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08年廣州市高三畢業班綜合測試卷 生物試卷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本試卷共41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20分。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70分)

    一、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對組成細胞的分子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核酸是生物體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

    B.生物大分子都能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C.生物體內參與信息傳遞的信息分子是蛋白質

    D.組成細胞的各種分子都因物種不同而存在結構和功能上的差別

    2.右圖表示不同溫度下酵母菌發酵時氣體產生量 與反應時間的關系。據圖可知

    ①有多種酶參與    ②最適pH是7

    ③最適溫度是40 ℃   ④50 ℃時酶逐漸失活

    ⑤0 ℃時酶逐漸失活

    A.①③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飼料

  黃脂家兔

  白脂家兔

含黃色素的食物

  產生黃脂

  產生白脂

不含黃色素的食物

  產生白脂

  產生白脂

 

 

 

3.某同學選擇健康黃脂家兔和白脂家兔進行研究。他將兩種兔子都等分成兩組。飼喂方法和結果如右下表所示。根據實驗結果可獲得的結論是

    A.黃脂基因會因食物而產生突變

    B.白脂基因會因食物而產生變異

    C.家兔體內產生的脂質顏色是由食物中的色素決定的

 

    4.下圖是化學合成的兩種RNA分子。以它們為模板合成的兩種多肽中存在的氨基酸種類最多為

 

  A

  B

  C

  D

  多肽

    l

    8

    2

    2

  多肽N

    4

    8

    4

    3

 

 

 

 

 

 

 

    5.下列關于隔離的敘述,錯誤的是

    A.隔離阻止了種群間的基因交流

    B.地理隔離必然導致生殖隔離

    C.種群基因庫間的差異是產生生殖隔離的根本原因

    D.不同物種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

  6.右下圖代表人體體液免疫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I和細胞Ⅱ均能識別抗原

    B.在①和⑨所在的階段中,可能有吞噬細胞的參與

    C.免疫過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應⑥比⑦要強

    D.圖中免疫活性物質是抗體、淋巴因子、溶菌酶

    7.下丘腦在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有重要的調節作用,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

    B.下丘腦既參與神經調節又參與體液調節

    C.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會使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

    D.寒冷能引起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增多

    8.薇甘菊原產于中南美洲,后來人侵我省,它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長迅速,致使許多植物被其覆蓋后因缺少陽光而死亡。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薇甘菊入侵是破壞我省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原因

    B.薇甘菊與被其覆蓋的綠色植物間是競爭關系

    C.薇甘菊在原產地沒有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D.薇甘菊泛濫是脫離原產地后發生基因突變的結果

    9.假設某種細菌的起始數量為,理想狀態下,每20 in繁殖一代,T小時后該種群數量為

    A.×23T    B.×2T    C.2×T    D.2×20

    10.下列實驗中沒有設置對照實驗的是

    A.溫特證明造成胚芽鞘彎曲的刺激是一種化學物質

    B.魯賓和卡門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C.薩頓基于實驗觀察的基礎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假說

    D.艾弗里實驗證明S型菌里的DNA是遺傳物質而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11.一個基因型為AaXbY的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由于染色體分配紊亂,產生了一個AAaXb的精子,則另外三個精子的基因型分別是

    A.aXb,Y,Y    B.Xb,aY,Y

    C.AXb,aY,Y    D.AAaXb,Y,Y

    12.下列疾病不屬于基因病的是

    A.原發性高血壓    B.青少年型糖尿病

    C.甲型肝炎        D.軟骨發育不全

    13.經過正常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產生的后代,發生的變異主要是

    A.基因突變          B.基因重組

    C.染色體數目變異    D.染色體結構變異

    14.右圖為DNA分子結構示意圖,對該圖的正確描述是

    A.②和③相間排列,構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稱是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C.當DNA復制時,⑨的形成需要連接酶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脫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遺傳信息

    15.下列關于基因與性狀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一對相對性狀可由多對基因控制

    B.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C.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不一定得到表現

