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9屆海淀區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練習生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9屆海淀區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練習生物

134163352593653
2019.11
一、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每題1分,共30分)
1.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果醋發酵階段應封閉充氣口,防止雜菌進入
B.腌制腐乳的鹵湯應含有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細菌的增殖
C.用自然菌種發酵釀酒時,需將封有葡萄汁的發酵瓶高壓滅菌
D.將長滿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加鹽時,接近瓶口部分的鹽要鋪薄
2.圖1為腐乳制作過程的流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毛霉為好氧型真菌,為避免其無氧呼吸,碼放豆腐時要留出一定縫隙
B.加鹽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避免污染
C.加鹵湯、密封腌制中,毛霉不斷增殖,并產生大量的酶,分解蛋白質
D.用膠條密封瓶口時,最好將瓶口通過酒精燈的火焰,以防止瓶口污染
3.圖2示果酒和果醋制作流程和發酵裝置簡圖,與此有關描述不正確的是 ( )



圖2
A.選取新鮮葡萄去除枝梗后,反復沖洗干凈后備用
B.葡萄汁裝瓶發酵時,要留出約1/3空間,以保證發酵前期氧氣供應
C.果酒接種醋酸菌后,需適當提高溫度,并不斷通入無菌空氣
D.排氣口采用長而彎曲的膠管,其目的是防止雜菌污染
4.對下列幾種微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細菌 ④藍藻 ⑤煙草花葉病毒
A.從生態系統中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產者
B.從同化作用類型看,②是厭氧型,③④是需氧型
C.從異化作用類型看,①②是異養型,③④是自養型
D.從結構和成分看,①具有成形的細胞核, ⑤的遺傳物質中不含胸腺嘧啶
5.下列有關泡菜的制作和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的實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將新鮮蔬菜與煮沸冷卻的鹽水(鹽和清水的質量比為4:1)混勻裝瓶
B.發酵過程始終要保持密封狀態,泡菜壇蓋邊緣的水槽中要始終裝滿水
C.在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重氮化反應形成玫瑰紅色沉淀
D.隨發酵進行,亞硝酸鹽含量逐漸增加,用比色法可進行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
6.用蔗糖、奶粉和經蛋白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通過乳酸菌發酵可生產新型酸奶,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蔗糖消耗量與乳酸生成量呈正相關 B.酸奶出現明顯氣泡說明有雜菌污染
C.乳酸菌是異養厭氧菌 D.只有奶粉為乳酸發酵提供氮源
7.研究者采用光合細菌與嗜熱菌,應用原生質體融合技術選育出了耐高溫的光合細菌,以下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可得原生質體
B.用聚乙二醇可誘導原生質體融合
C.原生質體融合的原理是細胞膜的流動性
D.取樣后用低滲溶液可對去壁的細菌比例進行鑒定
8.圖3為植物組織培養過程流程圖解,以下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

圖3
A.a、b、c、d中的植物細胞都具有完全相同的DNA和RNA
B.a~d的培養過程中,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種類和比例不同
C.脫分化發生在a~b步驟,再分化發生在b~d步驟
D.從花藥到幼苗、到完整植株的形成過程說明花粉細胞具有全能性
9.某種生長因子能與前脂肪細胞膜特異性結合,啟動細胞內一系列生化反應,最終導致前脂肪細胞增殖、分化形成脂肪細胞。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 ( )
A.前脂肪細胞膜上有能與生長因子特異性結合的受體
B.前脂肪細胞分化中,細胞結構和遺傳物質發生穩定性差異
C.生長因子對前脂肪細胞的分裂和分化具有調節作用
D.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等參與生長因子的合成與分泌
10.圖4為某種植物細胞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該細胞是高度分化的細胞,不具有分裂能力
B.這是一種需氧型生物,但也可進行無氧呼吸
C.把該細胞放在蔗糖溶液中一定能觀察到質壁分離現象
D.該植物一定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11.某研究小組為測定藥物對體外培養細胞的毒性,對某動物的肝腫瘤細胞(甲)和正常肝細胞(乙)進行細胞培養。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在利用兩種肝組織塊制備肝細胞懸液時,可用胃蛋白酶處理
B.應在含5%CO2的恒溫培養箱中培養,CO2的作用是維持培養液的pH
C.為了防止細胞培養過程中細菌的污染,可向培養液中加入適量的抗生素
D.將等量的甲、乙細胞分別置于相同適宜條件下培養,會觀察到甲比乙細胞數量多
12.圖5是一組動物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示意圖,對此解釋正確的 ( )

