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啟用前長順民中、清鎮一中、甕安中學三校聯考理科綜合試卷
滿分:300分 考試時間:150分鐘
考試范圍:高考考綱;命題人:張友軍 蔡志武 商小燕
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記憶細胞和神經細胞都有細胞周期
B.真核細胞內的mRNA都是在細胞質中合成的
C.葡萄糖、RNA、蛋白質都可以在葉綠體中合成
D.所有細胞中核糖體的形成都與核仁密切相關
2.下圖是生物體內能量供應及利用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過程一定伴隨O2的釋放,D過程不需要O2的直接參與
B.A過程產生的ATP可用于B過程中C3的還原
C.A、C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來源不相同
D.C過程葡萄糖中的化學能全部轉移到ATP中
3.圖示模型為有關生理結構或過程,下列敘述與其相符合的是:
A.若圖示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則B為脊髓,B中只有一個突觸結構
B.若圖示為基因的表達過程,則①為翻譯,②為轉錄
C.若圖示為減數分裂過程,則A可代表卵原細胞,B為第一極體,C為第二極體和卵細胞
D.若A代表骨髓造血干細胞,B代表T細胞,C代表癌細胞,則①②代表細胞分化過程
4.下列有關生物變異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如果遺傳物質發生改變,生物可能不出現變異性狀
B.患有遺傳病的個體的某些細胞內一定會有致病基因存在
C.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如果某細胞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生了交叉互換,則該細胞內發生了基因重組
D.如果某果蠅的長翅基因缺失,則說明其發生了基因突變
5.下列有關科學家的科學發現和所利用到的實驗方法都正確的是:
科學家 科學發現 實驗方法
A 沃森、克里克 DNA的半保留復制 假說演繹法
B 沃森、克里克 DNA的雙螺旋結構 物理模型建構法
C 艾弗里 格里菲斯提出的“轉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質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D 摩爾根 基因和染色體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 類比推理法
6.下圖為白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之間識別、黏著后,白細胞遷移并穿過血管壁進入炎癥組織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內皮細胞識別結合白細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細胞黏著
B.白細胞在血管內黏著、遷移需要消耗ATP
C.黏著、遷移過程中白細胞需進行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D.白細胞利用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穿過血管壁進入炎癥組織
29.(8分)下列圖示中 ,甲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之間的關系;乙表示某綠色植物某些代謝過程中物質的變化,Ⅰ、Ⅱ、Ⅲ分別表示不同的代謝過程;圖丙表示在種植有植物的密閉玻璃溫室中,二氧化碳濃度隨光照強度變化而變化的情況;丁表示在最適溫度下,麥芽糖酶的催化速率與麥芽糖濃度的關系。
(1)圖甲三種植物中最適合間作的兩種是 ;葉肉細胞在a、b點時都可以產生ATP的細胞器是 。
(2)圖乙中Ⅰ中產生的O2參與Ⅲ的第 階段;Ⅱ進行的場所是 。
(3)從圖丙曲線變化分析,圖中代表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的點為 。
(4)圖丁中,如果溫度上升5℃,b點將向 (填“左上”、“右下”,“左下”、“右上”)方移動。
30.(10分)如圖表示某高等植物細胞中基因表達的過程,“→”表示物質轉移的路徑和方向, 請仔細觀察和分析圖解,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rbcs基因表達的產物是SSU,Cab基因表達的產物是LHCP.在基因表達的過程中,圖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質或結構依次為 , , .
(2)圖中Ⅴ是葉綠體中的小型環狀DNA,Ⅴ上的基因表達的產物是LUS,物質Ⅵ具有催化某種高分子物質合成的作用,則Ⅵ是 .
(3)據圖可知,基因表達過程中轉錄發生的細胞部位是 ,翻譯發生的細胞部位是 .
(4)據圖可知,合成的LHCP參與光合作用的 反應.由SSU和LUS組裝成的Rubisco催化CO2+C5→2C3反應的過程,則Rubisco存在于 中.
