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十二區縣重點學校2019屆高三畢業班聯考(一)生物能力測試
484065352593653
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1.右圖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學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①為某種多聚體的單體,則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等部位,則②是脂肪
C.若③為多聚體,且能貯存生物的遺傳信息,則③是染色體
D.若④主要在人體肝臟和肌肉內合成,則④最可能是糖原
【答案】C
若③為多聚體,且能貯存生物的遺傳信息,則③是核酸。
2. 顏色變化常作為生物實驗的一項重要觀察指標,下面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在花生子葉薄片上滴加蘇丹Ⅲ染液,若發現滿視野都呈現橘黃色,可以滴1-2滴50%鹽酸洗去浮色
B.取新鮮菠菜葉,加少許SiO2和無水乙醇,發現研磨液呈黃綠色,可判斷是菠菜葉用量太少導致
C.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復原過程中,細胞液顏色變淺是液泡里的色素滲透出細胞所致
D.用紙層析法分離綠葉中的色素,藍綠色色帶最寬,可判斷葉綠素a含量最多
【答案】D
A在花生子葉薄片上滴加蘇丹Ⅲ染液,若發現滿視野都呈現橘黃色,可以用的是50%酒精洗去浮色
B.取新鮮菠菜葉,加少許SiO2和無水乙醇,發現研磨液呈黃綠色,可能是沒有加碳酸鈣導致葉綠素分解,碳酸鈣的作用是防止葉綠素在酸性環境中被分解。
C.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復原過程中,細胞液顏色由淺變深是液泡里的色素滲透出細胞所致。
3.下圖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某一細胞內的部分結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這是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某高等植物細胞的結構
B. 以上七種結構均參與了生物膜系統的構成
C. 在a內能合成葡萄糖,而在b內能分解葡萄糖
D. a、b、f、g與基因表達有關,但不一定都發生A—T,G—C之間的互補配對
【答案】D
圖示a、b、c、d、e、f、g的結構名稱依次是:葉綠體、線粒體、內質網、高爾基體、中心體、核糖體和核膜。這些結構是低等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A選項錯誤。中心體和核糖體無膜結構;B選項錯誤;D選項正確。葡萄糖只能在細胞質基質分解為丙酮酸才能進入線粒體;C選項錯誤;基因表達涉及到的結構有:核膜、葉綠體、線粒體和核糖體,其中葉綠體和線粒體是半自主的細胞器,與核糖體可發生A—U之間的互補配對.
4.下列關于染色體和基因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性染色體上基因的遺傳都與性別相關聯
B.染色體是由基因和蛋白質組成的
C.減數分裂時非等位基因都會隨非同源染色體發生自由組合
D.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在生殖細胞中表達,常染色體上的基因在體細胞中表達
【答案】A
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一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在生殖細胞中表達,在體細胞中也會表達。
5.科學家將蘇云金芽孢桿菌的抗蟲基因(Bt)導入棉花,篩選出Bt基因整合到染色體上的抗蟲植株。下圖表示其中的三種情況(黑點表示Bt基因的整合位點,Bt基因都能正常表達)。這些植株自交,子代中抗蟲植株所占比例的順序是
A.甲=丙>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甲=丙
【答案】B
