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二中2013年下學期高二年級期末考試試卷歷史試題命題、審題:高二歷史備課組 時量:90分鐘 分值: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說道:“中國文化以周孔種其因,至秦漢收其果,幾于有一成不變之觀!币源朔从车闹袊鴤鹘y文化的主流思想是A.宗法思想 B.儒家思想 C.君權神授思想 D.法家治國精髓【答案】B【解析】考點:儒家思想的地位。中國文化以周孔種其因,至秦漢收其果”可知,儒家傳統思想開始于孔子,至秦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為封建社會正統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2.《老子》中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薄缎⒔洝分姓f:“天地之性,人為貴!薄蹲髠鳌分杏涊d:“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從之!薄兑 ?賁卦?象辭》中記載:“觀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币陨腺Y料的共同點是A.體現了中國古代講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B.說明中國古代沒有宗教和神學C.體現了中國古代的人文精神 D.說明了中國古代要求統治者重視民意【答案】C 【解析】考點:傳統思想中的人文主義?疾閷W生史料解讀能力。分析題干中主要是讀懂《老子》《孝經》《左傳》《易?賁卦?象辭》觀點的意思,通讀后可見材料共同的特點是都體現人的作用,即體現了人文精神。蘇格拉底和孔子是處在同一時代的東西方先哲蘇格拉底說過:“我愿意同樣回答富人和窮人提出的問題,任何人只要愿意聽我談話和回答我的問題,我都樂于奉陪!毕铝锌鬃铀枷胫信c蘇格拉底該觀點相似的是A. B.學而時習之C.溫故而知新 D.有教無類【解析】考點:孔子的教育思想。由材料中的“同樣回答富人和窮人提出的問題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4.據《三國志》記載,阮籍“才藻艷逸,而倜儻放蕩,行己寡欲,以莊周為模!弊钅芘c阮籍的行為理念產生共鳴的觀點是A.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B.存天理,滅人欲C.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D.越名教而任自然 【答案】D【解析】考點:中國傳統思想。從材料“倜儻放蕩,行己寡欲,以莊周為模。”可以看出莊周奉行的是莊子的道家逍遙的思想,故選D。ABC項都是儒家思想。5.某思想家曾作《中秋》一詩:“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山河大地擁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該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董仲舒 B.朱熹 C.王守仁 D.顧炎武 【答案】C【解析】考點:宋明理學。“吾心自有光明月”,這體現了作者主張世間萬物都是“我”的主觀產物,結合所學可知這最有可能是心學家王陽明的主張。6.明末清初許多進步的思想家和廣大知識分子力倡務實之風,主張改革,重實證、實測,講“經世致用”,這種現象A.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結果 B.是知識分子反思晚明理學空談心性之弊端的結果C.是專制政治暫時弱化的結果 D.是西方啟蒙思想傳播的結果【答案】B【解析】考點:明清進步思潮!敖浭乐掠谩睆娬{做學問應該有所用,而不能空談義理。這是對宋明理學以來空談心性之弊端的一種反思。故選B。A項錯誤,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剛產生還很微弱,尚未形成一種思想潮流。C項錯誤,明清時期專制制度強化,而不是弱化; D項錯誤,西方啟蒙思想傳入是在19世紀后期。7.自明清以來,小說就在中國老百姓之中廣為流傳?涤袨樯踔琳J為在那個時代“經史不如八股盛,八股無如小說何”。的原因城市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階層壯大小說的世俗性重商觀念A. B.. D. 【答案】A【解析】考點:中國明清小說發展的原因。中國古代一直奉行的是重農抑商政策,因此④項明顯錯誤,根據排除法,答案為A。8.四位學生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以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西方的歷史影響為探究主題,各自命了一個題目,請選出你認為合適的 ①大漢的文明傳承——紙張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針 ③歐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銳器——火藥 ④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根源——活字印刷術A.①②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解析】考點:四大發明對西方的影響。材料說的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西方歷史的影響,①說的是中國,明顯不合題意;印刷術傳到西歐,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傳播了新思想,但并非中國的印刷術是西方文藝復興的根源,因此④錯誤;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成了航海的工具。因此②③④項說法都是正確的。故選B。 9.CCTV-2《鑒寶》節目展出一幅名畫,寫修竹數竿,顧盼有情,疏爽飛動,濃淡相應,虛實相照,傲氣風骨讓人感慨。這種畫具有借物抒情,表現自我,追求神韻意趣的特征。下列繪畫作品的特征與該幅名畫相同的是A.《人物圖》B.《洛神賦圖》C. 《步輦圖》D. 《墨梅圖》【解析】考點:古代的繪畫。“這幅畫具有借物抒情、表現自我、追求神韻意趣的特征”,畫中要有物,還有根據物來表現神韻意趣。