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2018屆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生物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15題,每題2分,共計3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以下結構中最可能含有磷脂分子的是
A.核仁 B.核糖體 C.高爾基體 D.染色質
2.下列有關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蛋白質是細胞和生物體功能的主要承擔著
B.不同結構的蛋白質可能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C.蛋白質高溫條件下變性后,生物活性也喪失
D.蛋白質功能的多樣性決定了其結構的多樣性
3.將某種植物的成熟細胞放入一定濃度的物質A溶液中,發現其原生質體的體積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0〜1h內細胞體積與原生質體體積的變化量相等
B.0〜1h內液泡中液體的滲透壓大于細胞質基質的?透壓
C.0〜4h內物質A沒有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
D.2〜3h內物質A溶液的滲透壓小于細胞液的滲透壓
4.科學家用水培法培養甜瓜幼苗,每天K+和Mg2+初始狀態均為500mg/L,定時測定培養液中K+和Mg2+的剩余量,如圖所示。據圖分析的正確是
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離子種類
B.甜瓜對Mg2+的吸收量大于對K+的吸收量
C.甜瓜對K+和Mg2+吸收的不同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D.甜瓜對必需無機鹽的吸收速率在授粉期均大于營養生長期
5.在提取和分離葉綠體色素時,如果濾液細線畫得很粗,結果是
A.看不到四種色素 B.色素帶之間重合
C.色素帶顏色過淺 D.最上面的色素帶呈綠色
6.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共性是
A.都是不定向的 B.都可用顯微鏡檢測出
C.都產生新的基因 D.都產生新的表現型
7.寨卡病毒為單股正鏈RNA病毒,用(+)RNA表示。下圖表示寨卡病毒的增殖和表達。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寨卡病毒屬于RNA病毒,體內含有逆轉錄酶
B.病毒RNA復制時需要的酶在宿主細胞內合成
C.病毒RNA可直接作為翻譯的模板
D.病毒RNA復制時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8.下列有關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說法,正確的是
A.腐乳制作中加料酒主要是為了滅菌,避免腐乳變質
B.制作腐乳時,發酵溫度應控制在25℃,以利于毛霉繁殖
C.在酒精發酵旺盛時,醋酸桿菌能將果汁中的糖發酵為醋酸
D.在果醋發酵過程中,應持續通入無菌空氣,以利于醋酸菌的代謝
9.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要用到基礎培養基,但培養不同的微生物還需滿足其生長、繁殖的特殊需求。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培養霉菌時需將培養基的pH值調至堿性
B.培養乳酸桿菌時需在培養基中添加維生素
C.在基礎培養基中添加纖維素用于篩選能分解纖維素的菌種
D.培養酵母菌時需要提供無氧的條件
10.消毒和滅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下列各項中必須進行滅菌處理的是
A.牛奶 B.培養基
C.離體培養的植物組織 D.注射藥物時的皮膚
11.某種限制酶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粘性末端的部分序列為 ,則該酶識別的核苷酸序列是
A.AAG B.TTC C.AAGTTC D.AAGCTT
1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必須用到的工具酶有
A.限制酶、DNA聚合酶 B.DNA聚合酶、DNA連接酶
C.限制酶、DNA連接酶 D.Taq、RNA聚合酶
13.2019年2月3日,英國議會下院通過一項歷史性法案,允許以醫學手段培育“三親嬰兒”。三親嬰兒的培育過程可選用如下技術路線。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技術所依據的遺傳學原理是無性生殖
B.圖中的①②③分別表示核移植、體細胞融合、早期胚胎培養
C.三親嬰兒的染色體分別來自三個親本
D.該技術可以避免遺傳學母親的線粒體遺傳病
14.下圖是生物興趣小組利用某植物離體的白色花瓣培養得到不同的結果,有關該結果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過程充分體現了分化的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B.圖中需要光照處理的過程有①和②
C.①、②、③結果不同的原因之一為培養基中激素比例的差異
D.①、②、③繼續培養得到的幼苗均為白化苗
15.圖示為人體抗胃癌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甲是能與人體抗胃癌抗體特異性結合的抗原
