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湖北省襄陽五中2019屆高三5月高考模擬題(一)理綜試題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9屆高三年級五月模擬考試(一)理科綜合試題 命題人: 審題人: 考試時間:2019年5月11日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30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第I卷(本卷共21小題,每小題6分,共126分)
以下數據可供解題時參考: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3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科學家發現,深海冷泉生態系統(最深可達9000多米)具有獨特的生物多樣性、極高的
生物密度等特點,其能量的輸入主要依靠( )
A.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動物的同化作用
C.原核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下列關于細胞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內環境中發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給細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動的進行
B.酶、激素、ATP和神經遞質等都是細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質,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
C.T細胞釋放的淋巴因子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細胞增殖
D.葉肉細胞內的[H]都在光反應階段產生,用于暗反應C3的還原
3.關于細胞內以下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能夠在生物膜上完成的過程是2、5、6、7、8
B.過程3、4都是以基因為單位進行的,都需要酶的催化
C.圖中7過程需要1過程的參與,而8過程中同時進行了2過程
D.在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內,線粒體通過2過程合成的ATP比葉綠體通過2過程合成的ATP用途單一
4. 埃博拉出血熱(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一種絲狀單鏈RNA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熱,EBV與宿主細胞結合后,將病毒的核酸-蛋白復合體釋放至細胞質,通過以下途徑進行增殖。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過程①所需嘌呤比例與過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
B.過程②需要的氨基酸和tRNA,兩者的種類、數量相同
C.埃博拉病毒增殖過程需細胞提供四種脫氧核苷酸和ATP
D.直接將埃博拉病毒的-RNA注入人體細胞將引起EBHF
5. 下列關于可遺傳變異和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染色體缺失有利于隱性基因表達,可提高個體的生存能力
B.由二倍體西瓜培育出的三倍體無籽西瓜是不可遺傳的變異
C.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只與環境的選擇作用有關
D.環境發生變化時,種群的基因頻率可能改變,也可能不變
6.某生物興趣小組以帶有落葉的表層土壤(深5cm左右)為實驗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適宜溫度下的分解作用,對土壤處理情況見下表。與此有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1組 2組 3組 4組
土壤處理 滅菌 不滅菌 滅菌 不滅菌
濕潤 濕潤 較干燥 較干燥
A.探究的問題是不同土壤濕度條件下,土壤微生物對落葉的分解作用
B.該實驗的自變量為土壤濕度和土壤是否滅菌處理,實驗中的對照組是1和3
C.為了控制實驗中的無關變量,作為實驗材料的落葉也應進行滅菌處理
D.預期結論是1、3組的落葉不被分解,2、4組中的落葉被不同程度的分解
7、下列鑒別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水鑒別乙醇、甲苯和溴苯
B.用燃燒法鑒別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碳酸鈉溶液鑒別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苯、環己烯和環己烷
8、光譜研究表明,易溶于水的SO2所形成的溶液中存在著下列平衡:

