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江蘇省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江蘇省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1.A.許多工業的新發明源于自然科學中的重大發明B.交通運輸工具革新方面的突破首先出現在美國C.改良型蒸汽機的發明使工廠應運而生D.機器的應用是資本主義工業的開端2.一般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1949、1972、1992年分別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實與三次高潮成因相對應的是A.中蘇建交 尼克松訪華 兩極格局的崩潰B.一邊倒 “求同存異” 《中美建交公報》C.日內瓦會議 萬隆會議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D.不結盟運動重返聯合國 多哈會議李鴻章說:“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盡,華官領官船另樹一幟,洋人勢力挾重資以傾奪,則須華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奪去之利!边@表明李鴻章主張興辦民用企業的最主要意圖是A.限制民族資本 B.追隨外國資本主義 C.保護民族資本 D.與外國資本主義爭奪市場“我是中國人,我那黃河一樣粗獷的聲音,不光響在聯合國的大廈里,大聲發表著中國的議論……我驕傲,我是中國人!”詩中“我那黃河一樣粗獷的聲音”再次“響在聯合國的大廈里”是由于(  )A.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和支持C.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D.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倡議和支持A.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B.帝國主義列強對革命的破壞C.立憲派和舊官僚勢力過大 D.袁世凱篡奪了革命果實6.黃海大戰,將士用命,其中在危急時刻激勵將士吾輩從軍衛國早致生死于度外今日之勢有死而已鼓輪怒駛直沖日艦A.劉步蟾  B.鄧世昌    C.丁汝昌 D.徐驤7.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維護自己的統治,抵御外來侵略 B.為了使埃及人民脫離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C.為了發展資本主義 D.為了整頓社會秩序8.揭開中國經濟改革序幕的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四大9.二戰前,希特勒有意散布蘇聯國防部副部長的叛變謠言,蘇聯以300萬盧布買下了這份情報,只用幾十分鐘“審判”就宣布副部長死刑,12小時內八名蘇軍高級將領被處決,希特勒兵不血刃,達到以謠言殺人的目的。希特勒這一謀略體現了孫子兵法中的軍事思想是A、“知彼知已,百戰不殆” B、“不戰而屈人之兵”C、“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D、“兵貴神速以制敵”10. ) A.梭倫改革 B.克利斯梯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 D.《十二銅表法》的制定 11.1784年,剛剛獲得獨立的美國為打破英國的經濟封鎖,派遣商船“中國皇后號”不遠萬里來華開展貿易!爸袊屎筇枴痹谥袊?康母劭趹撌茿.寧波 B.上海C.廈門 D.廣州①從根本上解決了貴族和平民的矛盾 ②大大促進了雅典農工商業的發展③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 ④解除了雅典平民淪為奴隸的威脅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13.“舉頭鐵索路行空,電氣能收奪化工。從此不愁魚雁少,音書萬里一時通!贝嗽娰潛P的是下列哪一項事業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鐵路運輸 B.航運 C.航空 D.電報通訊14.近代以來,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進步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應。這主要是指①促進了信息的傳播推動了各地經濟發展開拓了人們的視野加快了人們生活節奏A.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5.唐詩、宋詞、元曲是中國古代的文化瑰寶,推動唐詩宋詞元曲再到發展的主要因素是A.統治政策的調整 B.社會環境的變化C.城市經濟的發展 D.主流思想的演變A 美國對世界各國經濟起支配作用 B 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C 經濟區域集團化對世界影響在增大 D 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17.在一份與戶籍登錄有關的古文書記載:“戶主余善意,年二十二歲,……擁有二十畝永業田,二十八畝已授,七畝口分田,總計應授田一頃六十一畝,一畝居住園宅,一頃三十三畝未授,……”請問這份文書反映的制度為何?A.王莽的王田制度 B.唐代的均田制 C.北宋的青苗法 D.明代的一條鞭法18.“國王是上帝派到世間的最高權威,有無限的權力!睔W洲啟蒙運動中,與此相對立的關于國家起源的主張是 ( )A.社會契約 B.三權分立 C.天賦人權 D.君主立憲19.有人認為:“民主的雅典最后還是敗于專制的斯巴達,亡于獨裁的馬其頓帝國!边@表明古代希臘A.