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屆高三12月第三次聯考生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河南中原名校2019屆高三12月聯考生 物 試 題

176996352593653

命題:葉縣高中生物組 責任老師:賈艷芳
(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
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如圖表示細胞中4類有機化合物的關系,每個橢圓代表一種有機物,下面列出這4種化合物名稱中最合理的一組是
A.①一④:脂質、酶、蛋白質、激素
B.①一④:激素、脂質、蛋白質、酶
C.①一④:酶、蛋白質、激素、脂質
D.①一④:激素、脂質、蛋白質、酶
2.生物膜在生命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圖所示的過程中,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所示細胞膜的識別功能依賴膜上:的載體蛋白
B.說明細胞膜有一定的流動性
C.說明細胞膜有信息傳遞功能
D.說明細胞膜有物質運輸功能
3.將一新鮮馬鈴薯塊莖切成4根粗細相同且長為5cm的
小條,再將這4根馬鈴薯小條分別放在不同濃度的KNO3
溶液中,分兩次(浸入30分鐘和4小時)測量每一根
的長度,結果如右圖所示.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A.a條馬鈴薯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
B.b條馬鈴薯細胞質壁分離后自動復原
C.c條馬鈴薯細胞質壁分離
D.d條馬鈴薯細胞外KNO3浸泡溶液濃度增加
4.某種酶是由419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茖W家利用生
物技術手段將其切成5種不同長度的肽鏈片段,分別
測定其活性。結果如圖所示,請分析該酶具有活性的部分最可能是下列哪一部分

A.第196號氨基酸到第419氨基酸
B.第1號氨基酸到第43號氨基酸
C.第197號氨基酸到第302號氨基酸
D.第44號氫基酸到第85號氨基酸
5.下列實驗中關于酒精的使用正確的是
A.觀察線粒體時,用酒精處理細胞使染色更清楚
B.制作洋蔥根尖細胞裝片時,用酒精漂洗解離后的根尖
C.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用無水乙醇提取色素
D.觀察細胞中DNA和RNA分布時,用酒精改變膜的通透性
6.對下列四個曲線圖中a、b兩點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中,a,b兩點葉綠體的C3含量的變化趨勢相反
B.圖乙中,a,b兩點神經纖維膜內外電位差不相等
C.圖丙中,a,b兩點細胞呼吸產生CO2酒精的量均相等
D.圖丁中,a,b兩點可分別表示莖向光彎曲時向光側和背光側的生長索濃度
7.某地區天氣晴朗時,中午l2時的光照最強烈,測得大田小麥植株上部葉片光合作用在上午11時左右時速率最高,而下部葉片在中午12時左右時速率最高。以下對限制小麥光合作用的主要外部因素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11時之前,全部葉片的限制因素都主要來自光照
B.12時之后,光照將成為下部葉片的限制因素
C.1l時至12時之間,上部葉片的限制因素是光照,下部的是二氧化碳
D.12時,上部葉片的限制因素是二氧化碳
8.如圖為與有絲分裂相關的坐標曲線。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縱坐標表示一條染色體中DNA的含量,則D→E過程細胞中DNA含量不變
B.若縱坐標表示一個細胞中DNA的含最,則F點時一條染色體中DNA的含量與A點相同
C.若縱坐標表示一條染色體中DNA的含量,則B→D過程染色體數目不變
D.若縱坐標表示一個細胞中DNA的含量,則B→D過程染色體數目不變
9.某種生物只能產生四種等量的配子ORS、 Ors、oRS、 ors,則此生物的基因型為

10.如下圖表示人類某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圖。假設3號與一正常男性婚配,生了一個既患 該病又患苯丙酮尿癥(兩種病獨立遺傳)的兒子,預測他們再生一個正常女兒的概率是

