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四中2014屆高三年初質量檢測文科綜合歷史試題 2014年02月7日12.宋代,儒學家開始從萬物本源角度來論證綱常倫理的合理性并發展了儒學,這個新的角度( )A.使儒學出現危機 B.使儒學神學化 C.使儒學日益僵化 D.回應了佛道挑戰13.“講到中國的地方行政,只能說是漢代好,唐代比較還好,宋代就太差了!卞X穆先生評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壞的核心著眼點是( )A.行政效率 B.監督力度 C.忠誠程度 D.勘亂能力14.《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諺語:“一品官,二品賈!薄抖膛陌阁@奇》中記載:“徽州風俗以商賈第一等生業,科第反在次者!边@兩則材料反映的是( )A.政府推行工商皆本政策 B.宋朝商品經濟發展C.徽商有超前的經商理念 D.商人地位不斷提高15《十二銅表法》第九表規定了立法者不得為個人利益立法,貪官污吏應受到懲罰,任何人非經審判,不得被處死刑;第八表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過1%;第三表規定了還債的30天“恩惠期”等等。出現上述規定的( )①體現了平民斗爭成果 ②保護了貴族的利益③強調司法程序的嚴格 ④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6.15—17世紀在歐洲被稱為“擴張的時代”。審視“擴張”對歐洲所產生的影響主要是( )A.促進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解體,資本主義的發展 B.開始殖民擴張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對隔絕的狀態 D.加速了歐洲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17.教授馬克?談到一場革命時說“……它的斗爭對象不是帶有封建性質的絕對王權,而是一個新興的、已經具有了民主化的取向和發展趨勢的資產階級國家”,這一革命后為下列的什么政體建立提供前提?A.君主立憲制 B.開明君主制 C.議會共和制 D.總統共和制18.下列言論,不能體現人文主義宗教觀的是A 我不接受教皇的權威,我的良心只系于福音B 沒有教會的傳統,上帝的話在世界上就不會有很大的力量C 除了關乎上帝自己的福音以外,再沒有比婚姻更重要的事了D對于人類的救贖而言,上帝扮演的角色和圣經的權威都是獨一無二的19.一位科學家的墓碑上刻著這樣的銘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完成了人類對自然界認識史上的第一次理論大綜合!睂@位科學家理論加以發展的是( )A.牛頓 B.達爾文 C.普朗克 D.愛因斯坦20.共和只不過是空招牌,作為現代國家基礎的新國民,并沒有伴隨民國而自然產生。因此,宣傳新思想、培養新國民似乎已經刻不容緩。為此,先進中國人掀起的運動提出( )A.宣傳實業救國 B.君主立憲 C. 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學21.1961—1962年,我國不僅恢復了農業生產責任制,而且許多地方還興起了“包產到戶”。這一狀況出現是由于( )A.農村開始經濟體制改革B.“左”的錯誤得到根本糾正C.農村廢除人民公社 D.經濟政策的調整22.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中寫道:“在西方的經濟確實是一團糟的同時,蘇聯正在繼續進行經濟發展方面的獨特實驗”。下列選項中屬于“獨特實驗”的是( )A. 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實施新經濟政策C.按照五年計劃組織經濟建設 D.推行赫魯曉夫改革23.假如讓你寫一篇集中反映21世紀以來國際關系的專稿,需要確定一組體現當時概況的“關鍵詞”,請依據有關知識,選出最準確的一組( ) A.歐洲共同體 兩極瓦解 一超多強 不結盟運動 B.歐洲聯盟 一超多強 北約東擴 亞太經合 C.歐洲聯盟 多級格局 華約解散 亞太經合 D.歐洲共同體 一超多強 北約東擴 亞太經合38.(26分)英國對現代世界的先導作用是無可否定的,現代社會的許多特征都從英國開始,是英國率先敲開了通向現代世界的大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光榮革命創造了一種適合英國歷史和政治傳統的新的社會進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變革的方式實現社會進步。……牛頓創造了一把科學的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 ……因此,我們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是英國引領了當時世界的潮流,打開了現代世界的大門。 ——《近現代英國發展史》材料二:經濟迅速增長,使英國進入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富裕社會?捎捎谏鐣鲆暳斯椒峙鋯栴},多數人沒有分享到應得的成果。在整個工業革命期間,有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終處于貧困狀態……在19世紀上半葉的曼徹斯特,社會下層成員的平均壽命只有17歲……根據內務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統計,僅在英格蘭和威爾士,所發生的刑事犯罪數字為:1805年4605起,1842年達到31309起……工人意識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們受苦,因而滋生出對社會的反叛情緒、并匯合成一場聲勢浩大的群眾運動。 ——錢乘旦、劉金源《寰球透視:現代化的迷途》材料三: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在社會領域進行了多方面調整。