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大聯考理科綜合 生物部分
一、選擇題
1.下列關于細胞及其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所有生物的細胞都具有生物膜系統 B.細胞膜內外兩側的蛋白質種類相同
C.自養生物的細胞不一定含有葉綠體 D.細胞核可以完成基因的復制和表達
2,脲和巰基乙酵可使某種酶分子肽鏈伸展而暫時失去活性。當除去脲和巰基乙醇時,該酶分子可恢復正常的活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酶分子活性均與肽鏈空間結構直接相關 B.該酶經高溫處理并降溫后,活性也會恢復
C.該酶失活后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顏色反應 D.脲和巰基乙醇沒有改變該酶的氨基酸序列
3.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通過機體調節能維持內環境的穩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是
A.人劇烈運動時,產熱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
B.大量流汗導致失水過多,通過減少抗利尿激素分泌進行調節
C.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并釋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緩沖物質中和以維持酸堿平衡
D.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因緊張而興奮,體內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分泌增多
4.下列關于人工魚塘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研究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一般在種群水平上進行
B.流經該生態系統的能量即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C.第二營養級的能量輸人就是指對生產者的捕食
D.以生產者同化的能量必然多于消費者所同化的能量
5.調?發現新生兒感染的細菌中70%具有耐藥性。下列與細菌耐藥性產生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新生兒體內缺少免疫球蛋白 B.新生兒出生時沒有及時接種疫苗
C.與新生兒是否接觸過抗生素無關 D.可能與藥物導致孕婦體內細菌發生突變有關
6.下圖為人類某種單基因遺傳病的家系圖。在不考慮存在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上和變異的條件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通過遺傳系譜圖不能判斷出該遺傳病的顯隱性
B.若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該病是隱性遺傳病
C.若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該病是顯性遺傳病
D.若該遺傳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則I2、II 1、III4必定為雜合子
二、綜合題
29.(9分)某課題小組研究水分對楊樹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圖為干旱對其氣孔導度和胞間C02濃度影響的實驗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干旱條件下,楊樹幼苗根細胞通過 作用失水;在光照條件下,楊樹葉肉細胞消耗[H]的具體場所為 。
(2)上表中最大凈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一 ,在水分充足時楊樹真正光合速率為
μmolCO2•m-2•s-2.
(3)在水分充足的條件下,CO2濃度倍增能顯著提高植物的光飽和點,原因可能是①C02濃度增加,暗反應中用于還原 需要的能量增多;②葉肉細胞中的葉綠素增加,提高了植物對 的利用率。
(4)在干旱條件下,右上圖中氣孔導度、胞間CO2濃度發生變化的原因可能是水分虧缺導致葉肉細胞中的
被破壞,從而直接影響光反應的進行。
30.(11分)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 ,F分別向正常人和甲亢病人靜脈注射一定劑量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并于注射前和注射后連續取血測定血清中促甲狀腺激素(TSH)的濃度,得到如圖曲線 所示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通常采取抽取血樣的方法來檢測內分泌系統的疾病,該方法利用的是激素調節具有 的特點。注射TRH后,②曲線無明顯變化的原因是 。
(2)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若給某甲減病人注射TRH,結果血清中TSH無明顯變化,表明病變的器官可能是 。
(3)甲減患者常有畏寒的癥狀,是由于 。如果幼年時患了甲減,則患者會出現身材矮小且智力低下的癥狀,這說明甲狀腺激素具有 的生理功能。
31.(8分)生物的遷入、入侵都會對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圖甲表示蝗蟲遷入一個簡單的生態系統后,其種群數量的變化;圖乙為棄耕地紫莖澤蘭輕度、中度、重度入侵區的植物多樣性調?結果。請據圖回答
下列問題:
(1)甲圖中蝗蟲種群遷入后,改變了相應生態系統的 結構。3個月后,蝗蟲種群的增長速率顯著下降,從種間關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答兩點)。
