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2019屆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題
1.下列關于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的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藍藻細胞中有的酶在核糖體上合成后,再由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加工
B.植物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后期細胞壁的形成與液泡有關
C.真核細胞中的DNA全部分布在細胞核中,所以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D.植物細胞最外層是細胞壁,但細胞膜卻是細胞的邊界
2.下列對人體細胞生命歷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A.細胞生長:細胞體積增大,核糖體數量增加,染色體復制加快
B.細胞分化:細胞形態改變,遺傳物質發生變異,功能趨向專門化
C.細胞衰老:細胞核體積變小,細胞膜通透性增大,色素積累增多
D.細胞凋亡:特定基因表達,合成新的蛋白質,細胞自動結束生命
3.下列有關酶的實驗設計思路正確的是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驗證酶的專一性
B.利用過氧化氫、新鮮的豬肝研磨液和氯化鐵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C.利用過氧化氫和過氧化氫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別為3、7、11的緩沖液驗證pH對酶活性的影響
4.對下列四幅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用秋水仙素作用圖甲B階可進行誘變育種。作用于圖甲C階段則可誘導產生多倍體
B.在適宜的溫度、水肥等條件下,適當增加光照強度,圖乙中A點右移,B點右移
C.圖丙中BC段和DE段光合作用速率都下降,此時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一樣的
D.圖丁中造成CD段的原因對于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是一樣的
5.下列有關遺傳和進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基因能通過控制霉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狀
B.隔離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
C.自然選擇可逐漸提高種群中有利變異的基因頻率
D.噬菌體侵染細菌試驗可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6.有關生物體生命活動調節的表述,正確的是
A.病毒感染→人體T細胞分泌特異性抗體→清除病毒
B.攝入高糖食品→人體胰島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C.外界溫度降低→哺乳動物大腦皮層中樞興奮→體溫穩定
D.單側光照→植物背光側生長素合成增加→向光彎曲
29.(10分)景天科植物A有一個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間氣孔開放,吸收的CO2生成蘋果酸儲存在液泡中,(如圖一所示),白天氣孔關閉,液泡中的蘋果酸經脫羧作用釋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圖二所示。十字花科植物B的CO2同化過程如圖三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卻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缺乏暗反應必學的 白天植物A進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來源有 。
(2)植物A氣孔開閉的特點,與其生活的環境是相適應的,推測植物A生活的環境最可能是 。從進化角度看,這種特點的形成是___________的結果。
(3)在上午10:00點時,突然降低環境中CO2濃度后的一小段時間內,植物A葉肉細胞和植物B葉肉細胞中C3含量的變化趨勢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變)。
(4)如果用如下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光照強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關系,且測量指標為裝置中O2含量的變化,則該裝置需要進行適當的修改,具體修改措施是____________,為使測得的O2的變化量更精確,還應在設置對照裝置,該裝置的容器和小燒杯中應分別放入____________。
30.(8分)現在食品安全已受到人們日益關注。一種保鮮劑——青鮮素.能抑制植物細胞生長與分裂,從而抑制發芽,被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鮮,但其殘留會損害人體健康。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植物激素是植物細胞之間傳遞____________的分子。青鮮素和____________(一種植物激素)的作用類似,這類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被稱為____________。
(2)課題小組以小鼠為材料,對青鮮素殘留會對人體健康的毒害性進行了實驗檢測,結果如下表所示。該實驗檢測有毒物質毒性的指標是____________,請根據實驗結果提出一條關于 青鮮素使用的指導意見____________。
(3)青鮮素殘留的毒性可能會使人體細胞癌變,屬于____________致癌因子,其導致細胞癌變的機理可能是使____________發生了突變,從而導致正常細胞分裂失控而癌變。
(4)有資料表明西紅柿中富含番茄紅素具有清除活性氧的作用強,防前列腺癌、肺癌等作用。目前發現番茄紅素可增強吞噬細胞的功能,吞噬細胞在人體特異免疫過程中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
31.(9分)下圖是某池塘生態系統中部分食物網。請據圖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鰱魚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是____________;池塘中不同的的魚類分布在不同的水層中,體現了群落的____________(填“垂直”或“水平”)結構。
(2)該食物網中螺螄、鯉魚和人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構成食物鏈;根據圖示食物鏈能構成食物網原因是____________。
(3)生態系統中能量的____________的過程,稱為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能量作為動力,使物質在____________之間循環,物質循環中的物質是指____________。
(4)研究發現該池塘生態系統中某種浮游植物具有藥用價值,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____________價值。(5)后來,由于工廠廢水排人池塘,造成該池塘水體環境嚴重惡化。經過一段時間,該生態系統可以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這是由于生態系統具有____________穩定性。
