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甘肅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聯考生物試卷
命題學校:嘉峪關市酒鋼三中 命題人:保穎 王亞萍 謝恒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 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第Ⅰ卷 (選擇題 共40分)
一、單項選擇(每小題1分,共40分)
1.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信息:“近期檢測出三株NDM1耐藥基因陽性細菌.其中,疾控中心實驗室檢出兩株來自寧夏的新生兒,一株來自福建某老年患者.”下列關于“NDM1超級細菌”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NDM1超級細菌”具有與真核細胞相似的細胞膜、核糖體
B.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來看,“NDM1超級細菌”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
C.“NDM1超級細菌”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D.與人體細胞相比,“NDM1超級細菌”在結構上的最主要區別是有細胞壁
2.下列關于真核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溶酶體清除衰老和損傷細胞器的過程可發生在正常細胞中
B.高爾基體內能夠完成蛋白質的合成、加工和分泌過程
C.葉肉細胞內DNA轉錄的場所有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
D.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在細胞呼吸過程中不產生二氧化碳
3.關于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有些蛋白質是染色體的組成成分 B.細胞內蛋白質的合成都需要mRNA參與
C.蛋白質可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 D.食鹽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質發生了變性
4.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需氧呼吸時,生成物H2O中的氫部分來自線粒體中丙酮酸的分解
B.人體激烈運動時,在線粒體和細胞溶膠都能產生CO2
C.植物細胞呼吸產生的ATP可用于光合作用中三碳化合物的還原
D.水果儲藏在完全無氧環境中 ,可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5.下面為有關孟德爾豌豆的七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
A.正確運用統計方法,孟德爾發現在不同性狀的雜交實驗中,F2的分離比具有相同的規律
B.解釋實驗現象時,提出的“假說”之一: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
C.根據假說,進行“演繹”: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實驗后代應出現兩種表現型,且比例為1∶1
D.由于假說能解釋F1自交產生3∶1分離比的原因,所以假說成立
6.果蠅的眼色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在暗紅眼♀×朱紅眼♂的正交實驗中,F1只有暗紅眼;在朱紅眼♀×暗紅眼♂的反交實驗中,F1雌性為暗紅眼,雄性為朱紅眼。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交的實驗結果說明這對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體上
B.正、反交的F1代中,雌性果蠅的基因型都是XAXa
C.正、反交親本雌果蠅均為純合子
D.正、反交的F2代中,朱紅眼雄果蠅的比例不相同
7.細胞通訊是指細胞間的信息交流。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間的通訊都與細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關
B.細胞膜上的受體在細胞通訊中具有選擇透過性
C.激素作用于靶細胞不屬于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D.突觸前膜釋放的遞質是一種細胞通訊的信號分子
8.在“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中,對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臨時裝片進行了三次觀察和兩次處理。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第一次觀察為低倍鏡觀察,后兩次為高倍鏡觀察
B.第一次處理滴加的液體為清水,第二次滴加的液體為0.3g/ml的蔗糖溶液
C.若將紫色洋蔥鱗片葉的外表皮換成內表皮,則不會發生質壁分離
D.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中不屬于原生質層的有細胞壁、細胞核和細胞液
9.以下判斷細胞死活的方法及解釋正確的是( )
A.用較高濃度的硝酸鉀溶液處理洋蔥外表皮細胞,一段時間后 用顯微鏡未能觀察到質壁分離現象,說明是死細胞
B.用健那綠處理人體蛔蟲的體細胞,顯微鏡下沒有發現被染成藍綠色的線粒體,說明是死細胞
C.通過顯微鏡觀察到黑藻的葉綠體在細胞質中運動,并隨著照射光線的強弱而改變受光面,說明是活細胞
D.因為活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用甲基綠吡羅紅未能將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細胞核染成紅色說明是活細胞
