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2016年4月高三教學質量檢測理綜生物部分
1.酶是生物催化劑,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酶的合成都需經過轉錄和翻譯過程
B. 酶通過形成酶—底物復合物來催化化學反應
C. 發燒引起食欲減退主要是因為唾液淀粉酶失活
D. RNA聚合酶能催化轉錄時游離的核苷酸與DNA模板鏈形成氫鍵
2.右圖是洋蔥根尖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圖示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突變主要發生在區1細胞中
B.高爾基體在區2細胞分裂過程中活動旺盛
C.高度分化的區3細胞不具有全能性
D.該根尖細胞的胞質分裂是膜向內凹陷形成環溝實現的
3.下圖是某種牡丹的切花,采后瓶插于清水、葡萄糖溶液中的花最大直徑相對值和乙烯生成量的變化情況。
據圖分析,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葡萄糖處理的切花較清水處理的保鮮時間更長
B. 瓶插過程中葡萄糖可以抑制切花內部乙烯的生成
C. 葡萄糖可以推遲切花自身合成的乙烯釋放峰到來
D. 乙烯加速了花朵開放和衰老的進程
4.EBOV(埃博拉病毒的一種類型)是一種烈性的、泛嗜性的病毒,它首先破壞人的巨噬細胞,其次是肝、
脾等細胞,進而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現嚴重的出血熱現象。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A.接種EBOV疫苗而獲得免疫的方式是主動免疫
B.EBOV感染者的機體第二道防線遭到了破壞
C.感染EBOV不影響免疫應答的抗原呈遞過程
D.EBOV感染者的血清中往往很難形成高濃度的抗體
5.許多化學藥劑可以導致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野生型水稻用甲磺酸乙酯( EMS)處理獲得雄性不育突變
體,且雄性不育基因與可育基因是一對等位基因。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判斷雄性不育基因的顯隱性最簡便的方法是讓該突變體自交
B. 若讓EMS處理導致基因多個堿基對缺失,引起的變異為基因突變
C. 若讓該雄性不育突變體再經人工誘變則不能恢復為野生型
D. 若該雄性不育突變體為一條染色體片段缺失所致,則雄性不育基因為顯性基因
6.北社鼠仔鼠從出生到獨立活動時間為22 -25日,大部分北社鼠的壽命為一年半左右?蒲腥藛T于每
月中旬對北方某地北社鼠種群的年齡結構及性比率季節變動的研究結果如下,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北社鼠不同年齡組的性比率及其季節變化表
月份 幼年組 成年組 老年組
數量 性比率(♀:♂) 數量 性比率(♀:♂) 數量 性比率(♀:♂)
4 0 - 15 0.36 2 1.00
5 0 - 24 0.71 4 -
6 12 0.60 23 0.53 7 0.17
7 40 0.69 15 0.50 2 1.00
8 26 1.14 18 0.50 3 0.50
9 34 1.13 17 0.55 5 0.25
10 25 0.43 12 1.00 1 -
11 19 1.25 4 1.00 0 -
平均 0.87 0.64 0.58
A.可用標志重捕法獲取該種群動態變化的數據
B.該種群5月份仔鼠的出生率可能為零
C.從7-9月數據分析,該種群此時為增長型
D.越冬前該種群數量下降較快的調節因素可能是氣候
30.(14分)柱花草是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豆科牧草,對低溫脅迫較為敏感,易發生冷害。下表所示為科研人員在溫度脅迫下測得的柱花草葉片光合速率等相關指標,圖示為柱花草葉片發育過程中葉綠素含量和表觀光合速率的變化。 請回答:
處理 Fv/Fm 光合放氧速率
(mmolO2/g FW•h) 細胞內ATP含量
(nmol/g DW) RuBPcase活性
(μmolCO2/mg蛋白•min) 表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對照(20℃) 0.87 16.28 286.38 6.86 15.63
低溫處理(6℃) 0.68 3.09 127.67 3.34 7.74
高溫處理(36℃) 0.85 14.51 237.74 6.07 15.09
注:①Fv/Fm的大小表示色素復合體受傷害的程度;②RuBPcase是催化CO2和RuBP結合的酶。
(1)RuBPcase催化CO2和RuBP反應生成兩分子的 ▲ ,消耗的RuBP在卡爾文循環中由 ▲ 經過 一系列反應再生。
(2)據表分析,低溫處理能抑制光合作用,原因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低溫會導致 ▲ 從而引起光反 應生成的ATP、NADPH少;二是低溫還能 ▲ ,從而導致碳反應速率下降。
(3)葉綠素含量的測定需先用 ▲ (填溶劑名稱)提取葉片中的色素。新葉展開前,因 ▲ , 實際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故表觀光合速率為負值。