據此,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該溶液中存在著SO2分子
B.該溶液中H+濃度是SO2- 3濃度的2倍
C.向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酸都能放出SO2氣體
D.向該溶液中加入過量NaOH可得到Na2SO3、NaHSO3和NaOH的混合溶液
9、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與“結論”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操作和現象 結論
A 向裝有 溶液的試管中加入稀 ,在管口觀察到紅棕色氣體 分解成了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 ,加熱幾分鐘,冷卻后再加入新制 濁液,加熱,沒有紅色沉淀生成
淀粉沒有水解成葡萄糖
C 向無水乙醇中加入濃 ,加熱至170℃,產生的氣體通入酸性 溶液,紫紅色褪去
使溶液褪色的氣體只是乙烯
D 向飽和 中通入足量CO2,溶液變渾濁
析出了NaHCO3
10、在實驗室中常以草酸鈉(Na2C2O4)為標準液,通過氧化還原滴定來測定高錳酸鉀溶液的濃度,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2O42—+MnO4—+H+—→Mn2++CO2↑+H2O。下列有關草酸鈉滴定高錳酸鉀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滴定過程中,高錳酸鉀被氧化,草酸鈉被還原
B.用酸式滴定管量取草酸鈉溶液
C.該反應中,消耗的草酸鈉與高錳酸鉀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2
D.為便于滴定終點的判斷,滴定時必須往體系中加入指示劑
11、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含氧酸根離子不能破壞水的電離平衡的是( )
A.XO2-3 B.ZO2-4 C. YO-2 D.WO—
12、某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電池總反應為2Ag+Cl2 2AgC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正極反應為AgCl+e- Ag+Cl-
B.放電時,交換膜左側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鹽酸,則電池總反應隨之改變
D.當電路中轉移0.01 mol e-時,交換膜左側溶液中約減少0.01 mol離子
13、硫酸的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化工水平的標志。2SO2(g) + O2(g) 2SO3(g)是工業制硫酸的主要反應之一。一定溫度下,在甲、乙、丙三個容積均為2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SO2(g)和O2(g),其起始物質的量及SO2的平衡轉化率如下表所示。
甲 乙 丙
起始物質的量 n(SO2) / mol 0.4 0.4 0.8
n(O2) / mol 0.24 0.48 0.48
SO2的平衡轉化率 80% α1 α2
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甲中反應的平衡常數大于乙 B.平衡時,SO2的轉化率:α1<80%<α2
C.該溫度下,乙中平衡常數值為400 D.平衡時,丙中c(SO3)是甲中的2倍

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其中14—18題為單選題,19—21題為多選題,多選題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14. 以下說法中不符合史實的有( 。
A.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加速度的概念最早是由伽利略建立的
B.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許用實驗方法測出萬有引力恒量的數值,從而使萬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實用價值
C.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通過大量的實驗探究直接總結出來的
D.奧斯特發現了電與磁間的關系,即電流的周圍存在著磁場;法拉第通過實驗發現了磁也能產生電,即電磁感應現象
15. 如圖,固定斜面,CD段光滑,DE段粗糙,A、B兩物體疊放在一起從C點由靜止下滑,下滑過程中A、B保持相對靜止,則( 。
A.在CD段時,A受三個力作用
B.在DE段時,A可能受二個力作用
C.在DE段時,A受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D.整個下滑過程中,A、B均處于失重狀態
16. 如圖所示,吊環運動員將吊繩與豎直方向分開相同的角度,重力大小為G的運動員靜止時,左邊繩子張力為T1,右邊繩子張力為T2。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1和 T2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B.運動員兩手緩慢撐開時,T1和 T2都會變小
C.T2一定大于G
D.T1+ T2=G
17. 不可回收的航天器在使用后,將成為太空垃圾.如圖所示是漂浮在地球附近的太空垃圾示意圖,對此有如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離地越低的太空垃圾運行周期越大
B.離地越高的太空垃圾運行角速度越小
C.由公式v=gr得,離地越高的太空垃圾運行速率越大
D.太空垃圾一定能跟同一軌道上同向飛行的航天器相撞
18. 圖甲是小型交流發電機的示意圖,兩磁極N、S間的磁場可視為水平方向的勻強磁場,圖中電流表為交流電流表。線圈繞垂直于磁場方向的水平軸OO/ 沿逆時針方向勻速轉動,從圖示位置開始計時,產生的交變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線圈轉動的角速度為50π rad/s B.電流表的示數為10 A
C.0.01 s時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垂直 D.0.02 s時電阻R中電流的方向自左向右
19. 如圖,平行板電容器兩極板水平放置,現將其和二極管串聯接在電源上,已知A和電源正極相連,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一帶電小球沿AB中心水平射入,打在B極板上的N點,小球的重力不能忽略且重力一定大于電場力,現通過上下移動A板來改變兩極板AB間距(兩極板仍平行),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小球帶正電,當AB間距增大時,小球將打在N的右側
B.若小球帶正電,當AB間距減小時,小球將打在N的左側
C.若小球帶負電,當AB間距減小時,小球將打在N的右側
D.若小球帶負電,當AB間距增大時,小球將打在N的左側
20. 電磁泵在目前的生產、科技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如圖所示,泵體是一個長方體,ab邊長為L1,兩側端面是邊長為L2的正方形;流經泵體內的液體密度為ρ、在泵頭通入導電劑后液體的電導率為σ(電阻率的倒數),泵體所在處有方向垂直向外的磁場B,把泵體的上下兩表面接在電壓為U(內阻不計)的電源上,則( 。
A. 泵體上表面應接電源正極 
B. 通過泵體的電流I=UL1/σ
C. 增大磁感應強度可獲得更大的抽液高度
D. 增大液體的電阻率可獲得更大的抽液高度
21. 在以速度vo水平飛行的飛機上,由靜止釋放一質量為m的物體,飛行一段時間后,物體經過空間P點,其動能為Ek,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經過P點時豎直分速度為 B.此過程中物體下降的高度
C.此過程中物體的水平位移為 D.此過程中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為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174分)
二、非選擇題: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22題—第3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做答。第33題—第40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做答。
(一)必考題(11題,共129分)
22.(6分)如圖甲所示,一位同學利用光電計時器等器材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有一直徑為d、質量為m的金屬小球由A處由靜止釋放,下落過程中能通過A處正下方、固定于B處的光電門,測得A、B間的距離為H(H>>d),光電計時器記錄下小球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為t,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g.則:
⑴如圖乙所示,用游標卡尺測得小球的直徑d = mm.
⑵小球經過光電門B時的速度表達式為