梅花代表的是它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而為世人所敬重梅花是中國傳統名花,它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 今詩人畫家為它贊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 喻為民族的精華而為世人所敬重。中國歷代文人志士愛 梅、頌梅者極多。 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 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征10.《清代學術概論?序》中說道:“東原(清代學者)理欲之說震古礫今,此真文藝復興時代之個人享樂主義之精神也。”可見“東原理欲之說”是A.解放“人性”的人文主義 B.傳統理學的繼承發揚 C. 宗教神學的禁欲主義 D.自然科學蘊涵的理性主義【答案】A【解析】考點:考查明清思想和文藝復興。從材料認為東原思想是文藝復興時代之個人享樂主義之精神即可知東原思想就是人文主義!窘馕觥靠键c:中西文化的比較。A項正確,中國隋唐開始實行科舉制,才學作為選拔人才的主要標準,而西方封建領主,靠的是世襲貴族。B中國儒家強調三綱五常,就是倫理道德,而西方封建社會(中世紀)處于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之下。錯誤,通俗文化主要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宋代以后),市民階層崛起后才有(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特別是在民間,統治者一般還是追求高雅文化。中國漢字,比如象形字就是表意符號,西方比如英語等,拼音文字!窘馕觥靠键c:維新變法。從材料可以看出來宣傳維新思想的報紙銷量很小,說明民眾對維新變法并不支持和熱心,引不起關注,從而體現了維新變法群眾基礎薄弱。故選A。13.教育新聞網曾撰文指出:“新文化運動以來,國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亂形勢嚴峻……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帶動文化全球化,我們會不會成為沒有精神家園的流浪兒……”此材料主要是針砭新文化運動A. 引進西方學說 B. 批判尊孔復古思潮 C. 倡導文學革命 D. 徹底否定民族文化【答案】D【解析】考點:新文化運動。從材料“國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亂形勢嚴峻”、“會不會成為沒有精神家園的流浪兒”等信息可以看出作者反對新文化運動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的傾向。新文化運動存在對西方文化絕對肯定、對傳統文化絕對否定的弊端。五四時對人格尊嚴對人自由對學術獨立探討精神這些價值正是當前我們開發社會資本培養文化能力發展有創見性理論思維、道德理性和精神價值必要條件. 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根本變化 B. 各種政治力量尋找中國未來發展的道路 C. 當時的中國政府推行開明的文化政策 ? D. 帝國主義對華侵略的放松【答案】B【解析】考點:五四運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五四時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現的根本原因是多種社會階級力量都在積極探求救國主張和積極尋找中國未來發展的道路,這就如同春秋戰國時期代表不同社會階層利益的諸子百家相互爭論詰難一樣,所以答案選,A項說法錯誤,五四運動時期中國的社會性質仍舊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性質并未發生改變, 項說法不夠準確, D項說法錯誤不符合史實。.1957年,我國全國職工的平均工資達到637元,比1952年增長42.8%,農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的平均消費水平達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取得這些成就的指導思想A.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B.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體系C.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D.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答案】A【解析】考點:一五計劃。從材料的時間1957年可以看出這是我國一五計劃完成時期,一五計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們的收入和消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增長,這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解析】考點:雙百方針。注意材料中的時間1959年,這是我國雙百方針提出后出現的文藝界的繁榮局面,故選B。AC項是其中的原因,但是不是主要原因。D項是表現。17.A.在①時期提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B.“兩彈一星”成果都是在③時期取得的C.培育出南優二號水稻是④時期內的成果D.⑤時期中國研制出超級計算機【答案】B【解析】考點:新中國的科技。1956年提出了向科技進軍的旗號,因此A項正確;兩彈一星是在60年代中后期出現的成就,因此B項錯誤,故選B。南優二號是在1973年培育出來的,因此C項正確;我國超級計算機是在文革結束后取得的成就,因此D項正確。18.電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試。如果讓你來設計這場考試的場景,可能出現的是A.入場:考生年齡參差不齊,很多考生已三十六七歲B.內景:考場中張貼有“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標語C.外景:考場門口懸掛著“改革開放送春風”的橫幅 D.特寫:作文題目“評‘關于真理標準問【解析版】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Word版含解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40035.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