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共30個小題,每題2分,共60分)1.秦滅六國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稱“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 宣揚托古改制 B 承襲華夏傳統 C突出個人功業 D標榜君權神授2.下圖是中國某一朝代都城內中樞機構的分布示意圖。 該都城( )A 唐長安 B 宋開封 C元大都 D 明北京3.清雍正年間,軍機處設在皇宮內,與皇帝日常生活辦公地毗鄰。軍機大臣多從“親臣重臣”中遴選,任命諭旨通常說,命某人“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或“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材料中未能體現出( )A 在軍機處辦理要務易于保密 B軍機處官員便于皇帝宣召C軍機處官員按才德標準遴選 D 軍機大臣多為臨時差遣性質4.合理的制度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進了社會公平的是( )A科舉制 B 分封制 C 世襲制 D 行省制5.歷史是復雜的,有時吸取前人的歷史教訓會導致新問題的產生,下列史實能佐證這一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漢推行郡國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漢啟用布衣將相C隋二世而亡,唐廣招賢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實行寬簡舒緩法令6.右圖是三國鼎立形勢圖,其中魏國所轄地區是( )A① B② C③ D ④7.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嚴格的等級規定?脊棚@示,戰國時期,秦國地區君王墓葬規模宏大,其余墓葬無明顯等級差別;在經濟發達的東方六國地區,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級差別明顯。這表明 A.經濟發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維系的關鍵 B.分封制中的等級規定凸顯了君主集權 C.東方六國仍嚴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D.秦國率先消除分封體制走向集權統治8.柳宗元?封建論?載:“時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這一論斷的歷史時期是( )A秦朝 B西漢 C南北朝 D唐朝9.宋朝形成了“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的局面,這反映出( )A宰相職權范圍擴大 B專制皇權達到頂峰C君權對相權的制約 D中央對地方控制加強10.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制定的?海關進口稅則?確定進口貨物稅率為7.5~27.5%,這廢止了近代某一條約的相關規定,這一條約是( )A ?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 ?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11.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蘇、湖北、直隸等地教案頻發,民間傳言,“或稱教堂拐騙人口,或稱教堂挖眼剖心,或稱教堂誘污婦女”,此類傳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許傳教士在華傳教 B民眾與外國勢力的矛盾加劇C普通民眾受教育程度較低 D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12. “島寇荼毒,痛及滇西,誰無血氣,忍棄邊陲,桓桓將士,不顧艱危,十蕩十決,甘死如飴,瘞忠有壙,名勒豐碑,懔懔大義,昭示來茲,”這段碑文紀念的是( )A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B中國遠征軍第八軍C中國人民解放軍 D中國人民志愿軍13.重慶海關稅務司報告中記載的大足縣余棟臣起義布告稱:“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誰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詐稱通商傳教,自道光以來焚我皇宮,滅我屬國,既占上海,又割臺灣,強迫開埠膠州,竟欲瓜分中國,”這次起義應該發生在( )A1851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6年14.在遭到中國軍隊打擊之后,侵華日軍某部在一份報告中稱:“其上級干部多為經驗豐富干練之士,其統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對分散于廣闊地區之多數小部隊巧妙的指揮運動,必須矚目,”上述評論所指的戰役應是( )A太原會戰 B平型關戰役 C百團大戰 D武漢戰役15.與辛亥革命相比,國民革命運動對中國近代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B最廣泛地發動了人民群眾C建立了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16.1948年6月,華僑領袖馮裕芳等人發表的聲明中說:“一年以前,都市里許多不關心政治的上層人物,表示并不反對國民黨打共產黨,但希望早一點打完共產黨,快點給他們和平,現在呢,他們改變了,他們希望共產黨早點打完國民黨,快點給他們和平,”導致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這些“上層人物”( )A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失望 B受到?國內和平協定?的影響C對政治局勢缺乏正確判斷 D看到國民黨軍隊主力已被消滅17.甲午戰爭后的“公車上書”與巴黎和會時的五四運動都是愛國救亡運動,但兩者的規模與影響差別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覺醒程度與群眾基礎不同 B外交失利導致的損害程度不同C大眾傳媒發展水平與方式不同 D列強攫取中國利權的手段不同18.下圖是中國近代史上某革命組織機關刊物的書影, 該組織是( )A興中會 B光復會 C強學會 D同盟會19.1946年7月,毛澤東在?以自衛戰爭粉碎蔣介石的進攻?的指示中說:“暫時放棄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為了取得最后勝利……此點,應使全黨和全解放區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準備,”據此,這一時期人民軍隊采取的主要作戰方法是( )A游擊戰 B攻堅戰 C陣地戰 D運動戰20.