B.細胞融合獲得乙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
C.用特定選擇培養基對乙篩選,融合細胞均能生長,未融合細胞均不能生長
D.丙需進行克隆化培養和抗體檢測,多次篩選后可獲得能分泌所需抗體的丁
二、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4題,每題3分,共計12分。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
16.下列有關物質鑒定的說法正確的是
A.淀粉的水解產物可將斐林試劑還原產生磚紅色沉淀
B.變性的蛋白質不會與雙縮脲試劑發生顏色反應
C.DNA溶解在二苯胺試劑中可使溶液呈藍色
D.蘇丹Ⅳ染液可使花生子葉細胞中的脂肪顆粒呈現紅色
17.給肥胖小鼠飼喂一定量的普洱水提物,發現其線粒體內膜UCP2明顯增多。UCP2能使H+回流,此過程不與任何耗能的生理活動相偶聯。下列有關推理正確的是
A.運輸H+的膜蛋白沒有特異性
B.UCP2增多可使ATP合成加強
C.UCP2使H+回流可增加熱能的釋放
D.UCP增多可使細胞內脂肪的分解加強
18.動物細胞體外培養時,通常要在培養基中補充一定濃度的某些物質。如圖所示是血清對正常細胞和癌
細胞培養影響的實驗結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血清對不同細胞培養的影響不同
B.補充血清有助于正常細胞的培養
C.補充血清對癌細胞的培養影響較小
D.血清主要為細胞提供更多的能量
19.下列細胞都是來自于二倍體生物。處于減數分裂時期的細胞是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58分。
20.(9分)下圖甲是某高等生物細胞結構模式圖。圖乙表示了甲細胞中②結構在細胞分泌活動中發揮作用的兩種常見類型:Ⅰ型過程中運輸小泡持續不斷地運送到細胞膜,此過程不需要細胞外信號的觸發;Ⅱ型過程中分泌小泡離開后,聚集在細胞膜附近,當細胞受到細胞外信號刺激時,就會與細胞膜融合將內含物質釋放到細胞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細胞不是高等植物的葉肉細胞的原因是其沒有 ;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與甲細胞相比,區別是 。
(2)圖甲中能夠產生ATP的場所有本 (填編號)。
(3)圖甲中①的基本骨架是 ,①的復雜功能主要與其上 的種類和數量有關。
(4)⑩主要與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 的形成有關。在分裂間期,③中發生的主要變化是 。
(5)能發生圖乙所示兩種類型分泌活動的細胞有 。
A.胰島B細胞 B.唾液腺細胞 C.肌肉細胞 D.漿細胞
(6)圖乙中a的分泌屬于 型分泌。
21.(10分)科研人員對大棚種植的、發育良好的某植物在不同條件下測定其光合速率變化情況,調查時間為每天的8:30〜14:00,連續調查了數天,記錄、分析了相關數據,繪制了如下所示曲線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該調查時段內,該植物晴天積累有機物總量最多的時刻為 。
(2)從圖中a-b段可以看出,該植物凈光合速率為負值,其原因是 ?赡芘c環境因素中 和
有關。
(3)圖中c-d時段,植物體內有機物總量的變化情況是 。
(4)i點時葉肉細胞內產生[H]的場所有 。j點時,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02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植物從外界吸收的C02量。
(5)從上面的曲線分析,晴天時, 有利于提高產量。
22.(9分)下圖表示二倍體動物體(體細胞染色體數為2n)某器官內細胞正常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內染色體、染色單體及核DNA含量的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
(1)a、b、c中表示染色單體的是 。Ⅰ至Ⅴ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體的時期縣是 。
(2)可表示有絲分裂時期有 。Ⅳ時期細胞的名稱為 。
(3)Ⅱ時期的一個細胞中含有 個染色體組。
(4)若該生物基因型為AABb的雌性動物,則:
①一般情況下,參與受精作用的是上圖中 時期的細胞(寫相應序號)。
②若不考慮變異,一個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了一個基因型為Ab的極體,則同時產生的卵細胞的基因型為 。
③請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繪出該雌性動物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細胞模式圖并標出相應的基因(只需畫出兩對染色體的情況)。
23.(10分)亞洲人體內普遍缺乏乳糖酶,造成飲用牛奶后出現腸脹、腹脹、腹瀉等不良癥狀。某牛奶制品生產廠家致力開發新產品,生產低乳糖新品,欲篩選出高產乳糖酶的微生物,制備乳糖酶并固定化,具體步驟如下:
根據相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篩選產乳糖酶的微生物時,宜用 作為培養基中的唯一碳源。
(2)科研人員用海藻酸鈉作為包埋劑來固定乳糖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關性質和最佳固定條件。研究結果如下圖所示。酶活力為固定化酶催化化學反應的總效率,包括 和 等方面,根據圖示信息,在 的條件固定化酶催化效果較好。
