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三的同學馬上就要迎來本學期的第一次月考,參考高中頻道的高三生物上冊第一次調研試題,幫助理科的同學在月考中取的好成績,多做練習,不讓生物課拖理綜的后腿!
一、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20題,每題2分,共計4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是一個科學家研究、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曲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發現細胞并創立了細胞學說
B.細胞學說認為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C.德國科學家魏爾肖指出“細胞只能來自細胞”
D.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2.進行異體器官移植時,器官在被剝離后必須馬上放入一種“特殊液體”中,對這種“特殊液體”的成分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確的是
A.有紅細胞,為離體器官提供氧氣 B.有免疫細胞,清除抗原
C.有氯化鈉,保持細胞形態 D.有多種水解酶,為細胞提供生物催化劑
3.下列有關組成生物體化學元素和化合物的論述中,不正確的是
A.N、P元素是ATP、DNA、RNA不可缺少的
B.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C.對細胞膜的選擇性透過性起主要作用的是蛋白質
D.糖類沒有,脂質不一定有,核酸和蛋白質一定有的元素是S
4. 下列根據各概念圖作出的判斷,正確的是
A.甲圖可以表示植物細胞內淀粉b和糖原a的關系
B.若乙中a和b分別代表DNA和RNA,則乙圖可以代表原核細胞內的核酸
C.丙圖可體現出細胞生物膜系統c、核糖體a和線粒體b的關系
D.丁圖能體現酶c、蛋白質a和核糖核酸b的關系
5.下列關于不同生物細胞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原核細胞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B.原核細胞較真核細胞簡單,細胞內只具有一種核酸
C.單細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多細胞生物都是真核生物
D.真核細胞具有減數分裂、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三種細胞分裂方式
6.下列有關ATP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人體內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線粒體,但能產生ATP
B.ATP中的能量可以來源于光能和化學能,也可以轉化為光能和化學能
C.在有氧與無氧的條件下,細胞質基質都能形成ATP
D.ATP是生物體內的儲能物質,因此,在細胞內含量很多
7.下圖分別是三種生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a、c細胞都有細胞壁且化學成分相同,而b細胞沒有細胞壁
B.三種細胞中共同具有的細胞器只有核糖體
C.三種細胞中只有a、b細胞的細胞質中含有DNA
D.a、b細胞能進行有氧呼吸,而c細胞無線粒體一定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8.關于右邊概念圖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碘離子通過③所示的過程才能進入甲狀腺細胞
B.圖中只有③所示的過程需要消耗ATP
C.②和③所示的過程都需要載體
D.果脯腌制時蔗糖進入細胞與過程②和③有關
9.如圖表示在最適溫度和最適pH條件下,反應物濃度與酶促反應速率的關系。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A.曲線a可表示酶量減少后的底物濃度和反應速率的關系
B.限制曲線b的AB段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為反應物濃度
C.形成曲線c的原因可能是乙點時酶量增加或適當升溫
D.若在適當升高溫度條件下重復該實驗,圖中A點位置將下移
10.在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中,赫爾希和蔡斯分別用32P和35S標記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在下圖中標記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11. 右圖為某二倍體生物的細胞分裂圖,關于此圖說法錯誤的是