31.(13分)肥胖與遺傳密切相關,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某肥胖基因發現于一突變系肥胖小鼠,人們對該基因進行了相關研究。
①為確定其遺傳方式,進行了雜交實驗,根據實驗結果與結論完成以下內容。
實驗材料: 小鼠;雜交方法: 。
實驗結果:子一代表現型均正常;結論: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②小鼠肥胖是由于正;虻木幋a鏈(模板鏈的互補鏈)部分序列“CTC CGA”中的一個 C 被T 替換,突變為決定終止密碼(UAA 或 UGA 或 UAG)的序列,導致該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變后的序列是 ,這種突變 (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轉錄終止。
③在人類肥胖癥研究中發現,許多人能正常分泌該類激素卻仍患肥胖癥,其原因是 。
(2)目前認為,人的體重主要受多基因遺傳的控制。假如一對夫婦的基因型均為AaBb(A、B基因使體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應,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從遺傳角度分析,其子女體重超過父母的概率是 ,體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為 。
(3)有學者認為,利于脂肪積累的基因由于適應早期人類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遺傳到現代, 表明 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在這些基因的頻率未明顯改變的情況下,隨著營養條件改善,肥胖發生率明顯增高,說明肥胖是 作用的結果。
32.(8分)現有一未受人類干擾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組考察了該湖泊中處于食物鏈最
高營養級的某魚種群的年齡組成,結果如下表。
注:表中“1+”表示魚的年齡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類推。
回答下列問題:
(1)通常,種群的年齡結構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 、 、 。研究表明:該魚在3+時達到性成熟(進入成年),9+時喪失繁殖能力(進入老年)。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個年齡組成個體數的比例為 ,由此可推測該魚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是 。
(2)如果要調查這一湖泊中該魚的種群密度,常用的調查方法是標志重捕法。標志重捕法常用于調查 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的種群密度。
(3)在該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鏈流動時,所具有的兩個特點是 。
(二)選考題
39.[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回答關于用蘋果釀酒的相關問題
(1)需要選用的發酵菌種是 。加入發酵罐的蘋果泥要進行____ ;并在 條件下產生酒精。在生產過程中還需定期對發酵液采用 的方法進行觀察計數,以了解發酵情形。
(2)在果酒的制作過程中,加入的新鮮蘋果汁沒有經過滅菌處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檢測不出酵母菌以外的雜菌,從生態學角度分析:一是大量的酵母菌在與雜菌之間的競爭中取得優勢,二是果酒中的 ,從而淘汰掉雜菌。檢驗酒精常用的方法是在酸性條件下,酒精和_ 反應,顯示灰綠色。
(3)為了提高出汁率,在壓榨前可加入一定濃度的 酶處理原材料,發酵時溫度一般控制在 。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發酵罐內果汁中不再有__ ,說明發酵基本完成。
40.[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基因工程中基因表達載體除包括目的基因外,還必須有 及標記基因等。
(2)若要將某目的基因通過農桿菌轉化法導入植物細胞,先要將目的基因插入農桿菌Ti質粒的 中,然后用該農桿菌感染植物細胞,通過DNA重組將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細胞的 中。植物組織培養的主要原理是植物細胞具有 ,具體過程是在 和人工控制條件下,將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細胞培養在人工配制的培養基上,給予適宜的條件,誘導其經過 產生愈傷組織,最終形成完整的植株。
(3)在哺乳動物的核移植實驗中,通過一定的措施將受體細胞激活,使其進行細胞分裂和發育,當胚胎發育到 階段時,將胚胎移入受體(代孕)動物體內。
(4)生態工程是實現循環經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請寫出它遵循的基本原理(至少答兩項) 。
2019年三校聯考生物試題答案解析
1.C 2.D 3.A 4.A 5.B 6.D
29.【答案】(8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Ⅰ和Ⅲ; 線粒體; (2)三; 葉綠體基質;(3)b、c(2分) (4)左下(2分)
30.【答案】(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mRNA、核糖體、肽鏈
(2)RNA聚合酶
(3)細胞核(染色體)和葉綠體基質(2分) 細胞質中的核糖體和葉綠體中的核糖體(2分)
(4)光 葉綠體基質
31.【答案】(13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①純合肥胖小鼠和純合正常 正反交(1分) ② CTCTGA(TGA)(1分) 不能(1分) ③靶細胞缺乏相應的受體
(2)5/16 aaBb、Aabb、aabb (3)自然選擇(1分) 環境因素與遺傳因素共同(1分)
32.【答案】(8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增長型;衰退型;穩定型;1∶1∶1;保持穩定;
(2)活動能力;
(3)單向流動、逐級遞減(2分)
39.(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酵母菌 (1分) 滅菌(1分) 無氧(1分) 抽樣檢測
(2)酒精不利于雜菌生長 重鉻酸鉀
(3)纖維素酶和果膠酶 18~25℃。 氣泡產生
40.(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啟動子、終止子
(2)T—DNA(1分) 染色體DNA 全能性 無菌 脫分化
(3) 桑椹胚或囊胚
(4) 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物種多樣性原理、(協調與平衡原理、整體性原理、系統學與工程學原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304819.html
相關閱讀:【解析版】湖南省耒陽市振興學校2014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W
北京市朝陽區2019-2019學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
天津市七校2014屆高三12月聯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高中生物指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點
2019屆山東濰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2019.03)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