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廣東省梅州市2019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廣東省梅州市2019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題



1.下列關于細胞組成、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硝化細菌吸收無機鹽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
B.細胞膜上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是穩定不變的
C.ATP和ADP都是高能磷酸化合物,都只能在葉綠體中形成
D.結核桿菌的蛋白質是在自身核糖體上合成
2.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通過細胞凋亡清除
B.細胞骨架與細胞增殖無關
C.衰老細胞中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
D.細胞的分裂、分化、壞死對生物體均有積極意義
3.下圖①~③分別表示人體細胞中發生的生物大分子合成過程。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A.過程①和②發生的主要場所相同且均需要解旋酶
B.能發生過程②和③的細胞一定能發生過程①
C.人體不同組織細胞的相同DNA進行過程②的起始點可能不同
D.過程③核糖體移動方向是從左到右,氨基酸h只能由該tRNA轉運
4.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和進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生物受環境影響產生的變異都不能遺傳
B.兩個種群間的生殖隔離一旦形成,這兩個種群間就屬于兩個物種
C.蜂鳥細長的喙與倒掛金鐘的筒狀花萼是它們長期協調進化的結果
D.自然選擇可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
5.關于植物激素及其類似物在農業生產實踐上的應用,符合實際的是
A.番茄結果后,噴灑一定量的脫落酸可防止果實的脫落
B.利用高濃度2,4—D作除草劑,可抑制單子葉雜草
C.用一定濃度赤霉素溶液處理黃麻、蘆葦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D.用適當濃度的生長素處理未成熟的果實,可以獲得無子果實
6.下列是某同學的實驗操作方法或結果,其中正確的是
A.利用光學顯微鏡可觀察到菠菜葉肉細胞下表皮中的葉綠體具有雙層膜結構
B.氫氧化鈉在瓊脂塊上擴散的深度可以反映物質運輸效率
C.用雙縮脲試劑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時,不可用煮沸過的豆漿做實驗材料
D.可用樣方法調查蚜蟲種群密度
29.(10分)酵母菌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其結構簡單,是研究生命科學的理想微生物。酵母菌的線粒體饑餓和光照等條件下回損傷,使線粒體成為具有雙層膜“自噬體”,“自噬體”與溶酶體結合形成“自噬溶酶體”從而將線粒體分解。
(1)為觀察正常細胞中的線粒體,可用 進行染色,在高倍鏡下觀察線粒體呈 色。
(2)線粒體內膜結構的基本支架是 ,“自噬體”與溶酶體結合的過程說明生物膜具有 。研究發現人體細胞溶酶體內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細胞質基質中的 進入溶酶體的運輸方式是 。
(3)科學家發現線粒體還與細胞凋亡有關。實驗中各種凋亡誘導因子誘發真核細胞凋亡后,催化[H]氧化為水的一種酶——細胞色素C,在細胞質基質中的含量增加。正常情況下細胞色素C應位于 (寫明結構的具體位置)。
(4)若某酵母菌的線粒體均遭“損傷”,此時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終產物是 ,為確定此時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可用 試劑檢測。
30.(12分)埃博拉病毒在非洲肆虐,嚴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埃博拉病毒是一種單鏈RNA病毒,致死率高達90%,具有極強的感染性。人體感染后會出現嘔吐、腹瀉、發熱等癥狀。下圖是埃博拉病毒入侵人體弧啟動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途徑。請回答相關問題:

(1)嘔吐時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質進入,通過非條件反射導致胃體肌肉收縮,將胃內容物排出體外,該反射弧中效應器由 組成。
(2)劇烈而頻繁的嘔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喪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機體的內環境滲透壓 ,滲透壓感受器知此變化后,促使 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促進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維持內環境的穩定。
(3)當體內有炎癥時會出現發熱現象,這有利于吞噬細胞和殺菌物質等轉移到炎癥區,抵御病原體的攻擊,此過程屬于機體免疫系統的第 道防線。
(4)圖中E的名稱是 。與A細胞相比,B細胞內顯著增多的具膜細胞器有 。某男子感染埃博拉病毒痊愈后,他還是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埃博拉病毒為單鏈RNA病毒,易發生 。
31.(7分)下圖為呼倫貝爾草原生態系統的能力流動圖解模型。a、b、c表示流入各營養級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營養級生物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g、h、i表示各營養級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1)若一段時間內草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 ,那么圖中最高營養級生物所獲得的能量為
KJ(能量傳遞效率用圖中字母表示)。
(2)若圖中的a、b、c表示碳循環的一部分,則碳的循環方式與其他補貼的是 (填寫字母)。
(3)若人類將部分草原生態系統開發成為農田生態系統,則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生態系統的 穩定性降低。
32.(10分)2019年10月5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漿,其率領的科研團隊從青蒿(2n=18)中提取出的青蒿素,能有效地殺死導致瘧疾的元兇——瘧原蟲。
(1)假設野生型青蒿素青桿(A)對紫紅桿(a)為顯性,稀裂葉(B)對分裂葉(b)為顯性,兩對性狀獨立遺傳。若 代中白青桿、稀裂葉植株所占比例為3/8,則其雜交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 ,該 代中紫紅桿、分裂葉植株所占比例為 。
(2)四倍體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溫處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絲分裂的細胞會導致染色體不分離,從而獲得四倍體細胞并發育成植株。推測低溫處理導致細胞染色體不分離的原因是 。四倍體青蒿與野生型青蒿雜交后代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為 。
(3)從青蒿中分離了cyp基因,其編碼的cyp酶參與青蒿素合成,該事例說明基因通過控制 ,控制生物的性狀。
39.【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近年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引發全民關注美食的熱潮,其中多次講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發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請回答:
(1)腐乳生產是在嚴格的無菌條件下,將優良的 菌種接種到豆腐上,這樣做的目的是 。從微生物培養的角度看,豆腐應該屬于 。
(2)果醋的制作主要是利用 在氧氣供應和糖源充足時,將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時,也可以利用 生成醋酸。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 。
(4)胡蘿卜素是重要的藥物和食品添加劑,在胡蘿卜素的萃取中,所用的有機萃取劑應該具有 (高或低)的沸點,以便胡蘿卜素能充分溶解其中。對萃取的胡蘿卜素樣品和標準樣品進行點樣層析時,如果出現 ,則說明胡蘿卜素提取成功。
40.【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約翰 伯特蘭 戈登和山中伸彌因在“體細胞重編程技術”領域做出革命性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請回答下列問題:
(1)1962年約翰 伯特蘭 戈登通過實驗把蝌蚪腸上皮細胞的細胞核移植進入去核的卵細胞中,成功培育出“克隆青蛙”。因動物細胞的全能性會隨著動物細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漸 ,但此實驗說明已高度分化的動物體細胞的 仍具有發育全能性。更多的實驗證明,到目前還不能用類似 技術(克隆植物的方法)獲得克隆動物。
(2)所謂“體細胞重編程技術”是將體細胞重新誘導回早期干細胞狀態,即獲得誘導性多能干(iPS)細胞。山中伸彌把4個關鍵基因轉讓小鼠的成纖維細胞,并整合到染色體的 上,使其轉變成iPS細胞;為確定基因是否進入成纖維細胞可用 技術檢測。
(3)在研究中可通過 技術獲取大量iPS細胞,該過程一般需先加入 處理一段時間,分散成單個細胞,然后分瓶繼續培養;另外,iPS細胞還需置于二氧化碳培養箱中培養的目的是 。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1.D 2.A 3.C 4.A 5.C 6.D

三、非選擇題(共54分)
29、(10分)
(1)健那綠(1分) ;藍綠(1分)
(2)磷脂雙分子層(1分);一定流動性(1分);主動運輸(1分)
(3)線粒體內膜(1分)
(4)酒精和二氧化碳 (2分) ;酸性重鉻酸鉀(2分)
30、(12分)
(1)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胃體肌肉 (2分)
(2) 升高(1分);下丘腦 (2分)
(3)二(1分)
(4)效應T細胞(2分); 內質網、高爾基體(2分); 基因突變(2分)
31、(7分)
(1)c/a×108(2分)
(2)a (1分)
(3)次生演替(2分);抵抗力(2分)
32、(10分)
(1) AaBb×aaBb 或AaBb×Aabb (2分) ; 1/8(2分)
(2)低溫抑制紡錘體形成(2分);27 (2分)
(3)酶的合成控制代謝(2分)
39、[生物—生物技術實踐](15分)
(1)毛霉(2分);避免其他雜菌的污染,保證產品的質量(2分) ; 培養液(2分)
(2)醋酸菌(2分);酒精(2分)
(3)乳酸菌在無氧的條件下,將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分)
(4)高(1分);對應層析帶(2分)
40、[生物—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1)降低(1分);細胞核(2分);植物組織培養(2分)
(2) DNA(2分);DNA分子雜交(2分)
(3)動物細胞培養(2分);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2分) ; 維持培養液pH值(相對穩定)(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229027.html

相關閱讀:【解析版】湖南省耒陽市振興學校2014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W
北京市朝陽區2019-2019學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
2019屆山東濰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2019.03)word版
天津市七校2014屆高三12月聯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高中生物指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