    D.基因型相同,表現型就相同

    16.下列關于生物變異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意義,錯誤的是

    A.不定向的變異為定向的自然選擇提供了原材料

    B.基因重組有利于物種在多變的環境中生存

    C.人工誘變育種可大大提高突變率

    D.用二倍體植物的花藥離體培養,能得到葉片和果實較小的單倍體植物

    17.右圖為生活污水處理的一種裝置,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曝氣池中的分解者主要是好氧細菌

    B.污泥中的細菌都屬于自養生物,能通過有氧呼吸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

    C.從沉淀池流出的清水含有較多的無機鹽

    D.利用沉淀池的污泥產生沼氣和廢渣,能實現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利用

 

    18.右圖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表示基因多樣性,a~d表示四種不同的植物,則在劇烈變化的環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

    B.若表示物種豐富度,a~d表示四個不同的演替階段,則從光裸的巖地演替成森林的順序依次為a→c→d→b

    C.若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則森林生態系統的a~d四個種群中,a所處的營養級最高

    D.若表示種群密度,則a~d四種野生生物的種內斗爭最激烈的一定是b種群

    19.下列關于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促性腺激素類藥物用于人工養殖四大家魚可提高繁殖率

    B.家蠶結繭后,噴灑保幼激素類似物可使家蠶增加吐絲量

    C.昆蟲的性外激素可起信息傳遞的作用

    D.環境激素對動物的生育可能產生不良影響

    20.下列有關突觸的正確敘述是

    A.興奮從軸突傳遞到細胞體只能通過突觸實現

    B.神經元之間一般通過化學信號發生聯系

    C.神經遞質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D.神經遞質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突觸間隙

    二、多項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21.下列關于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A.細胞是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

    B.細胞中的遺傳物質都儲存在細胞核中

    C.細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細胞分裂

    D.細胞分化的結果是產生具有不同遺傳物質的多種細胞

    22.下列有關酶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種元素

    B.酶不一定只在細胞內起催化作用

    C.強酸、強堿或高溫、低溫都會使酶永久失活

    D.人體內的酶也在不斷地更新

    23.下列對右圖各曲線所表示的生物學意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甲圖可表示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強度的關系

    B.乙圖可表示二氧化碳濃度與光合作用強度的關系

    C.丙圖可表示酵母菌細胞呼吸時氧氣濃度與二氧化碳生成量的關系

    D.丁圖可表示氧氣濃度與人體紅細胞吸收葡萄糖的關系

    24.下列有關細胞衰老和凋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健康的成人體內,每天有一定量的細胞凋亡

    B.細胞凋亡受環境影響大,機體難以控制

    C.老年人頭發變白和白化病都是由于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

    D.胚胎發育期生物體的細胞衰老總與機體衰老同步進行

    25.人的褐眼對藍眼為顯性,相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某家庭的雙親皆為褐眼。其甲、 乙、丙三個孩子中,有一人是收養的(非親生孩子)。甲和丙為藍眼,乙為褐眼。據此推斷

    A.控制孩子甲眼睛顏色的基因是純合的    B.控制雙親眼睛顏色的基因是雜合的

    C.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養的         D.該夫婦生一個藍眼男孩的幾率為1/4

    26.下列對ATP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ATP是主要的貯能物質

    B.ATP水解時釋放能量

    C.螢火蟲發光的能量是由ADP轉換成ATP時提供的

D.ATP釋放能量往往與某些吸能反應相關聯

    27.科學家在對黃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實驗研究中發現,切段內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會促進細胞的伸長。當生長素濃度達到一定值后就會促進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過來又抑制了生長素促進切段細胞的伸長作用。以下觀點符合上述例子的是