辛亥革命爆發后,美國某報報道:“如果中國成功地按美國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個聯邦共和國,由在歐美留過學的具有西方觀念的人任領導,日本將不再是東方最西化的國家,”此后建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與該報道的設想相符的是( )A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個聯邦共和國 B 臨時政府基本按照美國政體原則架構C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亞洲最西化的國家 D民國臨時大總統都有西方民主觀念21.1913年,某身著日式服裝的革命黨人途遇一老農,老農詢問其國籍,某稱“予中華民國人也”,老農“忽作驚狀,似絕不解中華民國為何物者”,當被告知亦為中華民國人時,老農茫然惶然,連聲說:“我非革命黨,我非中華民國人,”這表明( )A國內民眾的反日情緒強烈 B革命黨人處于不合法狀態C辛亥革命對農村影響有限 D農民階級不支持辛亥革命22.美國總統在?致蔣介石并轉重慶人民的信函?中說:“為向中國人民——尤其重慶市民——對于聯合國家作戰努力之偉大貢獻表示敬意起見,茲特附呈紀念狀一幀,貴國人民對于侵略者之堅強抵抗,已為貴國之友人樹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實發生在( )A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 B國共十年對峙期間C 國共第二次合作期間 D國共全面內戰期間23.古羅馬法學家蓋尤斯記述過一個案例:有人砍伐鄰居家的葡萄樹,被告上法庭,原告雖提供了確鑿證據,卻輸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辯論中把“葡萄樹”說成了“葡萄”,而?十二銅表法?只規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樹木”應處以罰金,該案例說明當時在羅馬( )A不重視私有財產的保護 B法律具有形式主義特征C審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審判結果取決于對法律的解釋24.“十二銅表法自從定下來之后,有些條款甚至一直保留下來,到羅馬后期仍然有效,羅馬人后來對這一古代法典有一種引以為傲的感情,十二銅表法的語言也成為后世法典語言的典范,”這段論述表明?十二銅表法?( )①適用于整個羅馬帝國 ②成為羅馬成文法的起點、蹖笫懒⒎ㄓ绊懮钸h、軜酥局_馬法體系形成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25.公元前509年,羅馬進入共和國時期,這一時間也可表述為( )A公元前5世紀初 B公元前5世紀末 C公元前6世紀初 D公元前6世紀末26.梭倫在抒情詩中表達了實行民主改革的原則:“我所給予平民的適可而止,他們的榮譽不減損也不增多,即使是對那些有財有勢的人也一樣,我不使他們遭受不當的損失,”在梭倫看來,政府應當( )A捍衛平民的權利 B兼顧平民和貴族的利益C維護貴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貴族的要求27.費城會議召開前,華盛頓說:“事實已經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強制力量的干預,哪怕是為人們的利益而設計的最好的制度,也難以得到很好的采納和執行,”這表明他主張 ( )A維護邦聯制 B加強中央權力 C鞏固聯邦制 D保障各州的權利28.下列憲法中,賦予議會制約政府的權力最小的是( )A1787年美國憲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C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D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9.17世紀英國革命期間產生了一個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個人的專制開始,卻造成了另一個人的獨裁,這里的“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分別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倫威爾 B查理一世、克倫威爾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30.1792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十條修正案規定:“憲法未授予合眾國、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力,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該憲法修正案確立的新體制是( )A代議制 B分權制 C共和制 D聯邦制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其中31題14分,32題26分,共40分)31. (14分)中國共產黨成立90年來,經過不懈探索與奮斗,取得了輝煌成就,據右圖,回答第(1)題。(1)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據地分布范圍變化的特點?(6分)(2)抗日戰爭期間,陜甘寧邊區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國共產黨在這一時期為中國革命作出的貢獻?(8分)32.(26分)美國獨立后成功地進行了制度創新,其憲法在中央政府的權力構建中體現了三權分立的原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眾議院……有彈劾(違法失職的總統、副總統和高級文官)的全權……參議院有審訊一切彈劾案的全權……凡必須經參議院及眾議院一致同意的命令、決議應經總統批準……經參議院的協議及同意,并得該院出席議員三分之二贊成時,總統有權締結條約;總統提出大使、公使、領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眾國政府其他官吏,經參議院的協議及同意時任命之…… 【新課標版】高二下學期第三次月考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05908.html
相關閱讀: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廣東省“十二校”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