⑶多次改變高度H,重復上述實驗,作出 隨H的變化圖象如圖丙所示,當圖中已知量t0、H0和重力加速度g及小球的直徑d滿足以下表達式: 時,可判斷小球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⑷實驗中發現動能增加量△EK總是稍小于重力勢能減少量△EP,增加下落高度后,則 將
(選填“增加”、“減小”或“不變”)。
23.(9分)某同學想描繪兩個非線性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實驗電路圖如圖甲所示
⑴在圖乙中以筆劃線代替導線,按實驗要求將實物圖中的連線補充完整。
⑵該同學利用圖甲的原理圖分別作出了這兩個非線性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所示。由圖可知,這兩個元件的阻值隨電壓的增大而  。ㄟx填“增大”或“減小”)
⑶現先將這兩個電阻并聯,然后接在電動勢E=9.0V、內電阻r0 = 2.0Ω的電源上.
①請在圖丙中作出并聯電阻部分的 圖線;
②根據圖線可以求出電阻R1消耗的功率P1 = ,電阻R2消耗的功率P2= .

24.(14分)如圖所示,傳送帶A、B間距離L=5 m且在同一水平面內,兩個輪子半徑均為r=0.2 m,半徑R=0.4 m的固定豎直光滑圓軌道與傳送帶相切于B點,C點是圓軌道的最高點.當傳送帶靜止不動時,質量m=1 kg的小煤塊在A點以初速度v0=215 m/s開始運動,剛好能運動到C點.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當傳送帶的輪子以ω=10 rad/s的角速度勻速轉動時,將小煤塊無初速地放到傳送帶上的A點,求小煤塊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在傳送帶上劃過痕跡的長度?
(2)當傳送帶的輪子勻速轉動的角速度在什么范圍內時,將小煤塊無初速地放到傳送帶上的A點,小煤塊運動到C點時對圓軌道的壓力最大,最大壓力FC是多大?

25. (18分)如圖甲,真空中豎直放置兩塊相距為d的平行金屬板P、Q,兩板間加上如圖乙最大值為U0的周期性變化的電壓,在Q板右側某個區域內存在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的有界勻強磁場.在緊靠P板處有一粒子源A,自t=0開始連續釋放初速不計的粒子,經一段時間從Q板小孔O射入磁場,然后射出磁場,射出時所有粒子的速度方向均豎直向上.已知電場變化周期T= ,粒子質量為m,電荷量為+q,不計粒子重力及相互間的作用力。求:
(1)t=0時刻釋放的粒子在P、Q間運動的時間;
(2)粒子射入磁場時的最大速率和最小速率;
(3)有界磁場區域的最小面積。

