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9屆高中畢業班第三次診斷性檢測理科綜合生物部分
465426352593653
理科綜合共30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1.生物試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1至2頁,第Ⅱ卷3至5頁,共90分。
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在規定位置粘貼考試用條形碼。答卷時,考生務必將答案涂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無效?荚嚱Y束后,只將答題卡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項:
1.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
2.本卷共7題,每題6分,共42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在人體內,下列物質或結構不參與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是
A.激素 B.抗體 C.遞質 D.受體
2.某些治療孤獨癥的藥物中含有一種激素—催產素,它是由下丘腦合成的一種單鏈
九膚化合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催產素含有C、 H、O、N四種元素,且含有9個膚鍵
B.孤獨癥患者直接口服適量催產素,可以有效地緩解癥狀
C.下丘腦中有些細胞不僅能夠分泌激素,而且能傳導興奮
D.催產素參與的調節過程具有范圍較小、時間較長等特點
3.免疫調節在維持穩態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關于免疫的敘述錯誤的是
A.體液免疫過程中,T細胞會產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細胞
B.病毒侵人細胞前,體液免疫可使部分病毒失去侵染能力
C.在細胞免疫發揮作用后,通常需要抗體來協助消滅抗原
D.體液免疫針對細菌病原體,細胞免疫則針對病毒病原體
4.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才能維持其生長和增殖。最新研究發現,如果限制體內谷氨酞胺(一種氨基酸)的含量,就可以使癌細胞無法正常吸收葡萄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癌細胞的形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但遺傳物質沒有發生變化
B.癌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是由于谷氨酞胺減少而導致的
C.癌細胞在增殖過程中正;蛲蛔優樵┗蚝鸵职┗
D.癌細胞在合成吸收葡萄糖的載體蛋白時可能需要谷氨酞胺
5.右圖表示真核細胞中某基因表達過程的一部分,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圖示mRNA中起始密碼子位于RNA鏈上的左側
B.mRNA上決定甘氨酸的密碼子都是GGU
C.圖示過程中堿基的配對方式有A-U,C-G,A-T
D.圖示過程的正常進行需要ATP和RNA聚合酶
6.多巴胺是某些神經元之間傳遞信號的一種遞質,它會刺激大腦中的“獎賞”中樞,使人產生愉悅感,多巴胺起作用后會被轉運載體運回細胞?煽ㄒ蚴且环N神經類毒品,其作用機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多巴胺的釋放要依賴膜的選擇透過性,不消耗能量
B.多巴胺與受體結合后,突觸后膜電位變為外正內負
C.可卡因可阻止多巴胺回收,使突觸后神經元持續興奮
a可卡因與多巴胺競爭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而干擾信息傳遞
7.科學家在研究昆蟲甲和昆蟲乙的關系時,獲得實驗結果如下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比較①③⑤組的實驗結果可知昆蟲乙更適應高濕度環境
B.在溫度比較低的環境中,昆蟲甲的競爭能力大于昆蟲乙
C.昆蟲乙與昆蟲甲相比,昆蟲乙防止水分散失的能力更強
D.在高溫環境中,昆蟲甲通過突變會使基因頻率定向改變
第Ⅱ卷
注意事項:
1.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2.本卷共4題,共48分。
8.(8分)圖甲表示某生態系統中各成分之間的聯系,圖乙是一定時間內某生態系統中幾個種群數量變化的曲線。請據圖回答:
(1)用字母和箭頭表示出圖甲中的食物鏈 ,食物鏈上相鄰物種之間存在復雜的信息傳遞,其作用是調節 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2)圖甲中流人D的總能量小于F獲得的總能量,主要原因是F獲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還有部分能量被圖甲中的 (用圖中字母表示)所利用,這類生物屬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的