A. 9/16 B. 2/3 C.3/16 D. 1/3
11.下圖是某種動物細胞生活周期中染色體數目變化圖,據圖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發生在A~C段
B.CD段、GH段的染色體與核DNA的數目之比為1:1
C.圖中顯示兩種分裂方式,I~M段可表示有絲分裂的一個細胞周期
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現象與AH、HI所代表的生理過程有關
12.果蠅的眼色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在純種暗紅眼♀×純種朱紅眼♂的正交實驗中,F1只有暗紅眼;在純種朱紅眼♀×純種暗紅眼♂的反交實驗中,F1雌性為暗紅眼,雄性為朱紅眼。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正、反交實驗常被用于判斷有關基因所在的染色體類型
B.正、反交的實驗結果說明這對控制眼色的基因在常染色體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蠅的基因型都是Aa
D.若正、反交的F1中雌、雄果蠅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現型的比例都是1:1:1:1
13.自然狀況下,雞有時會發生性反轉,如母雞逐漸變為公雞。已知雞的性別由性染色體決定。如果性反轉公雞與正常母雞交配,并產生后代,后代中母雞與公雞的比例是
A.1:0 B.1:1 C.3:1 D. 2:1
14.某肺炎雙球菌的A基因含有A1~A6 6個小段,某生物學家分離出此細菌A基因的4個 缺失突變株:J(缺失A3、A4、A5)、K(缺失A2、A3)、L(缺失A3、A4、A5、A6). M(缺失A1、A2、A3、A4),將一未知的點突變株X與J或L共同培養,可以得到轉化出來的野生型細菌(即:6個小段都不是突變型),若將X與K或M共同培養,得到轉化的細菌為
非野生型,由此可判斷X的點突變位于A基因的哪一小段?
A.A2 B.A3 C.A4 D.A5
15.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生物進化的方向決定于生物變異的方向
B.生物進化的過程,實質是基因頻率變化的過程
C.研究物種間的差異,關鍵是研究它們能否交配產生后代
D.研究物種的遷徙規律,關鍵是研究一對雌雄個體的遷徙行為

16.將某一經3H充分標記DNA的雄性動物細胞(染色體數為2N)置于不含3H的培養基中培養,經過連續兩次細胞分裂。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若進行有絲分裂,則子細胞含3H的染色體數一定為N
B.若迸行減數分裂,則子細胞含3H的DNA分子數為N/2
C.若子細胞中染色體都含3H,則細胞分裂過程中可能發生基因重組
D.若子細胞中有的染色體不含3H,則原因是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
17.小雞羽毛的著色,必須有色素產生并沉積,否則為白色毛。已知雞羽毛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在一個位點上,顯性基因可產生色素,隱性基因則不產生色素;在另一位點上,顯性基因阻止色素的沉積,隱性基因則可使色素沉積。 如果表現型為白色的雞(兩位點均為隱性純合體)和另一種表現型為白色的雞(兩位點均為顯性純合體)進行雜交,Fl與隱性個體測交后代羽毛著色的幾率為
A.0 B.1/4 C.1/2 D.3/4
18.人們在野兔中發現了一種使毛色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體上。已知沒有X染色體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性染色體組成為XO)與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預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別為
A.2/3與1:1 B.2/3與2:1
C.1/3與1:2 D.1/3與1:1
19.A、a和B、b是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l號和2號這一對同源染色體上,1號染色體上有部分來自其它染色體的片段,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
B.可以通過顯微鏡來觀察這種染色體移接現象
C.染色體片段移接到1號染色體上的現象稱為基因重組
D.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交叉互換后可能產
生4種配子
20.普氏野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據《蘭州晨報》報道,甘肅瀕危動物研究中心經過多年循序漸進地適應性飼養、欄養繁育、半自然散放之后,該中心制定了詳細的普氏野馬放歸工程計劃,精心挑選出了兩個家族的25匹普氏野馬被放歸到自然環境中去。有人預計,數年后,這些野馬將發展成為一個野生種群。根據以上材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野外的普氏野馬的基因突變頻率將不斷增加
B.野外的普氏野馬有助于保護區恢復力穩定性的增強
C.野外的普氏野馬在自然選擇的壓力下,其某些基因的頻率可能會發生變化
D.野外的普氏野馬與圈養的普氏野馬因環境不同而產生了生殖隔離
21.已知家雞的無尾(M)對有尾(m)是顯性,F用有尾雞(甲群體)自交產生的受精卵來孵小雞,在孵化早期向卵內注射微量胰島素,孵化出的小雞(乙群體)就表現出無尾性狀。為研究胰島素在小雞孵化過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變,可行性方案是
A.甲群體×甲群體,孵化早期不向卵內注射胰島素
B.乙群體×乙群體,孵化早期向卵內注射胰島素
C.甲群體×乙群體,孵化早期向卵內注射胰島素
D.甲群體×乙群體,孵化早期不向卵內注射胰島素

