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年日照市高三生物二模試題及答案解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東省日照市2012屆高三5月階段訓練試題
生物
一、
1.關于細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A.衰老細胞的產生與細胞的畸形分化有直接關系
B.癌細胞的產生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變的結果
C.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細胞分化僅發生于胚胎發育階段
D.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細胞凋亡僅發生于成熟個體體內
2.研究發現,殺蟲劑三甲基錫能抑制三磷酸腺苷酸的活性,進而影響細胞內能量的直接供應。若將其噴灑到植物上,則植物細胞內不受影響的生理活動是
A.三碳化合物的還原 B.根細胞對礦質離子的吸收
C.DNA的分子復制 D.根尖細胞對水分的吸收
A.實驗表明單側光照越強,根尖背光側生長素含量越多
B.②組與④組說明單側光照引起根尖生長素分布不均勻
C.根尖背光彎曲生長說明生長素對根尖生長有抑制作用
D.第⑤組根尖的生長狀況應是“向貼瓊脂塊一側生長”
3.右圖為基因型AABb的某二倍體動物進行細胞分裂的某時期示意圖。由此可知
A.此細胞內共含有4條脫氧核苷酸鏈
B.此細胞中的基因a是復制異常產生的
C.此細胞到后期時最多含有四個染色體組
D.該動物只產生AB、aB兩種比例相等的配子
4.科研人員為研究生長素(IAA)對根尖生長的影響,以瓊脂塊和水稻根尖為材料進行了如下實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組別對根的處理方式生長狀況
①黑暗垂直生長
②單側光照射背光彎曲生長
③對貼瓊脂塊一側進行光照背光彎曲生長
④黑暗(一側貼含1×10 ? 8 ol•L ? 1的IAA瓊脂塊)向貼瓊脂塊一側生長
⑤黑暗(一側貼含1×10 ? 6 ol•L ? 1的IAA瓊脂塊)
A.實驗表明單側光照越強,根尖背光側生長素含量越多
B.②組與④組說明單側光照引起根尖生長素分布不均勻
C.根尖背光彎曲生長說明生長素對根尖生長有抑制作用
D.第⑤組根尖的生長狀況應是“向貼瓊脂塊一側生長”
5.2011年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的獲獎者之一斯坦曼于1973年發現了一種與免疫有關、形狀像樹權的新細胞——樹突細胞。該細胞不僅具有俘獲、加工和呈遞抗原的作用,還能記憶曾經遇到過的抗原,引起淋巴細胞的數量和形狀發生改變,將再次入侵的抗原迅速殺滅在萌芽狀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樹突細胞俘獲抗原的過程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特點
B.樹突細胞在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中均發揮重要作用
C.抗原在樹突細胞溶酶體的作用下被分解為氨基酸
D.造血干細胞分化為樹突細胞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6.右圖是北方某草原生態:系統模式圖(數字代表某一時期統計的能量數值,單位是J/c2)。下列有關該生態系統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碳元素在甲、乙、丙及分解者之間以有機物的形式傳遞
B.甲到乙的能量傳遞效率高于乙到丙
C.各營養級的生物輸出能量之和約為輸入該營養級能量的10~20%
D.子營養級之間存在的信息傳遞使生態系統穩定


24.(7分)20世紀30年代傳入我國的雙子葉植物三裂葉豚草具有極強的抗寒、再生能力.短時間內能大量瘋長。其花粉中的水溶性蛋白與人接觸后迅速釋放,引起過敏性變態反應,是人類健康和作物生產的危險性雜草。為減少危害,某大學對某豚草種群進行研究,并選取紫穗槐、沙棘、草地早熟禾等經濟植物作為替代植物建立豚草替代控制示范區,示范區建成后三裂葉豚草的生物量由每平方米30 kg降到0.2 kg,這些替代植物帶了多方面的經濟效益。右圖為研究過程中繪制的“種群生長”坐標曲線.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左替代控制示范區內,由最初的豚草等草本植物階段過渡到紫穗槐、沙棘等森林階段,這種現象在生態學上稱為 。
(2)傳入我國的三裂葉豚草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后,短時間內能大量瘋長,其種群數量的變化,可用圖中的曲線 表示。調查某區域中三裂葉豚草的種群數量常采用 法.
(3)若曲線II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區內的豚草種群生長曲線,則對應種群增長率最高的點是 ,表明替代植物發揮明顯生態作用的線段是 。
(4) 若曲線II的oc段表示紫穗槐的種群生長曲線,若要適時砍伐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應保證砍伐后的數量為 。
(5)相對于示范區建成前,示范區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更 。
25.(10分)科學家利用蛙的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做了下圖所示的實驗.從而測量出坐骨神經沖動的傳導速度。請據圖回答:

(1)從組成上看,圖1所示坐骨神經與腓腸肌標本 (能/不能)構成一個反射弧,當神經纖維受到刺激時,呈現出圖2的膜電位變化,則在c時,膜外電位為 電位。
(2)如圖l所示,刺激1至肌肉發生收縮,測得所需時間為3×10 ? 3 s,刺激2至肌肉發生收縮,測得所需時間為2×10 ? 3 s,刺激點離肌肉中心距離分別為13 c和10 c,則坐骨神經沖動的傳導速度是 /s。當沖經沖動傳導至神經—肌肉接頭處時,突觸前膜釋放興奮型的神經遞質乙酰膽堿(Ach),通常紅2 s左右進入細胞間隙的Ach就會被清除,其意義是 。
(3)給予坐骨神經不同強度的刺激測定其膜電位變化如圖3所示,由圖得出的結論是:
①只有當刺激電流 時,神經元才開始興奮。
②達到產生肌肉收縮的刺激強度后,隨著刺激強度增大,膜電位變化幅度 。
26.(14分)蒼耳的果實蒼耳子是一種比較常用的中藥材,科研人員利用蒼耳為實驗材料進行了研究。左圖為在某光照強度和一定溫度條件下,二氧化碳濃度與蒼耳植株O2釋放量(單位葉面積•每小時)的對應曲線。下表表示在其它條件適宜的密閉環境中,測定的環境因素對蒼耳光合速率的影響(光強單位為klx)。請分析回答:
CO2 光強
吸收
速率
溫度01246810
5℃?0.51.53.04.24.54.64.6
15℃?0.51.54.05.86.06.06.0
25℃?1.51.22.84.85.86.06.0
35℃?2.401.62.53.13.13.1
(1)據圖可知,當CO2濃度為400 pp時,蒼耳植株單位葉面積光合作用產生O2的量為
g/h。b點時,葉肉細胞的細胞質基質中CO2濃度 (高于、低于、等于)葉綠體基質中CO2濃度。與 b點相比,c點時葉綠體中C3含量 .
(2)據表可知,溫度為 ℃時,蒼耳植株呼吸作用最強。溫度及光照強度組合為 時,植株的代謝狀態可用圖中的b點表示。
(3)各種植物的開花都要求一定的黑暗和光照時間,但“影響植物開花的關鍵性因素是黑暗期的長短,還是光照期的長短”并不明確。為了探究影響蒼耳開花的關鍵性因素,將蒼耳置于不同組合的光照期和黑暗期中進行了如下實驗(時間單位:小時)。

①綜合實驗一和實驗二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決定蒼耳開花的關鍵性因素(條件及時間)

②除了實驗涉及到的控制因素外,為保證實驗結論的科學性和可靠性,你認為還應注意做到 。(答出一條即可)
27.(10分)周期性共濟失調是一種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用A或a表示)控制的遺傳病,致病基因導致細胞膜上正常鈣離子通道蛋白結構異常,從而使正常鈣離子通道的數量不足,造成細胞功能異常。下圖1為患者發病的分子機理;圖2為調查患周期性共濟失調病和色盲病(色盲基因用b代表)的某家族得到的遺傳系譜圖,個體I2不含致病基因。請回答:新標第一網

(1)圖1中過程①表示 ,參與該過程的原料是 。
(2)正;蚝椭虏』蛟谶^程①的產物長度一樣,而過程②的產物長度卻不同,據圖1推測:突變基因的產生是堿基對發生 的結果。
(3)圖1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狀的方式是 。
(4)由圖2可知,周期性共濟失調病是常染色體上的 性遺傳病,個體I1的基因型為 。若III2與III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為 。

34.(8分)【生物—生物技術實踐】
35.(8分)【生物—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控制哺乳動物的性別對于畜牧業生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分離精子技術是有效的性別控制方法。例如:牛的X精子的DNA含量比Y精子的高出4%左右,利用這一差異人們借助特殊儀器將它們分離開,再通過胚胎工程技術就可培育出所需性別的試管牛(如下圖所示)。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圖中過程①是通常采用的 技術,在這個過程中剛剛獲取的精子必須經過 處理才能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為獲得更多的卵細胞需要給良種母牛注射適宜劑量的 。
(2)過程②中,受精卵培養發育至 時期,再經 到代孕母牛,從而獲得后代。若希望同時獲得多個性狀相同的個體,可以使用 技術。
(3)動物“生物反應器”是轉基因動物技術中最誘人的部分之一,在利用該技術培育轉入牛長激素基因奶牛過程中,常選用的受體細胞是 ,導入目的基因常用的方法是 。

參考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35741.html

相關閱讀:談高考生物復習的回歸課本
江西省2019屆高三第一次聯考測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廣東肇慶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
高中生物試題指導:解答生物學試題注意事項
寧夏銀川九中2015屆高三2月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