10.如圖為大豆葉片光合作用暗反應階段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CO2的固定實質上是將ATP中的化學能轉變為C3中的化學能
B.CO2可直接被[H]還原,再經過一系列的變化形成糖類
C.被還原的C3在有關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強度由強變弱時,短時間內C5含量會升高
11.在溫度、光照都適宜條件下,將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麥種子一直浸沒在無菌水中,會使種子死亡。下列對種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
A.缺乏胚芽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B.不能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
C.呼吸作用的產物對其產生毒害作用 D.呼吸作用產生的能量均以熱能釋放
12.下圖1表示溫度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圖2表示酶促反應生成物量與時間的關系,圖2中實線是在圖1溫度a時的生成量。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則當溫度增加至2a時生成物量與時間的關系是( )
A.曲線1 B.曲線2 C.曲線3 D.曲線4
13.如圖為動物機體的細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圖。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
A.①過程表明細胞凋亡是特異性的,體現了生物膜的信息傳遞功能
B.②過程中凋亡細胞被吞噬,表明細胞凋亡是細胞被動死亡過程
C.細胞凋亡過程中有新蛋白質合成,體現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D.凋亡相關基因是機體固有的,在動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14.菠菜根的分生區細胞不斷分裂使根向遠處生長,在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的是( )
A.染色單體形成于分裂間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B.細胞分裂間期,DNA和中心體的復制
C.外界不利因素引起基因突變通常發生于細胞分裂間期
D.細胞分裂末期,高爾基體參與細胞壁的形成
15.正常情況下,甲胎蛋白(AFP)主要來自胚胎的肝細胞,胎兒出生后約兩周AFP從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細胞再生時,AFP會升高,尤其當肝細胞發生癌變時,AFP會持續性異常升高,所以當血液中該指標超過正常值時需要進一步檢查以確認體內是否出現了癌細胞。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可以推測當肝細胞的分裂周期變長時,AFP合成會增加
B.肝細胞中的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會參與AFP的合成與運輸
C.指導合成AFP的基因屬于原癌基因,發生突變后才表達
D.肝細胞發生癌變后因細胞膜上糖蛋白質多而容易發生擴散
16.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對等位基因M、m控制,基因型MM的植株表現為大花瓣,Mm的為小花瓣,mm的無花瓣。花瓣顏色受另一對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為RR和Rr的花瓣是紅色,rr的為黃色,兩對基因獨立遺傳。若基因型為MmRr的親本自交,則下列有關判斷錯誤的是( )
A.子代共有9種基因型 B.子代有花瓣植株中,MmRr所占的比例為1/3
C.子代共有6種表現型 D.子代的紅花植株中,R的基因頻率為2/3
17.如右圖表示某動物體細胞(含4條染色體)有絲分裂的細胞周期,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細胞中含有4條染色體的時期是a、b、d
B.不同物種的細胞周期的長短主要受溫度影響
C.從b到b是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
D.完成e時期的子細胞變化方向有兩種可能,一種如圖所示, 另一種將分化成某種組織細胞
18.生物育種的方法很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育種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純種
B.單倍體育種就是為了獲得單倍體
C.不是只有多倍體育種才能獲得無子果實
D.單倍體育種和多倍體育種都要用到秋水仙素,且秋水仙素處理的部位都相同
19.如圖表示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的變化曲線,下列相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d過程中含有同源染色體 B.b過程細胞數目不變
C.c過程不發生細胞融合 D.a過程中不含染色單體
20.下列各項結果中,不可能出現比值為3∶1的是( )
A.小麥種子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時,產生的CO2之比
B.動物的一個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的第二極體與卵細胞的數目之比
C.15N標記的DNA在14N培養液中繁殖三代,含14N的DNA分子與含15N的DNA分子的數量之比
D.兩對基因控制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后代出現的表現型之比
21.MyoD是成肌細胞分化為骨骼肌細胞過程中的一種關鍵蛋白。將MyoD基因轉入體外培養的成纖維細胞中表達,成纖維細胞就能表現出骨骼肌細胞的特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可用Ca2+處理成纖維細胞使其成為感受態