A.b圖細胞將出現細胞板,并縊裂成兩個子細胞
B.亞硝酸鹽處理誘發的基因突變發生在e時期
C.d圖細胞中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
D.上述細胞在細胞周期中出現的順序是a→c→d→e→b
13.在顯微鏡下觀察某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時,其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 )
A.應該從該植物根尖分生區獲取部分細胞制作臨時裝片進行觀察
B.應先把獲取的材料放在質量分數為10%-15%的鹽酸溶液中解離
C.為便于觀察細胞中染色體的變化可用吡羅紅(派洛寧)進行染色
D.觀察該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變化只需觀察一個活細胞即可
14.用帶放射性的胸苷培養某動物體細胞(染色體數為12),處于S期的細胞都會被標記,再換無放射性培養液定期檢測,結果見圖6。若加入過量胸苷,S期的細胞立刻被抑制,而其他時期的細胞不受影響。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預計最快約2.2h后會檢測到被標記的M期細胞
B.被標記的M期細胞開始出現到其所占M期細胞比例最大,用時7.9h
C.處于該細胞周期的一個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情況是12→24→12
D.預計加入過量胸苷約7.4h后,細胞都將停留在S期
15.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細胞分化是一種可逆的、持久的變化過程
B.癌細胞的特征之一是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增多
C.細胞萎縮,細胞核體積縮小,呼吸速率減慢是細胞衰老的特征
D.白血病可通過移植骨髓來治療,骨髓可為患者提供造血干細胞
16.關于微生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土壤農桿菌的質粒可作為基因工程的載體
B.藍藻具有葉綠體,在生態系統中屬于生產者
C.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終產物可通過自由擴散運出細胞
D.大腸桿菌遺傳信息在擬核轉錄,在核糖體翻譯
17.下列關于“DNA粗提取與鑒定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從豬的胰腺中提取DNA時,胰蛋白酶可水解胰島素基因
B.由于DNA對高溫耐受性較差,故須往DNA濾液中加入冷酒精
C.DNA分子斷裂成小片段后,在酒精溶液中不能形成絮狀沉淀
D.DNA粗提取液中的RNA會嚴重干擾DNA與二苯胺試劑的顯色反應
18.圖7為DNA分子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若該DNA分子中G—C堿基對比例較高,則熱穩定性較低
B.④由①②③組成,它代表D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
C.DNA復制時,⑨斷裂需解旋酶,②和③連接需聚合酶
D.已知復制時⑦可脫氨為“U”,則能產生U—G堿基對
19.下列屬于克隆的過程是 ( )
①將表達載體在受體細胞中進行擴增 ②由一個細胞經過有絲分裂形成細胞群 ③運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和胚胎分割技術產生的動物 ④由一個細菌分裂出多個和它完全一樣的細菌而形成菌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下列關于動物細胞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PEG誘導動物細胞融合形成的雜種細胞,經動物細胞培養能得到優良動物個體
B.使用冷凍保存的正常細胞通常為10代以內,以保持細胞正常的二倍體核型
C.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發生基因突變的細胞比例可推知某化學藥品的毒性
D.用胰蛋白酶處理動物組織后,可用無菌水稀釋制成細胞懸浮液
21.下列關于建立cDNA文庫的敘述中,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 )
A.從特定組織或細胞中提取DNA或RNA
B.用反轉錄酶合成mRNA的互補單鏈DNA