(3)實驗者還進行了海藻酸鈉固定化乳糖酶及化學結合法固定化乳糖酶的催化效果的比較研究,發現用
法固定化酶的效果更好,原因可能是 。
(4)工業生產中,使用固定化酶和使用游離酶相比,優點是 。
24.(12分)當某些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分子難與模板鏈分離時,會形成RNA-DNA雜交體,這時非模板鏈、RNA-DNA雜交體共同構成R環結構。研究表明R環結構會影響DNA復制、轉錄和基因的穩定性等。下圖為某細胞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過程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過程①為 。酶A是作用是 (填寫下列選項的編號)。
a.催化兩個游離的脫氧核苷酸形成磷酸二酯鍵
b.將游離的脫氧核苷酸連接到新合成的DNA子鏈上
c.將兩條脫氧核酸鏈之間的氫鍵破壞
d.將新合成的L鏈片段進行連接
(2)酶C是 ,與酶A相比,除了有著相同的催化效應外,還能使DNA分子中的 斷裂。
(3)R環結構的形成往往與DNA分子中某種堿基對的數量有關,推測該片段可能含有較多的 堿基對,原因是 。對這些基因而言,R環的出現可能會導致 的失敗。
(4)R環的形成還會 (提高、降低)DNA的穩定性,從而引起 。
(5)過程②中,一個mRNA上可同時連接多個核糖體,其意義在于 。
(6)圖示為 (原核、真核)細胞的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過程,該過程的特點是 。
25.(9分)豆豉是大豆經過發酵制成的一種食品。參與發酵的主要菌種有酵母菌、毛霉、枯草桿菌等。為了研究影響豆豉發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組將等量的甲、乙兩菌種分別接入等量的A、B兩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勻,再將兩者置于適宜條件下進行發酵,并在32h內定期取樣觀測發酵效果;卮鹣铝袉栴}:
(1)枯草桿菌與酵母菌、毛霉在細胞結構上最主要的區別是 ,在代謝上的最主要區別是 。
(2)毛霉發酵主要是利用其產生的 和 將大豆中的大分子物質分解成小分子物質。
(3)該實驗研究的影響毛霉發酵的因素是 、 。A、B均放在適宜條件下發酵,這里所說的適宜條件屬于 變量。
(4)如果發現發酵容器內上層大豆的發酵效果比底層的好,說明該發酵菌屬于 。
(5)如果在實驗后,發現32h內的發酵效果越來越好,且隨發酵時間呈直線上升關系,則無法確定發酵的最佳時間。若要確定最佳發酵時間,應該 。
2019〜2018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初調研測試
生物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 2.D 3.D 4.C 5.B 6.A 7.A 8.D 9.B 10.B 11.D 12.C 13.D 14.C 15.C
二、多項選擇題
16.AD 17.CD 18.ABC 19.BCD
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58分
20.(9分)
(1)無細胞壁、葉綠體(液泡)等 洋蔥細胞有細胞壁,無中心體
(2)④⑥
(3)磷脂雙分子層 蛋白質
(4)紡錘體 DNA的復制
(5)ABD
(6)Ⅰ
21.(9分)
(1)14:00
(2)光合作用強度小于呼吸作用強度 光照(較弱) 溫度(較高)
(3)先減少后增加
(4)細胞質基質、線粒體、葉綠體(2分,不全得1分) 大于
(5)午后(中午12:00~14:00)對其適當遮蔭
22.(9分)
(1)c Ⅱ、Ⅲ
(2)Ⅰ、Ⅱ、Ⅲ 次級精母細胞、次級卵母細胞或極體
(3)4
(4)①Ⅳ ②AB或Ab
③見圖(染色體左右、上下位置可互換)(2分)
23.(10分)
(1)乳糖
(2)酶活性 酶的數量 約35℃、海藻酸鈉濃度為3%(2分)
(3)化學結合 酶分子較小,容易從包埋物中漏出,從而降低酶活力(2分)
(4)可以重復使用;產物易純化(2分)
24.(12分)
(1)DNA復制 b
(2)RNA聚合酶 氫鍵
(3)G-C G-C有三個氫鍵,因而模板鏈與mRNA之間形成的氫鍵比例高,mRNA不易脫離模板鏈
轉錄(或基因表達)
(4)降低 基因突變
(5)短時間內合成大量的蛋白質,提高了合成蛋白質的效率
(6)原核 復制、轉錄、翻譯可以同時進行
25.(9分)
(1)枯草桿菌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酵母菌在有氧無氧條件下都能生存,毛霉只能在有氧條件下生存
(2)蛋白酶 脂肪酶
(3)菌種 發酵時間 無關
(4)好氧菌
(5)延長發酵時間,觀測發酵效果,最好的發酵效果所對應的時間即為最佳發酵時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273727.html
相關閱讀:【解析版】湖南省耒陽市振興學校2014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W
天津市七校2014屆高三12月聯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高中生物指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點
2019屆山東濰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2019.03)word版
北京市朝陽區2019-2019學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