26. 光氣(COCl2)在塑料、制革、制藥等工業中有許多用途,工業上采用高溫下CO與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 COCl2的分解反應為COCl2(g) Cl2(g)+CO(g)ΔH=+108 kJ•mol-1。反應體系達到平衡后,各物質的濃度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狀況如圖所示(第10 min到14 min的COCl2濃度變化曲線未示出):

①計算反應在第8 min時的平衡常數K= ;
②比較第2 min反應溫度T(2)與第8 min反應溫度T(8)的高低:T(2) T(8)(填“<”、“>”或“=”);
③若12 min時反應于溫度T(8)下重新達到平衡,則此時c(COCl2)= mol•L-1;
④比較產物CO在2 min~3 min、5 min~6 min和12 min~13 min時平均反應速率[平均反應速率分別以v(2~3)、v(5~6)、v(12~13)表示]的大小 ;
⑤比較反應物COCl2在5 min~6 min和15 min~16 min時平均反應速率的大小:
v(5~6) v(15~16)(填“<”、“>”或“=”),原因是 。
(2)常溫下,如果取0.1mol•L-1HA溶液與0.1mol•L-1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忽略不計),測得混合液的pH=8。
①混合液中由水電離出的OH-濃度與0.1mol•L-1NaOH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OH-濃度之比為 ;
②已知NH4A溶液為中性,又知將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氣體放出,試推斷 (NH4)2CO3溶液的pH 7(填“<”、“>”或“=”);相同溫度下,等物質的量濃度的下列四種鹽溶液按pH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填序號) 。
a、NH4HCO3 b、NH4A c、(NH4)2CO3 d、NH4Cl

27. 四氯化鈦(TiCl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業材料——鈦合金的重要原料。由鈦鐵礦(主要成分是FeTiO3)制備TiCl4等產品的一種工藝流程示意圖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 往①中加入鐵屑至浸出液顯紫色,此時溶液仍呈強酸性。該過程中有如下反應發生:
2Fe3+ + Fe ==== 3Fe2+
2 TiO2+(無色)+ Fe + 4H+==== 2Ti3+(紫色)+ Fe2++2 H2O
Ti3+(紫色)+ Fe3++ H2O ==== TiO2+(無色)+ Fe2++2H+
加入鐵屑的作用是 。
(2)在②→ ③工藝過程中需要控制條件以形成TiO2•nH2O溶膠,該溶膠的分散質顆粒直徑大小在
范圍。
(3)若把③中制得的固體TiO2•nH2O用酸清洗除去其中的Fe(OH)3雜質,還可制得鈦 *** 。已知25°C時,Ksp[Fe(OH)3] =2.79×10-39,該溫度下反應Fe(OH)3+3H+ Fe3++3H2O的平衡常數K= 。
(4)已知:TiO2(s)+2Cl2(g)====TiCl 4(l)+O2(g) ΔH=+140kJ•mol-1
2C(s)+O2(g) 2CO(g) △H=-221kJ•mol-1
寫出④中TiO2和焦炭、氯氣反應生成液態TiCl 4和CO氣體的熱化學方程式: 。
(5)上述工藝具有成本低、可用低品位礦物為原料等優點。依據綠色化學理念,該工藝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是 (只要求寫出一項 )。
(6)依據表格信息,要精制含少量SiCl 4雜質的TiCl 4,可采用 方法。

TiCl4 SiCl4
熔點/℃ -25.0 -68.8
沸點/℃ 136.4 57.6

28. 甲、乙兩同學為探究SO2¬與可溶性鋇的強酸鹽能否反應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和A中加熱裝置已略,氣密性已檢驗)

實驗操作和現象:

