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煙臺市2019屆高三3月診斷性測試生 物 試 題
351683352593653
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1I卷兩部分,滿分24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答題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座號、考生號、科目、縣市區和科類填涂在答題紙和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考試結束后,將答題紙和答題卡交回。
以下數據可供答題時參考:
相對原子質量:Hl C12 N14 O16 C135.5 Cu64
第I卷(必做,共87分)
注意事項:
1.第1卷共20小題。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涂在答題卡,只答在試卷上不得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3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生物體內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抗體、激素、tRNA發揮一次作用后都將失去生物活性
B.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后成為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
C.藍藻和綠藻都能進行光合作用,故二者含有的光合色素相同
D.細菌代謝速率極快,細胞膜和細胞器膜為其提供了結構基礎
2.下列生物學實驗的原理、技術或方法正確的是
A.若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可選擇過氧化氫溶液作為底物
B.誘導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必須使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
C.恩格爾曼的水綿實驗中好氧細菌的作用是檢測氧氣的釋放部位
D.甘蔗莖和甜菜塊根都含較多蔗糖且近于無色,可用于還原糖鑒定
3.右圖為某高等生物細胞某種分裂的兩個時期的結構模式圖,a、b表示染色體片段。下列關于兩圖敘述錯誤的是
A.右圖說明細胞分裂過程中可能發生了基因重組
B.若兩細胞來源于同一個卵原細胞,且圖2是卵
細胞,則圖1是次級卵母細胞
C.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的分離不可能發生在兩
圖所處的分裂時期,相同基因的分離則可發生在圖l
細胞的分裂后期
D.圖l細胞處在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時期沒
有遺傳物質的復制,兩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之比為1:1
4.以下有關調節過程和群落演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在酶促反應中,反應終產物過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屬于負反饋調節
B.T細胞產生的淋巴因子可促進B細胞增殖、分化,產生抗體,不屬于負反饋調節
C.在群落演替過程中,不同時期群落中的優勢種群在發生更替
D.發生在裸巖上的演替經過:裸巖、苔蘚、草本、灌木、森林幾個階段
5.有人取同種生物的不同類型細胞,檢測其基因表達,結果如右下圖。
下列有關圖示的分析正確的是
A.在基因1~8中,控制核糖體蛋白質合成的基因最有可能基
是基因5
B.組成1~8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種類、數量和排列方式均不同
C.功能最為近似和差異最大的細胞分別是l與6、5與7
D.細胞分化使不同細胞中RNA完全不同,導致細胞的形態和功
能各不相同
6.右圖是為理解某些生物學問題所建立的一個數學模型(此圖僅表示一定條件下變化趨勢),以下對此數學模型應用不科學的是
A.若x表示外界O2濃度,y表示CO¬2釋放量,則a為有氧呼
吸強度,b為無氧呼吸強度
B.若x表示進食后一段時間血糖濃度,y表示激素含量,則
a為胰島素,b為胰高血糖素
C.若x表示生長素濃度,y表示生理作用,則a為對根的促
進作用,b為對莖的促進作用
D.若x表示生態系統中群落的復雜程度,y表示穩定性,則
a表示抵抗力穩定性,b表示恢復力穩定性
第II卷
注意事項:
1.第II卷共18道題。其中21—30題為必做部分,31~38為選做部分。
2.第II卷所有題目的答案,考生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答在答題紙規定的區域內,在試卷上答題無效。
3.選做部分考生須從中選擇l道物理題、l道化學題和1道生物題作答。答題前,
請考生務必將所選題號用2B鉛筆涂黑,答完題后,再次確認所選題號。
【必做部分】
24.(11分)某生物研究小組在密閉恒溫玻璃溫室內進行植物栽培試驗,連續48h測定溫室內CO2濃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圖所示曲線(整個過程呼吸作用強度恒定),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實驗前3小時葉肉細胞產生ATP的場所有 ,圖中植物呼吸速率與光合速率相等的時間點有____個。
(2)6h時CO2的移動方向是 ,由12時到18:時,葉綠體內C3含量變化是 。
(3)葉綠體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時刻是 h時,前24小時比后24小時的平均光照強度
。
(4)如果使用相同強度綠光進行實驗,c點的位置將 (填“上移”、“下移”、“不變”),原因是 。
(5)某同學要初步探究植物新鮮葉片中色素的種類及相對含量,可依據____ 原理提取色素,采用紙層析法分離色素。如果濾紙條上的色素帶顏色較淺,其原因可能是____ (至少答2點)。