32.(12分)某二倍體植物的子葉顏色和種子形狀存在著:紅色種子對白色種子為完全顯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長粒種子對圓粒種子為完全顯性,由等位基因B、b控制,現有純合紅色長粒和純合白色圓粒的兩種親本雜交,所得F1自交,多次重復實驗,統計F2的表現型及比例都近似得到如下結果:紅色長粒:紅色圓粒:白色長粒:白色圓粒=66 : 9 : 9 : 16。根據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兩對等位基因之間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因為____________。
(2)根據F2中出現了紅色長粒和白色圓粒,還出現了親本所沒有的新的性狀組合,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減數分裂過程中的____________(時期),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進行了____________.因此F1產生了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種,其中AB配子與____________配子數量相等,Ab配子與____________配子數量相等。
(3)有人針對上述實驗結果提出了假說:
①控制上述性狀的2對等位基因位于1對同源染色體上。
②F1通過減數分裂產生的雌(或雄)配子的種類及比例是____________。
③雌雄配子隨機結合。
為驗證上述假說,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并預期實驗結果:
實驗方案:將F1與___________,觀察并統計子代的表現性及比例。
預期結果:若子代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則假說成立,否則不成立。
39.【生物一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回答下列有關泡菜制作的習題:
(1)泡菜制作過程中,乳酸發酵過程即為乳酸菌進行___________的過程。該過程發生在乳酸菌的 ___________中。
(2)制作泡菜時,所用鹽水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為了縮短制作時間,有人還會在冷卻后的鹽水中加入少量陳泡菜液,加入陳泡菜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從開始制作到泡菜質量最佳這段時間內,泡菜液逐漸變酸,這段時間內泡菜壇中乳酸菌和其他雜菌的消長規律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4)泡菜制作過程中影響亞硝酸鹽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40.【生物一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如圖為利用生物技術獲得生物新品種的過程示意圖。據圖回答:
(1)在培育轉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為標記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細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養基上生長。乙圖為獲得抗蟲棉技術的流程。圖中將目的基因導人植物受體細胞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C過程的培養基除含有必要營養物質、瓊脂和激素外,還必須加入___________。
(2)隨著科技發展,獲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也越來越多,若乙圖中的“抗蟲基因”是利用甲圖中的方法獲取的,該方法稱為___________。圖中①過程與細胞中DNA復制過程相比,該過程不需要___________酶。③是在___________(填“酶的名稱)作用下進行延伸的。
(3)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mRNA的具體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_與提取出的___________做分子雜交。
(4)離體棉花葉片組織經C、D、E成功地培育出了轉基因抗蟲植株,此過程涉及的細胞工程技術是___________,該技術的原理是___________。
(50科學家將植物細胞培養得到___________,包上人工種皮,制成了神奇的人工種子,以便更好地大面積推廣培養。
上饒市三模理科綜合(生物)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
1、D 2、D 3、B 4、D 5、C 6、B
二、非選擇題(除特別說明外,每空1分)
29.(10分)(1) ATP和[H] 蘋果酸經脫羧作用釋放的和呼吸作用產生的
(2) 炎熱干旱 自然選擇
(3) 基本不變 降低
(4) 將小燒杯中的蒸餾水換成CO2緩沖液(或碳酸氫鈉溶液)(2分) 死的植物幼苗和CO2緩沖液(或碳酸氫鈉溶液)(2分)
30.(8分)(1)信息 脫落酸 植物生長調節劑
(2)變異細胞比率 應使用低濃度的青鮮素
(3)化學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4)吞噬、處理和呈遞抗原
31.(9分)(1)種群密度 垂直
(2)不能 消費者可能以多種生物為食,也可能被多種生物所食
(3)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 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
(4)直接 (5)恢復力
32.(12分)(1)不遵循 F1(AaBb)自交,多次重復實驗, F2四種表現型的近似比值都不為9:3:3:1
(2)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 重組 ab aB
(3)② AB:aB :Ab:ab=4:1:1:4 (2分)
③ 白色圓粒進行測交(2分) 紅色長粒:紅色圓粒:白色長粒:白色圓粒=4:1:1:4 (2分)
39. (15分)(1)無氧呼吸(2分) 細胞質(2分)
(2)消滅雜菌(或滅菌除氧)(2分)
增加乳酸菌含量(2分)
(3)乳酸菌數量增加,雜菌數量較少(2分) 乳酸菌比雜菌更為耐酸(或乳酸菌產生的乳酸會抑制其它雜菌的生長繁殖)(2分)
(4)溫度、食鹽用量、腌制時間(每空1分,共3分)
40.(15分) (1)農桿菌轉化法(1分) 卡那霉素(1分)
(2)PCR技術(1分) DNA解旋(1分) 熱穩定性DNA聚合酶(Taq酶)(1分)
(3)標記的目的基因(2分) mRNA分子(2分)
(4)植物組織培養(2分) 細胞的全能性(2分)
(5)胚狀體(或答“不定芽”“頂芽”“腋芽”等)(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33683.html
相關閱讀:天津市七校2014屆高三12月聯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2019屆山東濰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2019.03)word版
高中生物指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點
【解析版】湖南省耒陽市振興學校2014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W
北京市朝陽區2019-2019學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