甲圖個體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全含Bt基因;個體自交,后代中全部含抗蟲基因。乙圖個體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有一半含Bt基因;個體自交,后代中不含抗蟲基因的個體占的比例為1/2x1/2=1/4,含抗蟲基因個體占的比例為1-1/4=3/4。丙圖個體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有3/4含Bt基因;個體自交,后代中不含抗蟲基因的個體占的比例為1/4×1/4=1/16,含抗蟲基因個體占的比例為1-1/16=15/16。故選B
6.某生物研究小組在密閉恒溫玻璃溫室內進行植物栽培實驗,連續48h測定溫室內CO2濃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圖所示曲線假定(呼吸作用強度恒定),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實驗開始3小時內細胞產生ATP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B.改用相同強度綠光進行實驗,c點的位置將下移
C.植物在兩晝夜間有機物積累的差異最可能是光照強度不同引起的
D.圖中植物呼吸速率與光合速率相等的時間點有4個
【答案】B
改用相同強度綠光進行實驗,c點的位置將上移,植物對綠光很少吸收,光合作用減弱,呼吸作用不變,吸收的二氧化碳減少。故選B
2019年天津市十二所重點中學高三畢業班聯考(一)
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生物部分
第Ⅱ卷
注意事項:
1.用黑色墨水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2.本卷共3題,每空2分,共44分
7.(14分)人外周血單核細胞能合成白細胞介
素2(IL-2)。該蛋白為淋巴因子,可增強
機體免疫功能,但在體內易被降解。研究人
員將IL-2基因與人血清白蛋白(HSA)基
因拼接成一個融合基因,在酵母菌中表達
出具有IL-2生理功能、且不易降解的
IL-2- HSA融合蛋白。技術流程如右圖。
請回答:
(1)從健康人外周血分離得到的單核細胞,
應置于
氣體環境中,并在適宜溫度和pH條件下培養
48h。提取細胞總RNA,生成cDNA。圖中PCR過程的模板是 。
(2)表達載體1中的位點a應含有圖中 酶的識別序列,才能成功構建表達載體2。
(3)表達載體2導入酵母菌后,融合基因轉錄出的mRNA中,與IL-2蛋白對應的堿基序列中不能含有 密碼,才能成功表達出IL-2-HSA融合蛋白。
(4)白細胞介素在單核細胞內合成的直接模板是 ,在體液免疫過程中,白細胞介素可作用于受抗原刺激的B細胞,使B細胞增殖、分化,形成 細胞。
(5)將表達載體2導入酵母細胞,在培養液中培養一段時間后離心,取
(上清液/菌體)進行產物鑒定。
【答案】
7.(14分)
(1)95%空氣和5%CO2 含有目的基因(IL-2基因)的cDNA
(2)限制酶BglⅡ
(3)終止
(4)mRNA 漿細胞和記憶細胞
(5)上清液
(1) 從健康人外周血分離得到的單核細胞,應置于95%空氣和5%CO2氣體環境中,并在適宜溫度和pH條件下培養48h。圖中PCR過程的模板是含有目的基因(IL-2基因)的cDNA。由mRNA到cDNA的過程是反轉錄過程。
(2)根據圖解可知目的基因的兩端分別是由限制酶EcoRⅠ、BglⅡ切割的,同一限制酶切割才能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表達載體1中具有EcoRⅠ的識別位點,因此位點a應與限制酶BglⅡ的識別位點相同,才能成功構建表達載體2。
(3)mRNA中如果含有終止密碼子,則會導致翻譯終止,不能合成目的蛋白。
(4) 白細胞介素在單核細胞內合成的直接模板是mRNA ,在體液免疫過程中,白細胞介素可作用于受抗原刺激的B細胞,使B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
(5)檢測蛋白質,可以利用蛋白質作為抗原,導致機體產生抗體進行檢測,由于抗體具有專一性,因此抗原—抗體雜交技術可以迅速檢測出酵母菌是否表達出IL-2-HSA融合蛋白,在培養液中培養一段時間后離心,取上清液進行產物鑒定。