如1909年頒布的一項法案授權成立工資管理處,負責確定“流汗行業”工人的最低工資;另一項法案授權成立一個行業管理局,為失業者提供就業信息;1911年提出國家保險法法案,對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險,同時還保障工人及其家屬的免費醫療。——吳于廑主編《世界史?近代史》(1)根據材料一,從政治、經濟、科技三方面概括說明“是英國率先敲開了通向現代世界的大門”。(6分)(2)材料二反映了英國工業革命中存在著哪些突出的社會問題?(6分)對此,歐洲思想領域有何反映?(4分)(3)據材料三,概括指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在社會領域進行調整的主要途徑。(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些調整對英國社會發展所產生的有利影響。(4分)上述材料對當前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何啟示?(4分)39.(26分)一個國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既展現了一幕幕的人們的生活場景,又體現了當時的社會狀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人絕大多數的族群都認同自己是漢人,漢人的名稱從漢朝而來,因此漢朝對中國的意義便不只是一個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將各種不同來源、背景的中國人融鑄成一個大家共有的身份認同。……這個緣故在于,漢人不是一個族群的意義,而是一種文化群的意義。 ——2011年8月31日鳳凰網歷史許倬云《中國人為何2000年來一直自稱漢人?》(1)材料一是從什么角度來評價漢朝政權的?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漢代是如何實現作者所強調的這一角度的?(8分)材料二 畫作《始蘇繁盛圖》描繪了“……入姑蘇郡城。其間……漁樵上下、耕織紛紜、商賈云屯、市廛鱗列……”圖中人物摩肩接踵熙來攘往者多達12000余人;河中船帆如云,近400條;文化戲曲場景十余處,充分展示了清朝興盛時期蘇州高度文明的盛況。(2)據材料二,你從中可以提取到哪些信息?(2分)請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反映的如此繁華的經濟狀況,為何沒有促進中國由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的轉型。(6分)材料三 下表是某個家庭l970年的有關材料:名稱 配額票證名稱 配額糧票大人27斤/月小孩l7斤/月豉油票1兩/人?年食油票3兩/人?月煤油票5兩;人?年肉票5兩/人?月肥皂票2塊/人?年魚票5兩/人?月火柴票5盒/人?年豆腐票1斤/人?月布票3尺/人?年豆豉票1兩/人?年棉花票1斤/人?年白糖票1斤/人?年 (3)為了解決材料三中的問題,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以來,黨和政府進行了怎樣的努力?(2分)試分析這一努力對社會經濟產生了哪些影響。(2分)材料四 新中國成立60年,改革開放前后兩個30年存在很大差別。在改革開放前后兩個30年歷史及其相互關系的問題上,存在兩種觀點: 第一種是在肯定改革開放30年歷史性進步的時候,有意無意地貶低甚至否定改革開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經驗。 第二種是在肯定新中國成立60年成就的時候,有意無意地淡化改革開放具有革命性的意義,甚至認為改革開放以前的30年比改革開放30年好。(4)請就上述兩種觀點中的一種,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談談你的看法。(6分)參考答案12-16 DADBA 17-21DBDDD 22-23CB38.答案要點:(共26分)(1)政治上,光榮革命后,逐步確立君主立憲制度(或資本主義代議制); 經濟上,率先完成工業革命; 科技上,經典力學體系確立,近代科學形成。(6分)問題:社會財富分配不均;工人極端貧困;下層公民平均壽命短;犯罪率增加; 階級矛盾激化等。(6分,答出三點即可) 反映:在思想領域出現空想社會主義思潮和馬克思主義。(4分)途徑:通過立法手段,建立社會保障體系。(2分) 影響: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社會矛盾;有利于穩定社會秩序;有利于發展社會經濟等。(4分,答出兩點且言之成理即可)(4)啟示: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以民為本,保護人民利益;注意社會公平;縮小貧富差距等。(4分,答出兩點且言之成理即可)39.(26分) (1) 角度:建構共同文化。(2分) 實現:實行推恩令加強了全國的統一;推行鹽鐵專賣等加強了經濟的統一;確立儒家思想的獨尊地位,加強了思想的統一;開辟絲綢之路等加強了經濟文化交流。(6分,答出其中三點、言之成理即可)(2)信息:了解清朝時江南地區工商業鎮發展的概貌;人們的衣食住行;商品經濟的發展(2分) 原因:中國專制統治日益強化;自然性;“重農抑商”政策、閉關鎖國政策的實行及其;傳統的倫理道德是維護統治的精神(6分) (3)努力:大力推行改革開放。(分) 影響: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充分發揮了社會(2分) (4)第一種觀點:沒有認識到前30年為后30年30年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失誤。 政治方面:新中國成立時確立的人民民主專政,(6分) 廣東省汕頭四中2014屆高三2月質量檢測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37638.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