C.以新合成的單鏈DNA為模板合成雙鏈DNA
D.新合成的雙鏈DNA需要連接在載體上
22.圖8示細胞內某些重要物質的合成過程,該過程發生在 ( )
A.真核細胞內,一個mRNA分子上結合多個核糖體同時合成多條肽鏈
B.原核細胞內,轉錄促使mRNA在核糖體上移動以便合成肽鏈
C.原核細胞內,轉錄還未結束便啟動遺傳信息的翻譯
D.真核細胞內,轉錄的同時核糖體進入細胞核啟動遺傳信息的翻譯
23.圖9中列出了幾種限制酶識別序列及其切割位點, 圖甲、圖乙中箭頭表示相關限制酶的酶切位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用質粒和外源DNA構建重組質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
B.圖甲所示的質粒分子在經SmaⅠ酶切割后含有4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C.為獲取重組質粒,將切割后的質粒與目的基因片段混合, 并加入DNA聚合酶
D.用EcoRⅠ、HindⅢ和BamHⅠ中的任意一種酶切割質粒和外源基因都可以
24.科學家采用基因工程技術將矮牽牛中控制藍色色素合成的基因A轉移到玫瑰中,以培育藍玫瑰,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
A.利用DNA分子雜交技術從矮牽牛的基因文庫中獲取基因A
B.用氯化鈣處理玫瑰葉肉細胞,使其處于感受態
C.用含四環素的培養基篩選轉基因玫瑰細胞
D.將基因A導入玫瑰細胞液泡中,防止其經花粉進入野生玫瑰
25.PCR是一種體外迅速擴增DNA片段的技術,其基本原理和過程與細胞內DNA的復制類似。下列關于兩者共同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①邊解旋邊復制 ②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③需要引物 ④過程可分為變性、復性、延伸等3個步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下列對“試管嬰兒”和克隆動物培育過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①“試管嬰兒”的產生是有性生殖 ②克隆動物的產生是無性生殖 ③“試管嬰兒”是輔助生殖的技術 ④可以用雄性動物的體細胞核進行克隆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27.下列關于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的分析,不合理的觀點是 (  )
A.用大腸桿菌作為轉基因受體菌株時必須用37℃下就會死亡的菌株
B.轉基因生物進入自然界后不會與野生物種雜交而威脅其他生物的生存
C.轉基因作物大規模商品化可能對作物的遺傳多樣性構成威脅
D.轉基因微生物攜帶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使人體內的細菌獲得抗藥性
28.在生態系統中,能量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群落中流動。營養級升高,獲得的總能量越少。下列解釋不正確的是 ( )
A.各營養級中總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B.各營養級中的能量一定有部分以熱量形式散失
C.生物維持自身的生命活動消耗一部分能量
D.營養級越高的生物個體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越少
29.下圖是生態工程示意圖,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用玉米的副產品玉米芯生產木糖醇,可增加經濟效益
B.引入蛆蛹、食用菌可使原來生態系統的能量多級利用
C.蛆蛹糞便作為有機肥還田,提高了該生態系統的能量傳遞效率
D.該生態工程的運轉離不開人的管理
30.下列對生物多樣性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
A.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B.植物和動物以及它們擁有的全部基因構成了生物多樣性
C.過度的人為干擾會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
D.種群在生態系統中所占據的位置變化可以提高物種的多樣性