(4)我國南方地區大部分地處亞熱帶,冬季時常有低于10℃寒流襲擊,這嚴重危害柱花草的越冬,甚至 引起植株的死亡。寒流來前,可通過噴施適量的 ▲ 提高其抗寒性。
31.(12分)為研究雙氫青篙素(DHA)對人結腸癌HCT116細胞的作用,科研人員提出以下實驗思路:
(1)取HCT116細胞用胰酶消化后,再用含血清的培養液制成細胞懸液,分別接種于4塊培養板(一種 多孔的細胞培養器具)的培養孔內,置于CO2培養箱內培養12h。
(2)取出培養板,吸棄培養孔內上清液后向每孔中加入含有不同濃度DHA的培養液(濃度分別為0、125、 250、500nmol/L),每個濃度加3個培養孔,置于培養箱內培養。其它培養板也做相同處理。
(3)分別于加藥后12、24、48、72 h后,各取一塊培養板,采用MTT檢測法測定各孔內培養液的光吸 收值(OD值),計算抑制率[抑制率=(1-加藥組OD/對照組OD)×100%]。
(說明:MTT,即四唑氮藍,它能被活細胞線粒體中一種與檸檬酸循環有關的酶還原成不溶于水的藍紫色結晶,而死細 胞中此酶無活性,不能產生藍紫色結晶。故可經相關處理后測OD值反映細胞存活率和抑制率。)
請回答:
(1)實驗目的是: ▲
(2)請設計一張表格用于記錄實驗時所測得的數據,便于抑制率的計算。
(3)實驗中需要控制的無關變量有 ▲ (至少寫出兩個)。每個DHA濃度需加3個培養孔,是為了 ▲ 。
(4)若最終的實驗結果以坐標圖呈現,則縱坐標應標識為 ▲ 。
32.(18分)普通油菜種子所含的芥酸會在動物心肌細胞處貯集造成組織損傷,因此培育低芥酸油菜是研 究人員的重要目標。現已知菜籽的芥酸含量由兩對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研究人員以下圖 所示路線獲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種,F1自交所得F2表現為1:4:6:4:1的性狀分離比,其中低芥酸油菜僅占 1/16。
(1)F1減數分裂時,H基因所在染色體會與G基因所在染色體 ▲ (填“會”或“不會”)發生聯 會。F2中占6/16的中芥酸油菜可能的基因型為 ▲ 。為了更高效地獲得低芥酸油菜,還可采用
▲ 育種技術。
(2)油菜的大規模種植中偶然發現了一株無花瓣突變體,為確定這一新性狀的遺傳方式,研究人員 進行了如下雜交試驗:
第一步:無花瓣突變體與正;ò暧筒穗s交,F1全為正;ò暧筒。
第二步:將F1正;ò暧筒伺c無花瓣油菜雜交,子代除正;ò暧筒、無花瓣油菜外,還出現 了花瓣退化不徹底的中間型油菜,且正常花瓣:中間型:無花瓣=1:2:1。
據此分析:
①無花瓣為 ▲ 性狀,受 ▲ 對等位基因控制。
②若部分中間型油菜花瓣退化不徹底是因相關基因中一個堿基對發生替換,導致了調節花瓣正常 發育的多肽鏈中第13位氨基酸由蘇氨酸(遺傳密碼有ACU、ACC、ACA、ACG)變成絲氨酸(遺
傳密碼有AGU、AGC),則該基因的模板鏈上堿基對替換情況是 ▲ 。
③請用遺傳圖解表示F1與無花瓣油菜的雜交過程。(說明:若該相對性狀受n對等位基因控制, 顯性基因分別用A、B、C、D、……表示。)
④無花瓣油菜個體減耗節能、光能利用率高,較普通油菜可增產15%以上,現欲獲得大量的無花 瓣油菜種子,可采取的措施為 ▲ 。
衢州市2016年4月高三教學質量檢測
理綜生物部分答案
1. B 2. A 3. D 4. C 5.B 6. B
30.(14分,每空2分)
(1)三碳酸(3-磷酸甘油酸) 三碳糖(三碳糖磷酸)
(2)色素復合體受傷害,吸收的光能減少(答Fv/Fm不給分)
降低RuBPcase活性,二氧化碳固定速率減慢
(3)無水酒精(無水乙醇、95%乙醇、95%酒精)
總葉綠素含量低,且新葉未展開,光合面積小
(4)脫落酸
31.(12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探究DHA濃度及給藥時間對人結腸癌HCT116細胞的抑制作用(探究DHA濃度及給藥時間對人結腸癌HCT116細胞的抑制效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
(表格共4分,其中時間1分,濃度1分,OD值1分,孔1-3及平均值1分)
(3)溫度、培養液pH、細胞數、孔內添加培養液的量等 求平均值,減少實驗誤差
(4)抑制率
32.(18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不會 HHgg、hhGG、HhGg 單倍體
(2)①雙隱性 兩
②G替換成C
③遺傳圖解 (4分,其中符號1分,親本基因型及表現型1分,子代基因型及表現型1分,比例1分)
④將無花瓣油菜自交,擴大培養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275099.html
相關閱讀:【解析版】湖南省耒陽市振興學校2014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W
2019屆山東濰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2019.03)word版
高中生物指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點
北京市朝陽區2019-2019學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
天津市七校2014屆高三12月聯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