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澳大利亞學者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以表彰他們20年前發現了幽門螺桿菌,并證明該細菌感染胃部會導致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這一成果打破了當時流行不能用抗生素治療胃病的醫學教條。右圖所示為幽門螺桿菌細胞模式圖,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幽門螺桿菌細胞中唯一的一種細胞器是⑤核糖體B.幽門螺桿菌細胞因具有結構③擬核,故稱為原核細胞C.幽門螺桿菌細胞與植物細胞相比較,共同的結構都有細胞壁,但兩者的組成成分不同D.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和大腸桿菌、酵母菌等一并劃分為原核生物2.A. 硝化細菌雖然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是是自養生物B. 藍藻雖然無葉綠體,但在生態系統中屬于生產者C. 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終產物可通過自由擴散運出細胞D. 大腸桿菌遺傳信息在細胞核中轉錄,在細胞質中翻譯3.A. 原核生物細胞無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B. 真核生物細胞只進行有絲分裂,原核生物細胞只進行無絲分裂C. 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D. 真核生物細胞具有生物膜系統,有利于細胞代謝有序進行序進行4.A. 原子、分子、細胞器、細胞 B.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 C. 元素、無機物、有機物、細胞 D. 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5.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是科學家探究、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曲折。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英國科學家虎克最終建立了細胞學說B.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是細胞的發現者和命名者C.德國科學家魏爾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D.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界的統一性和多樣性6. 對下列生物或結構進行化學成分分析,最相似的一組是A.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染色體 B.噬菌體和染色體C.核糖體和染色體 D.噬菌體和中心體考點:考查 A.在人體活細胞中氫原子的數目最多 B.DNA和RNA分子的堿基組成相同 C.多糖在細胞中不與其他分子相結合 D.蛋白質區別于脂質的特有元素是氮 8. 下列關于細胞中化學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中一種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B.細胞中的脫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C.主動運輸機制有助于維持細胞內元素組成的相對穩定D.細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極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9. 研究發現,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體內,轉化為毒性很強的金屬有機物,影響水稻的株高、根長和干重。加P(與As原子結構相似)處理后,水稻莖、葉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對減少,水稻生長加快,干重增加。對此現象解釋不合理的是A.As在水稻細胞內富集,由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決定B.As進入水稻細胞,導致有關酶失去活性,影響細胞代謝C.P影響As的吸收,與細胞膜上的載體種類和數量有關D.P是構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進水稻生長發育10. 分析下表,可推測溶液雙縮脲試劑碘液斐林試劑甲+--乙-++-甲、乙混合+++注:“+”顯色,“++”顯色更深;“-”不顯色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還原糖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11. 若要在普通顯微鏡下觀察到質壁分離、RNA和脂肪,下列四組材料中應選擇的一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葉 B.天竺葵葉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蔥和花生子葉 D.天竺葵葉和紫色洋蔥12. 下列物質合成時,需要模板的是A.磷脂和蛋白質 B.DNA和酶C.性激素和胰島素 D.神經遞質和受體13.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質 B.植物細胞壁主要成分的單體是氨基酸C.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含有硫元素 D.與精子形成相關的雄性激素屬于脂質14. 關于核酸的敘述,正確的是A.只有細胞內的核酸才是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B.DNA分子中兩條脫氧核苷酸鏈之間的堿基一定是通過氫鍵連接的C.分子大小相同、堿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一定相同D.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混合染色SARS病毒可觀察到DNA和RNA的分布15. 關于 DNA和RNA的敘述,正確的是A.DNA 有氫鍵,RNA 沒有氫鍵 B.一種病毒同時含有DNA和RNA C.原核細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葉綠體、線粒體和核糖體都含有DNA16分析下表某種大腸桿菌細胞的分子組成,能夠做出的推論是成分水蛋白質DNARNA糖類脂質中間產物無機離子相對含量/%7015163221分子種類1300011000504050012A.DNA和RNA B.蛋白質是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C.1種DNA轉錄出1種RNA D.1種DNA分子可控制多種蛋白質的合成17. 右圖表示由不同化學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若圖中①為某種多聚體的單體,則①最可能是氨基酸B.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等部位,則②是脂肪C.