二、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20分)
31. 有關圖11所示五種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a、b、e三種細胞的細胞壁都可用纖維素酶水解
B.a和b為低等植物細胞,細胞中的核糖體和葉綠體均含RNA
C.c伸出偽足和e出芽的現象都和細胞膜的流動性有關
D.d為原核生物,其遺傳物質為RNA


32.圖12甲表示酵母菌、硝化細菌和乳酸菌在半固體培養基中的生長情況,圖乙表示這三種微生物的增殖速度與氧氣濃度之間的關系。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圖甲中1、2、3號試管中分別培養的是酵母菌、
硝化細菌和乳酸菌
B.圖乙中a、b、c分別表示2、3和1號試管中的微生物在不同氧氣濃度中的增殖速度
C.將混雜在一起的三類微生物接種到不含有機碳源的培養基中,可分離出硝化細菌
D.用混有酵母菌的乳酸菌制酸奶,向牛奶中加入青霉素,密封即可
33.下列關于細胞生理過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
A.大腸桿菌在有氧狀態下可利用細胞中的相關酶系合成ATP
B.效應B細胞含發達的內質網和高爾基體,與分泌抗體的功能相適應
C.人的成熟紅細胞不具線粒體,靠無氧呼吸供能
D.葉肉細胞利用核孔實現核內外DNA、RNA和蛋白質的交換
34.某一質粒載體具有抗四環素基因和抗氨芐青霉素基因(見圖13),在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內有一限制性核酸內切酶BglI的切點。現用BglI切割該載體進行基因克隆。下列哪種菌落是含重組質粒的受體細胞克隆 ( )
菌落① 先在含青霉素培養基上能生長 再重新接種在含四環素培養基上能生長
菌落② 先在含四環素培養基上能生長 再重新接種在含氨芐青霉素培養基上能生長
菌落③ 先在含青霉素培養基上能生長 再重新接種在含四環素培養基上不能生長
菌落④ 先在含四環素培養基上能生長 再重新接種在含氨芐青霉素培養基上不能生長
A. 菌落① B.菌落② C.菌落③ D.菌落④
35.將人生長激素基因注射到某動物雄原核(相當于精子的細胞核)中,雌原核和雄原核融合和分裂過程中目的基因整合到動物基因組中,再通過胚胎移植技術將轉基因動物胚胎移植到受體中發育。理論上,若將兩只轉基因動物雜交,其后代具有轉基因性狀的個體占后代總數的 ( )
A.100% B.75% C.50% D.25%
36.下列對哺乳動物體細胞核移植技術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
A.該技術的難度明顯高于胚胎細胞核移植
B.通常采用減數第二次分裂期卵母細胞作為受體細胞
C.可通過顯微操作法除去卵母細胞核
D.克隆動物是對提供體細胞的動物進行了完全的復制
37.下列有關蛋白質工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收集蛋白質分子結構的信息,以便分析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
B.預測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和生物功能
C.根據特定的生物功能,設計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間結構
D.根據人們的需要,可直接對氨基酸的分子結構進行重新設計
38. 下圖示表示科學家利用小鼠的纖維母細胞培養體系培養多種細胞的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與纖維母細胞相比,經過程①形成的誘導性干細胞的全能性較低
B.過程②的結果說明,誘導性干細胞中遺傳信息的表達情況不同
C.誘導性干細胞與上皮細胞在功能上有差異,形態上沒有差異
D.上述細胞中具有細胞周期的是誘導性干細胞和神經細胞
39. 關于現代生物技術應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蛋白質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質
B.體細胞雜交技術可用于克隆動物和制備單克隆抗體
C.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可利用植物莖尖獲得脫毒苗
D.動物細胞培養技術可用于轉基因動物的培育
40.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是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下列說法與之不符的是( )
A.在捕食鏈中,各營養級獲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基本相同
B.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質不斷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中循環往返
C.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參與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
D.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是通過信息傳遞實現的
三、非選擇題(共50分)
41.(9分)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養基”,下面是有關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和計數的實驗過程,請根據圖14回答相關問題:
(1)能分解尿素的細菌代謝類型為 ,應從富含有機質的土壤表層取土樣。
(2)為分離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應該用以 的培養基進行分離,并加入 指示劑進行鑒別。
(3)若取土樣5g,應加入 ml的無菌水配制成稀釋10倍土壤溶液。因土壤中細菌密度很大,需要不斷加以稀釋,配制成如圖14所示的不同濃度的土壤溶液,取樣稀釋前,一定要
以減少誤差。將103~107倍的稀釋液分別吸取0.1mL加入到固體培養基上,用
將菌液鋪平。這種接種方法稱為 。
(4)將接種的培養皿放置在37℃恒溫培養箱中培養24h~48h,觀察并統計具有
(現象)的菌落數,結果如下表,其中 倍的稀釋比較合適。
稀釋倍數 103 104 105 106 107
菌落數(個) >500 367 248 36 18
42.(10分)
I.逆轉錄病毒載體是一種表達型質粒,結構如圖15所示。其上的“逆轉錄病毒序列”可以整合到動物細胞的染色體上,不斷地表達其攜帶的目的基因。(E、F、H分別為限制酶E、F、H的酶切位點)。
(1)逆轉錄作用的模板是________,原料是 _____。
(2)在構建重組質粒時,目的基因應插入到該質粒的位置是__________,此過程需使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了篩選出含重組質粒的大腸桿菌,一般需要用添加________________的培養基進行培養。獲取大量重組質粒后,將其再轉入到某種哺乳動物細胞中,可獲得大量重組逆轉錄病毒。
II.圖16為培育轉基因小鼠基本過程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3)如A為重組質粒溶液,將其導入原核期受精卵的方法是________;如A為重組逆轉錄病毒,還可采取________ 方法。
(4)小鼠出生后可從其尾巴提取_____ 分子,通過________方法,可檢測出攜帶目的基因的小鼠。
(5)若目的基因進入細胞后插入在一條染色體DNA上,那么獲得轉基因純合子小鼠的方法是_____ _____ 。
43.(7分)制備轉基因克隆動物多是以易于核移植的胚胎成纖維細胞(EF)作為核供體。轉入人生長激素基因的鼠胚胎成纖維細胞(tEF)不能分泌人生長激素,推測其不具備相應的細胞質條件而影響了基因表達,從而影響了對轉基因細胞的篩選。為快速篩選出這類細胞,研究者設計了如圖17所示的大致流程,據此回答問題:

