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國共有11個省市實行了新課改的高考,根據教育部《關于普通高中新課改課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對考試的內容和形式進行改革”的要求,這些省市的高考為我們呈現了形式上和內容上的多樣性,其中,生物選修模塊的考查內容、形式、分值及其所占比重尤其令人關注,現將2009年高考中關于選修模塊的試題分析如下:
一、試題統計
省市
選修模塊分值及比重
試題呈現形式
考查內容及分值
選修一
選修三
山東
8分(10.9%)
簡答題:兩模塊各命一道簡答題,分值均為8分,考生任選一題
植物組織培養;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34題,8分)
基因工程;細胞工程(35題,8分)
廣東
10分(6.7%)
簡答題:兩模塊各命一道簡答題,分值均為10分,考生任選一題
微生物的培養和應用;酶的研究和應用;PCR技術(38題,10分)
蛋白質工程;基因工程;生態工程(39題,10分)
海南
18分(18%)
簡答題:兩模塊各命一道簡答題,分值均為18分,考生任選一題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25題,18分)
胚胎工程(26題,18分)
寧夏
15分(18.8%)
簡答題:兩模塊各命一道簡答題,分值均為15分,考生任選一題
微生物的培養和應用(40題,15分)
細胞工程;胚胎工程(41題,15分)
遼寧
15分(18.8%)
與寧夏同卷
江蘇
約27分(18%)
選擇題:共3道,7分;簡答題:與必修模塊混合命題,涉及選修內容的共3道,約20分
酶的研究和應用(3題,2分;31題,6分);DNA和蛋白質技術(23題,3分)
基因工程(34題,7分);細胞工程(32題,8分)
安徽
15分(8%)
簡答題:3分;選擇題:兩小題共6分
微生物的培養和應用(6題,6分)
基因工程(4題,6分;31題,3分)
福建
10分(12.5%)
簡答題:共一題,包含模塊一和模塊三的內容,10分,
植物組織培養(32題,4分)
基因工程(32題,6分)
天津
12分(15%)
簡答題:與必修模塊混合命題,共12分
無
基因工程(8題,12分)
浙江
22分(約24%)
理綜中兩道選擇題:均為模塊三,共12分;自選模塊中一道簡答題:為模塊一,10分
傳統發酵技術(17題,10分)
細胞工程(1題,6分);基因工程(3題,6分)
上海
17分(11%)
簡答題:共兩道,均為必做
植物組織培養(36題,8分)
基因工程(37題,9分)
二、試題特點
1、形式上的一致性與多樣性、內容上的集中性與分散性
橫向比較會發現,最早進行新課改的四。ㄉ綎|、廣東、寧夏、海南04年實行新課改,07年進入新課改高考)均為簡答題,選修一和選修三單獨命題,各命一題,考生選做一題,表現為較強的一致性。其他省市的試題則選擇題、簡答題、單獨命題、選修模塊混合命題、選修模塊與必修模塊混合命題等多種形式并存,呈現形式上的多樣性。
表格中的統計結果表明,試題涉及選修一的內容較為分散,各專題內容幾乎均有涉獵,也較為均衡,只是涉及微生物的培養和應用及植物組織培養的略多一些;選修三考查內容則較為集中,試題涉及基因工程的省市有八個,其它專題涉及較少。
2、凸顯新課程理念,聯系生產生活實踐,考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試題注重考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試題大都采用現實生活、生產實踐相關情境進行設問,關注人體健康,關心社會熱點問題,涉及人類疾病、醫學治療、農業生產、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內容。如廣東卷的38、39題以商品化植酸酶的生產和飼料加工為情景,山東卷的34、35題分別以名貴中藥材的生產和疫苗的生產為背景,寧夏卷的41題以胚胎干細胞的培養和分化、單克隆抗體的生產為題材,同時試題的解答都要求考生具有更強的分析、歸納能力。力求考生能靈活處理信息、綜合運用生物學知識和觀點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并引導考生關注環境污染等社會現實問題。
3、突出主干知識,注重考查知識的廣度而非深挖深度
各省市的選修內容的考查,都較好地體現了以生物學核心知識為重點,考生物學核心知識的命題思路。如關于基因工程中基因表達載體構建、目的基因獲取的方法等步驟多次考到,關于植物組織培養中的核心步驟脫分化和再分化的知識以及微生物培養中的無菌技術都成為考查的重點。另外,試題綜合性較強,往往是一個試題涉及兩三個專題的內容,但所考查的多是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步驟、基本技能,體現了對知識的廣度的要求,對知識綜合運用、融會貫通的要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85172.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2019屆高三第一次聯考測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談高考生物復習的回歸課本
廣東肇慶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
寧夏銀川九中2015屆高三2月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
高中生物試題指導:解答生物學試題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