穿的一條思想主線是( )A.從個人的道德修養入手建設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B.人不分貧富貴賤都有受教育的資格C.人皆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過后天學習,可以使小人變為君子,普通人成為圣人30.《漢書?藝文志》在評價戰國時期的某一學派時說:“蓋出于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執本,清虛以春秋戰國諸子百家著述各異,但都是社會變遷,各自提出挽救時弊的主張。墨子主張國家應節用,不要浪費。孟子強調劃定土地經界。商鞅主張制定阡陌。對于以上三位學者的主張,以下說明何者較為適當? A.三者立論相同,都站在維護統治者利益的立場B.三者立論相同,都是基于維護農民利益的立場C.三者立論互異,但同樣是以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做考慮D.三者立論互異,且不是根據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做考慮32.當讀到 :條件一:科舉產生的士大夫們,注重道德文化修養,注重氣節,對儒家經典大義不斷探究成為時尚。條件二:學堂上老師領讀:“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庇纱伺袛嗟贸稣_答案是( )A.“百家爭鳴”時儒學廣泛傳播 B.西漢對儒學加以推廣,并成為文化的主旋律C.宋明理學對儒學發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躍的局面出現33.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一書中寫道:(明清)在這個時期,在某些方面,中國的文化有了山東省鄄城一中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01861.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