操作 現象
關閉彈簧夾,滴加一定量濃硫酸,加熱 A中有白霧生成,銅片表面產生氣泡
B中有氣泡冒出,產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產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顯淺棕色并逐漸消失
打開彈簧夾,通入N2,停止加熱,一段時間后關閉 無
從B、C中分別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鹽酸 均未發現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該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____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淺棕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B中不溶于稀鹽酸的沉淀產生的原因,甲認為是空氣參與反應,乙認為是白霧參與反應。
①為證實各自的觀點,在原實驗基礎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該操作是_____________;
乙在A、B間增加洗氣瓶D,D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
②進行實驗,B中現象:
甲 大量白色沉淀
乙 少量白色沉淀
檢驗白色沉淀,發現均不溶于稀鹽酸。結合離子方程式解釋實驗現象異同的原因:__________。
(5)合并(4)中兩同學的方案進行實驗。B中無沉淀生成,而C中產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

29.(8分)植物光合作用受NaCl溶液的濃度的影響。下表為假檢草和結縷草在NaCl溶液影響下,凈光合速率、氣孔導度及細胞間隙中CO2濃度變化的實驗數據,不考慮鹽濃度變化對兩種植物吸水能力影響的差異。請回答。
NaCl溶液(mol/L) 凈光合速率
(umol•m-2s-1) 氣孔導度
(mmol•m-2s-1) 細胞間CO2濃度
(ul•L-1)
假檢草 結縷草 假檢草 結縷草 假檢草 結縷草
0.4% 6.0 6.1 42 42 100 100
0.6% 5.0 4.8 38 30 120 80
0.8% 2.2 2.6 25 10 160 50
注:氣孔導度指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葉片對氣體的吸收或釋放量
(1)NaCl溶液濃度過高,可導致根毛細胞的 和細胞壁發生分離。
(2)高濃度的NaCl溶液影響生物膜的形成, 直接抑制植物光合作用 階段,短期內細胞內C3含量相對會 。
(3)據表分析你認為NaCl溶液的濃度從0.6%上升為0.8%時,對 植物影響較大。
(4)可通過測定單位時間內的 比較上述兩種植物的凈光合速率,而不能通過測定CO2吸收量來比較。理由是 。
30.(10分)回答下列有關生命活動調節的問題:
(1)下圖1是測量神經纖維膜內外電位的裝置,圖2是測得的動作電位變化。回答:

①圖1狀態測得的電位相當于圖2中的 區段的電位。若該神經纖維測量處接受突觸前膜釋放的抑制性遞質,則圖1的指針有何變化 (填向左、向右、不變)。
②圖2中由于受到刺激時,引起Na+內流的是 區段。
(2)右圖表示內環境與細胞間的一種信息傳遞方式(含氮類激素的作用機理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①圖中受體的化學本質是 ;激素A能作用于靶細胞,而激素B則不能起作用,其最根本原因是 。
②如果圖中所示細胞為垂體細胞,其產生的“生理反應’’為產生促甲狀腺激素,則激素A為 。
③如果圖中所示為肝細胞,胰島素與受體結合后引起的“生理反應”是 。

31.(11分)果蠅的翅型由D、d和F、f兩對等位基因共同決定。D(全翅)對d(殘翅)為顯性,全翅果蠅中有長翅和小翅兩種類型,F(長翅)對f(小翅)為顯性。以下是兩組純系黑腹果蠅的雜交實驗結果,分析回答:

(1)決定翅形的基因D、d和F、f分別位于 、 染色體上,它們的遺傳遵循
定律。
(2)實驗一中親本的基因型是 、 ,F2殘翅雌果蠅中純合子占 。
(3)實驗二F2小翅果蠅隨機交配,后代中長翅∶小翅∶殘翅= 。

32、(10分)下表是某森林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情況調查結果,表中的A、B、C表示生態系統中三種不同的組成成分,字母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總量,Pn表示生物體貯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下圖是該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燒毀前后(b點為發生火災的時間),草本、灌木和喬木植物體內貯存的能量變化示意圖。

(1)據表分析回答:
①能量流動是從A、B、C中哪個成分開始的?__________,為什么?
(2分)。
②從能量輸入和輸出角度看,此生態系統處于逐漸發展壯大之中,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2分)。
(2)據圖分析回答:
①a~b段,三類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塊鑲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結構。
②b~d段,顯示火災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況,其演替的過程是先出現草本植物群落,再出--現灌木群落,最后出現喬木群落(草本植物群落→灌木群落→喬木群落)。該演替過程的總趨勢是:
(2分,回答兩項)。
③火災后植物群落得以快速恢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回答兩項)。