B.MyoD基因只存在于骨骼肌細胞中
C.骨骼肌細胞只能表達MyoD的基因
D.MyoD基因在正常成纖維細胞中不表達
22.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記憶細胞和神經細胞都有細胞周期
B.真核細胞內的mRNA都是在細胞質中合成的
C.葡萄糖、RNA、蛋白質都可以在葉綠體中合成
D.所有細胞中核糖體的形成都與核仁密切相關
23. Qβ噬菌體的遺傳物質(QβRNA)是一條單鏈RNA。當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后,QβRNA 立即作為模板翻譯出成熟蛋白、外殼蛋白和RNA復制酶(如圖所示),然后利用該復制酶復制QβRNA。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QβRNA的復制需經歷一個逆轉錄過程
B.QβRNA的復制需經歷形成雙鏈RNA的過程
C.一條QβRNA模板只能翻譯出一條肽鏈
D.QβRNA復制后,復制酶基因才能進行表達
24.下列有關生物變異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如果遺傳物質發生改變,生物可能不出現變異性狀
B.患有遺傳病的個體的某些細胞內一定會有致病基因存在
C.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如果某細胞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生了交叉互換,則該細胞內發生了基因重組
D.如果某果蠅的長翅基因缺失,則說明其發生了基因突變
25.某一個自由交配的足夠大的種群中等位基因A對a完全顯性,但A純合致死,種群中顯性個體占總數的36%,則( )
A.該種群中隱性基因的頻率小于顯性基因的頻率
B.該種群繁殖一代后,基因頻率不變
C.該種群隨著繁殖代數的增加,A的頻率逐漸增大
D.若該種群個體自交,則后代基因頻率將發生改變,說明該種群進化了
26.華南沿海發現了電白牡蠣,與分布在遼寧的長牡蠣相比,電白牡蠣無閉殼肌痕,而長牡蠣的閉殼肌痕很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生物遺傳物質改變的結果,與環境作用無關
B.電白牡蠣與長牡蠣由于地理隔離不能進行基因交流,所以存在生殖隔離
C.兩種牡蠣形態上的差異說明二者基因庫有一定的差別
D.電白牡蠣出現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改變,牡蠣的進化方向由自然選擇決定
27.下圖為白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之間識別、黏著后,白細胞遷移并穿過血管壁進入炎癥組織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內皮細胞識別結合白細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細胞黏著
B.白細胞在血管內黏著、遷移需要消耗ATP
C.黏著、遷移過程中白細胞需進行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D.白細胞利用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穿過血管壁進入炎癥組織
28.下圖是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產生和傳導的示意圖。下列說法與圖示相符的是( )
A.圖中興奮部位是B和C B.圖中弧線最可能表示局部電流方向
C.圖中興奮傳導方向是C→A→B D.興奮傳導方向與膜外電流方向一致
29.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療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化學致癌因子和物理致癌因子都可以誘發白血病
B.輸入患者體內的異體骨髓相當于抗原物質
C.骨髓捐獻者提供的有效成分是造血干細胞
D.骨髓移植后應設法增強病人免疫系統的功能,以防止病原體的感染
30.下列科學實驗描述錯誤的是( )
A.巴甫洛夫是近代消化生理學奠基人、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和他的學生通過實驗發
現并證明了促胰液素的存在
B.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解離的目的是使細胞相互分離開來
C.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中,無法根據CO2是否產生來判斷其呼吸方式
D.科學家卡爾文用標記的二氧化碳供一種單細胞的綠藻進行光合作用,最終探明了二氧化碳中的碳轉化為有機物中碳的途徑
31. 人工魚塘里的某淡水魚,成魚底棲,捕食貝殼類;幼魚生活在水體表層,濾食藻類和浮游動物。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幼魚與浮游動物可能具有捕食和競爭關系
B.幼魚和成魚屬于該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
C.該魚的成魚和幼魚在水中的分層分布構成群落的垂直結構
D.輸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大于生產者固定的太陽光能
32. 瓶插鮮花鮮重的變化與衰敗變化,鮮重累積增加率下降時插花衰敗,如圖為細胞分裂素和蔗糖對插花鮮重的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蔗糖和細胞分裂素都有延緩衰敗的作用
B.插花保鮮的時間長短受細胞分裂素、脫落酸等多種激素共同調節的作用
C.同時添加蔗糖和細胞分裂素更有利于插花保鮮
D.瓶插的七天時間內清水組的脫落酸的含量都是最高的
33.野生揚子鱷種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穩定在5∶1左右,其性別由孵化時的溫度所決定。繁殖季節雄性揚子鱷發出“轟”的聲音,雌性揚子鱷則根據聲音大小選擇巢穴位置。當聲音大時,雌鱷選擇將巢穴筑于山凹濃蔭潮濕溫度較低處,則產生較多的雌鱷。以上事實說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 )
