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類型:A
廣東省肇慶市2019屆高三4月第二次模擬理科綜合 生物試題
本試卷共12頁,36小題,滿分30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
1. 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所在縣(市、區)、姓名、試室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卷上對應位置,再用2B鉛筆將準考證號涂黑.
2. 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卷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寫在試卷或草稿紙上.
3. 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的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題區內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題小4分,共6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選對的得4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各項均是有關顯微鏡操作的表述,其中錯誤的操作是
A.標本染色較深,應選用凹面反光鏡和大光圈
B.將位于視野內左上方的圖像移向中央,應向左上方移動裝片
C.若轉換高倍物鏡觀察,需先升高鏡筒,以免鏡頭碰壞裝片
D.轉換高倍物鏡之前,應先將所要觀察的圖像移到視野的正中央
2.下列哪一種來源的細胞其分化能力最強
A.骨髓干細胞 B.胚胎干細胞 C.造血干細胞 D.神經干紐胞
3.病毒H1N1亞型是第一個被鑒定出的流行性感冒病毒,之后即不斷地有新亞型的報道。下圖為流行性感冒病毒構造示意圖,其中甲(簡稱H)與病毒進入細胞有關;乙(簡稱N)則與病毒粒子出細胞有關?共《舅幬“達菲”(Oseltamivir)主要是抑制乙的作用。問“達菲”主要是阻斷該病毒增殖時的哪一過程
A.病毒入侵細胞 B.病毒的核酸復制
C.病毒粒子的組裝 D.子病毒釋出細胞
4.下列哪一項屬于次生演替
A.沖積平原的形成 B.裸巖的風化
C.天然湖泊的淤積 D.荒化的農地
5.下列關于神經系統及其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切除下丘腦的動物喪失血糖調節能力
B.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高級神經中樞是下丘腦
C.機體對刺激作出迅速反應的調節屬于神經調節
D.先天性行為與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無直接關系
6.從前科學家在研究瘧疾時,認為:①.瘧疾可能和污水有關;②.排除污水,當可防止瘧疾;
③.若干地區的人們設法清除濕地,這些地區的瘧疾患者大為減少。上面三個敘述中
A.①為問題,②為假說,③為實驗 B.①為觀察,②為假說,③為推論
C.①為假說,②為推論,③為實驗 D.①為推論,②為假說,③為實驗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9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5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
有二個選項符合題意.全選對得6分,只選一項且正確的得3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24.如右圖為高等植物葉肉細胞結構模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ATP產生的結構有2和5
B.無氧呼吸產生的CO2分子,進入葉綠體終被利用,穿越
的磷脂分子層數為4層
C.1與4中都含有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
D.3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主要場所
25. 要將胡蘿卜韌皮部細胞培養成完整植株,需要
A.全程給予光照 B.離體狀態
C.導入外源基因 D.一定的營養物質和激素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11小題,共182分。
26.(14分)研究人員將一綠色植物放置于錐形瓶內(如圖A),錐形瓶瓶口則以插有二氧化碳
傳感器的橡膠塞密封,傳感器的外端與計算機聯機,研究員可從計算機顯示器的
屏幕上觀察并紀錄到錐形瓶內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情形。圖B記錄下錐形瓶內二氧化碳濃
度連續60min變化的結果,檢測期間,有些時段給植物照光(固定的光照強度),有些時
段則是處于完全黑暗中。根據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檢測期間的第40 min時,有沒有給植物照光________,你的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
(2)檢測期間的最初10 min時段,瓶內植物有無進行呼吸作用?________。在此時段,為什么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曲線呈現下降趨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溫室栽培農作物時,當遇到晴朗的陽光充足白天,工作人員會把溫室的通風系統打開。這種做法的作用在于:①可以補充________,提高光合作用速率;②降低室內的空氣濕度,以增加蒸騰作用,促進農作物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27.(18分)從1978年到1990年,美國伊利諾伊州的歐力市中心學院的學生們對患白化病的
松鼠(白色膚色)和灰色松鼠組成的種群進行了研究。每隔一年,他們記錄了灰松鼠和
白化松鼠數量變化情況,從下面的表格中你可以看到學生們收集的數據用哈代•溫伯格
公式來估算正常“野生”基因頻率。利用這些數據可以研究基因頻率是如何變化的;
色的基因(G),白化病的基因(g)。隱性純合子時表現出白化的癥狀,其他為灰色。
年份 灰色/只 白色/只 總數/只 GG/% Gg/% gg/% 基因g的頻率/% 基因G的頻率/%
1978 511 172 683 24.82 50.00 25.18 50.18 49.82
1980 489 133 622 28.90 49.72 21.38 46.24 53.76
1982 618 151 769 31.01 49.35 19.64 44.31 55.69