實行的直接民主過于廣泛 B.民主制度不適合于古代C.民主政治存在明顯的弊端 D.民主政治最終仍會勝利20.民主革命團體的建立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開展提供了思想和組織基礎。下列革命團體,主要成員是留學生和學界的是( ) 興中會 華興會 光復會 日知會 A. B. C. D. 第II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21.材料一:1688年,迫于王權膨脹和天主教在英國復活的現實危險性,議會中的輝格黨和托利黨聯合起來,向荷蘭的執政威廉親王發出邀請,請他到英國來接管王位……威廉接受邀請后率大軍在英國登陸……根據議會條件,威廉接受了《權利法案》,隨后和妻子瑪麗(詹姆士二世的女兒)一同登上了英國王位。 ━━ 《英國:在傳統與變革之間》 材料二:1768年阿克萊特發明機械紡紗機,次年獲得專利……采用水力驅動,又叫水力紡紗機……1771年阿克萊特與人合作,在德文特河上的克羅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家水力紡紗廠。此后一發不可收拾,相繼在德比郡、蘭開夏郡、諾丁漢郡、蘇格蘭開設紗廠和織布廠。 ━━ 《世界文明史》中冊? ?材料三:當經濟史上的事件和和人物還沉浸在昏暗中的時候,阿克萊特的名字就成為那些在昏暗中發出最燦爛光輝的名字之一。 ?━━《十八世紀產業革命》? ?材料四:在遠東的印度,從1793年起東印度公司的貿易壟斷一步步地受到侵蝕……到1813年時,英國政府徹底廢除了東印度公司對印度的貿易壟斷權,“自由貿易”原則在未來的帝國中心——印度次大陸初步確立起來。 ?━━ 《英國:從稱霸世界到回歸歐洲》(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指出英國近代民主是由哪些制度來保障的??(2)根據材料二,從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兩方面,指出阿克萊特的歷史貢獻??(3) 材料三說阿克萊特是經濟史上“最燦爛光輝的名字之一”。你認為,與他同時代的人中,誰可與之并列乃至超過他?理由是什么??(4)根據材料四,簡要說明19世紀上半期英國對外貿易原則(制度)的重大變化,并指出變化的主要原因??(5)從面積不大的島國到世界頭號強國,英國的發展之路給人類留下的最重要的經驗是什么?請依據本題材料,從制度的層面略加說明?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32分)材料一? 清初,戰亂頻仍,出現“有可耕之田,而無可耕田之民”的局面?滴醢四辏1669年),清廷下令“將前明廢藩田產給予原種之人,改為民產,號為更名地,永為世業”。 ——《簡明清史》(第一冊)材料二? 從14世紀中葉時,一些富裕、積極進取的農民合并、圈圍自己的條田,也有一些農民圈圍公共牧場,這種狀況沒有造成什么社會動蕩。大約從15世紀中葉起,圈地范圍影響擴大。引起了政府關注和調查,結果發現“整個16世紀共有51.6萬英畝土地受到圈地法令影響……從而使鄉村人口減少”。1607年之后,圈地主要采取了協議圈地的新形式,這種圈地同樣侵犯了農民的利益。……18世紀的圈地運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議會頒布了大量的“圈地條例”,鄉村掀起了新一輪圈地狂潮!芳铱死锏绿卣J為:“圈地運動在鄉村社會制度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必須尋求某種副業的家庭數量急劇增加了……失去了重要收入來源的小農實際上被迫轉入鄉村工業!笨梢姡さ乇蝗φ、分割時,小農們最直接的反映并不是馬上背井離鄉,向城市遷移,而是盡可能在當地從事紡織、冶鐵、木材加工、釀酒等家庭副業!缎氯A文摘》2008年第21期谷延方《重評圈地運動與英國城市化》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1951年5月,劉少奇在第一次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說:“我們的建設方針是什么呢?工農業都要發展。現在首先要恢復和發展農業。發展農業才有原料和糧食,工業才有市場。其次是發展工業:重工業和輕工業,開始還是要搞一些輕工業。因為輕工業可以賺錢,也容易辦些,又不用很多資本! ——中央文獻出版社《劉少奇論新中國經濟建設》(1)材料一中,清政府實行了什么政策?試分析其原因。(不得摘抄原文)(6分)(2)材料二中,英國圈地運動的方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8分)(3)據材料二、三,分析英國圈地的運動的主要影響。(10分)(4)據材料四和所學知識,指出建國初期,為“恢復和發展農業”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談談調整土地政策應遵循的原則。(8分)2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鬼計本多端,使小朝廷設同文之館;軍機無遠略,誘佳弟子拜異類為師”。 ——清?李慈銘:《越縵堂日記》材料二:“同文館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館學最初只有英文、法文!酿^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學生,因為風氣未開,無人肯入,大家以為學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國。” ——齊如山:《齊如山回憶錄》材料三:“同文館的學生并不多,1862年入學的僅10人,后增為30人,最多時也只有150人。1901年,該館并入京師大學堂!K省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34088.html

相關閱讀: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