A.調節生物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B.影響種群的繁衍,維持種群數量的穩定
C.維持正常生命活動,調節內環境的穩態
D.對生物進行自然選擇,促進生物進化
34.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蛙螂捕蟬,黃雀在后”描述了一條完整的食物鏈
B.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
C.分解者將動植物遺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可以供植物體再利用
D.生產者一定是植物,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營養級
35.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渠道
B.使用糞便作肥料,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的循環利用
C.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和能量流動都是單向的
D.對生態系統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可提高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
36.下列有關生物科研史實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魯賓和卡門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了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于水
B.摩爾根等人以果蠅為實驗材料,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C.溫特以燕麥胚芽鞘為實驗材料,證明了生長素的化學本質是吲哚乙酸
D.林德曼通過對賽達伯格湖的能量流動進行定量分析,發現了能量流動具有單向性、逐級遞減的特點
37.豌豆是二倍體植物,取自然狀態下的一株高莖豌豆(DD)和一株矮莖豌豆(dd)進行雜交,得到的F1在幼苗期經低溫誘導使其發生變異并發育至成熟,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F1進行自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高莖∶矮莖=35∶1
B.經低溫誘導和秋水仙素誘導豌豆幼苗發生變異的原理相同
C.F1豌豆經低溫誘導所發生的變異屬于可遺傳變異,且這種變異可以鏡檢
D.經低溫誘導得到的豌豆含有兩個染色體組
38.顏色變化常作為生物實驗結果觀察的一項重要指標,下面是一些學生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其中的錯誤操作或想法是( )
①用滴管在花生子葉薄片上滴加蘇丹III染液,發現滿視野都呈現橘黃色,于是滴1-2滴50%鹽酸洗去浮色②取新鮮的菠菜葉片,加入少許SiO2和丙酮,研磨液呈黃綠色,于是判斷是菠菜葉用量太少③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結果中,藍綠色帶最寬,可判斷為葉綠素a含量最多④乳酸菌、酵母菌和藍藻的細胞內都有核糖體和染色體⑤測定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時需在暗處進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
39.有關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神經調節的信號有電信號和化學信號,而激素調節僅有化學信號
B.神經調節的結果是使效應器作出反應,而激素調節的結果是使靶細胞的生理活動發生改變,神經調節作用范圍較廣泛
C.在人與高等動物生命活動調節過程中,體液調節起主導作用
D.所有生物都具有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
40.近期多名藝人被曝吸食毒品,研究發現由于毒品會導致下丘腦調節垂體功能障礙,吸毒者大多伴有怕冷、乏力、免疫力降低等癥狀。下列推測不可能的是( )
A.吸毒者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和自身免疫疾病
B.吸毒者怕冷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下丘腦中體溫調節中樞受損
C.毒品可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障礙
D.毒品可能會導致與性激素分泌相關的器官功能障礙
第Ⅰ卷 (選擇題 共60分)
二、非選擇題(必修)(共5小題,共50分)
41.(每空2分,共12分)
回答下列有關綠葉中色素提取與分離及光合作用相關的問題。
(1)遷移率(Rf)是用紙層析法分離混合色素中各種成分的重要指標,也可用于各色素的鑒定,遷移率=色素移動距離/溶劑移動距離。根據下表數據求出色素3的迂移率(Rf)是_______;色素1的名稱是_______,其遷移率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1 葉綠體中色素層析結果(部分數據)
溶劑移動距離 色素1移動距離 色素2移動距離 色素3移動距離 色素4移動距離
實驗組1 7.8 1.9
實驗組2 8.2 1.5
實驗組3 8.0 1.4
平均移動距離 8.0 7.6 0.8
遷移率(Rf) 無 0.95 0.53 0.10
(2)下圖為某植物葉片凈光合速率的日變化曲線:
在溫度適宜、水分供應允足的條件下,表示光合速率的日變化曲線最合適的是_______曲線;曲線B顯示了植物在氣溫過高時發生的“午睡”現象,為避免或減輕作物“午睡”的影響,生產中常采取的簡便易行的措施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達到增加作物產量的目的。如果白天云量變化不定,則______________的日變化對光合速率的影響最大。
42.(每空2分,共16分)糖原貯積癥為遺傳因素(基因)所引起的糖原代謝障礙,導致糖原大量沉積,主要累及肝、心、腎及肌組織,有低血糖、酮尿及發育遲緩等表現。經檢測發現Ⅰ型糖原貯積癥患者的體內葡萄糖-6-磷酸大量積累,糖原的分解過程如圖1所示:
(1)Ⅰ型糖原貯積癥是由缺乏_______造成的,題中體現的基因與性狀的關系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經檢測發現Ⅰ型糖原貯積癥患者的血液中酮體(脂肪氧化分解的產物)的含量明顯高于正常人,試解釋其原因:____________ __。
(3)圖2為某家族有關Ⅰ型糖原貯積癥患病情況的遺傳系譜圖,其中3號不攜帶致病基因,根據遺傳系譜圖回答以下問題(相關基因用A、a表示):
①該病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6號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
②若8號不患色盲,9號為色盲基因攜帶者,則8號和9號婚配后生育一個表現型正常的男孩的概率為_______。
③若人群中Ⅰ型糖原貯積癥的發病率為1/10000,則10號和一個表現型正常的女性婚配,后代患Ⅰ型糖原貯積癥的概率為_______,若要確認后代是否患病可以對后代進行_______。
43.(每空1分,共6分)進食可刺激胃腺細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分析回答問題
(1)胃酸可以殺滅進入胃內的細菌,這屬于機體的 (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胃蛋白酶僅對食物中的蛋白質成分有消化作用,這體現了酶的 性。
(2)哺乳動物進食時,食物尚未進入胃內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稱為頭期胃液分泌。該過程是神經一體液調控的結果,如圖所示。胃泌素通過 運輸到達胃腺細胞,促進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過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這種調節方式叫做 。促進胃腺細胞分泌胃液的信號物質除胃泌素外還有 。
(3)冷水刺激會引起胃黏膜內的HCO3-減少,從而對H+緩沖作用減弱,會使胃黏膜組織液的 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損傷。
44.(每空1分,共6分)現在,市場上有一種“長”了字和圖案的蘋果(如下圖),得到了大量消費者的青睞。這種蘋果是怎么培育出來的呢?其實,這就是我們熟悉的普通紅蘋果;在蘋果成熟前、果皮未紅時,先用遮光紙刻出你想要的字或圖案固定在蘋果上;在蘋果成熟的過程中,沒有遮光的部分逐漸變紅,被遮光的部分由于沒有陽光照射就不會變紅,這樣,蘋果上就“長”出了字和圖案。
(1)蘋果幼果的果皮呈綠色,因而能進行___ ,該生理過程的總反應式概括為___ _ 。
(2)蘋果果皮的顏色是由基因控制的,而圖中的蘋果上“長”出了字和畫,該現象說明生物的性狀是___ _ 的結果。
(3)蘋果成熟過程中,___ _ (激素)會逐漸增多,并由核糖體合成___ _ 酶,作用于細胞壁,使其果肉曰益松軟。在蘋果儲存過程中,若測得一段時間內蘋果吸收O2與釋放C02的體積之比為1:3,則該時間段內蘋果細胞的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為__ 。
45.(每空1分,共10分)某生物興趣小組為了了解草原生態系統,對草原生物種群進行了各項調查,請回答以下問題:
(1)該興趣小組對該草原上牧草進行豐富度的調查,為保證調查結果的準確,調查時應注意: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該小組還采用_________法對草原田鼠進行了種群密度的調查。田鼠天性警覺,經捕獲后難以再次捕獲,則最終估算的結果比真實值_________(偏大/偏。
(2)在某一時刻有一田鼠種群遷入該草原,以優質牧草的根為食,該興趣小組對這一田鼠種群進行了長期的追蹤調查,并繪制了以下兩圖:
①圖甲中虛線表示在______條件下田鼠種群的增長方式。如果遷入時田鼠的種群數量為a,經繁殖n代后D點種群數量是原來的k倍,則該田鼠種群增長速率達到最大時的數量為_________________。
②圖甲中實線表示田鼠種群在該草原上的實際增長情況,投藥后田鼠種群數量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
③圖乙表示某時刻該田鼠種群的年齡組成,則圖乙能代表圖甲中____________點年齡組成。
(3)田鼠在該生態系統中屬于___________(生態系統成分),隨著田鼠活動的日益猖獗,則該草原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將__________。
三、非選擇題(選修)(46.47兩道題任選一題做答,共10分)
46.【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0分)回答關于用蘋果釀酒的相關問題
(1)需要選用的發酵菌種是___________。加入發酵罐的蘋果泥要進行___________;并在_______條件下產生酒精。在生產過程中還需定期對發酵液采用_________的方法進行觀察計數,以了解發酵情形。
(2)在果酒的制作過程中,加入的新鮮蘋果汁沒有經過滅菌處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檢測不出酵母菌以外的雜菌,從生態學角度分析:一是大量的酵母菌在與雜菌之間的 中取得優勢,二是果酒中的_____________,從而淘汰掉雜菌。檢驗酒精常用的方法是在酸性條件下,酒精和____________反應,顯示灰綠色。
(3)為了提高出汁率,在壓榨前可加入一定濃度的 酶處理原材料,發酵時溫度一般控制在_________。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發酵罐內果汁中不再有__________,說明發酵基本完成。
47.【生物——選修3: 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0分)
圖示方案為人們獲得生物新品種的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是 。方案Ⅰ中,將抗凍蛋白基因導入煙草受體細胞常用的方法是 。從分子水平檢測抗凍煙草是否培育成功的方法是: 。