22.下列說法與圖示不相符的是

A.若A表示血液中的CO2濃度,則B可以表示呼吸頻率的變化
B.若A表示血糖的濃度,則B可以代表胰島素的濃度
C.若A表示甲狀腺激素的濃度,則B表示促甲狀腺激素的濃度
D.若A表示輕度污染后水體中的有機物含量,則B可以表示微生物的數量
23.圖甲是青蛙離體的神經一肌肉標本示意圖,圖中AB+BC =CD,乙是突觸放大模式圖。 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刺激C點, A、D點可同時檢測到膜電位變化
B.刺激D處,肌肉和F內的線粒體活動均明顯增強
C.③的內容物釋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動性
D.興奮從E到F,發生“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
24.如圖是某種激素與相應受體結合情況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及圖中信息,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由圖可知該激素相應的受體在細胞內
B.若該激素為雌性激素,它通過細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擴散
C.該“激素一受體”復合體能直接影響遺傳信息的轉錄過程,從而影響蛋白質的合成
D.該激素與相應受體結合后形成“激素—受體”復合體,穿過兩層膜后作用于核內DNA

25.科學家用小鼠作實驗材料,完成生長激素和胰島素相關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切除胰腺及垂體可減小小鼠自身生長激素和胰島素對實驗的影響
B.該實驗沒有進行實驗對照,需要增添空白對照組
C.該實驗結果說明生長激素和胰島素具有拮抗作用
D.增大生長激素和胰島素的注射量,實驗效果更顯著
26.基因疫苗被稱為第三代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中一段編碼抗原的基因制成,由于抗原在一定時限內持續表達,不斷刺激機體免疫系統,使之達到防病的效果。以下關于該疫苗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能引起特異性免疫反應的原因是該疫苗為抗原,能引起機體產生抗體
B.該疫苗引起免疫反應后淋巴細胞的周期將變長
C.該疫苗在人體內環境中直接表達為抗體,起到免疫作用
D.該疫苗在反應前必須經過轉錄和翻譯過程
27.根冠內能分泌一種激素,并且能主動地向根尖的伸長區運輸,與分生區分泌的低濃度IAA的作用相反,與增強植物的抗逆性有關。深秋時節若對玉米根冠作以下四種處理。清根據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的特點判斷四個根尖可能向左彎曲的是

28.下列關于種群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沒有遷出和遷入時,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種群的數量一定增長
②動物對捕捉器具有條件反射的種群不能用標志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
③年齡結構為增長型的種群中處于繁殖期個體數一定大于衰退型種群中處于繁殖期個體數
④種內斗爭有可能導致種群均勻分布
⑤種群特征是單獨個體不具備的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29.一塊棄耕的農田,很快長滿雜草,幾年后,草本植物開始減少,各種灌木卻繁茂起來,最后這塊農田演變成了一片森林。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擾的情況下將會長期占據那里,成為一個非常穩定的生態系統。該生態系統在此演變過程中,下圖所示相關變化趨勢正確的是

30.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圖像表述不正確的是

A.圖l中大、小草履蟲的關系是捕食,因為曲線表現出彼此彼長
B.圖2中,a、b、c三個地域中,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是a
C.圖3中,假設丙、丁、甲、乙構成一條食物鏈,甲增加,則丁減少,乙增多
D.圖4中,昆蟲與鳥關系是捕食和競爭,鳥屬于二、三營養級
二、非選擇題
31.(9分)用含14C標記的CO2提供綠藻進行光合作用,圖甲、圖乙表示一部分實驗結果,圖甲是進行光照l5分鐘后,突然變成黑暗,圖乙是在光照條件下,供給濃度為1%的CO2,5分鐘后供給濃度為0.003% CO2,10分鐘后再換成1%濃度CO25分鐘.曲線a、b、c表示C6(主要是葡萄糖)、C5和C3三種化合物中的一種,回答下列問題:

(1)曲線a、b、c分別表示 、 、 。
(2)由圖甲與圖乙都可以看出,c物質中的14C的量不斷上升,而在一定時間內a物質和b物質中的14C的量保持不變,形成a、b兩曲線平行的原因是 。
(3)圖甲中AB段,化合物a和14C量突然增加的原因是 。圖乙中,EF段14C量突然增加的原因是 。
(4)要想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32.(11分)動物中缺失一條染色體的個體叫單體(2n—1)。大多數動物的單體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蠅(2n =8)中,點狀染色體(4號染色體)缺失一條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夠繁殖后代,可以用來進行遺傳學研究。
(1)某果蠅體細胞染色體組成如圖,則該果蠅的性別是 ,從變異類型看,單體屬于 。
(2)4號染色體單體的果蠅所產生的配子中的染色體數目為 。
(3)果蠅群體中存在短肢個體,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將短肢果蠅個體與純合正常肢個體交配得Fl,F1自由交配F2,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如表所示。據表判斷,顯性性狀為 ,理由是 。
短肢 正常肢
F1 0 85
F2 79 245

(4)根據(3)中判斷結果,可利用非單體的正常短肢果蠅與正常肢(純合)4號染色體單體果蠅交配,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號染色體上,請完成以下實驗設計。
實驗步驟:
①讓非單體的正常短肢果蠅個體與正常肢(純合)4號染色體單體果蠅交配,獲得子代;
②統計子代的性狀表現,并記錄。
實驗結果預測及結論:
C若 ,則說明短肢基因位于4號染色體上:
②若 ,則說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號染色體上。
(5)若通過(4)確定了短肢基因位于4號染色體上,則將非單體的正常肢(純合)果蠅與短肢4號染色體單體果蠅交配,后代出現正常肢4號染色體單體果蠅的概率為 。
(6)圖示果蠅與另一果蠅雜交,若出現圖示果蠅的某條染色體上的所有隱性基因都在后代
中表達,可能的原因是 (不考慮突變、非正常生殖和環境因素);若果蠅的某一性狀的遺傳特點是子代的表現總與親代中雌果蠅一致,請嘗試解釋最可能的原因 。
33.(10分)材料一:某小組同學在探究IAA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單位:mg/mL)時得到的預實結果:

材料二:細胞分裂素可以抑制葉綠素、核酸和蛋白質的降解,抑制葉片衰老,可用作蔬菜的保鮮劑。請根據以上材料及所學相關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植物激素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生長素除了促進插條生根,還能促進果實
。而 可以促進果實成熟。
(2)由材料一可以看出生長素的作用表現出用 。根據預實驗結果,進一步探究的濃度范圍應設往 mg/mL之間。在實驗過程中,控制無關變量非常重要,該實驗的無關變量有量 (兩項即可)
(3)某同學在材料二的基礎上想進一步了解細胞分裂素的保鮮效果,請你幫助擬一個具體的
探究課題,并寫出相應的自變量。
①探究課題: 。
②相應的自變量: 。

34.(10分)在某魚塘中有 A、B、C、D四種魚,其營養結構如圖甲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l)若該魚塘只有C種魚,種群的數量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池塘的承載量(k值)是 :
若該魚塘中只有A和D兩種魚,種群數量變化曲線如圖 所示;若該魚塘中只有 A和B兩種魚(假設二者都只取食同一種藻類),兩種魚種群數量變化曲線如 圖所示。
(2)科研人員對該魚塘由浮游藻類、A和D三個環節組成的食物鏈進行了能量流動分析得到下表相關數據。NP(凈同化量)=GP(總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鏈環節 Ⅰ Ⅱ Ⅲ
GP和NP GP=55.6×102
NP=1.3×102 GP=176×103
NP=6×103 GP=50.5×106
NP=50.5×106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2 170×103 8.8×106
未利用 —— 62.8% 99.7%
①Ⅲ所代表的生物是 ,其呼吸產生的能量主要用于 。
②第一營養級與第二營養級的凈同化量與總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 。
③該食物鏈中,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 ,該數據不在10%—20%這一范圍,據表分析原因是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229044.html

相關閱讀:高中生物指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點
天津市七校2014屆高三12月聯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解析版】湖南省耒陽市振興學校2014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W
北京市朝陽區2019-2019學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
2019屆山東濰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2019.03)word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