8.(14分)雙酚A是一種化工原料,對動物生殖機能有影響。研究人員進行了“雙酚A對中國林蛙精巢芳香化酶水平影響”的研究。主要過程是:將性成熟雄蛙分組,實驗組置于含雙酚A的水體飼養,同時設置空白對照組。一定時間后檢測雄蛙精巢芳香化酶水平和精子發育情況。結果顯示:實驗組芳香化酶水平高于空白對照組,且精子發育異常。請回答:
(1) 已知芳香化酶能促進雄性激素轉化為雌性激素。據此推測雙酚A進入雄蛙體內后,使其體內雌性激素水平升高,從而導致精子發育異常。為比較雙酚A與雌性激素對精巢機能的影響,應另設置一水體中含 的實驗組。
(2) 若要檢驗精子發育是否正常,可用精巢制成裝片,觀察細胞中 ,以區分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并統計精子發育異常的比例。
(3) 中國林蛙的染色體為2n=24,若用顯微鏡觀察到某細胞中含有24條染色體且不含染色單體,則該細胞 ( )
A.處于有絲分裂后期 B.正在發生基因重組 C.將形成配子 D.正在發生DNA復制
(4)若要研究雙酚A是否對男性生殖機能產生影響,臨床上可通過抽取血樣來檢測其體內
雌性激素水平,原因是: 。
體內雌性激素 (是/不是)只運輸給靶細胞,并調節靶細胞的生命活動。
(5)林蛙的精、卵細胞通過信息分子相互識別,體現了細胞膜的 功能。當精子表面和卵黃膜表面相互接觸時,發生了 反應,這是防止多精入卵的屏障之一。
【答案】
8.(14分)
(1)雌性激素
(2)染色體的形態、數目及行為(染色體的形態、數目)
(3)C
(4)激素是內分泌腺分泌的,其會彌散到體液中,隨血液流經全身 不是
(5)信息交流 透明帶
由題中實驗結果可知,雙酚A進入雄蛙體內后,可以提高雄蛙體內芳香化酶的水平,而芳香化酶能促進雄性激素轉化為雌性激素,所以雙酚A進入雄蛙體內后,雌性激素含量增加,要比較雙酚A和雌性激素對精巢機能的影響,可設置水中含有雌性激素的實驗組作為條件對照,培養一段時間后精巢進行鏡檢,觀察實驗結果。減數分裂各時期主要根據染色體數目和行為特征來判斷,所以鏡檢用高倍鏡觀察細胞的染色體;激素通過體液(或血液)運輸到達相應的靶器官或靶細胞,與相應的受體結合,從而調節靶器官或靶細胞的生命活動。
9.(16分)烏魚能治療各種痔及濕痹,利大小便。為研究污染物對烏魚塘中生物的影響,研究小組對某池塘中生物的食性進行分析,結果如表1。
(1)烏魚的藥用意義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
它與泥鰍之間存在 ,所以它們
屬于兩個物種。
(2)根據表1分析,水蚤和泥鰍的關系是 。
(3)在整個生長季節,流經各部分
能量數值如表2(單位:kJ)。
烏魚從魚塘獲取的能量為
kJ。
(4)池塘中 兩種生物減少可使烏魚的種群密度上升。
(5)若魚塘中泥鰍的數量變化如右圖所示,
則圖中d點時該種群的年齡組成接近
型,若該種群出生率提高,
個體數量的增加 (會/不會)
大幅超過b點。
(6)該池塘被嚴重污染后經若干年形成了一片草地,該過程屬于 演替。
【答案】
9.(16分)
(1)直接 生殖隔離
(2)捕食和競爭
(3)8.1×105
(4)水蚤和河蚌
(5)穩定型 不會
(6)次生
考查生態系統的知識。烏魚的藥用意義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它與泥鰍之間存在生殖隔離,屬于兩個物種。根據表1分析,水蚤和泥鰍的關系是競爭和捕食的關系;根據表2 分析,烏魚從魚塘獲取的能量為8x105kJ;池塘中水蚤和河蚌減少可使烏魚的種群密度上升。該池塘被嚴重污染后經若干年形成了一片草地,該過程屬于次生演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250717.html
相關閱讀:北京市朝陽區2019-2019學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
高中生物指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點
【解析版】湖南省耒陽市振興學校2014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W
天津市七校2014屆高三12月聯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2019屆山東濰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2019.03)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