若③為多聚體,且能貯存生物的遺傳信息,則③是染色體D.若④主要在人體肝臟和肌肉內合成,則④最可能是糖原19. 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為—CH3)4個,現脫掉其中的丙氨酸(相應位置如圖)得到4條多肽鏈和5個氨基酸(脫下的氨基酸均以游離態正常存在)。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50肽水解得到的幾種有機物比原50肽增加了4個氧原子B.若將得到的5個氨基酸縮合成5肽,則有5種不同的氨基酸序列C.若新生成的4條多肽鏈總共有5個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個羧基在R基上D.若將新生成的4條多肽鏈重新連接成一條長鏈將脫去3個H2O分子【解析】【解析】20. 胰島素的A、B兩條肽鏈是由一個基因編碼的。下列有關胰島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21. 在下列變化中,涉及到肽鍵變化的是A.神經纖維上神經沖動的傳導 B.質壁分離C.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D.光合作用中暗反應的進行22. 下圖為人體內兩種重要化合物A與B的化學組成關系,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a的種類約有20種,b的種類有8種B.a的結構通式可表示為C.人的遺傳物質是B D.A的種類在神經細胞與表皮細胞中相同,B則不同23. 在“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使用鹽酸的目的是①改變細胞膜的流動性 ②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 ③改變細胞膜的化學組成 ④將DNA與蛋白質分離⑤將RNA與蛋白質分離 ⑥利于RNA與染色劑結合 ⑦利于蛋白質與染色劑結合 ⑧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A.①④⑥ B.②④⑧ C.③⑤⑦ D.②⑤⑥24. 關于下列四幅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甲圖中共有5種核苷酸 B.乙圖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類物質C.組成丙物質的單糖是脫氧核糖或核糖 D.在小鼠體細胞內檢測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25. 有關糖的敘述,正確的是 A.葡萄糖在線粒體中合成 B.葡萄糖遇碘變為藍色 C.纖維素由葡萄糖組成 D.胰島素促進糖原分解 26. 下圖是由3個圓所構成的類別關系圖,其中Ⅰ為大圓,Ⅱ和Ⅲ分別為大圓之內的小圓。符合這種類別關系的是A.Ⅰ脫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B.Ⅰ染色體、ⅡDNA、Ⅲ基因C.Ⅰ固醇、Ⅱ膽固醇、Ⅲ維生素DD.Ⅰ蛋白質、Ⅱ酶、Ⅲ激素 27. 某生物體內能發生如下反應: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糖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此生物一定是動物,因為能合成糖原 B.淀粉和糖原都屬于多糖,都是儲能物質C.此生物一定是動物,因為能利用葡萄糖D.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發生于消化道內,葡萄糖→糖原可發生于肝臟內28. 作為系統的邊界,細胞膜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有多種功能。右圖模型主要表明了細胞膜的何種功能A.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開 B.控制物質進出細胞C.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 D.促進物質的運輸【答案】C【解析】29. 右圖為高等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⑴?⑸是對各細胞器結構與功能的描述:⑴此細胞最外層結構的形成與①有關⑵⑤的這種結構在所有的植物細胞中都有⑶該細胞需要的ATP主要由⑤提供⑷在此細胞中的各種結構在高倍鏡下均可看到⑸⑥與維持植物細胞的堅挺狀態有關以上描述不正確的一組是A.⑴⑵⑶ B.⑵⑶⑷C.⑵⑷⑸ D.⑶⑷⑸30. 下列關于細胞的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①含細胞壁結構的細胞必定為植物細胞 ②含中心體的細胞必定為動物細胞 ③同一動物體不同組織細胞中線粒體的含量不同 ④能進行光能自養的生物不一定是綠色植物 ⑤植物細胞必定含葉綠體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⑤31. 下列關于葉綠體和線粒體的敘述,正確的是A.線粒體和葉綠體均含有少量的DNA B.葉綠體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C.細胞生命活動所需的ATP均來自線粒體 D.線粒體基質和葉綠體基質所含酶的種類相同32. 下列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正確的是33. 結合表中數據,指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成分線粒體膜蛋白質(質量分數/%)脂類(質量分數/%)外膜5248內膜762434. 下列關于人體細胞代謝場所的敘述,正確的是A. 乳酸產生的場所是線粒體 B. 雌激素合成的場所是核糖體C. 血紅蛋白合成的場所是高爾基體 D. 胰島素基因轉錄的場所是細胞核35. 將有關生物材料直接制成臨時裝片,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A. 菠菜葉片下表皮保衛細胞中具有多個葉綠體 B. 花生子葉細胞中存在多個橘黃色脂肪顆粒C. 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線粒體數目較多 D. 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中細胞核清晰可見36. 關于人體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A. 在細胞核內RNA能夠傳遞和表達遺傳信息 B. 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場所C. 線粒體內膜蛋白質和脂質的比值大于外膜 D. 高爾基體與有絲分裂過程中河南省安陽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Word版含解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68749.html
相關閱讀:廣東肇慶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
高中生物試題指導:解答生物學試題注意事項
江西省2019屆高三第一次聯考測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談高考生物復習的回歸課本
寧夏銀川九中2015屆高三2月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