(2)推測方案Ⅱ中A基因所起的作用是 。在方案Ⅱ中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還應用了細胞工程中的_____ ____技術。
(3)方案Ⅲ中的轉基因?梢酝ㄟ^分泌乳汁來生產人的生長激素。人的生長激素基因在導入受體細胞前,基因的首段必須含有使其僅能在山羊 細胞中特異性表達的 。
(4)方案Ⅲ中的早期胚胎在移植入受體母羊子宮之前,必須對胚胎進行 鑒定,一般是取處于 時期的 細胞進行檢測。
2019年1月甘肅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聯考
生物答題卷
二、非選擇題(必修)(共5小題,共50分)
41、(每空2分,共12分)
(1)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曲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______ ________。
42、(每空2分,共16分)
(1) _______,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①___ __________ ____。6號的基因型為____ ________。
②概率為__ _____。
③概率為____ ___, ____ ___。
43、(每空1分,共6分)
(1) _________ 免疫; 性。
(2) 。
(3) 。
44、(每空1分,共6分)
(1) ___ , _____________ 。
(2)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3)___ _ (激素),___ ___________ _ , 。
45、(每空1分,共10分)
(1)①______ ___;②_____ _____; ______ ___法
_________。
(2)① __________。
② ____ ____________。
③_____ _______。
(3)___________(生態系統成分), ___________。
三、非選擇題(選修)(46.47兩道題任選一題做答,每空1分,共10分)
46、【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0分)
(1) 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___ ____。_____ ____。
(2) ,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反應
(3) , ____ _____。_____ _____。
47、【生物——選修3: 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0分)
(1) 。 。
。
(2) _____________ 。_______ __技術。
(3) 。
(4) 鑒定 。
2019年1月甘肅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聯考
生物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每題1分,共40分)
1、D 2、B 3、D 4、A 5、D
6、D 7、D 8、D 9、C 10、C
11、C 12、B 13、B 14、B 15、B
16、C 17、D 18、C 19、A 20、C
21、D 22、C 23、B 24、A 25、D
26、C 27、D 28、B 29、D 30、A
31、C 32、D 33、B 34、C 35、C
36、C 37、D 38、B 39、A 40、A
二、非選擇題(必修)(共50分)
41、(每空2分,共12分)
(1)0.20 胡蘿卜素 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在濾紙條上的擴散速度最快
(2) A 用少量水來改善田間小氣候 光照強度
42、(每空2分,共16分)
(1)酶3 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2)患病個體無法將糖原轉化成葡萄糖,要利用脂肪供能,脂肪通過氧化分解產生酮體
(3)①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Aa ②5/24 ③1/303 基因診斷
43、(每空1分,共6分)
(1)非特異性 專一 (2)體液 反饋調節 神經遞質 (3)pH
44、(每空1分,共6分)
(1)光合作用 或
(2)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
(3)乙烯 纖維素酶(或纖維素酶和果膠酶) 1:6
45、(每空1分,共10分)
【答案】(1)隨機取樣 樣方大小適宜(多次取樣,取平均值) 標志重捕 偏大
(2)①理想 ak/2 ②經鼠藥的選擇作用,田鼠種群中抗藥性個體不斷增加,所以投藥后田鼠的數量先下降很快又恢復到原來水平 ③A、B、C
(3)消費者 減弱
三、非選擇題(選修)(46.47兩道題任選一題做答,每空1分,共10分)
46、【答案】(1)酵母菌 滅菌 無氧 抽樣檢測
(2) 競爭 酒精不利于雜菌生長 重鉻酸鉀
(3)纖維素酶和果膠 18~25℃ 氣泡產生
47、【答案】(1)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 農桿菌轉化法 抗原-抗體雜交
(2)使細胞無限增殖(或調控細胞無限增殖 ) 動物細胞培養
(3)乳腺 啟動子
(4)性別 囊胚 滋養層
1o7jCwX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229504.html
相關閱讀:【解析版】湖南省耒陽市振興學校2014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W
北京市朝陽區2019-2019學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
2019屆山東濰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2019.03)word版
高中生物指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點
天津市七校2014屆高三12月聯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