    A.不同濃度生長素的作用有差異

    B.激素調節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果實成熟

    D.生長素和乙烯在植物的生長中表現為協同作用

    28.下列關于神經調節的敘述中,正確的有

    A.大腦皮層既是高級中樞也是低級中樞

    B.運動性語言中樞(S區)受損的患者不會講話

    C.大腦皮層與軀體運動、感覺活動密切相關

    D.產生渴覺的結構基礎是一個完整的反射弧

    29.下列是有關實驗的操作方法或結果,錯誤的是

    A.甘蔗中含有大量的糖,可用作還原糖鑒定實驗的替代材料

    B.低溫和秋水仙素都是通過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色體數目的變化

    C.記名計算法適于調查個體較大、種群數量有限的動物類群

    D.蝗蟲減數分裂期短,觀察一個精母細胞就可見減數分裂的連續變化

    30.關于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正確敘述是

    A.負反饋調節是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

    B.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恢復原狀”屬于抵抗力穩定性

    C.人們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干擾不應超過其抵抗力穩定性

    D.熱帶雨林營養結構復雜,恢復力穩定性強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80分)

    三、非選擇題(共11小題,80分。40、41題選做其中一題即可)

          31.(5分)

    某實驗小組做了一系列與高中生物知識相關的

  實驗,請據此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小組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

    中的線粒體,其中一個同學將觀察到的細胞繪

    制如右圖,請指出該繪制圖錯誤之處。

    (2)如果右圖是生物某部位細胞的示意圖,實驗小

  組利用顯微鏡觀察該細胞,能否看到有絲分裂

  的現象?為什么?

    (3)實驗小組將右圖所示的細胞放在含15N標記的胞

嘧啶培養基上培養一段時間后,該細胞具有15N標記的細胞器有       (寫標號)。

     32.(7分)

     圖甲是細胞分裂各階段的細胞核DNA和細胞質中RNA含量的變化曲線,圖乙是某生物有絲分裂過程中的某一分裂時期圖像。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誘變育種原理,誘變劑發揮作用的時期是圖甲的    階段(填圖中字母)。

    (2)圖甲曲線表明,細胞分裂過程中核糖體功能活躍的時期是    (填圖中字母)。d~e段細胞質中RNA明顯減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且原來的RNA不斷被分解。

    (3)在圖甲a~e階段中,能觀察到圖乙所示圖像的是                 ,該階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    條,該生物可能的基因型為                  。

    (4)如果將此生物的細胞培養在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培養液中,則當細胞分裂至圖乙所示時期時,細胞核中含放射性DNA占總DNA的    %。

    33.(5分)

    在生物化學反應中,當底物與酶的活性位點形成互補結構時,可催化底物發生變化,如圖甲I所示。酶的抑制劑是與酶結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競爭性抑制劑與底物競爭酶的活性位點,非競爭性抑制劑和酶活性位點以外的其他位點結合,從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圖甲Ⅱ、Ⅲ所示。圖乙是發生競爭性抑制和非競爭性抑制時,底物濃度與起始反應速率的變化曲線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當底物與酶活性位點具有互補的結構時,酶才能與底物結合,這說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

 

   (2)青霉素的化學結構與細菌合成細胞壁的底物相似,故能抑制細菌合成細胞壁相關的酶的活性,可能的原因是         。

 

   (3)據圖乙分析,隨著底物濃度升高,抑制效力變得越來越小的是             抑制劑,原因是                                             。

 

   (4)唾液淀粉酶在最適溫度條件下的底物濃度與反應速率的變化如圖丙。若將溫度提高5 ℃,請在圖丙中繪出相應變化曲線。

 

 

    34.(10分) 

    癌癥又稱為惡性腫瘤,是在各種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細胞生長與增殖的調控發生嚴重紊亂的結果。閱讀下列有關細胞癌變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一:從膀胱癌細胞中分離導致細胞癌變的ras基因,將其與正常細胞相應的DNA片段比較,癌變的ras基因有一個堿基對發生了變化,使原癌基因控制編碼第12個氨基酸的密碼子GCC(甘氨酸)變成了GUC(纈氨酸)。這種突變ras的腫瘤蛋白,能持續促進細胞增殖。

    資料二:基因拷貝數的增加叫做基因擴增。細胞中c-yc基因編碼的c-yc蛋白具有開啟調節細胞周期的基因轉錄的功能。如果由于某種原因導致c—yc基因的擴增, 合成了過多的c-yc蛋白,這樣將使調節細胞周期的基因持續轉錄,導致細胞快速增殖。