三、選考題(共45分,請考生從給出的3道物理題、3道化學題、2道生物題中每科任選一題做答,注意所做題目的題號必須與所涂題目的題號一致,在答題卡選答區域指定位置答題。如果多做,則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
33.【物理——選修3-3】(15分)略
34. [物理??選修3-4 ](15分)
(1)(6分)如圖所示為半圓形的玻璃磚,C為AB的中點,OO'為過C點的AB面的垂線。a、b兩束不同頻率的單色可見細光束垂直AB邊從空氣射入玻璃磚,且兩束光在AB面上入射點到C點的距離相等,兩束光折射后相交于圖中的P點,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3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6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
A.在半圓形的玻璃磚中,a光的傳播速度大于b光的傳播速度
B.a光的頻率大于b光的頻率
C.兩種色光分別通過同一雙縫干涉裝置形成的干涉條紋,相鄰明條紋的間距a光的較大
D.若a、b兩束光從同一介質射入真空過程中,a光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大于b光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
E.b光比a光更容易發生衍射現象
(2)(9分)如圖所示,一列沿x軸正方向傳播的簡諧橫波在t=0時刻的波形如圖中的實線所示,此時這列波恰好傳播到P點,且再經過1.2s,坐標為x=8m的Q點開始起振,求:
①該列波的周期T;
②從t=0時刻到Q點第一次達到波峰時,振源O點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y及其所經過的路程s.

35. [物理??選修3-5 ] (15分)
(1)(6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3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6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
A.發現中子的核反應方程是
B.結合能越大,原子核結構一定越穩定
C.如果使用某種頻率的光不能使某金屬發生光電效應,則需增大入射光的光照強度才行
D.發生β衰變時,元素原子核的質量數不變,電荷數增加1
E.在相同速率情況下,利用質子流比利用電子流制造的顯微鏡將有更高的分辨率
(2)(9分)如圖所示,光滑平臺上有兩個剛性小球A和B,質量分別為2m和3m,小球A以速度v0向右運動并與靜止的小球B發生碰撞(碰撞過程不損失機械能),小球B飛出平臺后經時間t剛好掉入裝有沙子向左運動的小車中,小車與沙子的總質量為m,速度為2v0,小車行駛的路面近似看做是光滑的,求:
(1)碰撞后小球A和小球B的速度;
(2)小球B掉入小車后的速度。

36.略
37. 銅在我國有色金屬材料的消費中僅次于鋁,廣泛地應用于電氣、機械制造、國防等領域;卮鹣铝袉栴}:
(1)銅原子基態電子排布式為  ;
(2)用晶體的X射線衍射法可以測得阿伏加德羅常數。對金屬銅的測定得到以下結果:晶胞為面心立方最密堆積,邊長為361 pm。又知銅的密度為9.00 g•cm-3,則銅晶胞的體積是      cm3、晶胞的質量是      g,阿伏加德羅常數為              (列式計算,已知A1(Cu)=63.6);
(3)氯和鉀與不同價態的銅可生成兩種化合物,這兩種化合物都可用于催化乙炔聚合,其陰離子均為無限長鏈結構(如下圖),a位置上Cl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    。已知其中一種化合物的化學式為KCuCl3,另一種化學式為      ;

(4)金屬銅單獨與氨水或單獨與過氧化氫都不能反應,但可與氨水和過氧化氫的混合溶液反應,其原因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8. 食品添加劑必須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2760-2011)的規定使用。作為食品添加劑中的防腐劑G和W,可經下列反應路線得到(部分反應條件略)。
(1)G的制備

①A與苯酚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CH2原子團,它們互稱為 ;常溫下A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苯酚的 (填“大”或“小”).
②經反應A→B和D→E保護的官能團是 .
③E→G的化學方程式為 .
(2)W的制備