(1)雜合細胞可以分泌人生長激素,說明該細胞具備分泌生長激素的_________ _條件。
(2)這一分泌現象說明指導人生長激素合成的基因來自于______ 細胞,分泌生長激素的細胞質條件由________ 細胞提供。
(3)培養和誘導融合等操作均需在嚴格的____ __ 環境條件下操作,且配制的合成培養基通常需要加入 等一些天然成分。
(4)生長激素的化學本質是_______ ,所以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方法檢測雜種細胞的分泌量。
44.(8分)請回答:
(1)動物細胞的全能性會隨著動物細胞________程度的提高而逐漸受到限制,分化潛能逐漸變弱,目前還不能用類似于植物____________的方法獲得完整的動物個體,因此,用動物體細胞克隆的動物,實際是通過____________來實現的。
(2)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機械方法將_________切割成2等份、4等份或8等份等,經移植獲得 的技術。來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因此胚胎分割屬于_______________或克隆。
(3)胚胎移植技術中供體的主要職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5.(7分)對市郊某農業生態系統進行調查后,經過交流繪制出了圖18,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該生態系統中最主要的成分是 ,圖中的食用菌屬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的 ,該生態系統中,屬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有 __ 。
(2)建立這一生態系統的目的是使農作物固定的太陽能持續、高效地 ;該生態系統的能量利用率較高與物質的 密不可分。
(3)請畫出該農業生態系統的食物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該生態系統的建設主要根據生態工程建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設計的。
46.(9分)紫杉醇是一種高效、低毒、廣譜的天然抗癌藥物。利用紅豆杉細胞培養生產紫杉醇是最有可能解決紫杉醇藥源緊缺問題的途徑?茖W家經過多年研究,終于成功利用生物技術人工合成出大量的紫杉醇。
(1)通過 法和放在_ (高滲/低滲)條件下能制備出紅豆杉細胞的原生質體。
(2)將紫杉醇合成的關鍵酶基因導入紅豆杉原生質體中,再生出細胞壁,將轉基因成功的細胞作為 ,接種到MS培養基上。在MS培養基上,往往還要添加 ,其作用是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會形成愈傷組織,此組織的細胞特點是 ,并能產生紫杉醇。
(3)紫杉醇可以使細胞內的微管蛋白和組成微管的微管蛋白二聚體失去動態平衡,導致細胞在有絲分裂時不能形成 ,進而抑制了細胞分裂和增殖,使癌細胞停止在
期, 直至細胞凋亡,起到抗癌作用。
(4) 紫杉醇被譽為廣譜抗癌新藥,但有時會引起骨髓抑制、室性心律不齊等毒副作用,利用 技術將紫杉醇制成靶向制劑,可以降低全身毒副作用。

海 淀 區 高 三 年 級 第 一 學 期 期 中 練 習
生物參考答案 2019.11
一、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D B D A A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B B D B C B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A A D D B D C B

二、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20分)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C D D B D D B B A

三、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50分)
41.(9分)
(1)異養需氧型
(2)尿素為唯一氮源 酚紅
(3)45 搖勻(震蕩、混勻) 涂布器(玻璃刮刀) 稀釋涂布(平板)法
(4)紅色環帶 105或106
42.(10分)
I (1)RNA (四種)脫氧核苷酸
(2)F(逆轉錄病毒序列) 限制酶和DNA連接酶(缺一不得分)
抗生素A
II(3)顯微注射(法) 感染(侵染)
(4)DNA DNA分子雜交(或核酸分子雜交)
(5)轉基因小鼠間相互交配(或雜交)

43.(7分)
(1)細胞質
(2)轉基因的胚胎成纖維細胞或tEF(只答EF不得分) 乳腺癌
(3)無菌、無毒 血清(血漿)
(4)蛋白質 抗原抗體雜交
44.(8分)
(1)分化 組織培養 核移植
(2)早期胚胎 同卵雙胎或同卵多胎 遺傳物質
無性繁殖(或無性生殖)
(3)產生具有優良遺傳特性的胚胎
45.(7分)
(1)農作物(生產者或植物) 分解者 人和家禽、家畜
(2)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多級(循環、重復)
(3)農作物→家禽、家畜→人


(4)物質循環再生
46.(9分)
(1)酶解 較高滲
(2)外植體
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植物激素)
促進愈傷組織形成和細胞分裂(促進細胞分裂和脫分化)
排列疏松而無規則,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細胞
(3)紡錘體 (有絲分裂)前
(4)單克隆抗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304796.html

相關閱讀:北京市朝陽區2019-2019學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
2019屆山東濰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2019.03)word版
【解析版】湖南省耒陽市振興學校2014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W
高中生物指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點
天津市七校2014屆高三12月聯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