A. 圖中含有4條染色體
B. 圖中染色體上的DNA有8個
C. 此圖為有絲分裂后期
D. 此圖有8條染色單體
12. 用純種黃色皺粒(YYrr)和純種綠色圓粒(yyRR)作親本進行雜交,F1再進行自交,則在F2中重組類型占
A. B. C. D.
13.下圖是某種XY型性別決定的動物細胞分裂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Ⅱ中①上某位點有基因B,則②上相應位點的基因可能是b
B.在卵巢中可能同時存在圖Ⅰ、圖Ⅱ兩種分裂圖像
C.若圖Ⅰ中的2和6表示兩個Y染色體,則此圖表示次級精
母細胞的分裂
D.圖Ⅰ的細胞中有四對同源染色體,圖Ⅱ的細胞中有1個四分體
14.下列有關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受精卵是具有全能性的細胞
B.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卵細胞
C.受精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是隨機的
D.受精作用與精子和卵細胞的相互識別無關
15.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雙球菌進行實驗,結果如下表。從表可知
實驗組號 接種菌型 加入S型菌物質 培養皿長菌情況
、 R 蛋白質 R型
、 R 莢膜多糖 R型
③ R DNA R型、S型
④ R DNA(經DNA酶處理) R型
A. ①不能證明S型菌的蛋白質不是轉化因子
B. ②說明S型菌的莢膜多糖有酶活性
C. ③和④說明S型菌的DNA是轉化因子
D. ①~④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16.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自由組合,如果F2的性狀分離比分別為9:7,那么F1與隱性個體測交,與此對應的性狀分離比分別是
A.1:3 B.1:1 C.1:2:1 D.9:3:3:1
17.若下圖是果蠅染色體上的一段DNA分子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白眼基因含有多個核糖核苷酸
B.白眼基因基本單位是4種堿基
C.白眼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D.白眼基因可能位于細胞質內
18.已知大豆的紫花對白花為顯性,現有一株紫花大豆甲,要確定甲的基因型,最簡便易行的辦法是
A.選另一株白花大豆與甲雜交,子代中若有白花出現,則甲為雜合子
B.選另一株白花大豆與甲雜交,子代若都表現為紫花,則甲為純合子
C.讓紫花大豆甲進行自花傳粉,子代中若有白花出現,則甲為雜合子
D.讓甲與多株紫花大豆雜交,子代中若紫、白花之比接近3∶1,則甲為雜合子
19.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關鍵,下列關于人類探索遺傳奧秘歷程中的科學實驗方法及技術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1910年摩爾根通過果蠅雜交實驗發現某些性狀總是與性別相聯系
B.薩頓根據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平行關系,類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雙球菌研究遺傳物質時,運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結構時,運用了建構物理模型的方法
20.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表明,種子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圓粒(R)對皺粒(r)為顯性。小明想重復孟德爾的實驗,他用純種黃色圓粒豌豆(P1)與純種綠色皺粒豌豆(P2)雜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狀如圖所示。根據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判斷錯誤的是
A.①、②、③、④都是皺粒
B.①、②、③、④都是黃色
C.④的基因型與P2相同
D.①③的表現型都是黃色皺粒
二、多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5題,每題3分,共計15分。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全選對者得3分,其他情況不得分。
21.下圖為人體細胞的生命歷程示意圖,圖中①~⑥表示各種細胞,a~c表示相關生理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a過程物質合成速度與分解速度相同
B.⑤與⑥都具有全能性
C.c可代表細胞的分化
D.衰老細胞表面糖蛋白減少,細胞的黏著性降低
22.在植物葉肉細胞中,能產生[H]和ATP的場所有