(2)棄耕地中物種豐富度隨紫莖澤蘭入侵程度的增大而 。重度入侵區植物物種數變化較小的原因是 。
(3)紫莖澤蘭能分泌化學物質抑制其他植物生長,同時能引起昆蟲和動物拒食,可見信息傳遞還能夠調節生物的 。
32.(11分)已知青蒿的高稈和矮稈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H、h控制。請根據表中青蒿親本的雜交實驗分析回答:
(1)通過雜交組合 ,可判斷出青蒿高桿與矮桿的顯隱關系。
(2)青蒿種群中有多種多樣的基因型,是因為基因突變產生了 ,再通過有性生殖中的 而形成的。上述過程使種群中產生了大量的 ,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3)現有若干只基因頻率不同的青蒿群體,在群體足夠大且沒有其他因素干擾時,每個群體內隨機交配一 代后獲得F1。若F1中基因型頻率與H基因頻率(p)的關系如右上圖。
①h基因頻率可表示為 。圖中b對應的值為 。
②p=a時,顯性純合體在F1中所占的比例為 。P=c時,F1中hh基因型比例為 。
39.[生物一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蔬菜在經過腌制及調味之后可制成泡菜,有特殊的風味,F代人在食材取得無虞的生活環境中,還是會制作泡菜。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制作泡菜時,為消滅雜菌,所用鹽水需先 。泡菜制作過程中,乳酸發酵發生在乳酸菌細胞的 中,該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為 。
(2)從開始制作到泡菜質量最佳這段時間內,泡菜液逐漸變酸,這段時間內泡菜壇中乳酸菌和其他雜菌的消長規律是 ,主要原因是 。
(3)為了從泡菜汁中篩選分離出發酵產酸速度快的乳酸菌,科研人員做了如下實驗。
①在無菌操作下,將不同稀釋度的泡菜汁涂布于添加了CaCO2的乳酸菌培養基(MRS培養基)平板上。在適宜條件下培養后,挑選出菌落后,繼續在MRS平板上用 法分離,得到單菌落。
②將分離得到的乳酸菌分別接入多個MRS液體培養基中,相同時間內間隔取樣測定pH,挑選出在培養基中 的乳酸菌為最佳。
40.[生物一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2019年2月3日,英國議會下院投票通過一項歷史性的法案:為了避免夫妻把生理缺陷遺傳給孩子,同意以醫學方法創造攜帶三人DNA的嬰兒,即允許給嬰兒加入父母以外第三人的遺傳基因。“三親嬰兒”的培育 過程可選用如下技術路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三親嬰兒”的染色體來自 和父親提供的細胞核。
(2)進行體外受精時,所用的父親精子是經過 處理的,該過程防止多精入卵的屏障有 和卵細胞膜反應。
(3)體外受精以后要采用胚胎工程中的 技術和胚胎移植技術,該過程所用的培養液的成分除一些無機鹽和有機鹽類外,還需要添加維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營養成分以及
等物質。
(4)“三親嬰兒”技術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母親 基因缺陷造成的遺傳疾病遺傳給下一代,若捐獻者攜帶紅綠色盲基因,則該基因不能遺傳給“三親嬰兒”,原因是 。
生物參考答案
1.C 2.D 3.B 4.A 5.C 6.B
29. (1)滲透(1分) 線粒體內膜和葉綠體基質(2分)
(2)呼吸速率(1分) 30.28(1分) 、
(3)三碳化合物(C2)(1分) 藍紫光和紅光(光能)(1分)
(4)類囊體膜(2分)
30.(1)通過體液運輸(2分) 甲亢患者體內高濃度的甲狀腺激素對垂體產生反饋抑制(2分)
(2)垂體(2分)
(3)甲狀腺激素減少后,患者體內物質代謝速率下降,產熱減少(3分,答案合理即可)
促進個體生長和神經系統發育(2分)
31.(1)營養(2分)競爭加劇,蝗蟲捕食者增加(2分)
⑵減。1分) 已形成以紫莖澤蘭為優勢的穩定群落(物種豐富度較低)(2分)
(3)種間關系(1分)
32.(1)乙(1分)
(2)新基因(或等位基因)(1分) 基因重組(1分) 可遺傳的變異(1分)
(3)① 1—p(1 分) 1/2(2 分)
② 1/9(2 分) 1/9(2 分)
39.[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1)煮沸(2分) 細胞質基質(2分) 先上升后降低(2分)
(2)乳酸菌數量增加,雜菌效量減少(2分) 乳酸菌比雜菌更為耐酸(3分)
(3)①平板劃線(2分)
②pH變化比較大 (pH值最小或最低)(2分)
40.[生物一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1)母親(母親的細胞核)(2分)
(2)獲能(2分)透明帶反應92分)
(3)早期胚胎培養(2分)動物血清(2分)
(4)線粒體(或細胞質)(2分)紅綠色盲基因屬于核基因,而捐獻者提供的是去核的卵母細胞(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65266.html
相關閱讀:北京市朝陽區2019-2019學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
高中生物指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點
【解析版】湖南省耒陽市振興學校2014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W
天津市七校2014屆高三12月聯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2019屆山東濰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2019.03)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