(3)圖乙中的③相當于圖一甲中的 ,其數量在a~b下降的原因是 。據圖乙分析,若消耗植物1000 kg,生物①最多可增加 kg。
9.(12分)成都地區的春季陰天較多,光照弱,極易導致西紅柿減產,為此研究人員研究了影響西紅柿光合作用的相關因素,結果如下。
(1)實驗表明,光照減弱時,會使葉綠素 (a或b)的含量下降,光反應產生的 不足,直接影響暗反應中 過程。
(2)據表分析,在 條件下,西紅柿的產量低。此時若在大田中應采取 措施來提高產量,此時若在溫室中可采取 措施來提高產量。
(3)研究還發現,在密閉的溫室栽培西紅柿,即使光照、CO2濃度及水肥條件均適宜,產量仍較低,研究者認為是夜間溫度過高導致 ,要提高產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4)科研人員在研究中還發現,西紅柿植株頂部和底部沒有明顯溫差的情況下,頂部葉片的凈光合作用速率高于底部葉片的主要原因是 。底部葉片呼吸作用比頂部葉片弱的原因可能是 。
10.(12分)胡蘿卜素不僅可以治療因缺乏維生素A而引起的各種疾病,還常用作食品、飲料、飼料的色素添加劑。
(1)從胡蘿卜中提取天然胡蘿卜素是工業生產的常用方法。
①利用有機溶劑萃取法從胡蘿卜中提取胡蘿卜素,常用 作為萃取劑,原因是其具有 ,又不與水混溶的特點。
②在胡蘿卜顆粒的加熱干燥過程中,應嚴格將 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原因是 。
(2)如果要快速大量繁殖優良的胡蘿卜用于胡蘿卜素的提取,可采用組織培養技術。
①利用胡蘿卜韌皮部細胞進行組織培養所依據的原理是 。配制誘導愈傷組織的MS培養基,分裝后要進行 。
②人們還可利用胡蘿卜(2N)的花粉進行組織培養,獲得的植株長得弱小,高度不育,其高度不育的原因是 。若欲恢復其可育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3)研究發現,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協同調控在植物組織培養中非常重要。按照不同的順序使用這兩類激素,會得到不同的結果。若要有利于細胞分裂但細胞不分化,使用的順序是 ;若同時使用這兩類激素,則愈傷組織的 會提高。
11.(16分)南瓜的皮色有白色、黃色和綠色.三種,該性狀的遺傳涉及兩對基因(H、 h和Y、y)。有人利用白色(甲)、黃色和綠色3個純合品種進行了如下三個雜交實驗:
實驗1:黃x綠,F1為黃色,F1自交,F2為3黃:1綠
實驗2:白色(甲)X黃,F1為白色,F1自交,F2為12白:3黃:1綠
(1)與南瓜皮色有關的兩對基因(H、 h和Y、y)位于 對同源染色體上。
(2)南瓜皮的色素、酶和基因的關系如右圖所示:
①H基因的作用是使酶1失去活性,而h基因無此效應,則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應該是 。
②上述雜交實驗中,用作親本的白色(甲)、黃色和綠色品種的基因型依次是 、 和 。
③實驗2得到的F2代南瓜中、白色南瓜的基因型有 種,其中純合白色南瓜占全部白色南瓜的比例為 。
④實驗者接著做了第三個實驗:白色(乙)X 綠→F1為白色,然后對F1植株進行測交,F2為2白:1黃:1綠,則白色(乙)的基因型為 ,若將F2代白皮南瓜植株自交,理論上F3南瓜皮色的表現型比例為白:黃:綠= 。
⑤將基因型不同的兩株白皮南瓜植株雜交,若F1代的皮色僅有白色和黃色兩種,則兩親本植株的基因型為 。
(3)研究發現,與正常酶1比較,失去活性的酶1的氨基酸序列有兩個突變位點,如下圖:
注:字母代表氨基酸,數字表示氨基酸位置,箭頭表示突變的位點
①可以推測,酶1氨基酸序列a、b兩處的突變都是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發生突變的結果,其中a處是發生堿基對的 導致的,b處是發生堿基對的 導致的。
②研究還發現,失活酶1的相對分子質量明顯小于正常酶1,出現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變導致翻譯過程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15151.html
相關閱讀:高中生物指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點
【解析版】湖南省耒陽市振興學校2014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W
北京市朝陽區2019-2019學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
天津市七校2014屆高三12月聯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2019屆山東濰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2019.03)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