    資料三:Burld~淋巴瘤細胞中,c-yc基因位于8號染色體上,當其易位到14號染色體特定位點時,其轉錄活性增加了5~10倍,基因表達產物過量,使淋巴細胞發生 癌變。

    (1)細胞癌變的分子基礎是細胞內的             發生了改變.從而使它成為具有             特性的細胞。癌細胞的主要分裂方式是                。

(2)資料一中,膀胱癌細胞中激活的ras基因與正;虮容^,發生突變的堿基對是             →          。(用堿基符號表示)

    (3)以資料二中c-yc基因為例,說明基因表達的過程。

    (4)有人認為原癌基因突變是引發癌變的唯一途徑。你認同這個觀點嗎?請(舉例)說明理由。

    35.(8分)

    雕? (鷹類)的下列性狀分別由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分別用A、a和B、b表示.其中有一對基因(設為A、a)具有純合致死效應。巳知綠色條蚊雕?與黃色無紋雕?交配,Fl為綠色無紋和黃色無紋,比例為l?l。當F1的綠色無紋雕?彼此交配時,其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綠色無紋?黃色無紋?綠色條紋?黃色條紋=6?3?2?l。請據此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雕?這兩對相對性狀分別為            、           。其中量性性狀為         。

    (2)寫出親代到F1代的遺傳圖解。

    (3)F1的綠色無紋雕?彼此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         ,占其后代的比例為         。

    36.(7分)

右圖為正常綠色植物的葉綠素a的吸收

光譜、色素總吸收光譜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

光譜(作用光譜代表各種波長下植物的光合

作用效率)。請據圖回答:

    (1)作用光譜與葉綠素a吸收光譜曲線不

吻合,其原因是        。

    (2)若以新鮮綠葉為材料提取葉綠體中的色

素,需要使用的化學藥品是     。

    (3)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下列哪些物質的變

化趨勢與作用光譜基本一致?

     A.O2的釋放量    B.C3的總量   C.C5的總量    D.有機物的生成量

    (4)在大田生產中,若要合理利用光能,直接有效的措施有                。

    37.(9分)

    下圖表示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在調節葡萄糖代謝中的相互關系,當血糖濃度降低時, 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請據圖分析回答問題。

    (1)1889年科學家發現摘除狗的胰臟后會出現糖尿病癥狀,因此,他們提出胰臟是分泌“抗利尿病物質”的器官。同時有人發現結扎胰導管后導致腺泡組織變性,但胰島不變化,結扎動物也不產生糖尿病癥狀.該現象說明                                      。

    (2)飯后半小時,圖中的激素⑦將發生的變化是            。該激素是由圖中的    分泌的。

    (3)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臟,作用區別在于          。激素②能作用于全身組織而激素①不能.說明激素調節具有               特點。請另舉一種能幾乎作用于全身組織細胞的激素                  。

    38.(8分)

     生物種類

    RQ

 

  汞

  鉛

  A

  采種小喬木

    0.75

    0.55

  B

  采種植食動物

    1.26

    0.84

  C

  某種大型真菌

    0.91

    0.48

  D

  某種肉食動物

    1.25

    2.05

    某環保研究所搜集了4種生物的資料研究環境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并用于生態風險評估(見右表)。

    (1)如果在一個封閉的、功能完善的生態系統,無需從外界獲得        就可長期維持其正常功能。但是如果在一個較長時期內斷絕對它的        ,這個生態系統就會自行消亡。

    (2)利用表中信息繪出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簡圖。

    (3)進行生態風險評估時,需要計算出一個風險商數(RQ)。每一種生物的RQ是污染物的攝入劑量對臨界水平的比率。RQ<1顯示污染物對生物的健康只構成低風險,RQ≥l則顯示污染物可能對生物有害。請運用表中RQ值預測污染物對4種生物生存和該生態系統穩態的影響。