①J→L為加成反應,J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
②M→Q的反應中,Q分子中形成了新的_________(填“C-C鍵”或“C-H鍵” )。
③用Q的同分異構體Z制備 ,為避免 發生,則合理的制備途徑為酯化反應、 、 。(填反應類型)
④應用 的原理,由T制備W的反應步驟為第1步: ;第2步:消去反應;第3步: .(第1、3步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9.【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專題】(15分)
請分析回答下列有關生物技術實踐的問題:
(1)制備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基,倒平板時,需要等待平板冷卻 后,將平板倒過來放置。微生物接種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后者是將菌液進行一系列的 ,然后將不同稀釋度的菌液分別涂布到瓊脂固體培養基的表面,進行培養。菌落是在固體培養基上由 細胞繁殖而來的形態可見的子細胞群體。
(2)對月季進行組織培養時,適宜花藥培養的時期是 期,為確定花粉是否處于該時期,鏡檢時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
(3)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原理是,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 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l一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
(4)用萃取法提取胡蘿卜素的實驗中,要將胡蘿卜進行粉碎和干燥的目的是 ;得到的萃取液需要用 方法進行濃縮。
40.【生物——選修3 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 的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 的因子。
(2) 是基因工程的核心,cDNA文庫屬于 基因文庫,
(3)科研人員利用蛋白質工程合成速效胰島素,該技術的實驗流程為:

① 其中,流程A是 ,流程B是 。
② 與基因工程相比較,蛋白質工程的優點是: 。
③ 由圖可知,要改造蛋白質結構,最終是通過改造基因來實現的。請說明原因:

2019屆高三年級五月模擬考試(一)理科綜合
生物參考答案
1-6 CCCADB
29.(8分)
(1)原生質層 (2)光反應 上升 (3)假檢草 (各1分)
(4)植物氧氣釋放量或干重增加量
假檢草細胞間CO2濃度在凈光合速率下降時反而上升 (各2分)
30.(10分)
(1)AB 向左 BC
(2) 糖蛋白 (各1分)
相應的基因不表達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加速肝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和儲存 (各2分)
31.(11分)
(1)常   X  基因的自由組合
(2)ddXFXF DDXfY  1/2(2分)
(3)0∶8∶1(2分)
32. (10分)
(1)① B B所含能量最多,是生產者(2分)
② 該生態系統輸入的總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
(或答Pg(生產者的)>R(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2分)
(2)① 水平
② 物種的豐富度(數量)增加、優勢種改變、總光合量增加、群落有機物總量增加、群落結構復雜化、穩定性增加等(共2分,任答兩項即可,答一項1分)
③原有的土壤條件基本保留,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得到保留。
39.【生物一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專題】(15分)
(1) 凝固(50℃)(2分) 梯度稀釋(2分), 單個(1分)
(2) 單核 (2分) 醋酸洋紅法(2分)
(3)對氨基苯磺酸 (2分)
(4)使原料與有機溶劑充分接觸,增大溶解度(2分); 蒸餾(2分)
40.【生物——選修3 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1)編碼蛋白質(1分) 調控作用
(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 部分
(3)①預期蛋白質的功能 相應的氨基酸序列
②可生產出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質
③改造基因操作更容易,且改造后可以遺傳


化學參考答案
7 8 9 10 11 12 13
D A D C B B C
26.(1)①0.234 ②< ③0.031 ④v(5~6)>v(2~3)=v(12~13)
⑤ > 在相同溫度時,該反應的反應物濃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
(2)①107 ② > c > a > b > d
27. (1)生成Ti3+,保護Fe2+不被氧化 (2)10-9~10-7m (3)2.79×103
(4)TiO2(s)+2C(s)+2Cl2(g)=TiCl4(l)+2CO(g) △H=-81kJ•mol-1
(5)產生了廢氣,廢液,廢渣等 (6)蒸餾(或分餾)
28. (1)Cu + 2H2SO4(濃) CuSO4+SO2↑+2H2O
(2)BaSO4 還原
(3)2NO+O2====2NO2
(4)①通N2一段時間,排除裝置中的空氣 飽和NaHSO3溶液
②甲:SO42- + Ba2+==== BaSO4↓,乙:2Ba2++ 2SO2 + O2 +2H2O====2BaSO4↓+4 H+,白霧的量遠多于裝置中O2的量。
(5)SO2 與可溶性鋇的強酸鹽不能反應生成BaSO3沉淀。
37.(1)1s22s22p63s23p63d104s1 (2)4.70×10-23 4.23×10-22

