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題(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其中每小題1分,共48分)閱讀周朝分封制規定的實力表格,從中不能獲得的信息是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土城1000千畝150千畝100千畝60千畝軍隊六軍三軍三軍一軍A.A.沿用秦朝以來的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 B.設立新的中樞權力機構,分割削弱相權C.設立新的中樞權力機構,加強專制皇權 D.通過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強官僚隊伍建設《史記?平準書》記載:“杜周治之,獄少反者。乃分譴御史、廷尉、正監分曹往,即治理郡國緡錢;得民賬務以億計,奴婢以千萬計,田大縣數百頃小縣百余頃,宅亦如之。如是,商賈中家以上大率破!敝饕从吵鑫鳚h時期A.吏治腐敗激化了階級矛盾 B.推行均田制解決土地兼并問題C.工商業市鎮經濟較為發達 D.政府大力推行抑商政策一位學者認為唐宋時期江南曾經實施稻麥輪種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職蘇州時寫的詩句“去年到郡日,麥穗黃離離;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證明自己的說法。關于這位學者的看法,以下說明較為合理的是A.詩里提到麥作、稻作,足以作為稻麥輪種的佐證B.詩中指出稻麥產于不同季節,足以說明輪種制C.詩中并未指明稻、麥產自同一塊土地,不足為據D.詩歌是虛構的文學作品,不能作為史料來使用錢穆先生認為:“朱子之所謂理,同時即兼包有倫理與科學之兩方面!毕铝兄祆涞挠^點中最有可能體現“理”有“科學”之含義的是A.“仁”是道德價值的終極源泉 B.通過“格物”獲得知識 C.“三綱五!笔堑赖膬r值內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1716年),曾說:“根據中國人的看法,‘理’是有世以來循著一律性的動規一直不停地推動著‘天’的唯一之‘因’;……既然如此,我們為什么不說‘理’是最高神?”“總而言之,它可以被視作我們的‘造物主’。”這說明A.宋明理學與歐洲理性主義無本質的差別 B.歐洲啟蒙運動吸收了中國文化的營養 C. 萊布尼茨根本否定基督教,否定人文主義 D.宋明理學本質上是一封建主義宗教神學古代有關“喪葬傳統”的觀點有:一、“喪禮,君與父母、妻、后子死,三年喪服……或以不喪之間,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倍、“厚葬久喪,重為棺槨,多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無聞,目無見,此足以喪天下!睋伺袛嘁韵路喜牧系挠^點為A.兩種觀點分別為儒家和法家思想 B.兩種觀點都反映的是下層民眾的立場C.兩種觀點都主張厚葬久葬 D.兩種觀點都著眼于“禮”的社會功能“歐洲人從亞洲輸入香料、絲綢、瓷器、棉制品等商品時,能向亞洲銷售的產品極少,多數情況下只能以金、銀等貴金屬交易,這導致歐洲的貴金屬貨幣日益緊缺!边@種狀況得以改善始于A. 八國聯軍侵華 B.工業革命 C.鴉片戰爭 D.新航路開辟結合下表數據判斷,下列表述中正確的一項是1840年前與1894年中國生絲銷售量總銷售量(萬包)出口量(占總量%)內銷量(占總量%)1840年前6.40.9(14.06%)5.5(85.94%)1894年[]16.028.23(51.94%)7.7(48.06%)A.生絲成為近代中國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中國生絲業已經普遍使用機器生產C.中國生絲業對世界市場的依賴逐漸增強 D.蠶絲成為外國人衣料的最主要來源1895—1913年間,民族資本工業發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無暇東顧期間的發展速度還略高一點。(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其主要原因是A.社會環境安定 B.列強放松經濟侵略C.政府政策支持 D.國家大力干預經濟觀察右圖,根據所列年代與數據推測圖表中 曲線表示的是A.英國輸華鴉片總量 B.英國全國煤炭產量C.英國掠奪白銀總量 D.英國輸華棉紗總量1514年,廣東布政司參議陳伯獻上奏說:“近許官府抽分(注:征收進口稅),公為貿易,遂使奸民數千,駕造巨舶,私置兵器,縱橫海上!睋丝芍狝.明政府曾經放松海禁 B.明政府加強海禁力度C.明代東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 D.陳伯獻反對海禁政策中國近代思想主要經歷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中體西用”“維新變法”“民主共和”“民主與科學”及“馬克思主義”的演進過程。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題是A.發展資本主義 B.反對專制統治 C.反抗外來侵略 D.救亡圖存1902年梁啟超在《新民說》里談到:“國家如一公司,朝廷則公司之事務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則朝廷為國家之代表,愛朝廷即所以愛國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則朝廷為國家之蟊賊,正朝廷乃所以愛國家也。”這段話A.體現了家國一體的理念 B.宣傳了實業救國思想C.反映了社會契約精神 D.提出了救亡圖存要求1929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通過《禁止誣蔑太平天國案》,蔣介石稱贊說:“太平天國之歷史,為十九世紀在東方第一光榮之歷史!钡,1930年后國民黨政權對太平天國運動則進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導致這種轉變的原因應該是A.蔣介石階級立場的改變 B.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C.農村革命根據地的迅速發展 D.