1984 378 106 484 28.30 49.79 21.90 46.80 53.20
1986 536 155 691 27.71 49.86 22.43 47.36 52.64
1988 652 122 774 36.36 47.88 15.76 39.70 60.30
1990 617 97 714 36.69 49.76 13.55 36.43 63.57
1978─1990年伊利諾伊州的歐力市灰色松鼠和白松鼠的數量
(1)畫出松鼠的G和g的基因頻率在1978─1990年變化的曲線圖
(2)描述各基因型頻率變化的趨勢:顯性純合子的基因型頻率變化趨勢:________;雜合子
的基因型頻率變化趨勢:________;隱性純合子的基因型頻率變化趨勢:________
(3)描述顯性基因頻率的變化趨勢: ;
(4)上述兩類數據(基因型頻率,基因頻率)的變化趨勢,哪一個能比較好地反映松鼠種群基因庫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你的解釋是 。
(5)導致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原因是 。
28.(18分)植物體內的激素與激素受體蛋白結合后即表現出調節代謝的功能。乙烯能促進細
胞壁降解酶——纖維素酶的合成,促進細胞衰老和細胞壁的分解,在葉柄基部形成離層(如
圖甲所示),從而使葉從植物體上脫落。離層區細胞相關的生命活動如圖乙所示。請據圖
回答下列問題:
(1)由題意可知,葉柄基部離層的產生與 (植物激素)有密切關系。由圖乙分
析乙烯誘導纖維素酶的形成是通過調節基因表達的 過程而實現。DNA和RNA在化學組成上的差異是:組成DNA的五碳糖為脫氧核糖,RNA中特有的堿基是 。該圖表明基因控制性狀是通過控制 而實現的。
(2)纖維素酶的合成場所為 ,其基本組成單位的結構通式是 ;钚岳w
維素酶從細胞排出的方式,體現了細胞膜具有 的特點。
(3)進一步的研究表明,葉柄基部離層的形成,還有脫落酸等其他植物激素的參與,這說明 。
(4)機體中很多細胞都會同時接觸到某一種激素,為什么它卻只引起某一種細胞的特定反
應? 。
29.(14分)隨著淡水資源的日益短缺和需水量的不斷增加,許多缺水城市和地區無新的水源
可開發利用,污水的回收、凈化和再用已成為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建立人工濕
地,形成藻菌共生污水系統,對生活和工業污水進行凈化處理。下圖是某人工濕地實現
廢水處理的流程圖。請回答:
(1)氧化塘中的植物有挺水植物、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形成了群落的 結構,這
種結構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能力。氧化塘中的風車草、圓田螺、細菌
等生物共同構成 。濕地生態系統具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一般情況下食
物網越復雜, 穩定性越高。
(2)此人工濕地中的菌類等微生物作為分解者的作用是 。輸入此氧化塘的
能量(類型)有 。
(3)氧化塘后部種植蓮等挺水植物,有利于減少出水口處水中的浮游藻類,原因是 。
(4)某人工濕地生態系統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個種群,各種群生物體內某重金屬的含量如下表。
種群 甲 乙 丙 丁 戊
重金屬含量(μg/Kg鮮重) 0.0037 0.0037 0.035 0.035 0.34
已知水中的該重金屬被生物體吸收后難以通過代謝排出體外。假設在這5個種群構成的食物網中,消費者只能以其前一個營養級的所有物種為食。根據表中數據分析上述食物網中處于第二營養級的是 。
生物部分答案
一、二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B D D C C
題號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題號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D BD
26.(14分)
(1)無照光,因測得的CO2濃度持續增加
(2)有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3)二氧化碳 水分的吸收 物質的運輸
27.(18分)
(1)圖略 每一曲線2分。評分要求①曲線走向正確;②標示清晰明確 (共4分)
(2)上升 保持穩定 下降
(3)逐漸上升
(4)基因頻率 因為種群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庫中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而不是基因型頻率(或者表現型)比例的改變。
(5)白色松鼠和周圍環境的差異較大,不適應環境,數量減少,被自然選擇所淘汰。所以隱性基因g的頻率逐漸降低,顯性基因G的頻率逐漸升高(只答出“自然選擇”給1分)
28.(18分)
(1)乙烯 ;轉錄; 尿嘧啶(或U) ;(纖維素)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
(2) 核糖體; ;一定的流動性;
(3)植物生命活動調節,不是單一激素的作用,而是由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的。
(4)因為激素只有與特定細胞上的受體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關鍵點:特定,受體)(或這種細胞膜上有能識別激素的糖蛋白。關鍵點:識別,糖蛋白)
29.(14分)
(1)垂直;生物群落; 抵抗力;
(2)將動植物遺體殘骸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太陽能和化學能 ;
(3)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響浮游藻類進行光合作用 ;
(4)丙和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245390.html
相關閱讀:2019屆山東濰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2019.03)word版
【解析版】湖南省耒陽市振興學校2014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W
北京市朝陽區2019-2019學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
高中生物指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點
天津市七校2014屆高三12月聯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