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浙江溫州十校聯合體2014高三上期中聯考--歷史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24小題,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柳宗元《封建論》載: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堯、舜、禹、湯、文、武而莫能去之。蓋非不欲去之也,勢不可也。勢之來,其生人之初乎?不初,無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封建A. B. C. D..《朱子語類》云:唐制:每事先經由中書省,中書做定將上,得旨,再下中書,中書以付門下;虼嫖串,則門下繳駁,……若可行,門下又下尚書省,尚書但主書撰奉行而已。對此理解的是. 《申報》報道說:“本月八日晨一時,駐扎豐臺的日軍,要求入宛平縣城搜查。我國當局以時在深夜不允,日軍遂向駐在該地的二十九軍三十七師馮治安師吉星文團,開炮百余發挑釁,我軍頗有死傷。A.B.C.D.平型關戰役.1688年,一群英國貴族說,改變晚宴規則的時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們被換掉了,但不是通過流血的方式。按照他們的方式,英國A.通過了《權利法案》B. C.建立了責任內閣制 D.下層人民的權利得以保障① 受官辦近代企業刺激而產生②“實業救國”思潮促進發展③“短暫春天”時發展到頂峰④ 新中國成立時變為國營企業A. B.C. D.20世紀50年代,中蘇兩國對中國的某一新生事物產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認為它是“中國加速社會主義建設,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則認為20—30年代的蘇聯類似嘗試,但“在經濟上是不合理的”!八笔侵窤. B.C. D.1945年7月英國舉行大選,被視為反法西斯戰爭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爾及其所在的保守黨慘敗,工黨獲勝組閣。導致這一結果原因是A.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B.工黨提出了實行社會福利等改革綱領C.丘吉爾強烈反蘇 D.英國有俄羅斯學者認為,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屬于新版的蘇俄新經濟政策。相似的國內外經濟環境面臨著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問題鞏固了農村的集體所有制經濟A.儒家學派 B.道家學派 C.法家學派 D.墨家學派18.新浪網《穿越時空的對話》一文認為同時期的歷史政治人物乾隆與華盛頓談政見,談三權分立,雙方會吵起來;談文字獄,雙方則有可能會打起來。兩人的政見差異從文明史觀的視角看源于 A.中美兩國國家利益的沖突 B.兩人人生經歷的差異 C.科學教育與啟蒙教育的差異 D.農耕文明與工業文明大環境的影響19.我們傳統京劇始于18世紀末,外國話劇公元前好幾百年就有了。但新文化運動時期仍然把京劇稱為舊戲,把話劇稱為新戲。這主要是①出于反封建專制的需要 ②有利于傳播西方的各種觀念③京劇只為帝王將相服務 ④對中西文化認同存在絕對化傾向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20.有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聯諺語,反映了當時歷史風貌,為研究歷史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資料。下表中對聯諺語的內容與反映的史實對應正確的有幾個? A.1個B.2 個C.3個D.4個,猶有憐之者;死于理, 其 誰憐之”。對此理解最準確的是A.認為宋明理學有利于維護清王朝的統治 B.認為違背理學觀點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C.批判宋明理學對人的自然欲求的壓抑、扼殺D.批判清政府采用殘酷的刑罰 22、“20世紀初一些進步報刊作者的署名:盧騷之徒、盧梭魂、亞盧(亞洲盧梭)、平等閣主人、競平、人權、民友……”這則材料反映出20世紀初中國思想文化界A.盧梭的思想占主導B.“西學東漸”,崇洋媚外C.民主共和思想傳播 D.君主立憲思想占主導在民國初年北京大學有個辜鴻銘的學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讀書在英國,取了個日本的東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長,是個“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妻是東洋、官在北洋”的奇人。他的人生閱歷主要反映A.清政府積極派送留學生 B.中國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C.近代中國社會對外開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學歸國人員“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憲法)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的政治體制憲法是什么 并美國是怎樣實現把總統“關在籠子里的夢想”的……除屬于國家?厣唐返柠}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額最大的商品,是糧食、棉花、棉布…… ——朱紹侯、龔留柱《中國古代史教程》(下)材料四 今自夷人來廈開市……其物充積于廈口,內地之商販,皆在廈運入各府銷變,其質既美,其價復廉,民間之買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復暢銷,商人多不販運;而閩產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滯不能出口……——彭澤益《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第一卷材料五 圖一 圖二請回答:何謂“草市”?據材料一概括唐代草市發展所面臨的困難。結合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指出宋代草市發展概況并分析其原因(8分)(2)材料三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的什么經濟現象?請從世界市場的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3)材料四說明近代中國市場出現什么新現象?該現象反映的本質問題是什么?(4分)(4)材料五中圖一到圖二反映中國經濟體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013學年第一學期十校聯合體高三期中聯考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BCBDBDA[]ACDAD題號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DABCCDDCCCCB二、非選擇題:26、(26分)(1)概念:南北朝時期,在離城鎮稍遠、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間集市;(2分)面臨困難:草市缺乏安全(盜賊劫掠)、封建政府壓制;(每點1分共2分)概況:宋代草市已經具備比較完備的飲食服務設施(2分)原因:商業活動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監管(或北宋政府放寬了對商業活動的限制)(如答商品經濟的發展酌情給分)(2分) 命題人:上塘中學高三歷史備課組 審核人:洞頭一中 浙江溫州十校聯合體2014高三上期中聯考--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2352.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