A.線粒體內膜 B.線粒體基質 C.細胞質基質 D.葉綠體類囊體薄膜
23.下圖表示生物體內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④過程分別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轉錄酶,
④可發生在病毒體內
B.③過程直接需要的物質或結構有mRNA、氨基酸、tRNA、
核糖體、酶、ATP
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養液中進行①過程,子代含15N的DNA占100%
D.①②③均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但堿基配對的方式不同
24.右圖是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的某動物組織切片顯微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細胞分裂先后經過①→③→②過程
B.細胞②分裂結束后形成極體和次級卵母細胞
C.細胞①中有4個四分體,8條染色單體
D.細胞③分裂結束后可能產生基因型為AB的兩個子細胞
25.下圖是某基因(片段)的表達過程,其中起始密碼為AUG(甲硫氨酸)。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共有5種含氮堿基,8種脫氧核苷酸
B.該基因轉錄的模板是b鏈,該鏈中嘌呤數總等于嘧啶數
C.轉錄時RNA聚合酶能識別DNA中特定的堿基序列
D.若多肽鏈由n個氨基酸脫水縮合而成,則mRNA上
堿基數總大于3n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65分)
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共65分。
26.(8分)圖1是兩種高等生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2-4是圖1中部分結構的放大。(其中圖2對應結構6、10;圖3對應結構3、11)
據圖回答:([ ]內填圖中標號, 上填適當內容的文字。)
(1)圖中的結構1?15中不應該出現的是[ ]和[ ];含有脂溶性色素的是[ ]。
(2)圖2、3、4所示在結構上的主要共同點是 ,在圖3中Ⅱ處進行的反應名稱是 。
(3)圖中的14結構組成成分是 。
(4)若將圖1中的結構1在電鏡下觀察得到右圖
結構1從功能上來說,它是一層 膜,在a-e的五種過程中,代表被動轉運的是 。
27 .(9分)圖1、圖2表示人體細胞中蛋白質合成的相關過程
(圖2中甘、丙等表示甘氨酸、丙氨酸等),據圖回答:
(1)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圖1、圖2分別表示 和 過程。
(2)圖1中②和③在組成上的區別是 。
(3)圖2中c表示 ,色氨酸的密碼子是 , 若圖中多肽a是由60個氨基酸脫水縮合而成,則①中至少含有 個堿基對。
(4)美國某研究小組發現染色體上抑癌基因鄰近的基因能指導合成反義RNA,反義RNA可以與抑癌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形成雜交分子,從而阻斷抑癌基因的表達,使細胞易于癌變,如下圖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A)與完成過程Ⅱ直接有關的核酸,除了mRNA外,還有 。
(B)與鄰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雜交分子中特有的堿基對是 。如果細胞中出現了雜交分子,則抑癌基因沉默,此時 (填數字)過程被抑制。
28.(8分)某生物實驗小組為探究酵母菌呼吸的有關問題,設計如下實驗裝置,實驗中,先向氣球中加入10mL含酵母菌的培養液,后向氣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氣,扎緊氣球,置于裝有30℃溫水的燒杯中,用重物拴住,再將整個裝置置于30℃的恒溫水浴中。試回答:
(1)為了消除各種環境因素的變化帶來的實驗誤差,應設計一對照實驗,對照實驗裝置與上述裝置相比,不同之處是 。
(2)實驗開始后,一段時間內燒杯中液面沒有發生變化, 最可能的原因是 。如果一段時間后液面發生變化, 則變化情況是 ,原因是 。
(3)若用上述實驗裝置探究酵母菌無氧呼吸的適宜溫度,應作兩處調整,分別是:① ; ② 。
(4)若在研究過程中發現酵母菌數量先增加后下降,下降的原因可能有 和 。
29.(9分)下圖1表示光合作用過程概要的模式圖。其中,①~④表示化學反應,A~F代表物質。圖2表示將某綠藻細胞懸浮液放入密閉的容器中, 在保持一定的pH值和溫度時,給予不同條件時細胞懸浮液中溶解氧濃度變化的模式圖。
據圖回答問題:
(1)寫出下列反應或物質的名稱。
、 ④ D
(2)據圖2分析,該綠藻細胞的呼吸速率為_____ 微摩爾/分。
(3)在圖2中乙處光照開始后,溶解氧濃度稍有增加后不再增加而穩定,原因是 。(2分)
(4)若圖2中丁處給予光補償點(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相等時的光照強度)的光照,則正確表示溶解氧變化的曲線是a~g中的___ 。