25.(9分)下圖為某類突觸的信號傳遞的示意圖,這類突觸中特定的神經遞質的釋放,會刺激大腦中的“獎賞”中樞,使人產生愉悅感。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中①是 ,其中的多巴胺是從 通過_ ___方式釋放到突觸間隙中。
(2)當多巴胺與 結合,使突觸后膜興奮,此時膜電位的變化是_ 。多巴胺作用完成后正常的去路是____。
(3)可卡因是一種神經類毒品,由圖可知,其進入突觸間隙后會____,使突觸后神經元____,導致大腦“獎賞”中樞的持續興奮而獲得愉悅感,最終造成人對可卡因產生依賴的不良后果。
26.(8分)如下圖,圖1為某湖泊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簡圖,其中I、II、III、Ⅳ分別代表不同的營養級,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圖2表示能量流經該生態系統某一營養級的變化示意圖,其中a -*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請據圖回答:
(1)圖l中,m2表示的能量形式為 。通常情況下,位于營養級Ⅳ的生物個體數量一般遠遠少于III,主要原因是 。
(2)圖2中,若A表示圖1中營養級II所攝入的全部能量,則B表示 ,C表示 。
(3)圖2中有兩處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徑,其中E處散失的能量是通過 實現的。
(4)若圖1中營養級I、II、III各有一種生物甲、乙、丙,構成食物關系如圖3。其中,甲能量中比例為x的部分直接提供給丙,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是 。
27.(13分)果蠅的灰身和黑身、剛毛和截毛各為一對相對性狀,分別由等位基因A、a,D、d控制。某科研小組用一對灰身剛毛果蠅進行了多次雜交實驗,F1代表現型及比例如下表:
(1)果蠅控制剛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染色體上。
(2)上表實驗結果存茌與理論分析不吻合的情況,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 的受精卵不能正常發育成活。
(3)若上述(2)題中的假設成立,則F1代成活的果蠅共有____________種基因型,在這個種群中,黑身基因的基因頻率為____。讓F1代灰身截毛雄果蠅與黑身剛毛雌果蠅自由交配,則F2代雌果蠅共有 種表現型。
(4)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紅眼(R)對白眼(r)為顯性。研究發現,眼色基因可能會因染色體片段缺失而丟失(記為Xc);若果蠅兩條性染色體上都無眼色基因,則其無法存活。在一次用純合紅眼雌果蠅(XRXR)與白眼雄果蠅(XrY)雜交的實驗中,子代中出現了一只白眼雌果蠅。欲用一次雜交實驗判斷這只白眼雌果蠅出現的原因,請簡要寫出實驗方案的主要思路 。
實驗現象與結論:
①若子代果蠅出現紅眼雄果蠅,則是環境條件改變導致的:
②若子代果蠅 ,則是基因突變導致的:
③若子代果蠅 ,則是染色體片段缺失導致的。
34.(8分)[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右圖是兩位同學制果酒和果醋時使用的裝置。同學甲用A(帶蓋的瓶子)裝置制葡萄酒,在瓶中加入適量葡萄汁,發酵溫度控制在18℃-25℃,每隔12h左右將瓶
蓋擰松一次(注意不是打開瓶蓋)之后再將瓶蓋擰緊。當發酵產生
酒精后,再將瓶蓋打開,蓋上一層紗布,溫度控制在30℃-35℃,
進行果醋的發酵。同學乙用B裝置,溫度控制與甲相同,不同的是
制果酒階段充氣口用夾子夾住,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夾子放出多余
的氣體,制果醋階段適時向充氣口充氣,經過20天左右,兩位同學
先后完成了自己的發酵制作。據此回答有關問題:
(1)同學甲在制酒過程階段,每隔12h左右將瓶蓋擰松一次,原因是 ,但又不打開,原因是____ 。
(2)葡萄酒制作是否成功,發酵后可用 來鑒定,在酸性條件下該物質與酒精反應呈現 色。
(3)B裝置中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相連,原因是 。
(4)制果酒時要將溫度控制在18℃-25℃,而制果醋時要將溫度控制在30℃-35℃。兩者溫度控制不同的原因是____ 。
(5)制作過程一般不需要額外添加酵母菌和醋酸菌即可完成,為了提高果酒品質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養的酵母菌或醋酸菌。利用 培養基可分離獲得較為純凈的菌種。純化菌種時,為了得到單個菌落,常采用的接種方法有兩種,即 。
35.(8分)[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2011年8月6日晚19時48分,世界第一頭攜帶外源賴氨酸基因的克隆奶牛在吉林大學農學院奶牛繁育基地誕生,此牛能夠產生含賴氨酸較高的牛奶。下圖是李子義教授成功培育此奶牛的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獲得外源賴氨酸基因片段所需要的工具酶是 ,該基因片段可以從自然界已有的物種中分離出來,還可以 。
(2)c過程所用的運載工具主要是 。對選擇好的雌牛D和代孕牛E要進行____處理。
(3)從重組細胞到早期胚胎過程中所用的胚胎工程技術是____。在胚胎移植時,通過____技術可獲得較多奶牛F胚胎。
(4)奶牛F的毛色一定和奶牛 的一樣,原因是____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246619.html
相關閱讀:【解析版】湖南省耒陽市振興學校2014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W
2019屆山東濰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2019.03)word版
天津市七校2014屆高三12月聯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朝陽區2019-2019學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
高中生物指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