(3)sp3 K2CuCl3
(4)過氧化氫為氧化劑,氨與Cu形成配離子,兩者相互促進使反應進行。
Cu+H2O2+4NH3 Cu(NH3)42++2OH-
38.

(3)加聚反應 水解反應

物理參考答案
14.C 15. C 16. B 17. B 18. D 19. BC 20. AC 21. AD
22.(6分)⑴7.25(1分)
⑵ (1分) ⑶ 或 (2分) ⑷增加(2分)
23.(9分)


⑴如圖乙(1分) ⑵增大(2分)⑶①如圖丙所示(2分)
②2.3-2.8 W(2分) 4 .5-5.5W(2分)
24.解:(1)當傳送帶靜止不動時,小煤塊剛好能運動到C點,則在C點,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mg=mv2CR、伲1分)小煤塊從A→C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μmgL-2mgR=12mv2C-12mv20、冢2分)聯立①②得μ=0.4(1分)
當傳送帶的輪子以ω=10 rad/s的角速度勻速轉動時,傳送帶的線速度v=ωr=2 m/s
由v22μg=0.5 m<L,得小煤塊在傳送帶上加速的時間t=vμg=0.5 s(2分)
小煤塊與傳送帶的相對位移為l=vt-v2t=0.5 m,即劃過痕跡的長度為0.5 m(1分)
(2)當小煤塊在傳送帶上一直加速時,小煤塊到達B點的速度最大,在C點對圓軌道的壓力最大.設小煤塊到達B點的最大速度為vB,則:μmgL=12mv2B解得vB=210 m/s(2分)
傳送帶的線速度v≥210 m/s,即傳送帶的角速度ω≥1010 rad/s時,小煤塊在C點對圓軌道的壓力最大,小煤塊從B→C,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2mgR=12mv2B-12mv2Cmax、郏2分)小煤塊此時在C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max+mg=mv2CmaxR、苈摿ⅱ邰艿肍max=50 N(2分)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得,對圓軌道最大壓力FC=Fmax=50 N(1分)

25. 解:(1)設t=0時刻釋放的粒子在0.5T時間內一直作勻加速運動,
加速度 位移 (2分)
可見該粒子經0.5T正好運動到O處,假設與實際相符合
該粒子在P、Q間運動時間 (2分)
(2)t=0時刻釋放的粒子一直在電場中加速,對應進入磁場時的速率最大
由運動學公式有 (2分) t1=0時刻釋放的粒子先作加速運動(所用時間為△t),后作勻速運動,設T時刻恰好由小孔O
射入磁場,則
代入數據得: (2分)所以最小速度: (2分)
(3)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則:
得: 最大半徑: (2分)
最小半徑: (2分)
粒子水平向右進入磁場,然后射出時所有粒子的速度方向均豎直向上,偏轉角都是90°,所以軌跡經過的區域為磁場的最小面積,如圖:圖中綠色陰影部分即為最小的磁場的區域,(2分)所以 = = ≈ (2分)

35. (1)(6分) ADE
(2) (9分)(i)設A球與B球碰撞后速度分別為v1 、v2 ,并取方向向右為正,
由系統動量守恒,有    ① (2分)
碰撞過程中系統機械能守恒,有 ② (2分)
由①②解得 (2分)
碰后A球向左,B球向右
(ii) B球掉入沙車的過程中系統水平方向動量守恒,有
且 (2分) 得 (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92738.html

相關閱讀:北京市朝陽區2019-2019學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
2019屆山東濰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2019.03)word版
高中生物指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點
天津市七校2014屆高三12月聯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解析版】湖南省耒陽市振興學校2014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W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