“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實施與辛亥革命相比,國民革命運動對中國近代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B.廣泛地發動了人民群眾C.建立了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中國農業現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將家庭經營引入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家庭經營只是其中一個層次,統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不斷完善的關系。它繼承了合作化的結果,汲取了中國傳統農業的精華,又符合社會主義的原則!边@里“汲取中國傳統農業的精華”“又符合社會主義原則”分別指A.個體經營、集體經濟 B.精耕細作、平均主義C.協作經營、按勞分配 D.小農經濟、共同勞動右圖為20世紀50年代前半期中國對外貿易的狀況示意圖。該圖主要反映出中國A.對蘇聯和對西方貿易額出現交替上升狀態 B.被西方封鎖遏制,外交上實行“一邊倒”C.國民經濟建設國際環境惡劣,舉步維艱 D.同西方國家經濟技術交流活動陷于停滯1958年,美國一份評估中國“二五”計劃的文件認為,中國雖然面臨著農業生產投入不足與人口增長的壓力,但由于中蘇關系良好而可以獲得蘇聯援助,同時減少糧食出口,中國可以解決農業問題,工業也將保持高速發展。這一文件的判斷 A.對中美關系的急劇變化估計不足 B.低估了蘇聯對華經濟援助的作用C.符合中蘇兩國關系的基本走向 D.與中國工農業發展狀況不符古代中國、希臘和羅馬都曾締造過輝煌的文明,為后世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但三者在政治體制上卻存在較大差異,下列對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理解正確的是A.經濟發展的水平直接影響著民主法制水平的高低B.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是政治制度選擇的決定性因素 C.自然地理因素對古代政治文明的方向選擇有重要影響D.主流思想取向決定政治文明的方向古羅馬的《民法大全》規定“寧可漏一千,不可枉屈一人”,這反映了羅馬法A.調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維護統治 B.具有自然法的精神C.塑造了西方的寬容精神 D.主張重罪輕罰古希臘喜劇《騎士》中,一位將軍試圖勸服一個賣香腸的人去奪取民主派領袖的職位時說:“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煩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適于做人民領袖的不是那些有學問的人,或誠實的人,而是那些無知而卑微的人。你可千萬別錯過這個絕好的機會!边@段話A.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諦 B.體現了古希臘的平等思想 C.表達了對民主制度的不滿 D.成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克里斯提尼在推行民主制的同時,也更為注重公民權的限制,移民要想獲得雅典的公民權更為困難,……只有那些為雅典做出突出貢獻的邁提克(指外邦人),作為一種獎勵,在經公民大會的特別投票通過后才能獲得雅典公民權!边@段材料主要說明了A.外邦人不可能獲得雅典公民權 B.雅典公民的利益得到了維護C.公民大會的權力進一步擴大 D.基本鏟除了舊貴族的世襲權力羅馬法規定,作為權利義務主體的自然人必須具有人格,即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資格。人格由自由權、市民權和家庭權三種身份權構成。羅馬法規定,只有同時具備上述三種身份權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權利能力,才屬于具備完整人格的人。羅馬法的此項規定A. 為資產階級戰勝封建勢力提供了理論武器 B. 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法律形式C. 為資產階級的民權理論提供了思想淵源 D. 為資產階級國家的法律體系樹立了楷模智者學派是希臘社會發展,特別是民主政治發展的產物,在當時和后世都有相當影響。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A.對雅典民眾的思想解放起了積極作用 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義精神的最初體現C.為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做了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 D.促進了希臘文化的發展蘇格拉底曾說:“我認為,想要得到正確的判斷,要根據知識,而不應根據多數!睋伺袛嗵K格拉底A.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贊同知識為少數人掌握C.認為知識與美德都重要 D.強調判斷標準就是知識理解15世紀,斯特拉斯堡(今法國東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屬于宗教書籍,10%屬于古典書籍。從1500年至1520年,在該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書籍上升到總數的33%,而宗教相關書籍下降為總數的27%。對上述變化的最佳理解是A.學者推崇古典作用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C.人文主義精神昌盛 D.中國印刷術引入歐洲德國學者迪特里希?施萬尼茨在其著作中論述“文藝復興的終結”時寫道:“為什么130年之后,創造美的源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2014屆高三補習班上學期第五次月考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41562.html
相關閱讀: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