    39.(6分) 

    下圖的實驗裝置用于測量溫度為35 ℃時青蛙的呼吸速率。該實驗另設一個對照裝置,該裝置沒有青蛙,但其他部分均與實驗裝置相同。實驗開始前,測量實驗裝置和對照裝置中Y瓶的質量,然后將空氣以相同速率緩慢地通入兩個裝置,2小時后再測量兩個裝置中Y瓶的質量,以下顯示所得結果。

 

 

 

  

 

 

 

 

 

 

 

    (1)  指出該實驗的對照裝置的作用。

 

    (2)  為什么實驗裝置Y瓶的質量下降幅度比對照裝置的少?

 

    (3)如何檢測離開X瓶的空氣是否還有二氧化碳?

 

    (4)某實驗小組對青蛙和鼠在不同溫度中O2消耗量進行研究,結果如右圖,該圖有幾處錯誤,請列舉出來。

 

    注意:第40、41題為選做題。考生只能選做一題。

    40.(生物技術實踐,15分)

    (1)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在生物工程中相當重要。請簡述PCR擴增目的基因的基本過程。

    (2)制備培養基方法:將蛋白胨、NaCl和牛肉膏放人燒杯內,加200 L蒸餾水,用玻璃棒攪勻后,在酒精燈上加熱。當蛋白胨、牛肉膏融化后,加入瓊脂,用微火繼續加熱至瓊脂溶化,補充水至200 L。用0.1 ol/L的NaOH或0.1 ol/L的HCl將pH調至7.0~7.2,分別對培養基和培養皿進行高壓蒸汽滅菌。當培養基的溫度下降到50 ℃時,將其分裝在5套培養皿中,在酒精燈附近倒平板,當培養基冷卻至室溫,按下表分別進行處理。將處理完畢的培養基置于35 ℃的溫度下培養2~3天,觀察每個培養基中的細菌生長情況。請回答下列問題。

  第1套

開蓋,在空氣中暴露10 s

  第2套

用手指接觸培養基約10 s

  第3套

用硬幣接觸培養基約10 s

  第4套

用濾紙擦一下課桌,再接觸培養基約10 s

  第5套

(不打開蓋)

 

 

①  上述實驗中有哪些是無菌操作               。

    ②第5套培養皿的作用是               。如果該培養基表面有菌落生長,說明了                                                     。

    ③在1到4套的培養基中都出現了不同形態的菌落,原因是              。

能否說菌落的形態越多,用來接觸的物體吸附的細菌數目就越多,為什么?

                                                                        

    ④實驗中,有三處特別強調溫度控制,請簡要說明其控制溫度的科學道理。

    “高壓蒸汽滅菌后培養基的溫度下降到50 ℃才倒平板”:                                    。

    “當培養基冷卻至室溫,按下表分別進行處理”:                                           。

    “將處理完畢的培養基置于35 ℃的溫度下培養”:                                          。

    41.(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1)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在生物工程中相當重要。請簡述PER擴增目的基因的基本過程。

    (2)自然情況下,牛的生育率很低,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可以實現良種牛的快速繁殖。請按照提示,回答下列問題。

 ①  使一頭良種雄性黃牛,在一年內繁殖數百頭該公牛的后代,最簡便的方法是                           。

     ②現有一頭良種雌性黃牛,采用胚胎移植的方法,可使這頭良種牛一年生下數十頭自己的后代。在操作過程中需要用激素對該良種母牛(供體)和代孕母牛(受體)進行        處理;還要用激素使供體母牛           。胚胎收集的過程也叫做          。用于移植的胚胎應發育到             或               階段。

 ③采用試管動物技術還可以使普通雌性黃牛產下奶牛、良種肉牛等不同品種小牛。該技術中首先要做的是體外受精和                 。體外受精主要包括                、                和                  等幾個主要步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68539.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2019屆高三第一次聯考測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寧夏銀川九中2015屆高三2月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
談高考生物復習的回歸課本
高中生物試題指導:解答生物學試題注意事項
廣東肇慶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