(5)若在圖2中丁處加入使光反應停止的試劑,則正確表示溶解氧變化的曲線是a~g中的___ 。
(6)若在圖2中丁處給予適宜條件,使溶解氧的變化如圖中的b,預計1小時后,實際產生的氧氣量為______微摩爾。
30.(8分)下圖是甲(基因為A、a)、乙(基因為B、b)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其中Ⅱ6攜帶甲病基因。已知,當含有決定睪丸發育基因的Y染色體片段移接到其它染色體上后,人群中會出現性染色體為XX的男性,如Ⅱ4。請分析回答:
(1)甲病的遺傳方式是 ,Ⅱ5和Ⅱ6再生一個正常男孩的概率為 。
(2)乙病的遺傳方式是 ,Ⅱ10的基因型為 。
(3)若Ⅲ3帶有甲病致病基因,則Ⅲ2和Ⅲ3結婚,生一個正常孩子的概率為 ,生一個只患一種病孩子的概率為 。
(4)Ⅱ4個體的變異屬于 。若Ⅰ1為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Ⅰ2正常,則Ⅱ4患紅綠色盲的概率為 。
31.(8分)下圖表示某生物興趣小組利用韭菜宿根進行相關實驗流程,請分析回答:
(1)提取色素時為了研磨充分應加入 ,紙層析法分離色素的原理是 。
(2)紙層析法分離色素的“結果①”如右圖所示,其中共有的色素帶的顏色是 ,
據此能得出的結論是 。
(3)將等量剛制備的韭菜和韭黃色素濾液放在陽光與三棱鏡之間,“結果②”吸收光譜最明顯的差異出現在 光區域。將制得的韭菜濾液在強光下曝光1~2h,再重復上述實驗,其結果與韭黃濾液的實驗結果基本一致,其原因是 。
(4)每分子葉綠素含有一個Mg2+,可被H+、Cu2+等置換。韭菜濾液用5%的HCl處理一段時間后,其顏色與研磨時未加 的顏色相似,呈現黃褐色。實驗室常用含Cu2+的試劑處理葉片,可形成銅代葉綠素,能長時間保持葉片標本的綠色,其原因是 。
32.(6分)下圖A表示某二倍體哺乳動物某器官內連續發生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圖B、圖C為該過程中一個細胞內部分染色體的行為變化示意圖,據圖分析回答:
(1)該過程進行的場所是 ,圖B、圖C所示的分裂時期在圖A是分別位于過程 。
(2)圖B所示細胞中含染色體組數為 ,圖C所示細胞中染色體數和DNA分子數之比為 。
(3)若該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一般情況下,圖B細胞移向同一極的基因是 ,圖C細胞移向同一極的基因是 。
33.(9分)下表是某同學在做五個實驗時所列舉的實驗材料和實驗試劑等相關內容,請據表回答問題:
組別 材料 實驗試劑 觀察內容
A 稀蛋清 試劑甲 顏色反應
B 10ml 3%過氧化氫溶液 新鮮的發芽的小麥種子研磨液 有大量氣泡生成,將點燃的衛生香插入試管,火焰變得明亮
C 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 0.3g/mL蔗糖溶液 質壁分離
D 蔗糖溶液 斐林試劑 實驗因變量乙
E 洋蔥根尖 解離液、龍膽紫染液等 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及形態
(1)A~E組實驗中需要使用顯微鏡的是______________。
(2)A組實驗所用的試劑甲是______________,觀察到顏色是_____________。B組實驗證明發芽的小麥種子中含有 。在D組實驗中,實驗因變量乙是否為“出現磚紅色沉淀”?解釋原因: 。
(3)在C組實驗中若使用0.3g/mL KNO3溶液,則實驗現象是 。
(4)E組為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實驗中裝片制作的流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在高倍鏡下觀察到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正確的的過程是:
、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轉動轉換器將低倍物鏡移走,換上高倍物鏡;
、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結:以上就是數學網編輯的“2016高三生物上冊第一次調研試題”的全部內容,希望大家利用好上面的試題,多做練習,提高成績!
相關閱讀:備戰2016高考第一輪復習資料專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329067.html
相關閱讀:談高考生物復習的回歸課本
廣東肇慶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
寧夏銀川九中2015屆高三2月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
江西省2019屆高三第一次聯考測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高中生物試題指導:解答生物學試題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