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四川省瀘州市2018屆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診斷性考試理綜生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瀘州市高2019級第一次教學質量診斷性考試理科綜合生物部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細胞多樣性和統一性體現在細胞的多個方面,比如在生理活動上各種細胞都共同具有:
①CO2的產生與擴散 ②自由水與結合水的相互轉化 ③ATP的合成與水解 ④氨基酸的脫水縮合 ⑤細胞膜載體蛋白的運動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2、下列關于生物實驗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通過對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行為和數量變化觀察,可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
B、在調查人群中白化病的發病率時,通過對白化病家系的調查得出的值會偏大
C、觀察細胞的線粒體時,需將動物細胞放在清水中,以保持細胞的活性
D、在驗證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應選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的生成
3、下列關于能量代謝和能源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中,糖類中的大部分能量被以熱能的形式散失
B、在光反應階段,在葉綠體的類囊體上可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C、某物質的跨膜運輸消耗ATP后,可使膜內外的該物質濃度達到平衡
D、組成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的單體,其結構都具有多樣性
4、某雌性動物(染色體數為2n)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產生了甲、乙兩個細胞,細胞核DNA數分別是4n,2n,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甲→乙所在時期的用時通常比乙→甲所在時期的用時長
B、在減數分裂中,乙細胞一定是次級精母細胞
C、在有絲分裂中,乙細胞一定無染色單體但存在同源染色體
D、無論是減數分裂還是有絲分裂,甲→乙的過程中一定發生過著絲點的分裂
5、果蠅腹部的剛毛數量有個體差異。某果蠅原來種群的剛毛平均數為9.6根,研究員把占總數1/5的多剛毛個體作為研究進化的初始種群,持續90代繁殖培養,每一子代都由上一代篩選的多剛毛個體繁殖得來,到第90代時,種群的平均剛毛數為39.2根。下列相關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A、實驗說明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B、實驗中的人工選擇決定果蠅進化的方向
C、初始種群與原來種群存在地理隔離 D、實驗結果不能說明果蠅發生了進化
6、某二倍體植物的紅花(D)對白花(d)為顯性,研究發現當體細胞中的d基因數多于D基因時,D基因不能表達。某突變體(Ddd)細胞有如下圖所示幾種染色體組成(其他染色體與基因均正常,產生的各種配子和子代均正常存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這些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B、甲和乙產生的配子基因組成種類不同
C、甲不可能只由基因突變而來,一定發生了染色體變異
D、丙和丁的自交后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不同

29、(9分)圖甲和乙表示細胞內核基因控制合成蛋白質及其加工、分布的幾種情況,其中①、②為物質,a~i為細胞結構,圖丙表示胰島素的加工過程。請據圖回答:

(1)圖中的物質①和②的組成單位依次是 。
(2)由前胰島素原轉變為胰島素的過程是在結構 (填字母)中完成的,二硫鍵(—S—S—)的作用是 。
(3)通過受精作用,子代的線粒體全部來自于母親,但母與子的線粒體蛋白質的結構可能有差異,原因可能是 (不考慮基因突變和線粒體病變)。

30、(6分)酶是細胞代謝不可缺少的催化劑,ATP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請回答:
(1)細胞中的化學反應幾乎都需要酶的催化,酶對 稱為酶活性。下圖表示的某種酶需要的最適條件下,物質A經酶促反應生成物質P的能量變化。若改變該酶促反應的條件,則b點的位置將 (選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動;在反應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加物質A的濃度,兩條曲線的形狀 (選填“都不”、“都要”或“不是都要”)發生改變。
(2)ATP是細胞的能量“通貨”,細胞常常含有與ATP結構類似的GTP、CTP和UTP等高能磷酸化合物。據此信息可以推測:GTP的合成和水解與細胞內的吸能反應和放能反應的關聯情況是:GTP的合成常伴隨著細胞的 反應,同時細胞的反應不一定伴隨 的水解。

31、(12分)同位素標記法是生物實驗中常用的技術方法,可以幫助弄清生物體內化學反應的過程。某科研小組在用此法研究工業污水中的物質X對植物生理的影響機制時,先用物質X處理某農作物,再將該作物放在玻璃罩內培養(光照等其他條件均適宜),實驗結果如下圖甲所示;圖乙表示用某種放射性同位素標記了光合作用原料CO2或H2O后,該元素在植物體內的轉化大致途徑。請分析作答:

(1)圖乙中②過程發生的具體場所在 。
(2)研究發現,與未使用物質X處理的對照組相比,AB段的玻璃罩內CO2濃度變化曲線相同,其它時間段變化曲線不同,說明物質X ;若對照組在24時的罩內CO2濃度為G2,則說明物質X對光合作用起 (促進/抑制)作用,實驗一段時間后,實驗組的葉綠體中的C3化合物出現一定的積累,說明物質X很可能影響到暗反應的過程中酶的活性。
(3)從圖乙分析,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Y元素可能是 ,Z元素可能是 。

32、(12分)基因突變是生物新基因產生的途徑和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具有普遍性、低頻率性和不定向性等特點;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是指基因可以向著不同的方向發生突變,其中隱性基因突變為顯性基因(a→A)稱為顯性突變,反之稱為隱性突變。
(1)生物的性狀受基因控制,同時也存在著發生了基因突變的生物,其相關的性狀沒有發生改變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①密碼子的簡并性使翻譯過程中不同的密碼子 ;②生物體的某對純合基因發生了 突變,或者某對雜合基因發生了 突變。
(2)在二倍體生物的群體中,等位基因往往不止兩個;兩個以上的等位基因稱為復等位基因。研究發現,某種野生型昆蟲的灰體色由X染色體上的A基因控制,由XA基因突變產生的XA1和XA2基因分別控制黑體色和褐體色。研究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褐色雌×灰色雄→褐色雌、褐色雄
實驗二:灰色雌×黑色雄→黑色雌、灰色雄
實驗三:褐色雌×黑色雄→黑色雌、褐色雄
請回答:
①雜交實驗的結果說明XA、XA1和XA2之間的顯隱性關系是:XA2對XA為顯性, 為顯性。
②若要判斷黑色雌性的基因型,能否讓其與褐色雄性交配通過觀察子代表現型來確定,理由是 。

37、[生物——選修I:生物技術實踐](15分)
發酵技術主要包括傳統發酵技術和現代發酵技術,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中現代的發酵技術能夠按照人們的意愿創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產人類需要的發酵產品。請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1)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微生物的發酵,進而影響人們收獲發酵產品,這需要嚴格控制生物的發酵條件。請列舉出的兩種條件 。
(2)在果酒發酵中,常用的菌種是 ,發酵早期,通入無菌空氣的目的是 。發酵中期,取反應裝置中1ml培養液稀釋100倍,在3個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別接入0.1ml稀釋液,經適宜條件培養后3個平板上的菌落數分別為39、38和37,可得每升培養液中的活菌數約是 個。
(3)在腐乳的現代生產工藝中,在豆腐塊上需接種的微生物主要是 ,在生產流程中,篩選出可作為菌種的微生物一般需先斜面培養純化后再擴大培養,與斜面培養相比,擴大培養的培養基中沒有加入的成分是 。在腐乳裝瓶前,對長滿菌絲的豆腐塊加鹽的作用是 。

38、[生物]本次未命制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337195.html

相關閱讀:天津市七校2014屆高三12月聯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解析版】湖南省耒陽市振興學校2014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W
高中生物指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點
2019屆山東濰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2019.03)word版
北京市朝陽區2019-2019學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